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主[GL]_分卷阅读_18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崔明德笑了一笑:“便是要让你嫁人,也不会马上就赐婚。你不用这样着急,等想清楚了,再来问我。”
  我有些不悦地看她:“我早便同你说过,不喜欢你对我遮遮掩掩的,有事也不明白说。”自阿欢厌胜事后我便再三敲打过她,不许她瞒着我私下做些小手脚,前几年她倒是做到了,而今却又故态重萌,着实可恨。
  崔明德道:“该说的,你自己便已说了,我并无半点隐瞒。”停了一停,道:“若是在宫外出家,要出门、要见人,都方便得很。纵是出了家,也未必不能牵涉朝政…”说到这里,又挑眉看我,我已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知为何,却觉有些好笑:“你觉得这事很艰难?”
  她定定地看我:“你觉得不难?这样的事,未必有期限,一月、三月尚可,一年、三年、五年,你能做到?”
  我笑道:“若是别人,我不敢说,可若是我,便是在一间屋子里住十年也没事,我可曾是出名的宅女。”
  她没有问我“宅女”的意思,只是继续看着我:“若连韦欢和庐陵王大郎也见不到呢?”
  我笑不出了。
  崔明德依旧是看着我:“太后只你一女,总不会亏待你,宫人内侍,总还是有的。可是日复一日,只是在一模一样的地方待着,只能听些虚无缥缈的经义打发时光。你出不去,人进不来。没有你想见的人,没有你想做的事,与外间也没有联系,更听不到你那好阿嫂和好侄儿的事,你受得了么?”
  我轻轻道:“未必至此。”
  崔明德也轻轻道:“未必至此,却未必止于此。而且就算至此,也未必就保你自己周全了。所以我才说,等你想清楚。”
  我看她:“你是打定主意要与我交代清楚,所以才说这样的话么?”
  她笑:“你嫁入了武家,我自然不愿跟着你,你强行不肯嫁进武家…你提携我升作尚宫,使我能在太后面前参赞朝政、得闻军国大事,又照顾独孤绍,我很感激。”
  我道:“听你这话,倒像是觉得我一定会嫁人似的。”
  她凝视着我:“你是太后唯一的女儿,武家人还要指着太后,总不敢拘束了你,再选一生性老实之人,从此你便可由着性子来,嫁入武家,于你、于韦欢,都未必是件坏事。我想就算是韦欢在此,多半也会劝你嫁了。”
  不知为何,我对她竟生出些淡淡的不耐烦:“对你们来说,感情、婚姻这样的事,总是由利益决定,是么?”
  崔明德的眼神意味深长:“感情之事,自然是由自己决定,婚姻大事,则由父母长辈做主。”
  我道:“我想好了,不嫁。”怕崔明德劝我,还特地闭上了眼,以示决心。她却没劝我,自己在一侧沉默许久,却问了我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二娘和韦欢走到这地步,可曾后悔过?”
  我疑惑地睁眼:“后悔,怎么不曾后悔。可是不是你想的那些后悔。我恨自己不能早些和她剖白,以至于她竟嫁给了睿哥。恨自己不能更强大些,可以护得她一世安康。我恨自己没投生成一个男人,可以正大光明地与她在一起。我还恨自己不能与她在一个更好的时代相遇,那个时代没有这些乱七八糟讨人厌的规矩礼教——可是再是后悔,我也已遇见了她。”遇见便是遇见,喜欢便是喜欢,既已无可更改,便更不用做无谓纠结——这是阿欢教会我的。
  崔明德深深地望着我,一语不发。
  作者有话要说:  那啥,本卷应该有大量非太平视角的剧情…by 分卷困难的某允
  解释:
  李旦跟守礼的辈分不一样,所以李旦是三郎,守礼是“小大郎”,如同称呼独孤绍“小六娘”、独孤敏“小七娘”一样,加“小”字是说辈分哒~唐人辈份大约是长辈可叫xx丈,同辈或小辈都可叫xx郎,小辈的话亦可为小xx郎,再小一辈我只看见唐德宗在玄宗时(德宗曾祖父)被称呼“崽郎”。
  第259章 行露(十五)
  她又梦见她了。
  正是耳鬓厮磨之后、肢体交缠之时,她伏在她的身上,嘴唇轻柔地去贴她的小腹,一吻之后,又自肚脐而下,一个吻又一个吻地落下去,将至最重要的那地方时忽地抬起头,对她眨了眨眼睛,灿烂一笑,阳光自天空中投下来,将她本已神采飞扬的脸照得更加炫目动人,一双明亮的大眼中更有着如旭日般灿烂的光辉。
  她情不自禁地跟着她一笑,伸出手去,想要抚一抚那张孩子般天真的脸,行动间却觉手落了空,整个人猛地自梦中惊醒,怔忡地坐在吊篮上,好一会儿,才想起来那不过是午睡时的一个梦,她已久不见那个人,更别提与她有那样的缠绵了。
  韦欢呆呆地坐了好一会,失神地抬起手,自己去看自己的手掌心,那里暖洋洋的,像是真的握住过谁的手,然而抬头看看今天的太阳,她便知道,这掌心的温暖,不过是阳光投下来的残余,方才的一切的的确确只是一场梦。
