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57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家的小猫猫玩平板电脑,那我干儿子也得有。
  这么乖的小猫咪,别说一台平板电脑了,哪怕一台施坦威钢琴……呃,这个干妈真买不起。
  这种钢琴入门级的没什么意思,稍微像样点的都超过了五十万。
  至于演奏级和典藏级,更是一百万起步。
  这哪是钢琴啊,简直就是一堆摞起来的钱币。
  买完平板电脑后,舒云又点开微信,发现肖晴没再回消息。
  这位秘书总是这样,发消息也不说清楚,上次要了一些墩墩的照片,这次又问墩墩喜欢什么。
  估计是那位严总想墩墩了吧?
  她揉了揉干儿子那圆滚滚的大脑袋:
  “我们家墩墩就是受欢迎,这么多人都喜欢你,你是不是很高兴啊?”
  墩墩原本躺在她手边亮着肚皮在打滚儿,听了这话后随即爬起来,对着窗外的天空发起了呆。
  直到舒云再次揉它的脑袋,这小家伙才撒娇一样叫了一声,往服务台上一躺,将后腿和腹部相连位置的原始袋露出来,一副任干妈揉搓的架势。
  所谓的原始袋,其实是猫猫后腿根部类似赘肉的部位,几乎所有猫科动物都有,原始袋的作用是防止奔跑时摩擦以及储存脂肪。
  有原始袋的猫,说明猫猫很健康,假如没有,那就要适当补充一下营养。
  墩墩长得胖嘟嘟的,原始袋很明显,但它严禁任何人碰触。
  有次陈燕想摸一下还差点被挠。
  没想到小家伙今天主动亮出这个部位,看来完全放下戒心了呀。
  舒云抬手摸了摸墩墩那柔软的原始袋,又挠了挠它肚皮上那泛着光泽的灰蓝色毛发。
  玩了一会儿后,沈宝宝送来了蒸好的兔肉,墩墩吃完再次进入自己的小屋里呼呼大睡起来。
  楼上,吃饱喝足的谢保民活动一下拉伤的腿。
  别说,喝点黄酒之后疼痛确实减缓了不少。
  “国庆节,师弟没准备上新菜吗?”
  “上了烧鸡和卤鸡肝,明天上干锅花菜,对了,今天走的时候带几只烧鸡回去吧,尝尝我的手艺。”
  午餐时烧鸡还没做好,没赶上热烧鸡出锅。
  而刚刚吃的螃蟹,烧鸡不太搭配,也没往桌上端,所以今天师兄一家还没尝到烧鸡的滋味呢。
  一听上干锅花菜,谢宇飞和谢宇航两人全都眼前一亮。
  看来这道菜也是他们在学校经常吃到的啊。
  而大春,则对烧鸡比较感兴趣。
  谢保民说道:
  “烧鸡我们就不要了,给大春打包一只吧,他比较能吃……我这腿近两天是没法做饭了,干脆明天还来伱这吃算了,正好也尝尝你做的干锅花菜。”
  他这么一安排,两个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大春也很满意。
  苏佩佩觉得最近丈夫变得越来越顾家了。
  不像过去,一心全在钓鱼台和工作上。
  林旭对车仔说道:
  “去下面打包一只烧鸡,再打包点卤味啥的。”
  “好嘞!”
  把师兄一家送走后,林旭回到厨房,打算趁着晚高峰还没来临的空档,做点干锅酱。
  干锅类菜品都离不开干锅酱。
  放了这种特制的酱料后,不仅会让干锅类菜品吃起来更美味,而且还能让菜品拥有非常浓郁的香味。
  干锅是流行于赣、湘、贵、川、滇等地区的一种烹饪方式,起源于农家的火塘。
  火塘是南方特有的一种烹饪、取暖、烧水等多功能合一的灶具。
  冬天寒冷,炒好的菜也凉的快,所以把菜放在火塘上围着吃,这样菜不凉了,人也不冷了。
  虽然干锅在各地都有流行,但把干锅这种菜式从农家火塘端到饭店的餐桌上的,是川菜厨师。
  确切的说是绵阳的川菜厨师。
  他们将菜品在灶上烹制完成,创造性的放在小锅里面,下面放微火炙着,让锅里始终冒着热气。
  为了区别于火锅,当时的厨师便根据这种菜锅里没汤没水的特点,称之为干锅。
  其实干锅并不是真的干,下面还是有很多红油的,这类菜越吃越香的原因也就在这里,那么多红油,能不香吗?
