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_分卷阅读_472
赵书记后面都不知道怎么接了。
边州穷,谁还不知道啊?
晚上是在花岗食堂吃的,因为是冬天,所以吃的火锅。
现在花岗肉制品齐全,再也不用动不动就全鱼宴了,总算能搞个各种肉类酒席了。
吕书记吃的香喷喷的,边吃还边喝酒,喝多了点,就说起了自己当年去边州的日子。
当年他去边州时候也才三十岁,说起来都二十多年了。“我记得是六零年吧。那会儿不是喊着自愿支援农村搞建设吗?我就报名了。那会儿我们都是自愿过去的。去的时候还是乡镇干部呢。想着干几年就回家,这一晃眼,就这么多年了。”
赵书记问道,“你怎么不回来呢?”
“舍不得啊,你去了就知道了,太穷了。刚开始的还是喊着贫穷光荣,边州市那是最光荣的。你们好山镇那个山算什么啊?我们那山才叫山,进了大山,你出都不知道怎么出来。湖云四面八方,地行不通,我们边州就占了个最不好发展的地儿。”
赵书记和他碰了下杯子,“地理位置,那就没办法了。”
“是啊,可我就不想认输。都是祖国的好山好水,我就想发展起来。可我……没能耐啊。”吕书记说着长长叹气,一句话道出了这位老干部的辛酸。
苏青玉在边上安静的听着,在这话题上面也没插嘴。
她对边州也不是很了解,毕竟她在那一辈子也就二十多岁,而且一直都是在学习,没去过边州。
不过因为她要回老家扶贫,所以倒是听说过湖云的扶贫项目,边州好像就是扶贫项目中的一个,不过一直没成功。
她也是听说那边地形很不好,地理位置也不好。
作为湖云省的边缘地带,无法得到省府的全力支持,加上当地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后面底子实在太薄弱了。
她本来以为边州和云城一样,都是干部们没抓住机会,现在看看这位为边州付出一辈子到老书记,她又觉得不可思议。
这样一位全心全意付出,还特意来花岗学习经验的老书记,怎么就没把那边带动呢。
可惜吕书记虽然喝醉了,可他也没什么话都往外说。反正反反复复就说那边穷,至于为什么穷,他就是不说。
赵书记耳朵都竖起来了,愣是没听到想听到的,干脆无语的喝酒。
酒足饭饱,赵书记就提出要回运城。吕书记就让他走,他再在这边多待待,今天只看了一些大致情况,还想多看看。
赵书记觉得这样不合适,把人家扔这边,有些不懂礼数了。
吕书记仗着自己喝了酒,就道,“怎么,你还怕我偷师不成,不放心我在这边看?”
赵书记:“……”开始还以为是一位性格好的老同志,没想到喝了酒之后就成了老无赖了。
他道,“行啊,你就留在这里,想留多久就留多久,我没意见。”然后和苏青玉道,“你们花岗就招待好吕书记,他要是想在这里过年,你也给他准备一桌年饭。”
苏青玉听出这是在说气话,有些想笑,但是也硬忍住了。
认真保证一定会做好接待工作。
当天晚上,赵书记就走了,回云城。苏青玉则让徐主任他们给吕书记安排了住处。
花岗镇就有专门接待外来干部的招待所。十分方便。
忙完之后,苏青玉回家都好久了。小元宝在家里呜呜咽咽的要妈妈。
苏青玉听着声音,心酸了一下,洗手洗脸换衣服,才过去抱孩子,“哎哟,妈妈回来晚了。”
元归问道,“都要过年了,还这么忙吗”
苏青玉亲了一下闺女,“本来没那么忙的,可我们市里干部过来参观检查,还领了边州市的书记过来,我不得接待?”
