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论茶
礼物不算多,也就装了一车而已。但张正书却知道,这礼物绝对够分量。
按照价钱算,这礼物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一万贯。
别小看这一万贯了,这已经是一个殷实的五口之家,十年的生活用度了。换成后世的钱,起码能值个十几万的。要不然,怎么说“家财万贯”,就是富豪之家了呢?
张正书瞅了瞅礼物清单,上面有金银酒具,有铜钱,有饼一担五十斤,有三牲,有水果茶叶,有蜜饯糖饴,还有帖盒,里面有寓意吉祥之物……林林总总加起来,一万贯是跑不掉的。
“看来我那便宜老爹是下血本了,也不怕血亏么?”
张正书有点揶揄地笑道,其实他也知道,这亏不了的。如果不嫁女,还敢收下这定金的话,估计曾家会被左右邻里诽议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更何况曾家是住在广福坊内?这里到处都是达官贵人,你名声不好,说不定诽议能让你自觉搬出广福坊了。再说了,曾家也同样是富贾一方的,会缺这一万贯钱的东西吗?
只是张正书觉得,这些东西真的靠谱吗?!
连见面都没,就拿了定金上门,这……好像有点太着急了吧?
殊不知,这是惯例了。如果连定金都不备,那女方家里会怎么想?肯定觉得你连这点诚意都没,自然不太乐意把女儿嫁出去了。
这么豪华的定金,被披上了大红布,在广福坊内也是引起了一阵轰动。
好在,这距离曾家也不远,引起的轰动也有限。
“瞧见了么,有人到曾家提亲了!”
“甚么人?”
“不晓得哩,想必也是富贾吧?”
“曾家可是丝绸巨贾啊,要是嫁女,那岂不是十里都是嫁妆?”
“可不是……”
……
中国人吃瓜围观的天赋大概是点满了的,不一会,闻讯赶来的汴梁城百姓,差点把广福坊围住了。好在张正书他们已经走进了曾家,要不然还真的会被堵在路上。只是当张正书走进曾家时,昨晚那护院见到了张正书,脸色有些奇怪。
“陈二郎,你认识张小官人?”另一个护院见他脸色奇怪,便随口问道。他之所以知道张正书姓张,是刚刚张根富和曾员外寒暄的时候听来的。
“范六郎,你且说说,这‘腰粗带紧’和‘射天笞地’,是个甚么意思?”
这陈二郎昨晚乍听之下,还以为张正书是夸他的,可后来越想越不对劲。只是曾家也是商贾之家,没人给他解惑。只是今日见到张正书对他神秘一笑,他才觉得很不对劲了。
然而,这范六郎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也是武人一个,斗大的字不认一箩筐,哪里知道这两个词的典故出处啊?好在,这时候曾家的管家在一旁听了,皱眉说道:“都是骂人的话,‘腰粗带紧’是骂人又矮又胖,‘射天笞地’是骂人狂妄无边……”
“嗯?!”
这陈二郎气得紧握双拳,拳面上青筋暴露了。然而,这时候的张正书已经不理他了,跟着曾员外来到了前堂。分宾主坐下后,曾员外立即开门见山地说道:“令郎今年刚刚束发?”
“没错,我儿年方十五。”张根富笑道,一肚子的赘肉好似要把那椅子压垮一样。
“不错,长得一表人材……”其实,曾文俨早就听说了张正书的名声。不过他年轻时也没少上青楼,只是他懂得逢场作戏的道理,不会太出风头。至于张正书的治学,他也是知道了的,简直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上了这么多年的县学,连州学都不能升上去,差点没在额头上贴着“差生”两个字。这相对于他女儿来说,就是两个极端。一个冰雪聪明,一个不学无术。要不是之前随口应下了婚约,曾文俨还真的不太想让张正书来相亲的。
张正书也感觉到了曾文俨话语里的敷衍之意,不过他也不在意,反正他对于这种事已经习惯了。没办法,谁让他摊上了这么一具身体呢?
