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满青壁 第1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准备把正德街巷子带小院的铺子给顾蕊做添妆,地契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因此就着重问了问另两间小铺子的情况。
  任庄头道:“骡子巷里的铺子已经粉好了,物什什么的都已准备妥当,等今秋的粮食收下来了,就先卖一批看看。”
  她在骡子巷的那间小铺子面阔也就一丈余,地方也比较偏僻,不过如果用来做点粮食生意,卖点五谷杂粮倒还比较合适,正好这几年附近的粮商压价压得很厉害,庄子里的收益一年不如一年,她早就想寻间铺子自己卖了,只是一直没有多余的钱,所以听任庄头说了骡子巷这个铺子的情况,她当即就决定买下来。粮食生意做的都是老主顾,经营得好的话大小和地段都不太重要。
  任庄头也很积极,庄子的收益提高了,他们的收入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不过开铺子大家以前都没干过,因此还是有几分心虚。
  尹沉壁笑道:“万事开头难,总归是自己的铺子,粮食也是自家产的,怕什么?就算刚开始有亏,也不用着急,咱们庄子里的人都不笨,只要用心做事,诚信待人,总会好起来的。”
  任庄头听她这么一说,才稍稍安下心来。
  子阳江码头在京都城外,离萧山大营不远,是个新建起来的码头,因地方偏僻,现只有一些零散的客商在此往来下货,不比城内西边的骊水码头,是个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集散之地。尹沉壁前年跟任庄头去子阳江码头办过事,当时就觉得这个新的小码头往后前景不错,如今能在那里置上一个小铺子是再好不过了。
  “任叔,子阳江码头那个铺子还得您多留意,如今那地方人还不多,生意暂时不好做,不如先租赁出去,能收几个钱是几个钱……骊水码头人多拥挤,往后肯定会往子阳江这边发展,过几年热闹了,铺子再翻新一下,租出去或者收回来自己做都好。”
  任庄头连连点头,“大小姐说得是,就是大小姐如今嫁进了国公府,来往说事不太方便,往后需要您拿主意的地方还多着呢,您看这……”
  尹沉壁这段时间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母亲身体不能支撑,再说她不喜欢也不懂这些庶务,弟弟在书院里读书,更是不能拿这些杂事去烦他,少不得这几年她多担着一些。
  还有闻家聘礼中的几个田庄,地契什么的她虽然都给母亲收好了,但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也还得她亲自去看看。
  她想了想,道:“要不这样,若有急事儿你就送信来国公府,每月初十和二十五这两天,大概巳时半的样子,我会到槐荫街的那间集贤茶楼上坐会儿,其他不是特别紧要的事儿,任叔就到那里和我商量吧。”
  说完了事儿,她往院子中看了看,尹怀洲还陪着闻若青坐在凉棚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她去了母亲房中,和尹夫人说了一会儿话,尹夫人便要赶她回去。
  “你如今嫁了人,就要事事以夫家为重,娘这里一切都好,任妈妈和木芯把我照顾得很妥当,你尽管放心。”
  尹沉壁自是舍不得,但看时间已不早,也只得站起身来。走之前她去找了任妈妈,问这几天母亲的饮食起居是否正常。
  任妈妈说:“夫人倒还好,就是昨天二舅爷上门来,还带了礼物,跟夫人没说几句,夫人就把东西都扔了,把二舅爷也赶了出去。”
  她二舅上门了?母亲怎么没跟她提起?她想了想也就明白过来,母亲定是不想让这些事来烦她。她母亲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唐善熙和唐善睿,都是外祖唐颖的继室金氏所生,平常都没有任何来往,这时候突然上门动机可想而知。
  她烦恼了一下也就丢开了,也许今后这样的事儿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再说吧。
  两人回到国公府,到凝辉院吃过晚饭各自回房,已是掌灯时分。
  尹沉壁犹豫了一会儿,去了西次间。
  闻若青还未换衣服,坐在外间的书案前写着什么东西,看见她进来很惊讶的样子。
  “找我有事吗?”
  尹沉壁给他这么一问,顿觉自己来得很多余。她勉强笑道:“今天不是说好了么?今后我会好好服侍六爷……”
  闻若青恍然大悟,“哦,要服侍些什么?”
  尹沉壁呆了呆,其实她也不太确定,“……要不我先服侍六爷洗漱?”
  他不耐烦地摆摆手:“洗漱我自己来就行了,干嘛要人服侍?”
