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卷阅读_29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才她起来才给小娃喂过了奶,所以这会儿正饿的厉害,便坐在床上吃了起来。清荷一边服侍杜太太,一边对刘七巧道:“大少奶奶快劝劝太太,她整日里抱着哥儿不肯放,还非要自己喂,奶妈可不得失业了。”
  大户人家请奶妈的原因,多数并不是因为产妇自己奶不够,而是因为产褥期带孩子是很伤神的事情,若是累狠了,留下什么月子病就不好了。
  刘七巧听清荷这么说,自然也是怕杜太太太伤神了,所以想让自己劝劝她。
  “太太每次喂孩子,不用喂很长世间,一般前一柱香的时间,小孩子吃的最快,到后面不过就是跟你玩了,并不认真吃,只是想闻着你的味道,跟你多待一会儿,其实小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心里头明白的很呢,哪个是自己的亲娘,闻一闻气味就知道了。”
  “果真是这样吗?”杜太太端着汤碗喝汤,脸上透出慈爱的笑来,只淡淡开口道:“大郎那会儿,我生他太伤身了,所以月子里竟从没好好抱过他,所以对荣哥儿这样,也算是我的一点补偿吧。难得他也粘我,但凡哭了,只要我哄一会儿他就好了。”
  刘七巧便道:“太太想喂奶是好的,但毕竟抱孩子是体力活,太太还是多养着,喂好了就让奶妈抱走,不然的话,以后年纪再大了点,可就要到处疼了。”
  杜太太自从生了杜若之后,吃了多少年的哭,这些她又如何不知道,便只点了点头道:“以后我只喂喂奶罢了,他要是赖着不肯走,我就让奶娘抱了他去。”
  杜太太用完了午膳,稍稍靠了一会儿,和刘七巧闲话家常。最近老爷们都已经正常开始去店里头忙事情了,家里只有女眷们,也甚是无聊的。
  杜二太太和杜太太关系也是表面上的,私下里还是淡淡的,倒是也没一直往这边跑。赵氏家里头事情还忙不过来呢,来如意居的次数也比较少。倒是杜老太太因为念着孩子,每日用过了早膳,必定是要来看看孩子的,可惜那时候多半杜太太还在睡觉,婆媳俩也没说什么话。只有刘七巧知道杜太太下午的时候精神些,倒是天天过来当陪聊。
  两人说起杜芊的婚事,杜太太早也已经听说杜老太太把她配给了王老四,倒是还有些遗憾,只随口道:“我年前倒是去信问了舅太太,只可惜云南路太远了,也不知道这会儿他们有没有收到,不过也是他们家没福气,芊丫头这么好的一个姑娘,倒是便宜了一个庄稼汉了。”
  刘七巧默默憋着笑,不过对于杜太太能这么说,她也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其实她觉得杜太太没直接了当的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也已经是很给自己面子了。毕竟对于乡下汉子,住在大宅院里头的太太们,是有她们的固定思维的。虎背熊腰、一身横肉,就连脸上的肉,那都是一块块凸出来的。
  两人正说的起劲,忽然王妈妈满脸欣喜的跑进来道:“太太,不得了了,舅太太来了!”
  杜太太闻言,立时从靠枕上探起了身子问道:“你说谁来了?”
  “是舅太太,刚门口的小厮来报的,这会儿只怕已经进院子了。”
  “那你还不快亲自去迎,到先来知会我起来了,可惜我起不来。”杜太太笑的脸上都要开花了。
  刘七巧见杜太太这么激动,也知道两人的关系肯定不差,便只笑着道:“太太快躺着,媳妇亲自去迎。”
  “也好,你跟着王妈妈去吧。”杜太太吩咐了一声,刘七巧便起身跟着王妈妈一起去外头迎舅太太。
  杜太太的娘家姓宁,宁老太爷以前是翰林院的院士,一本子就是做学问的。杜太太在家是长女,下头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外放、妹妹远嫁,她一个本地人反倒在京城举目无亲了起来。,所以听说舅太太来了,那可是天大的一个好消息。
  王妈妈一边给刘七巧引路,一边道:“舅太太和太太年轻时候就是闺中的好姐妹,说起来舅太太还比舅老爷大三岁呢!小时候舅老爷就和太太还有舅太太一起玩,舅太太十七岁上头,家里遭了难,原先定的亲也被退了,一家人都快急死了,没想到那时候才刚刚十四岁的舅老爷非求着老太爷,说要娶舅太太。当时虽然遭了一顿板子,又立下军令状说来年一定考上举人,考不上举人就不去提亲。谁知道舅老爷也是争气,居然还头名中举了,老太爷就松口了,把大了舅老爷三岁的舅太太给聘了回来。”
  刘七巧最爱听这种故事,再古代多的是家庭包办婚姻,想要婚姻幸福并不容易。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同杜二老爷和杜二爷一样,跟正妻相敬如宾,找几个小妾抚慰自己的内心。
  “舅老爷可真是争气啊,舅太太肯定是个美人。”刘七巧不禁感叹道。
  “可不是,舅太太和太太是童年的,太太看着圆润些,舅太太是那种娇俏的小美人,看着不显老,所以虽然比舅老爷大了三岁,可如今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刘七巧便笑着道:“这样才好呢,都是女大三包金砖,舅老爷如今仕途顺遂,没准还是舅太太的功劳呢!”
