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名士_分卷阅读_4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头版上还有图画,虽是简单的粗线条石版画,可其上整齐排列的小楼,点染其间的牛羊,画面中汉虏军民并肩而立,含笑对视的画面,可充分展现大郑怀柔远人的气度了。
  齐王有抚民之心,周王将边关治得这般富庶,又养得出人才,两位皇子都实堪夸奖。
  三辅李勉叹道:“汉中是这样倒不出奇,可若连凉城这大边之外的军镇也能建成这样,可真叫人惊叹了。”
  这些牛羊、工厂要是真的,说不得连这新建的小城都能缴起税来了!这边外的小小军镇尚能建成令牧民安居乐业、一心向化的善地,关内的富庶繁华自更可知了。
  亏得周王去了边关,不然如今朝廷哪里打得起这样耗钱粮的大仗,还能这样尽善尽美地安置边民?
  李阁老心中感叹几句,忽然想到——要是他没去边关,就在中枢,还照着在边关那样子用宋时主持个经济园,又会做成什么样?是不是得比魏王那事事拟学的经济园更好?是不是早已在蓟镇找出磷矿,将京畿诸省变成江南般的鱼米之乡了?
  虽然三皇子是他亲孙女婿,但跟周王比较,他还是觉得略差几分。就连他家和商家见在朝中的子弟,他看着也没有个比得上周王的舅兄,与他舅兄龙阳之交的宋三元的。
  怎么这样的人物就都断了袖,不能给他家做女婿呢?
  虽说是不能与他家做亲,这样的人物也不该在边关埋没太久,只盼战事早定,陛下能将人召回来吧。
  午朝前三位阁老便将奏章送上,特特地将周王那本摆在最上,其上贴了抄记的要点。天子按部就班地打开奏章,便看到了三位阁老抄记的要点,也看到了他们的批注。
  一本请安折子,附的几张报纸,倒叫阁老们看出来了收虏部之心的用处。天子看着周王的请安折子和报纸,又看着阁老们对他两个儿子的赞语,满心做君父的自豪,提起笔饱蘸朱砂,淋漓酣畅地写了一道手谕。
  将这报纸给暂居京中的虏酋,叫他们看看大郑如何以德化为先,善待归顺的部族。若得这归顺的虏酋帮着他们说服更多部民来降,避免草原上生灵涂炭,也是两全之事。
  题罢手谕,又批了周王的折子,字里行间温情脉脉,都是做父亲的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批复的折子原路发回汉中,谕旨则下到中枢,经侍读学士润色,连同那几张报纸一道发至礼部,由宾客司郎中带给内附的蒙部王公,让他们知道大郑如何善待他们的部民。
  这些人在京也有些时日了。
  原本朝廷留下他们是有作人质之意,以防其带着部民反乱,从背后掩杀北征军。但如今他部中子民得二王拂照,过上了安乐日子。这些王公贵族哪怕再有反叛之心,也带不走他们的马匹、牛羊,只怕也带不走原先部民了。
  《春秋》云,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等这些牧民学会汉话,做熟了汉人的工农业,不也就是朝廷子民了?到时候派他们做个说客,替朝廷招抚那些与达虏可汗不同心的部族,足可省却许多厮杀。
  到时候朝廷日盛,虏寇自败……他这两个孩子也可早些回京了。
  作者有话要说:塞上曲戴叔伦
  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第258章
  几份印制精美的报纸摆到了草原归降,新封的顺义侯府上。
  宾客司那位谢郎中才走,他说话的余韵却仿佛还留在客舍中,袅袅不绝。几位说了几十年蒙语的王公加在一起竟都没一个汉人能说,从他口中抢不到多少话头,只能依着他的话唯唯应声。
  待他走后,众人才醒过神来,开始研究他留下的报纸。
  报纸有两份,一份是汉中寄来的原版,一份是谢郎中请了鸿胪寺通事临时赶出来的,写的是巴思八文。这一家父子都不通汉文,但都是自幼学过蒙文的,拿着那份译本各自看了几遍,又互相问着:“朝廷说的可是真的?我部子民当真能过上图中这样好的日子了?”
  他们是新内附的部族,投降也是眼看着邻部被汉军所灭,不得已才举部投降,并不是国初那些有功于大郑,被恩封为公侯的人。当初投降时,那位齐王看着他们一家都是杀气凛凛的,后来又和被俘的诸部王公同入京师,眼看着那些人被缚游街,一身狼狈,最后枭首示众……
  当时他们父子也怕自己会有这般下场,更以为他们这一部会被边军做奴婢壮丁,或被打散编入军屯,不许自相婚配,强令他们融入汉家。不料上国真心接纳了他们这些降民,不仅将他们父子留在京里,赐了宅第,封了侯爵,还给他们建了房舍,筑了炉灶,让他们部里的子民住在一起。
  只是牛羊马匹都被带走了,他们部以后就得依附汉人为生了。
  室中一片默默,顺义侯伯颜感慨道:“既然已经到了这地步,也不必再多想了。如今咱们一家父子都在京为质,朝廷要杀咱们都是易如反掌,何必骗咱们?”
  他的长子帖木儿也道:“咱们毕竟是第一处归顺上邦的部族,大郑这样待咱们,连部民都安置得妥妥帖帖,定是有千金市骨之意。”
  不然人家千里迢迢从汉中送来几篇文章、图画,还特地译成蒙文给他们看什么?他们既然归顺了,就得替大郑做些事,叫人看见他们的用处和归顺的诚心。
  他一个弟弟皱眉说道:“大哥的意思要投到郑军中跟着他们打仗?只是咱们是草原来的,人家总是提防咱们的,怎么敢给咱们兵?”
  苏赫巴鲁摆了摆手:“你们只想着打仗,却不想想咱们怎么归顺的大郑,部中上下都过的什么日子。郑朝要的是草原各部顺服,只要顺服的就给他好日子过,不一定要打仗。”
  就是打仗,大郑人手里操着雷电天火,连他们这些俘虏都能用给用天火照明。人家得天神之力相助,还用得着他们几个人骑马射箭?
  他们能做到的,就是劝说别处王公、万户率部归降,不要和大郑对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