“曾兄,不知道你家小娘子,今日可在家中?”张根富也开门见山地说道,“不若让他们见个面吧!”
曾文俨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声,然后对身旁的管家说道:“去把姝儿唤来吧!”
然后,曾文俨笑道:“来来来,张兄,吃茶,吃茶!”
这时候,就是张正书展现功力的时候了。论起斗茶,他是行家啊!一碗茶,他能玩出诸多花样来。只是现在不能煮茶,只能品茶。然而,这也难不倒张正书,他也能品出这茶的好坏来。先是一嗅茶香,然后再看茶汤,笑道:“这茶汤色泽纯白,想必茶质鲜嫩,是上品好茶!”
说罢,张正书轻轻啜了一口茶汤,然后闭上了眼睛,过了好一会才说道:“曾员外,这是‘顾渚紫笋’吧?”这“顾渚紫笋”是宋朝的名茶之一,产于湖州,因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而得名。顾渚紫笋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还是唐朝时的贡茶。到了宋朝,也是很金贵的茶叶,非富贵人家喝不起。
“令郎好生厉害!”
曾文俨对张正书有点改观了,心道这二世祖好像也并非是无可救药的嘛,起码在斗茶一道上有点天赋。
其实他不知道,这并非是张正书的本事,而是那个倒霉蛋的本事,张正书不过是拿来就用罢了。而且这“顾渚紫笋”太好认了,也是那倒霉蛋最熟悉的茶叶之一,所以张正书才能成功装了一把,让曾文俨不敢太小看他。确实,哪怕是二世祖都好,总有几项旁人都比不得的本事的。哪怕是最纨绔的二世祖,也总归是有拿得出手的本事。或是斗鸡走狗,或是论酒品琴……反正,寻常人接触不到的东西,二世祖们却早已习以为常了。日积月累之下,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这时候,前堂的光线一暗,显然是有人进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女儿拜见爹爹,拜见张员外,见过张世兄……”
张正书一愣,这声音果然很耳熟啊!
按照价钱算,这礼物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一万贯。
别小看这一万贯了,这已经是一个殷实的五口之家,十年的生活用度了。换成后世的钱,起码能值个十几万的。要不然,怎么说“家财万贯”,就是富豪之家了呢?
张正书瞅了瞅礼物清单,上面有金银酒具,有铜钱,有饼一担五十斤,有三牲,有水果茶叶,有蜜饯糖饴,还有帖盒,里面有寓意吉祥之物……林林总总加起来,一万贯是跑不掉的。
“看来我那便宜老爹是下血本了,也不怕血亏么?”
张正书有点揶揄地笑道,其实他也知道,这亏不了的。如果不嫁女,还敢收下这定金的话,估计曾家会被左右邻里诽议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更何况曾家是住在广福坊内?这里到处都是达官贵人,你名声不好,说不定诽议能让你自觉搬出广福坊了。再说了,曾家也同样是富贾一方的,会缺这一万贯钱的东西吗?
只是张正书觉得,这些东西真的靠谱吗?!
连见面都没,就拿了定金上门,这……好像有点太着急了吧?
殊不知,这是惯例了。如果连定金都不备,那女方家里会怎么想?肯定觉得你连这点诚意都没,自然不太乐意把女儿嫁出去了。
这么豪华的定金,被披上了大红布,在广福坊内也是引起了一阵轰动。
好在,这距离曾家也不远,引起的轰动也有限。
“瞧见了么,有人到曾家提亲了!”
“甚么人?”
“不晓得哩,想必也是富贾吧?”
“曾家可是丝绸巨贾啊,要是嫁女,那岂不是十里都是嫁妆?”