  “那我服侍您更衣?”
  “我自己有手有脚,换个衣服而已,不用了。”
  “……那……六爷需要我做什么呢?”
  闻若青想了一想,还真没什么需要她做的,于是客客气气地请她回去休息。
  尹沉壁有点如释重负地回了房间,想了想,也正大光明把晴夏赶去休息了。既然长桦院的男主人都是自己洗漱,不需要人服侍,她也就依样画葫芦,不用勉强自己了。有些从小到大就养成的习惯要改变起来还真是不容易,比如让人服侍着洗漱更衣这种事,怎么都觉得别扭得不行。
  大不了明天秦妈妈问起来,就推到闻若青身上,想来既六少爷都是这般行事,秦妈妈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次日早间,闻若青仍是不到卯时便起了身,时间太早没人给他端水进来,他自己到倒座东角的水井边打了冷水洗漱。这时满院子黑乎乎静悄悄的,他打了一套拳,又练了一会刀法,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平常这时候闻竣已经在一边候着了,只要他一个眼色递过去,就会从架子上乐颠颠地取了他想要的兵器来,其他小厮们有时也会讲几句笑话,还是他的霁风院比这满院子都是女人的长桦院舒服多了。
  这么想着,他便抬脚去了霁风院。刀已经耍了两天,□□和长矛也该练练了。
  闻竣见了他一副要哭的样子,“六爷!这两天晚上小的们没能服侍您,真是想死您了!”
  “滚,”闻若青板起脸,唇边却露出一丝笑意,“我在的时候也没见你们服侍我啊,睡觉的时候一个个溜得比谁都快。”
  “六爷,”闻竣笑嘻嘻的,想从他家六爷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您这两天晚上,嘿嘿,休息得可好?”
  “一边去,多管闲事干嘛?前天给你的书看完了吗?”
  “……我给六爷端茶去。”闻竣最怕他问这个,赶紧跑了。
  “喂,等等,”闻若青看着角落里的兵器架子,“我那张弓怎么不见了?”
  “什么弓?”
  “就是放在长矛旁边的那张啊。”
  “咦,锦玉说前天六少夫人一同搬走了啊,您在那边没看见呀?”
  “是么?”闻若青回想了一下,确定自己只看到外间墙角靠着一把长刀,没看见有什么弓,这女人……
  尹沉壁这日起床梳妆的时候,正巧从妆台前面敞开的窗户中看见闻若青大步走出院门的背影,她心下纳闷,也不好让人追出去问,只得坐在厅堂中等着,哪知左等右等他都不回来,最后只得自己独自去了清心堂。
  今日闻存山休沐,江氏起得比平常早一些,女儿媳妇们都在跟前了,儿子才一头汗地赶过来。
  闻存山脸色很不好看:“干什么去了?怎么不和你媳妇一起,让人家自己一个人走过来?”
  闻若青低下头,没敢说话。
  “你跟我来。”闻存山说了儿子几句,带他去了竹青阁,江氏则带着女儿和儿媳去凝辉院给老太君请安。
  第021章 差事  如今五城兵马司那儿……
  伺候完老太君早饭后,尹沉壁趁着和谢霜在侧间一起吃饭的时机,问了问谢霜的意见。
  谢霜有些不悦。本来这位弟妹进门后的表现尚可,她都对她有了点改观,觉得她并不像外面传说的那样粗陋浅薄,而且据长桦院里的秦妈妈报告,说她这几天还算安分,对下人也挺宽厚,所以她不仅没为难她,还不时给她些提点,但这才几天,她居然就提出这样的要求来,这哪里是闻家媳妇该有的样子,她背的家训都背到哪儿去了?
  尹沉壁感觉到了谢霜变了脸色,忙将自己家中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又道:“实在也是没有办法,我母亲病成这个样子,弟弟又不好分心,我保证每回出去最多一个时辰,等明年秋闱后我弟弟脱开身,我就把这些都交给他。”
  谢霜看着她坦率而又带着期盼的眼神,想到她家的情况确实也比较特殊,心软了一软,想了想道:“这件事我知道就行,不用告诉母亲了,她若知道多半是不会同意的。你自己出门多加小心,尽量少几个人知道。”
  尹沉壁忙感激地道:“多谢大嫂,我以后就从后巷的角门那里出入,不会惊动大家的。”
  这边江氏命人将早饭送到了竹青阁,不过闻存山父子俩还没吃到一半,宫里就来了人,宣闻若青进宫面圣。
  他换了衣服,随内侍进了皇宫,绕过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金銮殿,去了圣上日常起居的御乾宫。
  璟晟帝正在养心殿里等着他,见他进来恭敬地跪下,笑着打趣了两句:“成了亲的人了,果然看着要沉稳些,起来吧。”
  “谢陛下。”闻若青起了身,抬头见璟晟帝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心道:果然来了。
  “瑜王斩了两个你以前的部下,”璟晟帝开门见山地说,“你有何想法?”