  再往后发展,干锅和火锅结合在一起,出现了先吃干锅类菜品再加汤涮菜的吃法。
  干锅大虾、干锅鸭头等菜品,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在干锅发展的初期,是没有干锅酱的。
  厨师们发现熬得时间更久的菜品香味更浓,为了让菜一开始就美味,便琢磨出了干锅酱。
  酱的做法不复杂,就是红油豆瓣酱和豆豉、糍粑辣椒、香料放在一块儿长时间熬制,这样获得的酱料就被称为干锅酱。
  当然,这只是干锅酱的最基础款。
  高级一点的饭店里,会根据菜品的不同,适当增添配料。
  比如做干锅虾,要往里面放点海鲜酱,增加鲜味。
  而干锅鸭头,得放花生酱和柱候酱,增加香味和秘制风味。
  至于干锅肥肠,需要放一些剁碎的泡椒,让油腻的肥肠增加一点去腻的酸辣味儿。
  虽然干锅类菜品是一酱做百菜,但具体到单独的菜品上,还是要根据食材灵活调整的,不然所有菜都一个味儿,顾客们很容易吃腻的。
  林旭准备了十斤左右的干辣椒段,筛去辣椒籽后烧一锅水,将干辣椒段倒进去小火慢煮,煮到辣椒段涨发后,捞出来控水。
  接着他将店里加工酱料的大号料理机拿过来,倒入一整罐五斤重的豆瓣酱。
  干锅酱跟其它酱料最大的区别,就是所有食材需要剁碎,这样熬制时香味才能更好的释放出来。
  这些豆瓣酱原本是需要剁碎的,但师父说过,一个好的厨师要善于借用科技的力量。
  放入豆瓣酱之后,林旭又将做豉汁排骨用的豉汁端过来,用漏勺从里面舀出一大勺蒸的软烂的熟豆豉。
  豆豉能让菜品拥有浓郁的豉香,是干锅酱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一勺熟豆豉下去后,林旭又往里面放了一勺生豆豉。
  开始搅打。
  设备通电后,摁三秒钟停一下,再摁三秒,继续停顿。
  利用这种旋转-停顿-再旋转-再停顿的方式,能够把豆瓣酱搅碎,但又不会搅成糊糊,完完全全跟刀剁的是同一效果。
  酱料搅打妥当,倒出来,再将煮好的辣椒放进去,同样搅碎。
  接着林旭把做干锅酱需要用的香料拿过来。
  香料也不复杂,主要有花椒八角桂皮香叶白芷白扣小茴香和孜然粒,这些香料全都准备妥当后,林旭又根据豆瓣酱和糍粑辣椒的量,拿了几个罗汉果过来。
  罗汉果是干锅酱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这款大多数用来泡茶喝的香料能给干锅酱中带来甜丝丝的味道,不仅能够中和辣味,同时也有提鲜的作用。
  灶上放上炒锅,开小火,不等锅热就将所有香料放进去,罗汉果个头比较大,需要掰碎。
  用小火干炒的方式把香料的香味慢慢焙出来。
  接着将这些香料倒进研磨机中,全部碾碎成大颗粒的粉末状。
  最后再准备一些提味用的姜蒜末,所有材料就准备妥当了。
  林旭架上大号炒锅,开始做干锅酱。
  因为是做酱料,所以要将炒锅反复滑几次,避免出现粘锅的可能。
  滑锅后放入小半盆料油,再放入两大勺猪油。
  今天准备的酱料比较多,差不多能做两百份干锅花菜,所以油脂的用量也相对夸张一些。
  油温三成热,将搅碎的豆瓣酱分次倒入锅里。
  豆瓣酱太多,一次性全倒锅里的话,油脂会淤出来,要分次倒入,让豆瓣酱和锅里的料油充分融合。
  全都放下去后,小火慢熬。
  这一步不能急,得慢慢熬,一定要把豆瓣酱中的红油和两种豆豉的香味全都熬出来,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这个过程很慢,大概持续了二十分钟左右,锅里的豆瓣酱才算是彻底熬好,熬得甚至都有了干香的感觉。
  到了程度后,倒入准备好的糍粑辣椒,继续熬制。
  糍粑辣椒中已经吸满了水分,刚入锅就升腾起了一股水蒸气,豆瓣酱和辣椒中相对冲的味道,会随着水蒸气飘出来,这会让酱料的香味更醇厚。
  本来干锅酱就是根据干锅类菜品长时间熬制后香味浓郁的特点创作出来的,所以不能有刺鼻的冲味。
  要将这些味道慢慢熬出来,只留醇厚柔和的香味。
  糍粑辣椒熬差不多时,放入姜蒜末,最后再放研磨碎的香料粉。
  这些料全都放完,林旭又往锅里加入两整瓶蚝油、两大勺白砂糖、一瓶蒸鱼豉油。
  继续搅拌熬制成酱料的状态后,关火盛出来。
  做到这一步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店里的晚高峰都要过去了。
  “老板,这酱料现在可以吃了吗?”
  马志强这位华北厨师对干锅类菜品相对陌生一些,刚刚被这香味馋得不行,所以一看熬好了,就想试试。
  林旭一边往盆里盛一边说道:
  “正常情况下是需要静置一天一夜再用的,让香味收敛进去,咱自己吃没这么讲究,明儿中午吃吧,晚上在店里上着试试。”
  “好嘞!对了老板,豆瓣酱和那些调料都很咸,这酱的咸味会不会过于重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