  王妈妈听了,直哈哈大笑起来道:“大少奶奶,这话你一会儿留着跟舅太太亲自说去,她准爱听。”
  两人迎到了院子里,果然见门房那边的小丫鬟领了一群人进来,为首的女子看着不过就是三十出头的光景,左边跟着两个年轻男子,右边跟着两个姑娘,一个已经挽了发髻,是少妇的装束,另一个则还是小姑娘的打扮,并未及笄。
  王妈妈人还没走到跟前,就听那年长的夫人开口道:“这不是王妈妈吗?两年不见,你还是跟以前一样硬朗。”
  王妈妈立即脸上堆笑道:“给舅太太请安。”
  刘七巧心知肚明,也只跟着上前,微微福身,低着头请安道:“给舅妈请安。”
  宁夫人长这一双丹凤眼,看人的时候有着几分犀利,但因为容貌俏丽,所以倒也看不出刻薄来,她只上前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刘七巧一眼,便哈哈笑道:“这回我可是猜错了,他们都说大郎娶的姑娘是个送子观音,我心里头就想着,那长得像观音,可不得是心宽体胖的姑娘家,没料到是这样一个小姑娘,倒是看上去比我家闺女大不了多少的?”
  “舅妈说笑了,七巧今年刚刚十六。”刘七巧见她笑得恳切,玩笑也没什么恶意,便也大大方方的回道。
  “才十六啊,我说呢!我家静瑜今年十四,跟你看着身量倒是差不多的。”
  这时候刘七巧也留意到了宁夫人身边的姑娘,只朝着她略略点了点头,那姑娘也落落大方的上前,向刘七巧行了一个全礼道:“给表嫂请安。”
  刘七巧还了半礼,又瞧了眼另外一个少妇装扮的姑娘,宁夫人便只开口道:“慧芳,给嫂子请安。”
  刘七巧这时候也猜得大差不差了,这大概是宁夫人的大儿媳妇了。
  一行人进了如意居,刘七巧请了人入座,众人按齿序坐了,刘七巧才开口道:“太太才生下了哥儿,不便亲自出门相迎,舅太太见谅。”
  宁夫人只摆了摆手道:“我也是前两天才回的京城,原本过年前就能来的,不想志远在路上病了一场,耽搁了一些时日,连年都是在路上过的,前几日好容易到了,就听说了府上的喜事了。”
  大家闲聊了几句,王妈妈便喊了奶妈,把荣哥儿抱出来给舅太太看。宁夫人看了,只笑得何不拢嘴道:“以前姑奶奶总说我有福分,如今再瞧瞧,她这把年纪了还能生儿子出来,我可就不行了。”
  王妈妈便笑着道:“舅太太儿女双全,如今等着抱孙子就好了,何必自己受这个罪了,我们太太也是不想大少爷太孤单了,所以才冒这个险的。”
  宁夫人只点了点头,站起来道:“我进去瞧瞧姑奶奶,慧芳、静瑜,你们也一起进来见过姑妈吧。”
  刘七巧闻言,便也起身跟着她们一起进了里间去。杜太太方才为了见客,还让清荷为她重新梳理了一下头发,这会儿看上去比方才又精神了几分,见了宁夫人进来,只激动的都要落泪了,一叠声的让丫鬟们备坐。
  宁夫人就在杜太太床前的杌子上坐了下来,打量了一下杜太太的气色道:“看着还挺有精气神的,比我那会儿强多了。”
  杜太太笑道:“多亏了我这个儿媳妇,是懂这些的,不然的话哪里能养的这样好。”杜太太说着,又问道:“怎么这个时候进京?我年前还给你们送了信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收到。”
  宁夫人便摆手道:“原是为了孩子们才回来的,志远要考进士、志书又要考举人,云南那边连一个像样的书院也没有,旧年请的先生,家里头老娘死了,也回去奔丧去了,少不得又要丁忧,所以老爷就让我带着孩子们先回来了。”
  “这样也好,有个照应,宅子那边我隔三差五都去请人整理,这会儿应该能住人进去的。”
  “多亏有你在,不然家里头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宁夫人再抬起头的时候,眼梢已经微微发热,杜太太见她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遣了丫鬟们都出去,刘七巧知道她们定然是有贴己的话要说,只也跟着丫鬟们要走,倒是被杜太太给喊住了道:“七巧你留下吧,陪你静瑜妹子说说话也好。”
  刘七巧听杜太太这么说,便也大大方方的坐了下来,请两位喝茶。
  宁夫人见丫头们都走了,这才开口道:“志远媳妇过门三年了,还是没有消息,去了南边越发连癸水都不准了,我这次回来,也是寻思着能给她调理调理,看看能不能早日怀上子嗣。”
  刘七巧闻言,心里头也了然了,原来也是一个千里求子的。妇科病这种东西,当真是害人不浅的。
  宁夫人话音刚落,宁家少奶奶的脸颊就有些微微发热。宁夫人便道:“你姑妈也不是外人,再说了你表嫂还是懂这个的,你大可不必怕羞,这种东西你若是不说出来,我们如何知道,你瞒得了一时,还能瞒得了一辈子?”