  “陈莫与杨凡因勾结夷人,私放夷人入关被斩,臣虽悲痛,却也恨铁不成钢,”闻若青一脸沉痛道,“臣这两日也在反躬自省,平日对他们疏于教导,以至酿成大祸,臣定当记取教训,今后严律部下,肃正军风,确保不再出现勾结外敌,违反军令之事发生。”
  “好了好了,朕不想听你说这些,”璟晟帝不耐烦地摆摆手,“陈莫和杨凡的家眷,是不是你弄走的?”
  “……陛下何出此言?”
  “得了,”璟晟帝笑道,“朕还不知道你?你可知刑部尚书卢世龙给朕上了折子,说此事是你嫌疑最大,定要寻到证据,以示正听。他找你闻家麻烦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何必顶风作案?真要给他弄到什么证据,朕也保不了你。”
  “陛下圣明,”闻若青也就不再绕弯子,“燕云军坐镇边关,几十年不曾让外敌入侵一步,靠的便是上上下下官兵将士们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陈莫和杨凡是从燕云军出来的,向来尽忠职守,赤胆忠心,要说他们勾结外敌,不但臣不相信,边关的将士们也不相信!若臣此时对其家属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岂不寒了边关一众将士们的心?”
  他说罢,撩袍跪下:“此事是臣犯了律法,不敢欺瞒陛下,但凭陛下处置。”
  璟晟帝没出声。闻家手握重兵,他之所以一直没有过多地加以约束和控制,也是因为闻家向来一诺万金,重情重义,这样重情守诺之人自然也会对朝廷和他忠心耿耿,绝不会有反叛谋逆之心。就比如眼前这年轻人的婚事,明知道吃了个极大的哑巴亏,也闷声不响地自个儿吞下了,不就是为了当年和燕云军帐下尹校尉之间的那点情义么?
  如果闻若青怕牵连自家,对他曾经的部下冷漠以对,置身事外,那他也就不是碧血丹心的闻家男儿了,他这做皇帝的反而会对闻家一贯秉承的信念和原则产生质疑。犯点律法也不算什么,两个小罪臣的家属而已,没什么牵连,又翻不了天。
  反正他也不能任由闻家坐大,闻若青有点小把柄在他手头正好便于他拿捏他们。
  只是这件事就要看他做得干不干净了,刑部尚书卢世龙向来和覃王走得很近,一直想把闻家从边关拉下来,也不看看自家阵营里有没有可以比肩闻家这般的人物,真是不自量力,不过也好,算是从一个侧面帮他制衡一下闻家。可若是闻若青真的留下什么把柄,依卢世龙那不依不饶的架势,还真让他有几分头疼。
  御案上一只博山炉内正燃着龙涎香,烟雾自顶盖的孔隙中袅袅冒出,蒸得上面镂空镌刻的群山百兽云蒸霞蔚,恍如天外仙界降临一般。
  闻若青跪在御案下方,听璟晟帝半天不说话,心里倒也不慌。
  他自问对圣上的心思还是有几分把握的,果然半刻后璟晟帝开了口:“起来吧,刑部办事讲求真凭实据,若你没有给他留下什么证据,朕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只是往后不得再犯。”
  “多谢圣上开恩!”闻若青感激涕零地说,“陛下宽宏大量,臣自当铭记于心,此后定当谨言慎行,再不让陛下为难。”
  “你也知道朕为难?还算你小子有几分良心。”璟晟帝呵呵笑了两声,“你成婚也有几日了?明早该来上朝了吧?”