“可不是……”
……
中国人吃瓜围观的天赋大概是点满了的,不一会,闻讯赶来的汴梁城百姓,差点把广福坊围住了。好在张正书他们已经走进了曾家,要不然还真的会被堵在路上。只是当张正书走进曾家时,昨晚那护院见到了张正书,脸色有些奇怪。
“陈二郎,你认识张小官人?”另一个护院见他脸色奇怪,便随口问道。他之所以知道张正书姓张,是刚刚张根富和曾员外寒暄的时候听来的。
“范六郎,你且说说,这‘腰粗带紧’和‘射天笞地’,是个甚么意思?”
这陈二郎昨晚乍听之下,还以为张正书是夸他的,可后来越想越不对劲。只是曾家也是商贾之家,没人给他解惑。只是今日见到张正书对他神秘一笑,他才觉得很不对劲了。
然而,这范六郎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也是武人一个,斗大的字不认一箩筐,哪里知道这两个词的典故出处啊?好在,这时候曾家的管家在一旁听了,皱眉说道:“都是骂人的话,‘腰粗带紧’是骂人又矮又胖,‘射天笞地’是骂人狂妄无边……”
“嗯?!”
这陈二郎气得紧握双拳,拳面上青筋暴露了。然而,这时候的张正书已经不理他了,跟着曾员外来到了前堂。分宾主坐下后,曾员外立即开门见山地说道:“令郎今年刚刚束发?”
“没错,我儿年方十五。”张根富笑道,一肚子的赘肉好似要把那椅子压垮一样。
“不错,长得一表人材……”其实,曾文俨早就听说了张正书的名声。不过他年轻时也没少上青楼,只是他懂得逢场作戏的道理,不会太出风头。至于张正书的治学,他也是知道了的,简直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上了这么多年的县学,连州学都不能升上去,差点没在额头上贴着“差生”两个字。这相对于他女儿来说,就是两个极端。一个冰雪聪明,一个不学无术。要不是之前随口应下了婚约,曾文俨还真的不太想让张正书来相亲的。
张正书也感觉到了曾文俨话语里的敷衍之意,不过他也不在意,反正他对于这种事已经习惯了。没办法,谁让他摊上了这么一具身体呢?
“曾兄,不知道你家小娘子,今日可在家中?”张根富也开门见山地说道,“不若让他们见个面吧!”
曾文俨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声,然后对身旁的管家说道:“去把姝儿唤来吧!”
然后,曾文俨笑道:“来来来,张兄,吃茶,吃茶!”
这时候,就是张正书展现功力的时候了。论起斗茶,他是行家啊!一碗茶,他能玩出诸多花样来。只是现在不能煮茶,只能品茶。然而,这也难不倒张正书,他也能品出这茶的好坏来。先是一嗅茶香,然后再看茶汤,笑道:“这茶汤色泽纯白,想必茶质鲜嫩,是上品好茶!”
说罢,张正书轻轻啜了一口茶汤,然后闭上了眼睛,过了好一会才说道:“曾员外,这是‘顾渚紫笋’吧?”这“顾渚紫笋”是宋朝的名茶之一,产于湖州,因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而得名。顾渚紫笋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还是唐朝时的贡茶。到了宋朝,也是很金贵的茶叶,非富贵人家喝不起。
“令郎好生厉害!”
曾文俨对张正书有点改观了,心道这二世祖好像也并非是无可救药的嘛,起码在斗茶一道上有点天赋。
其实他不知道,这并非是张正书的本事,而是那个倒霉蛋的本事,张正书不过是拿来就用罢了。而且这“顾渚紫笋”太好认了,也是那倒霉蛋最熟悉的茶叶之一,所以张正书才能成功装了一把,让曾文俨不敢太小看他。确实,哪怕是二世祖都好,总有几项旁人都比不得的本事的。哪怕是最纨绔的二世祖,也总归是有拿得出手的本事。或是斗鸡走狗,或是论酒品琴……反正,寻常人接触不到的东西,二世祖们却早已习以为常了。日积月累之下,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这时候,前堂的光线一暗,显然是有人进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女儿拜见爹爹,拜见张员外,见过张世兄……”
张正书一愣,这声音果然很耳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