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等贾芸按约去找了宝玉终于见到之后,发现这个宝叔有点不太一样,跟他只说些没要紧的话。
比如说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又告诉他谁家的丫头标志, 谁家的酒席丰盛,谁家有奇货,谁家有异物。
贾芸只能顺着他说,过一会儿贾宝玉懒懒的似是累了,贾芸起身告辞,宝玉也不多留。
贾宝玉是个富贵闲人,和贾芸这个为生计奔波的人思维不同,想的事也不同,两人话也说不太到一起去,很难成为朋友。
贾芸却不想错过和这位宝叔相交的机会,便想着送宝玉一些什么雅物, 也不枉相交。
后来贾芸找到两盆品相好,开正艳的白海棠送过去。那时园子里的姊妹刚好起了诗社, 还专门为这白海棠咏叹了一回,这是后话了。
端午当天下午,府中快下钥的时候,上房这边又有人回说,“后廊上的小芸大爷来了。”
王夫人说:“请进来。”
贾芸走进来:“请太太的安。”
王夫人请他坐下,贾芸谢了坐,丫鬟也都上了茶,说了几句家常闲话。
王夫人才问:“怎么样了?”
贾芸正色说:“都办妥了,我已经照着太太的吩咐,京城附近的收容所,有收养孤儿寡妇的庵堂庙宇,都派了衣裳和吃食,女人多的地方还派了织机,每人发放了绣线,无家可归的孤儿寡妇们能过一个好节了。而且勤快的日后也能织布刺绣,卖钱有个营生,她们对捐献这些的太太感恩戴德……”
王夫人听着点了点头。
贾芸有些犹豫,说:“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
王夫人:“什么不明白?”
贾芸:“我有点不明白,太太做这些好事,为什么不留下姓名,让他们知道该感激谁也好啊。”
王夫人说:“没有那个必要,我做这样的事只为了积德积福,自己心里面过得去就好,没有必要去搏别人的感激。”
何况什么事情以贾府的名义就要复杂化了,还不如匿名捐赠来的方便。
几次接触下来,王夫人觉得贾芸品性不错,便把这类慈善事儿就交给他去办。
每年交给别人时,她不是不知道他们有拿回扣,这都成了贾府下人办事的惯例了。
只因自己出不去,又不打算张扬,所以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叫她的心思白费就好。
贾芸办事果然很妥帖,脑子又灵活,他花了多少银子都记得清清楚楚,买了什么东西都先拿了样品给她过目再送出去。
还和人订了一批小型的手摇织机,还让他的母亲亲自去给人做示范,教他们怎么用着这个纺布。
这样,就算以后没人接济,那些有了手艺和工具的人也能勉强糊口。
贾芸本就心地善良,心中有侠义,比起之前的那些买办差事,这件事情他更为上心。
就算王夫人不说,贾芸也知道,把这样的事情交给他办,王夫人对他十分信任。
往年都是交给十分信任的陪房的,他更要把事儿变办得漂漂亮亮。
贾府公中自然没有银子去布施穷人的,但是王夫人有私产,有嫁妆,有体己银子。
这府中每个主子几乎都有自己的一笔钱,多少而已。特别是嫁进来的媳妇儿都有嫁妆,管家时间越长,体己银子就越多。
贾母的体己应该是最多的,随后就是王夫人。
她守着大把的银子也没有什么用,也不想拿自己的腰包去填补贾家公中那个无底洞。
所以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便派人出去撒银子做善事。
当然,不会直接给钱。都是把银子换成衣食,分发出去。
从她来就开始这样做,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
都是匿名捐赠的,不准人透露她。
既然她投身在贾府这繁华富贵乡,暂时不用愁生计吃穿,便出一些银子撒给穷人,权当买自己安心。
何况,若赶上抄家,这些有记录在案的她也一分留不住,更没有匿藏起来的必要,所以大把的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花起来一点儿也不心疼。
贾芸不知道她的心思,就像是之前被派出去办事的那些陪房一样,都认为太太吃斋念佛,为人也像菩萨一样,大把的花自己的钱帮助穷人,还不留下姓名,当真高风亮节,无人能比。
王夫人在贾芸心中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
这天,贾府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忠顺王府的内长官。
贾府和忠顺王府没有交情,更没有往来,一听说王府的内官来了,贾政不明就里,还得亲自相迎。
长官来了之后也不客气,便开门见山,甚至有些咄咄逼人,说要找贵府的公子问一件事情。
他们家养的戏子琪官儿,名叫蒋玉涵的不见了,听京城的人都说,令公子贾宝玉和那琪官儿要好,所以他便来贾府上要人。
又说,府上不比别家,不好善入索取,所以才特地找了贾公这个主人说明情况,请他们尽快把人交出来。说得贾政额上冷汗津津。
这位内官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不是他们家,而是再普通一点的人家,忠顺王府直接就派人上门搜查了。
比如说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又告诉他谁家的丫头标志, 谁家的酒席丰盛,谁家有奇货,谁家有异物。
贾芸只能顺着他说,过一会儿贾宝玉懒懒的似是累了,贾芸起身告辞,宝玉也不多留。
贾宝玉是个富贵闲人,和贾芸这个为生计奔波的人思维不同,想的事也不同,两人话也说不太到一起去,很难成为朋友。
贾芸却不想错过和这位宝叔相交的机会,便想着送宝玉一些什么雅物, 也不枉相交。
后来贾芸找到两盆品相好,开正艳的白海棠送过去。那时园子里的姊妹刚好起了诗社, 还专门为这白海棠咏叹了一回,这是后话了。
端午当天下午,府中快下钥的时候,上房这边又有人回说,“后廊上的小芸大爷来了。”
王夫人说:“请进来。”
贾芸走进来:“请太太的安。”
王夫人请他坐下,贾芸谢了坐,丫鬟也都上了茶,说了几句家常闲话。
王夫人才问:“怎么样了?”