  “是。”
  “朕还得在卢世龙跟前替你周旋,你的品级嘛,少不得要降一降,将军的头衔也得去掉。现如今五城兵马司那儿正好有个中城兵马司指挥使的空缺,朕觉着这差事还算合适,如果你觉得还行,朕这就下旨。”
  闻若青听了很是失望。他原本的安远将军头衔是正四品,五城兵马司指挥使是正六品,降了两级不说,五城兵马司主要负责京都盗贼巡捕,街道沟渠疏理及囚犯、火禁之事,事务繁杂又琐碎,在他看来还不如继续镇守漴临关。
  降品级他是事先预料到也根本不在乎的,之所以失望,是因为他原本希望圣上能再把他派往边关,再回到自己喜欢和已经习惯了的那种烽火飞骑,横枪跃马的生活。
  因此他听了璟晟帝的安排不由愣了愣,一时便没说话。
  “怎么?不乐意?”璟晟帝也不生气,笑呵呵地问他。
  “陛下,臣但请前往边关,即使没有任何品级也好,”闻若青再次下跪,“闻家男儿自当抛血沙场,就算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还望陛下成全!”
  “哎——”璟晟帝拖长了声音,音调还转了两个弯,一副推心置腹的语气,“朕这不是想着你新婚,在京都领个差事,不仅能多陪陪你夫人,还能在长辈面前多尽尽孝嘛。昨儿朕跟你父亲也是这么说,他也觉得甚好。再说边关有的是机会去,日后若是烽烟又起,你小子不想去朕都会押着你去!那里生活艰苦,这两年就在京都享享福又有何不可?”
  圣上都如此纡尊降贵地劝说他了,他还能说什么?闻若青只得收起满心失望,跪下谢恩。
  璟晟帝看他出去了,这才疲倦地往椅背上一靠。他揉着自己的眉心,注视着案上那架博山炉蒸出的云雾仙境。
  近来总觉得精神不济,也不知世上是否真有那缥缈仙山,方外仙人,如能赐他几枚货真价实的仙丹,也好延年益寿,再将这龙椅多坐上几十年。
  半年多前,禁卫军统领严德霖在春猎过后,便发现了有人在覃王和九皇子坠马的地方做了手脚,证据呈上来,璟晟帝一看就知道是他第五个儿子慎王搞的鬼。几个儿子中,二儿子覃王是最出色的,在朝堂上最有声望,九皇子是崔皇后所生嫡子,年纪小还未封王,但因出身高贵而颇受拥戴,他自己最喜欢的却是慎王。慎王之母是他最宠爱的徐贵妃,只可惜很早就香消玉损,所以儿子中慎王是得他照拂最多的一个。这个儿子从小跟他最亲,但他也知道他向来不是很安分,背地里常搞些手段拙劣的小动作。
  璟晟帝原本想让慎王去接收漴临关的军务,如此一来只好重新考虑人选。镇守漴临关吃苦又不讨好,覃王和九皇子自是不用考虑,把慎王弄到那里磋磨一下,回京后也好赏个过得去的差事,让他平平安安地过个闲散王爷的生活,只可惜他这番苦心那小子不懂,隔三差五地搞出事来,他也就改变了原来的主意,觉得还是把慎王拘在自己眼皮底下放心些。
  所以他看了一圈,挑了相对比较合适的瑜王去了漴临关。
  璟晟帝长长叹了口气,内侍潘润赶紧将温好的茶递到他手中,璟晟帝喝了一口,问他:“瑜王杀了闻若青的两个旧部下,这事你怎么看?”
  潘润急忙低头拱手:“圣上这不是折煞奴婢了么?奴婢哪里懂这些?”
  璟晟帝“哼”了一声,道:“你不说朕也知道你在想什么,闻家治军有方,部下向来衷心追随,瑜王此举,不就是杀鸡给猴看,好叫漴临关那些闻若青留下的将士不敢再念着旧主,一心一意跟随他。虽是情有可原,到底太过急切了些。”
  说起瑜王,璟晟帝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儿子从来不声不响,时常让人忘了他的存在,哪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出手就杀了闻家的两个旧部下,也不怕与闻家结怨,真是让他不知说什么好。
  这些儿子,没一个让他省心。
  不过说来也怪,瑜王到了漴临关,十几年不来犯事的夷人正好就赶在这个时候跑来关内抢水抢东西,好在瑜王早有准备,没让他们得逞。现今为止他已经打退了两次夷人的进攻,看来还很有几分军事才能,当然,漴临关之前滴水不漏的布防和勤勉的演练是主要因素,这点上闻若青功不可没。
  至于闻若青,他是不放心放他回边关的,这个年轻人和慎王正好相反,一个太能干,一个太窝囊,都得圈在京都里时时看着才放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