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李隆基说:“等等,请再出一位大人,与我一试。”
李隆基果然心思深沉,他猜到既然有能让血液不融的方法,那也很可能有让血液融在一起的方法。等待这碗水中的血液全部化开之后,他要求一位与他毫无瓜葛的大人与他一起滴血进去。众人眼睛都不敢眨地盯着这碗水,片刻过后,二人的血液没有相融。
太平似笑非笑地看了看李隆基,觉得他是枉做小人。
她的确是有办法让水变的所有人的血都相融。不过,何离与李旦是真的父子,血型很可能一样,自然可以赌一把。她一直盯着呢,如果两滴血没有相融的征兆,她才会往里面加料。而那父子两人的血相融了,自然不需要她多此一举,刚刚那碗水是没有动过任何手脚的。
太平说:“三郎现在你满意了吧?”
李隆基对皇上说:“儿臣只是怕父皇被欺骗,心系大唐社稷。”
皇上说:“朕知道,所以并没有责怪你。至于成器,你之前拿的那一碗水,要想想怎么给朕解释!”
李旦看向大儿子的目光头一次这么寒冷,让李成器生生打了个冷颤,“儿臣定会彻查。”
当然,皇上不排除李成器是被人陷害的,可是滴血验亲是他提出来的,有问题的水是他呈上来的,被人陷害的风险很低。
皇上说:“皇儿认祖归宗,昭告天下是必要的,又不能总唤他何离,他应该有一个属于他身份的名字了,命钦天监挑选六皇子名讳。”
何离说:“父皇,儿臣有一个不情之请。”
皇上刚刚误会了儿子,正想找机会补过:“旦说无妨。”
何离说:“这名字陪伴我二十年了,我不想完全放弃它,对我来讲不论哪段经历,都是人生的宝贵阶段,我不想变回皇子之后就抛弃这个名字。”
皇上对何离十分宽容:“这有何难,朕依然会命钦天监呈上合适的名字,再亲自挑选。至于‘何离’这两个字,就作为皇儿的表字吧。何离何离,取缘何分离之意,你我父子分离二十载,却能再次相遇,这当真是上天见怜,天意如此。”
接下来就是选名字,最后选定为李湛,字何离,并册封为离王。昭告天下,祭天祭祖。又是为离王选封地,又是在京城建府邸。总之,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京城里很多人在绕着离王转。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对这个儿子有多重视。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愁!那天宋王呈上来的水被太医查出来的确是心动了手脚。而动手脚的人正是宋王的亲信,更是宋王妃的陪嫁奴才。宋王再如何辩驳说他根本不知情,皇上也不信了。
皇上当众斥责他不孝不悌。得了这样的批语,宋王别想做太子,宋王妃想做太子妃的美梦算是破碎了。
宋王妃自然是暗恨不已,她恨的人不只是离王,还有平王妃。
那些日子,要不是平王妃总是在宋王妃面前说什么“嫡子只有一个才占优势,有两个就不稀罕了。”总是说离王如何如何得宠,甚至超过了宋王。若非如此,宋王妃也不会动了歪心思。
所以宋王被斥责也不冤,背后真是他妻子动的手脚,他知道之后悔之晚矣。不过,宋王也有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其实他这个人没什么大志,也不喜欢整日的明争暗斗。若是真能当个闲散王爷,也不觉得受委屈,还乐得自在。这下宋王妃和岳丈等人,就算再骂他胸无大志也没用了,因为成为太子的前路已经被断送。
太平问何离:“你又去看章尚宫了”
何离现在应该称离王,“多亏她当日相救,我才能侥幸活命,又有她每年捐赠香油,真严大师才能把我拉扯长大,才有现在的我。”
太平说:“对给予过帮助的人心怀感激是好的。不过,你是皇子亲王,她是后宫女官,不宜过从甚密。后宫之中倾轧无数,我怕有什么事牵扯上她时,到时候再连累你。”
离王:“姑姑。你多心了。”
太平说:“小心无大错,我理解你感激她的心情,不过,以我多年在后宫中的经验,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若说你母亲当年一句话救过她,她就肯冒着被武皇发现的危险跑到乱葬岗去祭拜,还拼死救你出宫,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何离:“也许她就是这样一个知恩图报的好人呢。”
太平:“也许是另有隐情呢。”
何离不是一个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特别是太平公主的意见。在这个皇宫之中,还是姑姑给他的感觉最亲切,能让他最信任相托的,除了父皇,唯有太平公主了。
“会是什么隐情?”
太平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你现在不是之前那个一无所有毫无利用价值的小参军了,所有人接近你的目的,想从你身上得到的东西,你都要心里有数才行。”
何离半开玩笑地说:“这不是有姑姑提醒我嘛!”
