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薛宝钗等当然不会反驳,贾母说让大家都去,让人去请薛姨妈,要宝钗还有黛玉都去。
王夫人听说贾母主张亲自去清虚观打醮,就让园子里的人,只要想去的都可以跟去跟老祖宗逛逛去。
园子里的丫头们都高兴坏了,他们平日里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好容易才有这个机会。
王夫人也正是知道如此,才让他们跟着主子出门去玩一趟。
初一这天,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由贾母的八人抬大轿打头,宝玉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贾母的轿子旁边,队伍浩浩荡荡的出门了。
贾母后面跟着薛姨妈,王熙凤,李纨分别乘坐的轿子。
再之后是姑娘们分乘的带着珠宝璎珞的车驾。
各位主子的大丫头们也都坐着车,嬷嬷奶娘,家人媳妇也有车,贾母的轿子已经走出很远,门前的人还没上好车。
府门外女孩儿丫头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一会儿说你拿了我的包袱,一会说你踩了我的脚,要不是有人的提醒他们这是在大街上,还安静不下来。
大家纷纷都上车走了,就这样也要比先头的轿子晚上许多才能到。
平安醮是一种大醮,不同于道教的其他法事,是一种与民同乐的大型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流程又长,热闹非常,如同庙会一般。
普通人是不会做这种平安醮的,在各地方会由官府授予给承认的大道场承办,到时候会有卖各种吃食玩意儿,杂耍唱戏,打把戏卖艺,甚至是集市,全都会有。
贾元春是贵妃,她亲自出钱让贾府全力筹办,下边的的人自然没什么异议,奉了贵妃懿旨办事。
如此一个热闹的活动,与民同乐,百姓自然铭记着贾家这位贤德妃的尊荣。
勤政殿,刚好皇上问起最近贤德妃和贾家的动向,便知道了他们清虚观打醮的事儿。
若说是贾元春给自己求求也倒罢了,若是代表皇家,一个贵妃还代表不了皇上和皇后,轮不到她来祈求国泰民安。
皇上身边的戴权低垂着脑袋,想着贤德妃此举,显然有僭越之嫌。这事儿可大可小,就看皇上追不追究了。
他心里不可抑制的想着,这皇上越是看不上眼的人,怎么就越是不能消停呢,偏要来刷存在感,若圣上心情不好,他们这些做奴才的也得遭殃。
人都有看别人热闹的心思,不过也得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之下。有句话叫伴君如半伴虎,所以像戴权这种位置的成熟的太监,更希望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水湚听说打醮的事儿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听说贾家竟然肯花了几千两银子去置办了祭田,在祖茔附近置办田产、庄院、房屋。他对这件事比较感兴趣。
问起来回报的人,回报的人又说是以贾贵妃的名义给祖先上供,给子孙后代积德纳福。
这倒是让水湚困惑了,在他眼中的贾元春明明是个只会吟诗作对,没什么政治悟性,不看后路的小女人,她怎么可能去安排祭田呢?
而且贾家出了一个贵妃还不够他们荣耀自豪的?怎么会自寻晦气安排后路?
没错,在皇上看来,贾家置办祭田就是在安排后路,因为他的确动过要办贾家的心思。
当今这位皇上还是个皇子的时候,就是个铁面无私的抄家王爷,他对抄家这里面的门道自然熟的很,一提‘祭田’两个字,那就是在抄家的时候被排除在外的,抄了也会发还子孙后代的产业。
皇上斩钉截铁地说:“这事不对,再去查。”
回报的人立刻应了一声,再去查出来的时候抹了一把冷汗。原以为这事情不重要,所以才知道大概消息后没有深入调查,竟然让皇上寻问,并且发回重新调查了,再有一次,他也不用再做了。
这次的调查很迅速也很详尽,的确是王夫人出宫之后就说按贾妃的意思置办祭田,实际上是王夫人自己的意思牵头置办,是她成功劝说了贾政,让贾政再去通知族里,反正这银子他们打算自己掏,只不过借用了宫里娘娘的名声。
然后贾珍等人一听跟娘娘有关,立马跟风去办,祭田就越买越多。
当今皇上在老臣家里面都能安插人,宫中更是少不了他的眼线。
所以那天贾元春和王夫人说了什么都有记录,贾元春的确从来没提起过祭田之事,只能说是王氏自作主张的。
皇上来了兴趣:“这王氏非要置办祭田,还不惜向丈夫和族人说谎,打着给宫里女儿的名义,为的就是能够顺利办成不受阻挠,她这究竟是为什么?”
他与王夫人有过一面之缘,至今还记得对方的长相,只因那一眼印象比较深刻,本来以为再无交集,没想到这次又意外听到对方做出的让他意外的事,所以皇上比较感兴趣。
或者说他还以为他辛苦安排的筹谋已经被人看穿了,贾府意识到危机,在安排后事。
只是没想到,安排这些的只有一个王夫人,其他人都被她瞒在鼓里。
水湚说:“王氏怎么会知道的?”
