第486章
华旌晖笑着打趣,“听说六弟每日都是睡到日上三竿,怎么一个美字了得,说起来咱们谁睡到过日上三竿?”
“哪日不是乌漆嘛黑就起了。”
众人笑着摇头,这一点真的是比不起的。
他们是给父皇当差,必须是要勤勉再勤勉才好,六弟是自己当老板,想做就做什么,全凭心意。
“真是让人羡慕。”
华旌云伸手给哥几个满上,“不敬兄长们一杯也是说不过去的,这回从江南带回来一些当地美酒,下一次休沐日兄长们还请过府同饮。”
“哈哈哈哈,好好好。”
几人都笑了起来,“六弟的府邸那可是宝地。”
这一晚华旌云没有回府,喝的烂醉的兄弟几个抱成一团,说一些陈年老窖般的话,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夏生歌无奈,派了人给各家传话,消息传到安南王府的时候,文绵绵早就睡着了。
随着东枢好物品鉴会的临近,从京郊到京都都是一副热闹盛世的模样,每天都有带着货物的大船从远处而来,无数的货物在这里靠岸,堆满了码头的仓库,各家拉生意的没了,因为城中客栈现在已是一房难求。
城中有富裕房子的人全都有牙行找上门,空置的宅院也都短租了出去,面对如此局面,户部出面,将京都的驿站和接待外国来使的行宫都给征用了,好歹能勉强安置下这些商户。
茶楼酒肆每家都是生意兴隆,街头巷尾货郎恨不得不睡觉也想多走两条街,卖冰的铺子从早到晚都在出货,有钱富商们无论怎么在哪里也是要享受的。
就在京都的百姓因为热闹就到如此的时候,新一期的报馆宣布了三日后在桂香园要举办京都青少年六艺大赛,选出京都小神童。
“这报纸有意思哈,青少年六艺大赛,怎么个参加法?”
说这话的一听就是外地客商,本地土著的腰杆子一下子就硬了,热情的开口,“先生是外地来的吧,之前可有见过报纸?”
见有人主动解惑,这些外地人也是脾气很好,不耻下问。
本地土著带着炫耀的口气说道:“这报纸啊,不得了啊,你们知道报纸后面的大东家是谁不?”
外地人配合的摇头,土著开始他们滔滔不绝的介绍,听的外地人一愣一愣。
事后他们就有一个问题,“京都的人都识字?”
京都,天子脚下,学子都汇集于此,多几个识字的也正常。
本地土著更得意了,长长的一声叹息后说道:“从第一期报纸到现在,京都识字的人少说比之前多了一半啊,报纸便宜,一文钱就能买一张,穷苦人家的孩子拿着报纸慢慢的认上面的字,又有朝廷出了政令,城里多了好些私塾,孩子们上学识个字也方便了,束脩也不贵。”
“就是那卖菜的老妇人报纸瞧的多了,也多认识了几个字。”
“再说了,这上面的写的东西有些你不知道还不行,为了自己不当个睁眼瞎,不多识几个字行吗?”
第421章 激动人心的赛事
好些的外地客商也不是第一次到京都,没想到这次再来竟然发现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干净整洁不说,百姓也不一样了,最开始他们发现都京都卖菜的婆子都能说上两句朝政大事的时候,惊讶坏了。
直到看到那些抱着一个叫报纸到处兜售的孩子们,花了一文钱买下一份报纸,睁眼一下就被震惊的无以复加,上面的那些内容好些都是他们想尽办法都打探不到的,结果在这里一文钱就能买到!!
报纸的大名他们有些听说过,有些看过,但远没有到京都来看到更加的震撼人心,本地人和外人客商介绍,早来的客商又给后来客商介绍,将报纸奉为至宝。
更让他们激动的是,他们就要和户部的大人们坐在一处说话啦,想想就心里激动。
外地人和多半的土著对于这次的青少年大赛就是看个热闹,但家里有孩子的就不一样了,一个个拿着报纸仔细的研究,看看的家里的孩子有没有那一项是合适的,有没有必要去报名。
有汉子激动的开口,“孩子娘,拿一两银子给孩子报一个,连先生都说孩子算数好,别管行不行吧,这是个机会。”
“说不得能取得名次呢,那可真的是光宗耀祖了。”
一两的报名银子可不便宜,但能让孩子学到六艺的家庭本也不贫穷,也省得那些识的两个字的都来报名,加大报馆的工作强度。
最重要的是报纸上刊登的此次评委,有已经致仕的上一任首辅大人,同样致仕的礼部侍郎,宫中的声乐大家等等,花一两银子让自己孩子近距离见一见这些老大人也好啊!!!
