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一章:真凶疑云
“你说,那辽国使团遇害,到底是何人手段?”
辽国使臣遇害一案,早已传遍汴梁城,人人都在讨论凶手到底是何人。酒楼茶肆之中,低声交谈此事的人可不少。
“不知晓,但辽人如此高调,依俺瞧来,早晚也是取祸之道……”
“马后炮!若是你知晓,怎生不去报官?”旁边一人嘲讽道,要是这么说,谁都能事后诸葛亮了。
“嗐,这有甚么难猜的,无非是几国相争,底下之人遭灾罢了。依俺瞧,那肯是辽人为祸太久,惹了别个,却想栽赃给咱大宋……”
“这不是和尚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么?”
确实,杀了人却遗留下凶器,偏生又是宋朝的制式军刀,这栽赃的意味实在是太足了些。但没办法啊,没有抓到凶手,从证物上看,凶手就是宋人,而且还是军中士卒。军刀的出处,很快开封府衙门的巡捕也查出来了,这是别州厢军的军刀,不知怎么地就遗失了。然后,又不知怎么地出现在了汴梁城中。这里面,好像有着很大的阴谋。
但是,要知道宋朝军队的装备实在铸造得太多了,这一把刀是多少年前遗失的,根本无从查起。
这些年来,各路各州大大小小起义不断,厢军忙着剿灭他们,自身也损失不少。遗漏几把制式的朴刀,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想从证物入手去追查凶手,那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些。
这桩悬案自带的话题性,不仅在汴梁城中热议,而且在辽国的中京大定府也在热议。没办法,使臣都被人干掉了,能不讨论吗?不仅讨论,还气势汹汹地要求宋朝交出凶手!说来也是冤枉,好端端的派出使团跟你说明情况,不要动刀兵。结果呢,你倒好,把使臣都咔嚓掉了。虽然明知道不会是宋人做的,那实在太没脑子了一些,可辽国毕竟是“蛮子”多,喜欢直来直去,捉不到凶手只好把宋朝看作是替罪羊了。
要说辽国的制度也是怪,因为是皇帝巡狩制度,所以都城也有五个,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但只有上京临潢府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至辽宋澶渊之盟后的极盛期,中京政治作用虽然加强,辽国皇帝也是经常在大定府,但仍没有改变上京首都的地位。
赵煦近来觉得诸事不顺,要说麻烦,几乎全都是张正书惹出来的。
除了不知情的吃瓜群众,知情的人都知道那份小报是出自张正书之手,而那份带着非常明确攻击性的小报,就是这件事的导火索。
要知道,宋辽虽然表面挺好,但其实两家是世仇。
别的不说,两国征伐期间互有大将阵亡,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段世仇,可不会那么轻易就抹去了。更别说,宋辽边境上经常互相打草谷,这也是宋辽高层默认的事情。可宋辽虽然是表面兄弟,也不代表就能戳穿啊!而且,这份小报一出,肯定会刺激到了不少人的神经。
别的不说,单单是辽国对西夏的政策,对女真的政策,甚至对高丽,对统治下的其他部族政策一曝光,那么问题就来了。谁都知道,辽国现在不想和宋朝打仗,因为辽国内部的矛盾也不少,前些年还发生好几起叛乱的事。
这份小报并非怂恿宋朝要进攻辽国,而是旨在点明辽国的软肋,这个自称是天下第一强国的辽国,也不是那么顺风顺水的。而且此次辽国使团前来,就是要稳住宋朝,不要开战。
看不得宋辽两国靡合的人太多了,别的不说,女真、西夏都是这样的。特别是西夏这个疯狗,不仅和宋朝连年大战,甚至对辽国也时而示好,时而入侵掠夺人口和财物,两国之间也打过不少仗。乖乖,宋辽两国都和好了,岂不是要联手攻打西夏了?
“所以西夏人的嫌疑最大?”
赵煦有点不相信,连他都能猜得到的事,西夏人会做?
王庆也有点尴尬,不是他能力不足,实在是凶手太狡猾啊!
