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娇软女主的极品亲戚 第4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家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去了一趟秦局长家,两家居然就结成了干亲。
  要是在以前,两家结干亲,怎么也要摆上几桌酒席好好庆祝一番的,但是现在这些习俗都已经被简化了。
  苏家只是普通的农村人,也没有亲朋需要宴请的。秦家也是,他们两口子都不是本地人,认了干闺女自然也不需要特意和谁知会。
  不过,董秀珍还是特意带着苏青梨去市里的百货大楼买了两身新衣服,又收拾了一大包吃的、用的,眼看着时间已经不早了,才让小张把他们一家人送回去。
  临走时还不忘和薛青梨约定好,等过两周再接她来秦家玩。
  他们一家人回到山前大队的时候,苏安平实在是受不住三哥的冷嘲热讽,早就已经离开了。
  不过,苏安民倒是迫不及待地和大哥说起苏安平没能转正的事情。
  “老四的领导就是明察秋毫,就老四那德性,还没转正呢就恨不得和咱们撇清关系,要是转正了,还不得六亲不认呀!,他就是活该!”
  苏安生听了有一些自责,“是不是因为报纸上那篇报道的原因,我当时就和刘记者说了,不要提起老四。没想到最后还是写到了他,要是因为这件事的话,我去给他的领导解释一下。”
  “大哥,有啥好解释的,这事是人家厂里做的决定,和你有啥关系。”
  “老大,这事你就不用掺合了。自从上次他被厂里表彰了以后,人就有些飘了。这次没有转正对他来说未必是坏事,要是他能及时的醒悟过来,踏踏实实做事,相信人家厂里肯定还会再考虑他转正的问题。
  王凤春几句话,就阻止了苏安生为弟弟说情的想法,他觉得他娘说的也有道理,人家领导肯定会有自己的考量,只要认认真真的工作,领导肯定还会重视老四的。
  从市里回来的第二天,苏青梨又和三叔一起去了一趟县城。前几天,小姨寄信回来,家里一直还没来得及回信。
  小姨现在怀孕已经四个月了,孕吐早就已经结束了,孕相也很平稳,唐秋英就放下心来。
  在信里小姨一直说,她现在能吃能睡,不让家里给她寄东西了。苏青梨还是不放心,即使小姨是住在部队里,可是物资也不是很宽裕,再说了,她的别墅里多得是粮食。
  唐秋英还是和上次一样做了十斤面条给妹妹寄过去,苏青梨又偷偷给小姨放了一些核桃、大枣之类的干果,这些可以给小姨补充营养。
  苏安生忙着生产队的事情,苏青梨就自告奋勇和三叔一起去邮局寄包裹,顺便去轴承厂见了肖爱华。
  肖爱华见到苏青梨来找她很是高兴,她最近早就断粮了。
  这一次,苏青梨给她准备的东西不少,肖爱华出手也很大方,直接就给了二十块钱。
  “梨宝,你小婶这次真的要离开我们厂了。”
  苏青梨对严玉宁的事情并不关心,但是也好奇地问了一句:“为什么呀?”
  肖爱华有些得意,“她能留在我们厂就是借口照顾文师傅的儿子,还住在原来分给文师傅的那间宿舍里。可是厂里的单间宿舍都是分给正式工的。你小叔没有转正,有人提意见让他们把房子让出来。”
  “这样的话文师傅的儿子不也没地方住了吗?”
  文师傅虽然去世了,可是文向东是他唯一的儿子,现在年龄也还小,厂里怎么会不管他呢?
  “文师傅的儿子,我们厂肯定会管了。原来厂里联系不到文师傅的前妻,又觉得苏安平两口子人品还不错,才把孩子交给他们照顾。现在,大家都觉得他们两口子是虚情假意,想靠照顾孩子霸占厂里的房子,厂里当然不会答应了。所以厂里经过多方寻找,终于联系上了向东的妈妈。”
  肖爱华觉得痛快极了,碍眼的严玉宁总算要走了。
  “人家亲妈答应照顾孩子,当然就用不着严玉宁假好心了。”
  原来是文向东的妈妈提前出现了,苏青梨记得好像在书里文向东成名以后他妈妈才出现的,当然是作为一个反派人物出场。
  文向东的情况有些复杂,他是天才,同时又有轻微的自闭倾向,很少愿意和人沟通,甚至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处理。
  在书里,严玉宁靠着美食接近他,收养文向东以后,把他带到了苏家生活。
  但是严玉宁明知道他的情况,却丝毫没想过让他多和人去交流,反而整天把他关在家里,一心等着他成为前世一样的科研天才。
  文向东在她的照顾下,确实和他前世一样走上了科研道路,但是他的自闭倾向越来越严重,除了呆在实验室里,其他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都交给严玉宁处理,他获得的所有奖金、专利费用也全都在严玉宁那里。
  文向东的妈妈一出现,对她的描写就是想要霸占儿子巨额财产的反派,即使她说出当年不知道前夫去世,和儿子断了音信,无法联系上的苦衷也无人相信。
  没想到现在轴承厂真的提前找到了她,既然她愿意照顾儿子,严玉宁肯定争不过。
  现在因为苏家意外分家了,很多事情和书里已经不一样了,文向东也和苏家没有任何的瓜葛,苏青梨只希望他生活在自己亲妈的身边,自闭的情况能够有所好转吧!