当日报馆的开设的报名处就来了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哪里都适合,这些父母们在孩子身上花钱,一丝都不心疼。
时间紧张,任务重,刚上任的钱磊和邱愉就体会到了报馆的忙碌,忙起来那是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但忙并快乐着。
人群里站着一对圆润润的夫妻,两人看着远处忙碌的钱磊流下了欢喜的泪水,儿子说到报馆上工了他们还不信,没想到是真的啊。
“老钱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从此他们的儿子那就是王爷天天见,达官贵人隔山差五见,高人一等。
家里有事再也不用到处求爹爹告奶奶,
“哪日不是乌漆嘛黑就起了。”
众人笑着摇头,这一点真的是比不起的。
他们是给父皇当差,必须是要勤勉再勤勉才好,六弟是自己当老板,想做就做什么,全凭心意。
“真是让人羡慕。”
华旌云伸手给哥几个满上,“不敬兄长们一杯也是说不过去的,这回从江南带回来一些当地美酒,下一次休沐日兄长们还请过府同饮。”
“哈哈哈哈,好好好。”
几人都笑了起来,“六弟的府邸那可是宝地。”
这一晚华旌云没有回府,喝的烂醉的兄弟几个抱成一团,说一些陈年老窖般的话,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夏生歌无奈,派了人给各家传话,消息传到安南王府的时候,文绵绵早就睡着了。
随着东枢好物品鉴会的临近,从京郊到京都都是一副热闹盛世的模样,每天都有带着货物的大船从远处而来,无数的货物在这里靠岸,堆满了码头的仓库,各家拉生意的没了,因为城中客栈现在已是一房难求。
城中有富裕房子的人全都有牙行找上门,空置的宅院也都短租了出去,面对如此局面,户部出面,将京都的驿站和接待外国来使的行宫都给征用了,好歹能勉强安置下这些商户。
茶楼酒肆每家都是生意兴隆,街头巷尾货郎恨不得不睡觉也想多走两条街,卖冰的铺子从早到晚都在出货,有钱富商们无论怎么在哪里也是要享受的。
就在京都的百姓因为热闹就到如此的时候,新一期的报馆宣布了三日后在桂香园要举办京都青少年六艺大赛,选出京都小神童。
“这报纸有意思哈,青少年六艺大赛,怎么个参加法?”
说这话的一听就是外地客商,本地土著的腰杆子一下子就硬了,热情的开口,“先生是外地来的吧,之前可有见过报纸?”
见有人主动解惑,这些外地人也是脾气很好,不耻下问。
本地土著带着炫耀的口气说道:“这报纸啊,不得了啊,你们知道报纸后面的大东家是谁不?”
外地人配合的摇头,土著开始他们滔滔不绝的介绍,听的外地人一愣一愣。
事后他们就有一个问题,“京都的人都识字?”
京都,天子脚下,学子都汇集于此,多几个识字的也正常。
本地土著更得意了,长长的一声叹息后说道:“从第一期报纸到现在,京都识字的人少说比之前多了一半啊,报纸便宜,一文钱就能买一张,穷苦人家的孩子拿着报纸慢慢的认上面的字,又有朝廷出了政令,城里多了好些私塾,孩子们上学识个字也方便了,束脩也不贵。”
“就是那卖菜的老妇人报纸瞧的多了,也多认识了几个字。”
“再说了,这上面的写的东西有些你不知道还不行,为了自己不当个睁眼瞎,不多识几个字行吗?”
第421章 激动人心的赛事
好些的外地客商也不是第一次到京都,没想到这次再来竟然发现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干净整洁不说,百姓也不一样了,最开始他们发现都京都卖菜的婆子都能说上两句朝政大事的时候,惊讶坏了。
直到看到那些抱着一个叫报纸到处兜售的孩子们,花了一文钱买下一份报纸,睁眼一下就被震惊的无以复加,上面的那些内容好些都是他们想尽办法都打探不到的,结果在这里一文钱就能买到!!
报纸的大名他们有些听说过,有些看过,但远没有到京都来看到更加的震撼人心,本地人和外人客商介绍,早来的客商又给后来客商介绍,将报纸奉为至宝。
更让他们激动的是,他们就要和户部的大人们坐在一处说话啦,想想就心里激动。
外地人和多半的土著对于这次的青少年大赛就是看个热闹,但家里有孩子的就不一样了,一个个拿着报纸仔细的研究,看看的家里的孩子有没有那一项是合适的,有没有必要去报名。
有汉子激动的开口,“孩子娘,拿一两银子给孩子报一个,连先生都说孩子算数好,别管行不行吧,这是个机会。”
“说不得能取得名次呢,那可真的是光宗耀祖了。”
一两的报名银子可不便宜,但能让孩子学到六艺的家庭本也不贫穷,也省得那些识的两个字的都来报名,加大报馆的工作强度。
最重要的是报纸上刊登的此次评委,有已经致仕的上一任首辅大人,同样致仕的礼部侍郎,宫中的声乐大家等等,花一两银子让自己孩子近距离见一见这些老大人也好啊!!!
当日报馆的开设的报名处就来了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哪里都适合,这些父母们在孩子身上花钱,一丝都不心疼。
时间紧张,任务重,刚上任的钱磊和邱愉就体会到了报馆的忙碌,忙起来那是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但忙并快乐着。
人群里站着一对圆润润的夫妻,两人看着远处忙碌的钱磊流下了欢喜的泪水,儿子说到报馆上工了他们还不信,没想到是真的啊。
“老钱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从此他们的儿子那就是王爷天天见,达官贵人隔山差五见,高人一等。
家里有事再也不用到处求爹爹告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