太平说:“你还年轻,姑姑已经老了,姑姑也不可能常在你身边,所以你得学会自己分辩。”
何离露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表情:“姑姑老了?您真应该问问这满宫上下,这句话有任何可信度吗?就是新进宫的妙龄女子们也没有一个及得上您半分姿容。”
李隆基果然心思深沉,他猜到既然有能让血液不融的方法,那也很可能有让血液融在一起的方法。等待这碗水中的血液全部化开之后,他要求一位与他毫无瓜葛的大人与他一起滴血进去。众人眼睛都不敢眨地盯着这碗水,片刻过后,二人的血液没有相融。
太平似笑非笑地看了看李隆基,觉得他是枉做小人。
她的确是有办法让水变的所有人的血都相融。不过,何离与李旦是真的父子,血型很可能一样,自然可以赌一把。她一直盯着呢,如果两滴血没有相融的征兆,她才会往里面加料。而那父子两人的血相融了,自然不需要她多此一举,刚刚那碗水是没有动过任何手脚的。
太平说:“三郎现在你满意了吧?”
李隆基对皇上说:“儿臣只是怕父皇被欺骗,心系大唐社稷。”
皇上说:“朕知道,所以并没有责怪你。至于成器,你之前拿的那一碗水,要想想怎么给朕解释!”
李旦看向大儿子的目光头一次这么寒冷,让李成器生生打了个冷颤,“儿臣定会彻查。”
当然,皇上不排除李成器是被人陷害的,可是滴血验亲是他提出来的,有问题的水是他呈上来的,被人陷害的风险很低。
皇上说:“皇儿认祖归宗,昭告天下是必要的,又不能总唤他何离,他应该有一个属于他身份的名字了,命钦天监挑选六皇子名讳。”
何离说:“父皇,儿臣有一个不情之请。”
皇上刚刚误会了儿子,正想找机会补过:“旦说无妨。”
何离说:“这名字陪伴我二十年了,我不想完全放弃它,对我来讲不论哪段经历,都是人生的宝贵阶段,我不想变回皇子之后就抛弃这个名字。”
皇上对何离十分宽容:“这有何难,朕依然会命钦天监呈上合适的名字,再亲自挑选。至于‘何离’这两个字,就作为皇儿的表字吧。何离何离,取缘何分离之意,你我父子分离二十载,却能再次相遇,这当真是上天见怜,天意如此。”
接下来就是选名字,最后选定为李湛,字何离,并册封为离王。昭告天下,祭天祭祖。又是为离王选封地,又是在京城建府邸。总之,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京城里很多人在绕着离王转。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对这个儿子有多重视。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愁!那天宋王呈上来的水被太医查出来的确是心动了手脚。而动手脚的人正是宋王的亲信,更是宋王妃的陪嫁奴才。宋王再如何辩驳说他根本不知情,皇上也不信了。
皇上当众斥责他不孝不悌。得了这样的批语,宋王别想做太子,宋王妃想做太子妃的美梦算是破碎了。
宋王妃自然是暗恨不已,她恨的人不只是离王,还有平王妃。
那些日子,要不是平王妃总是在宋王妃面前说什么“嫡子只有一个才占优势,有两个就不稀罕了。”总是说离王如何如何得宠,甚至超过了宋王。若非如此,宋王妃也不会动了歪心思。
所以宋王被斥责也不冤,背后真是他妻子动的手脚,他知道之后悔之晚矣。不过,宋王也有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其实他这个人没什么大志,也不喜欢整日的明争暗斗。若是真能当个闲散王爷,也不觉得受委屈,还乐得自在。这下宋王妃和岳丈等人,就算再骂他胸无大志也没用了,因为成为太子的前路已经被断送。
太平问何离:“你又去看章尚宫了”
何离现在应该称离王,“多亏她当日相救,我才能侥幸活命,又有她每年捐赠香油,真严大师才能把我拉扯长大,才有现在的我。”
太平说:“对给予过帮助的人心怀感激是好的。不过,你是皇子亲王,她是后宫女官,不宜过从甚密。后宫之中倾轧无数,我怕有什么事牵扯上她时,到时候再连累你。”
离王:“姑姑。你多心了。”
太平说:“小心无大错,我理解你感激她的心情,不过,以我多年在后宫中的经验,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若说你母亲当年一句话救过她,她就肯冒着被武皇发现的危险跑到乱葬岗去祭拜,还拼死救你出宫,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何离:“也许她就是这样一个知恩图报的好人呢。”
太平:“也许是另有隐情呢。”
何离不是一个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特别是太平公主的意见。在这个皇宫之中,还是姑姑给他的感觉最亲切,能让他最信任相托的,除了父皇,唯有太平公主了。
“会是什么隐情?”
太平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你现在不是之前那个一无所有毫无利用价值的小参军了,所有人接近你的目的,想从你身上得到的东西,你都要心里有数才行。”
何离半开玩笑地说:“这不是有姑姑提醒我嘛!”
太平说:“你还年轻,姑姑已经老了,姑姑也不可能常在你身边,所以你得学会自己分辩。”
何离露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表情:“姑姑老了?您真应该问问这满宫上下,这句话有任何可信度吗?就是新进宫的妙龄女子们也没有一个及得上您半分姿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