  原本苏青梨以为,严玉宁离开轴承厂的事情和苏家没有什么关系,没想到几天后,苏安平和严玉宁两人就又回了苏家,想要继续和大家住在一起。
  “大哥,我的转正申请厂里没有通过,厂里就不分给我们房子,我和玉宁没有地方住,只能回家。”
  苏安生一听有些不忍心 ,“那就回……”
  “不行……”
  “不行……”
  几道声音一起开口,阻止苏安生继续说下去。
  开玩笑,都已经分家了,当时怕被连累,迫不及待的就要搬出去。现在没地方住了就要搬回来,哪有那样的好事。
  除了苏安生,一家人谁都不同意。
  “安平,你不是已经做了严家的上门女婿了吗?没地方住,你们可以去严家。”
  听到唐秋英这么说,严玉宁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她也很委屈,前世,她跟过几个男人,手里有积蓄,名下还有房产,和娘家的关系一直不错,大嫂一直都是巴结她。
  没想到这辈子,她和安平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住在娘家才几天大嫂就开始摆脸色。
  她爹娘也只顾虑大哥一家,不敢得罪嫂子,这种情况下,娘家是住不下去了。
  苏安平的脸色铁青,严玉宁的爹娘嫂子眼里只有钱,住在严家这些天,他所剩不多的工资都花在了严家,可就是这样,严家人还是对他摆脸色,嫌弃他不够大方。
  严家是没法住了,他只能回家里。
  “娘、大哥,我也是没办法了,虽然当初分家是我提出来的,但是我们总归是一家人,你们不能看着我和玉宁无家可归吧!”
  “老四,你亏不亏心?当时分家的时候,你嫌弃我们拖累你,唯恐被我们沾上,恨不得离得越远越好,现在你怎么还有脸回来住。”
  唐秋英是真的被这个小叔子伤了心,苏安生和他是亲兄弟,可能会心软,不会和他记仇。但是唐秋英却不想再惯着他。
  一想到他在自己男人出事的时候,立刻就忙着撇清关系,她就不能给原谅。
  苏安生很是为难,到底是亲兄弟,他舍不得太绝情,但是家里人大半都不同意,他也不能开口让老四留下。
  苏青梨趴在他爸的耳边小声提醒他,“爸,面条!”