  韦欢苦笑一下,重又躺回去,缩在吊篮椅中。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得空,她总喜欢坐在这里,坐在太平为她和守礼造的吊篮中,假装身后托住她的并非枯死的藤木,而是太平的肩膀。
  这藤吊椅最像太平怀抱的时候是夏季,阳光自葡萄架子中穿过,将一整张椅子都晒得热热的,有时她会和守礼一起坐在上面,听着四面占风铎的声音,守礼也如太平小时一般喜欢这些晃晃荡荡会发声的小物件,听得喜欢时,会在椅上站起来,高兴地拍手道:“姑姑家的也响了。”——守礼从未去过太平家,只能缠着韦欢,听她描述“姑姑家”的模样。韦欢也只随驾去过一次,行色匆匆,并不知太平家的就里,被守礼缠得烦了,就照着从前蓬莱、朱镜两殿的模样来告诉守礼,说那里许许多多的占风铎,木的、铜的、铁的、水晶的、玉的…在守礼的想象中,姑姑家一定是个极大的花园,里面挂满了占风铎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小玩意,风既然吹响了他这里的占风铎,必然也吹响了姑姑家的。
  这小儿郎的聪明着实是异于常人,五岁的年纪,便已知道天下的风都是一样的,连韦欢有时都会被这小东西说的话震住,好在他一向乖巧,除了与韦欢和太平之外都不大亲近,也无从泄露这些机敏,不然韦欢便又要开始发愁了。
  韦欢想到了守礼,终于又恢复了些精神,自吊篮椅中坐起,扬声问门口的侍儿:“什么时候了?”听人答说“申初”了,便起身走到院门,略向外张望一下,侍儿知道她的心意,轻声道:“刚才张娘子打发人回话,说太后要考问圣人与大郎,许是会赐饭。”
  韦欢的心一下便紧了起来,蹙眉道:“又非大时节气,怎么忽然想起考问了?是单问圣人,想起来大郎,还是指明叫大郎去?”见那侍儿嗫嚅不敢回话,深吸一口气,道:“叫阿姚去打听打听,还有,问问长乐公主在不在宫里?不要惊动她,只问问就好。”等宫人领命去了,方平复心境,慢慢挪回内室,心不在焉地看了几页佛经,已听门外传来脚步声,守礼穿着一件长了许多的小小紫衣,踩着皂色小靴子一路走到门口,几个乳母都是一脸喜气,进来便向韦欢道喜:“太后考问,说我们大郎学得好,赐了新衣一件!——这都是娘子教导有方。”
  韦欢抬眼去看守礼,这孩子将头压得低低的,看不出有丝毫喜色,叫人赏了乳母,走到守礼身前,牵着他的手轻轻道:“大郎得了新衣,不高兴么?”
  守礼半抬了头看她,点点头,又摇摇头,他眼角淤青未散,这是十日前李旦跟前的内侍撺掇李旦打的,自太平三五日一进奉,凡有吃食玩物,皆以李旦为先、守礼为次后,李旦待守礼本已好了许多,可他跟前的内侍宫人,却反倒变本加厉地设法欺负人来。
  韦欢知道这是什么缘故,李氏式微,连皇帝身边的人也日益不如以往,他们受了太后与诸武的人的气,便将气撒到这些李氏皇孙身上,百孙院中,守礼已是好的,如李德、李友,纵是娶妻封爵,依旧是日日受这些人的气。
  这还是太后未曾登基的时候,不知太后登了基,宫中又会是怎样光景。
  韦欢轻轻叹了口气,守礼以为她为的自己,忙忙地抬起头道:“是大郎不好,阿娘不要叹气。”
  韦欢将刚要出口的安慰话咽下肚中,挑眉道:“是么?”
  守礼扭捏地看着她,挪了挪右脚,怯怯道:“大郎…我不该和三叔…圣人说那些话的。圣人…平常对上官承旨都很尊敬,今日是不当心…”
  韦欢心中一阵惊异,盯着守礼:“你只是不该说那些话么?”
  守礼又挪了挪脚步,道:“我…我还不该不告诉阿娘。”
  韦欢高深莫测地嗯了一声,又道了一句:“仅此而已?”
  守礼重低了头道:“我…不知道。”
  韦欢将人都打发走,沉声道:“是么?你再从头到尾想一想——跪着想。”
  守礼吓得一动,抱着她慢慢跪下去,怯声道:“我…今天圣人不高兴,叫我站着做靶子,我…我看他用的是真箭,一害怕,就…就说,三叔虽是圣人,可一直叫我做靶子,显不出他的威风,要…要使宫中有脸面的人做靶子才号,正好今日,上官承旨来传祖母的令,圣人…就命她做靶子,还在她额上画了一个‘囚’字。祖母…太后知道了,将圣人叫去,罚他长跪,现在…还在宫门。”
  韦欢凝视守礼:“谁教你和圣人说这些话的?”守礼的性子她再清楚不过,这样的话他自己是万说不出的,一定是有人教他,这孩子平日只听她和太平的话——她不希望是太平。
  守礼怯生生地看她:“是…姑姑。”
  韦欢的心沉下去,手握成拳:“是姑姑亲口和你说的?什么时候说的?”
  守礼似被她的脸色吓住,身子一抖,哆哆嗦嗦地道:“不是姑姑亲口说的,是…崔尚宫和我说的。前几日,崔尚宫代姑姑来看我,说姑姑…不想让我再挨圣人的打,教我…在圣人生气时悄悄和他说这些话,说这样以后,圣人就不会再欺负我了。”
  韦欢紧拧眉头:“我平常都教你什么了?这样的事,为何不马上告诉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