  宁夫人心里头着急也是正常的,宁家也是有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祖训的,这就代表宁大少奶奶要是生不出孩子来,宁大少爷就要等四十岁之后才能纳妾。说句不中听的话,古代的男人四十岁的时候,能不能行还是个问题了……
  ☆、269|5.16|
  宁家少奶奶听了这话,心里头自然越发难过了起来,脸颊涨的通红,却也不敢说什么。刘七巧也就瞧出来了,宁夫人大概没有杜太太这样心宽体胖,拿捏媳妇自然也是各种高手了。
  宁夫人接着道:“还有静瑜的婚事,也要回来物色物色了,云南那边一来没什么好人家,二来将来老爷也是要回来的,留她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我也不舍得。”
  姑娘家被说起自己的婚事,难免都是有些羞涩的,便只底下了头,嘟着腮帮子不说话。杜太太听宁夫人这么说,便笑着道:“这你倒是不用着急,京城里头的年轻公子哥多得是呢,自然能找到一个好的。”
  宁夫人只略略点了点头,又问:“你们二老爷家的几位姑娘,也都找了人家了吧?”
  杜太太便往引枕上一靠,慢悠悠道:“可不是,都是去年才定下的人家,算不得顶好,却也是不错的。大姑娘给了原姜太傅家的公子哥、二姑娘给了汤尚书家的二公子当续弦、三姑娘配了一个将军,也是不错的。”
  虽说古来有“高门嫁女,底门娶媳”的说法,可是一般疼女儿的娘亲是不会让闺女嫁太高门的,因为若是娘家的实力比不上夫家,那闺女在夫家的日子,只怕也过不好。杜太太虽然没生女儿,可这慈母的心肠,和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
  宁夫人便点了点头道:“我听着都不错,杜家虽说也是望族,毕竟是商贾之家,虽说也有京官,却不是什么大权在握,说白了,在那些朝臣的眼中,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呢!二姑娘虽然是续弦,但是能攀上了汤家,确实一门不错的关系。”
  宁夫人一语中的,二姑娘虽然是去续弦的,但在这三人中明显是高嫁了的,况且一般续弦的媳妇,老婆婆也不会太过为难。
  又略略聊了一会儿,杜太太便觉得有些精神不济了。宁夫人见状,便起身道:“我只顾着来,还没去拜见老太太,倒是失礼了,王妈妈去帮我通报一声吧,直说我一会儿就过去。”
  这会儿正好是老太太歇完中觉的时间,这会子过去倒也合适,刘七巧便起身道:“我陪着舅母一起去吧。顺便请丫鬟把三位姑娘也请来,给静瑜作伴吧。”
  姑娘成家后和没成家之前,聊天的话题都是不太一样的,成家之后的关注点会从闺阁小趣转到后宅上头来。这些都是姑娘们不爱的话题,自然和宁家姑娘谈不到一块儿去。
  众人起身去了福寿堂,杜老太太也派贾妈妈亲自迎了出来,可见杜老太太对这位舅太太也是很喜欢的,等闲人过来,她都只喊了丫鬟来迎接,但凡要动到贾妈妈的,那都是一些老客了。
  一行人进了福寿堂之后,才瞧见杜家的三位姑娘也都来了,杜老太太便道:“我才起来就听说舅太太来了,就喊了丫鬟把姑娘们都带了过来,心想着你少不得也要带上静瑜丫头过来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