戴权说:“奴才也不知。”
水湚说:“不对,一定是有什么地方让她察觉了什么,否则不会有那么巧合的事,听说荣国府已经只剩个空架子,怎么可能还有闲钱去增加祭祀,管什么先祖的供奉,也不会有闲心去管子孙后代的是否落魄。”
王夫人听说贾母主张亲自去清虚观打醮,就让园子里的人,只要想去的都可以跟去跟老祖宗逛逛去。
园子里的丫头们都高兴坏了,他们平日里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好容易才有这个机会。
王夫人也正是知道如此,才让他们跟着主子出门去玩一趟。
初一这天,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由贾母的八人抬大轿打头,宝玉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贾母的轿子旁边,队伍浩浩荡荡的出门了。
贾母后面跟着薛姨妈,王熙凤,李纨分别乘坐的轿子。
再之后是姑娘们分乘的带着珠宝璎珞的车驾。
各位主子的大丫头们也都坐着车,嬷嬷奶娘,家人媳妇也有车,贾母的轿子已经走出很远,门前的人还没上好车。
府门外女孩儿丫头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一会儿说你拿了我的包袱,一会说你踩了我的脚,要不是有人的提醒他们这是在大街上,还安静不下来。
大家纷纷都上车走了,就这样也要比先头的轿子晚上许多才能到。
平安醮是一种大醮,不同于道教的其他法事,是一种与民同乐的大型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流程又长,热闹非常,如同庙会一般。
普通人是不会做这种平安醮的,在各地方会由官府授予给承认的大道场承办,到时候会有卖各种吃食玩意儿,杂耍唱戏,打把戏卖艺,甚至是集市,全都会有。
贾元春是贵妃,她亲自出钱让贾府全力筹办,下边的的人自然没什么异议,奉了贵妃懿旨办事。
如此一个热闹的活动,与民同乐,百姓自然铭记着贾家这位贤德妃的尊荣。
勤政殿,刚好皇上问起最近贤德妃和贾家的动向,便知道了他们清虚观打醮的事儿。
若说是贾元春给自己求求也倒罢了,若是代表皇家,一个贵妃还代表不了皇上和皇后,轮不到她来祈求国泰民安。
皇上身边的戴权低垂着脑袋,想着贤德妃此举,显然有僭越之嫌。这事儿可大可小,就看皇上追不追究了。
他心里不可抑制的想着,这皇上越是看不上眼的人,怎么就越是不能消停呢,偏要来刷存在感,若圣上心情不好,他们这些做奴才的也得遭殃。
人都有看别人热闹的心思,不过也得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之下。有句话叫伴君如半伴虎,所以像戴权这种位置的成熟的太监,更希望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水湚听说打醮的事儿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听说贾家竟然肯花了几千两银子去置办了祭田,在祖茔附近置办田产、庄院、房屋。他对这件事比较感兴趣。
问起来回报的人,回报的人又说是以贾贵妃的名义给祖先上供,给子孙后代积德纳福。
这倒是让水湚困惑了,在他眼中的贾元春明明是个只会吟诗作对,没什么政治悟性,不看后路的小女人,她怎么可能去安排祭田呢?
而且贾家出了一个贵妃还不够他们荣耀自豪的?怎么会自寻晦气安排后路?
没错,在皇上看来,贾家置办祭田就是在安排后路,因为他的确动过要办贾家的心思。
当今这位皇上还是个皇子的时候,就是个铁面无私的抄家王爷,他对抄家这里面的门道自然熟的很,一提‘祭田’两个字,那就是在抄家的时候被排除在外的,抄了也会发还子孙后代的产业。
皇上斩钉截铁地说:“这事不对,再去查。”
回报的人立刻应了一声,再去查出来的时候抹了一把冷汗。原以为这事情不重要,所以才知道大概消息后没有深入调查,竟然让皇上寻问,并且发回重新调查了,再有一次,他也不用再做了。
这次的调查很迅速也很详尽,的确是王夫人出宫之后就说按贾妃的意思置办祭田,实际上是王夫人自己的意思牵头置办,是她成功劝说了贾政,让贾政再去通知族里,反正这银子他们打算自己掏,只不过借用了宫里娘娘的名声。
然后贾珍等人一听跟娘娘有关,立马跟风去办,祭田就越买越多。
当今皇上在老臣家里面都能安插人,宫中更是少不了他的眼线。
所以那天贾元春和王夫人说了什么都有记录,贾元春的确从来没提起过祭田之事,只能说是王氏自作主张的。
皇上来了兴趣:“这王氏非要置办祭田,还不惜向丈夫和族人说谎,打着给宫里女儿的名义,为的就是能够顺利办成不受阻挠,她这究竟是为什么?”
他与王夫人有过一面之缘,至今还记得对方的长相,只因那一眼印象比较深刻,本来以为再无交集,没想到这次又意外听到对方做出的让他意外的事,所以皇上比较感兴趣。
或者说他还以为他辛苦安排的筹谋已经被人看穿了,贾府意识到危机,在安排后事。
只是没想到,安排这些的只有一个王夫人,其他人都被她瞒在鼓里。
水湚说:“王氏怎么会知道的?”
戴权说:“奴才也不知。”
水湚说:“不对,一定是有什么地方让她察觉了什么,否则不会有那么巧合的事,听说荣国府已经只剩个空架子,怎么可能还有闲钱去增加祭祀,管什么先祖的供奉,也不会有闲心去管子孙后代的是否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