  苏安生一震,立刻就警醒了起来。
  没错,他家现在还在做面条偷偷去卖呢。要是以前,苏安生不会防着老四两口子。可是经过分家的事情他不确定了。卖面条这事要是被捅出去了,可是要出大事的。
  “老四,生产队里还有几间空着的房子,我去给满仓叔打个招呼,你们可以先住下来,等到年底交给生产队一些粮食就行。”
  苏安平没想到自家的大哥居然变得这么绝情,“好,大哥,既然你不把我当弟弟,我也就当没有你这个大哥。房子的事情不用你来管,我自己会找满仓叔的。”
  苏安平气冲冲得带着严玉宁去了薛家,说明来意之后,薛满仓沉默了片刻笑着说道:“安平侄子,这点事有什么难的,你大哥不管你,叔管你。咱们大队部还有两间空屋子,你们两口子搬到那里去住吧。”
  苏安平一脸的感激,“满仓叔,谢谢你,没想到还是患难之中才见人心,以后,叔有用得到我的地方尽管说。”
  “好说,好说……”
  薛满仓抽着一口烟,神情有些高深莫测。
  苏安生现在在大队的声望很高,对他家终归是个威胁。
  不过现在既然苏家人离了心,那他更要笼络好苏安平,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牵制住苏安生了。
  很快,苏安平和严玉宁又重新在山前村安下家来。严玉宁回到生产队,还是被安排在养殖场干活。
  不过这一次,生产队里的人都知道,苏安平转正的事情泡汤了,大家在背后难免会冷嘲热讽几句。
  严玉宁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忍着,毕竟除了留在山前大队这里,她也没有别的去处。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严玉宁记得上辈子山前大队可是来了不少大人物,算算时间也快要到了,她留在村里,还能想办法接近他们,以后,她和苏安平翻身就靠这些人了。
  很快,时间一晃而过,收完了麦子,种上夏粮,八月份的时候,山前大队迎来了第一批知青。
  第42章
  知青下乡是这几年一项重要的政策,双河公社已经陆续接收了好几批知青。
  都是城里来的学生,自然不能委屈了他们,所以这几批知青都被公社分到了相对还比较富裕的生产队。
  今年暑假分来的这一批公社实在是安排不下了,只能分给山前大队。
  大队长薛满仓提前在公社开了会,知道这一批分到他们大队的一共是十个人,四名女同志,六名男同志。
  薛满仓犯了难,把队里的人召集到大队部的院子里开会,大家共同商量怎么安置这些知青。
  小队长的意见也不统一,有的提议像别的生产大队一样,把知青分散安排在社员家里居住。
  苏安生和几个小队长则认为应该像红旗大队一样,单独给他们建一个知青点。
  下面有人议论纷纷,“我娘家那个生产队知青就是住在社员家里的,听说他们可娇气了,嫌弃咱农村脏,在社员家里吃饭挑剔得很。嫌弃碗筷不干净,嫌弃他们一家人吃饭不讲卫生,就是喝汤的时候弄出点动静,她们就甩脸子,可难伺候了。”
  立刻就有人跟着义愤填膺起来,“这些城里来的学生,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咱们还没嫌弃他们呢,他们倒先看不起咱农民,凭啥咱们要供着他们呀!”
  有的人听说知青分到社员家里住,公社会补贴一些口粮,立刻就动了心思。
  “你们也别说的那么难听,城里的孩子刚到咱们乡下不适应,大家都忍一忍,慢慢来就好了。”
  苏家是坚决反对让知青住到家里的,他家现在还偷着做买卖呢。
  唐秋英高声对着刚才的人喊道:“二嫂子,你们家只有六口人,四口还是孩子,家里地方大,能接待知青,咱们生产队像你们家这样的有几家?要不把这十个人都安排到你家?”
  二嫂子脸上有些挂不住,“安生媳妇,看你说的,我家就只有一间厢房还空着,哪里能安排下那么多人呢!”
  苏安生也跟着继续说道:“满仓叔,看国家的政策,这几年下乡的知青只会越来越多。咱们队里才多少户人家,更何况好多社员家里本来住房就紧张,哪能安排的下这么多知青。”
  薛满仓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盖房子就要花钱,他哪舍得呀。现在会场上闹哄哄地吵成一片他只觉得头疼。
  为了他以后的工作好做,薛满仓赶紧表态,“那行,咱们大队就找一块地方,盖几间房子,当做知青点吧!同意的,大家就举手表决一下。”
  很快,会场上稀稀拉拉就有人开始举手,很快就过了大半。“那好,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趁着现在地里的活还不多,咱们各队都抽些人手把房子盖起来。”
  苏青梨凑到她爸的耳边提醒道:“爸爸,咱们生产队盖房子,能不能多盖几间当做学校呀!”
  苏青梨已经七周岁了,早就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公社的小学停课了,秦局长就提议让她住到市里去,先在市里上学。
  苏安生和唐秋英有些心动,苏青梨却不愿意。虽然干爸干妈对她一直挺好,但是她还是觉得呆在自己家里自在。
  更何况,穿越以前,她可是大学生了,现在重新读小学,她根本就没兴趣。
  她相信就算不在学校上课,临近高考的时候,她突击一下,考个大学也是没问题的。
  可是她不上学可以,哥哥和小树他们却不行,还有村里的其他孩子,不读书,一辈子就只能窝在这个小山村里。
  苏安生一愣,“建学校?梨宝你是不是想去上学了,你干妈不是说……”
  “爸爸,我可以去市里跟着干妈上学,可是哥哥和小树、苗丫和石头、木头他们怎么办?我看舅舅他们那个生产队就有自己的小学,我们生产队为什么不能自己建小学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