“回禀陛下,眼下的证据,都指向西夏人……”
西夏在汴梁布置有间谍,这事赵煦知道。就好像宋人也在西夏的都城兴庆府,西京西平府那里有着暗探一样。要想把这些间谍找出来也不容易,毕竟是间谍,肯定隐藏得很好。但是赵煦并不觉得西夏人会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西夏人正磨刀霍霍向平夏城了,哪里还可能挑衅宋朝?别说什么,宋朝的刑侦手段是当世最高明的,若是被发现了蛛丝马迹,那就是弄巧成拙了。
西夏人不会这么笨,提前打草惊蛇。
既然不会是西夏人,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是谁呢?
赵煦突然又拿起张正书的那份小报,目光锁定在女真二字上面。
“难道是女真人?”
赵煦心中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就越来越觉得可能了。就好像西夏李元昊建国那时候一样,都是要扭转宋辽视线,以赢得发展时间的。女真人现在做的这事,不也是这样吗?“查,立即去查女真人,不要走漏了任何女真人!”
不得不说,赵煦是非常聪明的,窥一斑而见全豹,可惜他这时候才发觉,还是太迟了。
等王庆派人赶到女真商贾之处,发现他们早已经提前撤离了,就算拍马去追,也赶不及了。赵煦那个郁闷啊,怎么就忘了女真人呢?他们是最希望宋辽再启大战的,那么他们就能浑水摸鱼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可不只是宋人才会的,女真人用起来也是极为熟稔!
没能抓住女真人,自然也拿不住凶手。
张正书虽然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但他已经被皇城司盯住了,也无法传递信件给赵煦。关键是,他只是猜测女真和西夏有勾结,出主意的是女真人,动手的却是西夏人。只不过,拿不住凶手一切都枉然的。
最后,事情还是不了了之,以宋朝赔款二十万贯息事宁人。
平白无故丢了二十万贯,赵煦能给张正书好脸色才怪。于是,得罪皇帝的下场就出来了,张正书被皇城司困在了汴梁城中,出不去了!
辽国使臣遇害一案,早已传遍汴梁城,人人都在讨论凶手到底是何人。酒楼茶肆之中,低声交谈此事的人可不少。
“不知晓,但辽人如此高调,依俺瞧来,早晚也是取祸之道……”
“马后炮!若是你知晓,怎生不去报官?”旁边一人嘲讽道,要是这么说,谁都能事后诸葛亮了。
“嗐,这有甚么难猜的,无非是几国相争,底下之人遭灾罢了。依俺瞧,那肯是辽人为祸太久,惹了别个,却想栽赃给咱大宋……”
“这不是和尚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么?”
确实,杀了人却遗留下凶器,偏生又是宋朝的制式军刀,这栽赃的意味实在是太足了些。但没办法啊,没有抓到凶手,从证物上看,凶手就是宋人,而且还是军中士卒。军刀的出处,很快开封府衙门的巡捕也查出来了,这是别州厢军的军刀,不知怎么地就遗失了。然后,又不知怎么地出现在了汴梁城中。这里面,好像有着很大的阴谋。
但是,要知道宋朝军队的装备实在铸造得太多了,这一把刀是多少年前遗失的,根本无从查起。
这些年来,各路各州大大小小起义不断,厢军忙着剿灭他们,自身也损失不少。遗漏几把制式的朴刀,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想从证物入手去追查凶手,那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些。
这桩悬案自带的话题性,不仅在汴梁城中热议,而且在辽国的中京大定府也在热议。没办法,使臣都被人干掉了,能不讨论吗?不仅讨论,还气势汹汹地要求宋朝交出凶手!说来也是冤枉,好端端的派出使团跟你说明情况,不要动刀兵。结果呢,你倒好,把使臣都咔嚓掉了。虽然明知道不会是宋人做的,那实在太没脑子了一些,可辽国毕竟是“蛮子”多,喜欢直来直去,捉不到凶手只好把宋朝看作是替罪羊了。
