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神话传说]套狐狸的汉子你威武雄壮_分卷阅读_7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赚得多,聊斋茶楼给的价钱也很大方。
  一手交钱一手交本子之后,如果这个本子上演了大红特红的话,还每场都另给那作者一些分红。
  这些钱加起来便不是个小数目了,绝对够那些家境并不是很好的书生学子们宽裕舒服的过上很长一段时间的日子。
  不过这些清贫文生重视这些收入理所当然,让人惊讶的是,更重视这些收入的竟然是那些家财万贯平日里斗鸡走狗饮宴无度的纨绔子弟们。
  本来只是觉得如果自己写个故事能上演应该挺有趣,真正拿到了自己亲手赚到的钱,这些纨绔子的心里居然比和人炫富获胜还有满足感,尽管那钱的数目可能往日里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至少,这些银子能让他们在那些自认为有骨气清高自傲的人面前挺直腰了,鄙视是他们是吧,他们也是能靠自己赚钱的!
  无心插柳的,这票纨绔子竟然收了心,尝到甜头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一心当起剧作家来了。
  纨绔子弟的家人们本来都对这些恨铁不成钢的败家货熊孩子们不报希望了,如今看他们居然洗心革面,整天闷在书房干起正事来了,尽管是写话本子吧,那也是个能赚钱能的名声的正经事儿不是,反正也没指望他们考个什么功名回来。
  老人百年以后这群熊孩子能养活自己,他们就能闭眼去见祖宗了。
  他们并没预见到未来。
  本来,戏园子戏班子什么的自古有之,替这些地方写戏本子为生的落魄文人也多不胜数,不过聊以糊口罢了,很少有能以此闻名的,并不算个多么有前途的行当。
  结果范周夫夫俩弄的这聊斋舞台剧横空出世,因为够通俗,够热闹,够新鲜,故事也够有爆点,最重要的是,够有规模,所以红遍全城,外地人来了若是不看上几场那都会被认为是件憾事。
  久而久之,仿效的类似剧目也就应运而生,大大小小的像模像样的场子也次第开了起来。
  范周顺口叫出的编剧被传了开来,写戏本子的从此有了个正经的职业名号。
  因为一个好本子排出来的故事若是够红,那影响力是很巨大的,所以这些编剧若是成功了,还会被尊称一句先生。
  时光流转,这种表演模式开始普遍被接受模仿,先是推及全国,后来渐渐开始走出国门之后,当年的那些为了一个本子被买下而志得意满的纨绔子们,不少都成为了千金难求一剧本的编剧大家,成了受人尊敬的先生。
  顺便说,虽然有些人的书法还是烂到了家,少数流传到后世的剧本“真迹”还被人展览到博物馆,堪称丢人丢了几千年。
  自从茶楼里还是上演书生和纨绔子们编写的舞台剧之后,范周没事儿就乐意过去溜达一下。
  看剧是一方面,更乐的是看茶楼里的那些各种剧评。
  文人相轻自古有之。
  平平都是写剧,正儿八经的书生文士和那些纨绔子弟泾渭鲜明地分成了两个流派。
  凡“聊斋”剧团买下过本子的剧作者进来看剧都是有专门的席位和免费套餐可以享用的,也算一种特别优待。
  不光文人相轻,同行也是有竞争心理的。
  纨绔子写的本子被排成剧,上演了之后自然要呼朋唤友地过来一起欣赏,兼炫耀一下。
  文士书生也不免如此,只不过没有那么张扬,比较低调罢了。
  暗搓搓地,这两波天然就不是一个阵营的人就开始观摩对方的故事。
  俗话说,三观不和,怎么能做好盆友。
  互看对方都不顺眼的两拨人最开始是腹诽,后来纨绔子们嘴快,开始和朋友吐槽那些酸书生的故事多么多么无聊多么多么没创意。
  听到评价的文士们自然不敢了,开始还击。
  最妙的是,文士们讲究一个骂人不带脏字,文化内存不够明知道人家是在骂他,却硬是听不懂人家在骂啥的纨绔子们炸毛了。
  你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吗?
  我们不是君子,我们直接动手!
  若不是聊斋茶楼是狐精坐镇,狐怪成群的地方,这么个打法,楼都能被他们作塌喽。
  范周出面劝解几次之后,纨绔子们给夫夫俩面子,憋着不在茶楼闹事了,他们改成暗地使坏,瞅着不顺眼的就去偷偷使人揍一顿就跑,深谙盖麻袋的精髓。
  范周一看这不行,闹大了他的生意会受影响,干脆大手一挥,茶楼外面不是有条回廊吗?
  本来那地方装饰功能就比实用性强,平时也没啥大用,干脆,把墙面全给他刷白了,一面墙的地方空出来给他们写评论。
  想怎么指指点点比比划划都可以,咱是文明人,都是靠笔头子赚钱的,也靠笔头字平事儿吧。
  这倒是个新鲜主意,双方都买账。
  于是茶楼更热闹了。
  文士那边儿文绉绉的引经据典,纨绔子这边儿就大白话的戳人肺管子。
  好在范周三令五申严禁人身攻击,言辞虽然激烈倒也没有太过分,反而成了聊斋茶楼的又一景儿。
  不怎么看剧的看了这些风格迥异的“掐文”也忍不住想去看看剧好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这么一来,不光两边的剧都被打了广告,还各自都圈了不少粉丝,阵营鲜明地正儿八经地整出了个类似文坛之争的局面来。
  回廊再长也是有限,写满了就要刷了重来。
  有些“掐文”太经典了,粉丝们舍不得被刷掉,就都抄下来,汇总,还弄出好多剧评文集来。
  范周看到了商机,趁势把这些“文集”也给弄来了,抽成代卖,销路还正经不错呢。
  这么热闹滚滚,简直让范周找到了他们那个世界网络骂战的感觉,又有了新赚头,怎么能不让范周兴味盎然地没事儿就溜达过来看乐子。
  这天正好上新剧,本子是个笔名叫做珠玑生的人写的,这已经是他第三个被排成剧的本子了,算是当红的编剧。
  这个珠玑生本名叫韩明深,字子渊。家中原本是世家,不过历经了前朝末年的战乱,几次迁徙逃亡之后族人四散失落,也不能再被称为大族了。
  尽管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韩家的家底还是很丰厚的,世家的积累最贵重的其实不是什么金银财宝,而是书籍,人脉。韩家一向是世家中的另类,并不怎么热衷于争权夺利,反而比较坚持书香传家。因此即便到了新朝,不管是传承还是人脉都还是颇有一些的。
  不过韩明深的父亲是个有见识的,知道当今并不喜欢那些根深蒂固到尾大不掉的世家大族,识相地并不鼓励儿子考功名做官求上进,只要儿子不作奸犯科,能做学问最好,做不成也罢,只要能把家风血脉维持下去也就行了。
  韩明深本人性格疏狂,本来对做官也没什么兴趣,为人仗义大方,热情好客,也有些放荡不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