贾芸正色说:“都办妥了,我已经照着太太的吩咐,京城附近的收容所,有收养孤儿寡妇的庵堂庙宇,都派了衣裳和吃食,女人多的地方还派了织机,每人发放了绣线,无家可归的孤儿寡妇们能过一个好节了。而且勤快的日后也能织布刺绣,卖钱有个营生,她们对捐献这些的太太感恩戴德……”
王夫人听着点了点头。
贾芸有些犹豫,说:“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
王夫人:“什么不明白?”
贾芸:“我有点不明白,太太做这些好事,为什么不留下姓名,让他们知道该感激谁也好啊。”
王夫人说:“没有那个必要,我做这样的事只为了积德积福,自己心里面过得去就好,没有必要去搏别人的感激。”
何况什么事情以贾府的名义就要复杂化了,还不如匿名捐赠来的方便。
几次接触下来,王夫人觉得贾芸品性不错,便把这类慈善事儿就交给他去办。
每年交给别人时,她不是不知道他们有拿回扣,这都成了贾府下人办事的惯例了。
只因自己出不去,又不打算张扬,所以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叫她的心思白费就好。
贾芸办事果然很妥帖,脑子又灵活,他花了多少银子都记得清清楚楚,买了什么东西都先拿了样品给她过目再送出去。
还和人订了一批小型的手摇织机,还让他的母亲亲自去给人做示范,教他们怎么用着这个纺布。
这样,就算以后没人接济,那些有了手艺和工具的人也能勉强糊口。
贾芸本就心地善良,心中有侠义,比起之前的那些买办差事,这件事情他更为上心。
就算王夫人不说,贾芸也知道,把这样的事情交给他办,王夫人对他十分信任。
往年都是交给十分信任的陪房的,他更要把事儿变办得漂漂亮亮。
贾府公中自然没有银子去布施穷人的,但是王夫人有私产,有嫁妆,有体己银子。
这府中每个主子几乎都有自己的一笔钱,多少而已。特别是嫁进来的媳妇儿都有嫁妆,管家时间越长,体己银子就越多。
贾母的体己应该是最多的,随后就是王夫人。
她守着大把的银子也没有什么用,也不想拿自己的腰包去填补贾家公中那个无底洞。
所以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便派人出去撒银子做善事。
当然,不会直接给钱。都是把银子换成衣食,分发出去。
从她来就开始这样做,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
都是匿名捐赠的,不准人透露她。
既然她投身在贾府这繁华富贵乡,暂时不用愁生计吃穿,便出一些银子撒给穷人,权当买自己安心。
何况,若赶上抄家,这些有记录在案的她也一分留不住,更没有匿藏起来的必要,所以大把的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花起来一点儿也不心疼。
贾芸不知道她的心思,就像是之前被派出去办事的那些陪房一样,都认为太太吃斋念佛,为人也像菩萨一样,大把的花自己的钱帮助穷人,还不留下姓名,当真高风亮节,无人能比。
王夫人在贾芸心中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
这天,贾府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忠顺王府的内长官。
贾府和忠顺王府没有交情,更没有往来,一听说王府的内官来了,贾政不明就里,还得亲自相迎。
长官来了之后也不客气,便开门见山,甚至有些咄咄逼人,说要找贵府的公子问一件事情。
他们家养的戏子琪官儿,名叫蒋玉涵的不见了,听京城的人都说,令公子贾宝玉和那琪官儿要好,所以他便来贾府上要人。
又说,府上不比别家,不好善入索取,所以才特地找了贾公这个主人说明情况,请他们尽快把人交出来。说得贾政额上冷汗津津。
这位内官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不是他们家,而是再普通一点的人家,忠顺王府直接就派人上门搜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