要说辽国的制度也是怪,因为是皇帝巡狩制度,所以都城也有五个,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但只有上京临潢府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至辽宋澶渊之盟后的极盛期,中京政治作用虽然加强,辽国皇帝也是经常在大定府,但仍没有改变上京首都的地位。
赵煦近来觉得诸事不顺,要说麻烦,几乎全都是张正书惹出来的。
除了不知情的吃瓜群众,知情的人都知道那份小报是出自张正书之手,而那份带着非常明确攻击性的小报,就是这件事的导火索。
要知道,宋辽虽然表面挺好,但其实两家是世仇。
别的不说,两国征伐期间互有大将阵亡,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段世仇,可不会那么轻易就抹去了。更别说,宋辽边境上经常互相打草谷,这也是宋辽高层默认的事情。可宋辽虽然是表面兄弟,也不代表就能戳穿啊!而且,这份小报一出,肯定会刺激到了不少人的神经。
别的不说,单单是辽国对西夏的政策,对女真的政策,甚至对高丽,对统治下的其他部族政策一曝光,那么问题就来了。谁都知道,辽国现在不想和宋朝打仗,因为辽国内部的矛盾也不少,前些年还发生好几起叛乱的事。
这份小报并非怂恿宋朝要进攻辽国,而是旨在点明辽国的软肋,这个自称是天下第一强国的辽国,也不是那么顺风顺水的。而且此次辽国使团前来,就是要稳住宋朝,不要开战。
看不得宋辽两国靡合的人太多了,别的不说,女真、西夏都是这样的。特别是西夏这个疯狗,不仅和宋朝连年大战,甚至对辽国也时而示好,时而入侵掠夺人口和财物,两国之间也打过不少仗。乖乖,宋辽两国都和好了,岂不是要联手攻打西夏了?
“所以西夏人的嫌疑最大?”
赵煦有点不相信,连他都能猜得到的事,西夏人会做?
王庆也有点尴尬,不是他能力不足,实在是凶手太狡猾啊!
“回禀陛下,眼下的证据,都指向西夏人……”
西夏在汴梁布置有间谍,这事赵煦知道。就好像宋人也在西夏的都城兴庆府,西京西平府那里有着暗探一样。要想把这些间谍找出来也不容易,毕竟是间谍,肯定隐藏得很好。但是赵煦并不觉得西夏人会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西夏人正磨刀霍霍向平夏城了,哪里还可能挑衅宋朝?别说什么,宋朝的刑侦手段是当世最高明的,若是被发现了蛛丝马迹,那就是弄巧成拙了。
西夏人不会这么笨,提前打草惊蛇。
既然不会是西夏人,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是谁呢?
赵煦突然又拿起张正书的那份小报,目光锁定在女真二字上面。
“难道是女真人?”
赵煦心中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就越来越觉得可能了。就好像西夏李元昊建国那时候一样,都是要扭转宋辽视线,以赢得发展时间的。女真人现在做的这事,不也是这样吗?“查,立即去查女真人,不要走漏了任何女真人!”
不得不说,赵煦是非常聪明的,窥一斑而见全豹,可惜他这时候才发觉,还是太迟了。
等王庆派人赶到女真商贾之处,发现他们早已经提前撤离了,就算拍马去追,也赶不及了。赵煦那个郁闷啊,怎么就忘了女真人呢?他们是最希望宋辽再启大战的,那么他们就能浑水摸鱼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可不只是宋人才会的,女真人用起来也是极为熟稔!
没能抓住女真人,自然也拿不住凶手。
张正书虽然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但他已经被皇城司盯住了,也无法传递信件给赵煦。关键是,他只是猜测女真和西夏有勾结,出主意的是女真人,动手的却是西夏人。只不过,拿不住凶手一切都枉然的。
最后,事情还是不了了之,以宋朝赔款二十万贯息事宁人。
平白无故丢了二十万贯,赵煦能给张正书好脸色才怪。于是,得罪皇帝的下场就出来了,张正书被皇城司困在了汴梁城中,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