“边州?”元归倒是想起来了,“就是之前为元宝捐学校的地方。”
“对啊,我想起来了。”苏青玉倒是也才想起这茬,她就说是和边州有个什么事儿来着。
苏青玉靠在沙发上道,“那边情况不大好,挺穷的。你那笔钱也算帮了点小忙了。只要教育搞起来了,总能够有点用的。”
元归笑着摇头,“有件事情我可能没和你说。我们捐的学校是建起来了,但是去念书的人并没不多,一个学校就十几个人。后来元华说给他们免学费,都没人去。而且,学校建设起来了,但是老师也不好请。那边条件太困难了。”
苏青玉:“……”
她突然发现,和边州比起来,云城简直算得上是富庶之地。她本来还未自己带领花岗致富而沾沾自喜,如今才反应过来,扶贫大业任重道远。这要是一开始是去了边州,她这会儿只怕还在着急的扯头发。
像是响应她一样,小元宝伸手就揪住了她的头发,苏青玉哎哟一声,“松手松手,妈妈的头发要没啦。”
小元宝赶紧儿松开了,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妈妈。
苏青玉:“……”当然是选择原谅你了。
第415章 第415章
第二天吕书记就没让人带着, 提出想自己去走走看看。
苏青玉还是不放心,让徐主任安排了一个年轻男同志跟着,有啥事儿也方便安排 , 另外又叫了车。
说实在的, 苏青玉觉得吕书记这么去考察, 可能最后也要失望。因为从她听到的情况来看,边州的贫穷并不单单只是地理位置 , 因素还是很多的。
要不然吕书记一个为了边州付出几十年心血的人, 不可能没想到发展各种产业带动不边州发展。
边州的多深山, 最差也适合养羊, 没道理没富裕起来。
可能和时代有关,但是更多都可能还是外力因素。花岗的基础比他们好,所以在政策实施方面才会这么顺利。
当然,她也不会泼冷水,吕书记要看就让他去看。也许吕书记有不同的想法也说不定。或者对她来说不可能的事儿, 或许对吕书记有帮助呢?
实际上吕书记并没有怎么去关注老百姓过得怎么样, 想知道这里发展好不好, 随便看看就能看出来了。没必要去问他们每个人过的怎么样 。
吕书记作为一个基层工作多年的干部, 也知道每个老百姓不同的。这个老百姓过得好 , 不一定其他也过得好。只问一个老百姓,根本问不出来。
上级领导评价一个地区发展好不好, 也不是去问某个老百姓的意见。而是要去看整体数据。
花岗的整体数据是十分好看的。他来到这里之后, 看到的发展状况也是很好的。
吕书记这会儿最关心的, 反而是花岗的干部,比如说, 区长苏青玉。
关于苏青玉这个区长的事迹, 在花岗还是很出名的。
比如当初她来这里, 和老狐狸与假正经的矛盾,也是被传出来过,镇上的老百姓也是听说过的 。
在被领导不支持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观念,另辟蹊径,走出来一条从大队包围公社的发展道路。成功的在花岗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
比如她强势的工作作风,下面的干部,只要一听苏区长大名,就没一个不敬畏的。大家尊敬她,也怕她。
还比如,她爱民如子,给镇上 的懒汉,二流子找到了一条出路,让他们走上了正途。
她对自己要做到事情十分负责,哪怕很小的事情,也会亲自过问。比如某个女干事被婆家家暴了,告到了苏区长跟前 ,她亲自过问,追究责任,愣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女干事讨回了公道。
比如她大胆的发展方针。当上区长之后,立马大刀阔斧的对几个镇进行发展。走出来各自不同的道路。然后还十分大胆的提出了修去省城的路,以及修旅游区……
这些事儿吕书记一直在认真的听。连着听了两天 。听完之后更加坚定了某个决定。
他要让苏青玉这个干部去边州。当然也不会强迫她,而是希望她可以心甘情愿过去。
吕书记也有这个信心,毕竟从苏青玉的个人履历里面来看,这个同志是真的想要搞建设,希望扶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她本人能够放弃首都的优渥生活,来这里,她就不会嫌弃边州苦。
两天后,吕书记就来找苏青玉道别了。
苏青玉松了口气,然后笑着道,“我们花岗的接待工作没做到位 ,还请多包涵。”
吕书记温和的笑了笑,“花岗做得很好,我在这里的两天也收获颇多。青玉同志,你们花岗发展的相当不错啊,我看着都眼热了。 ”
苏青玉道,“这都是上下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
“是啊,花岗的干部确实不错,精神头都好。我这几天一看,各个部门都忙里忙外地,哪怕这大雪天的,都也没耽误工作。”
苏青玉笑着点头,“我们是越到冬天越要担心损失。老百姓信任我们,参与投资建设,我们也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吕书记笑着道,“是啊,我看着花岗的老百姓也很配合,心里也是羡慕的。我们边州的工作就困难了。说起来,我这个书记,也挺对不起边州的。”
他说着叹了口气。
苏青玉道,“您为边州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边州人都知道您的好。”
“可我那几十年都错过了。”吕书记心里苦,面上也是苦。“我那会儿,还没有这样的环境……那会儿不是说,越穷越光荣吗?”
二十多年前段边州,吕书记还是个干事,他奋斗的方式就是跟着大家一起积极努力搞建设,建农田基地,修水坝,勒起袖子干活 。
后来遇着饥荒,严重缺粮,又想办法给老百姓填饱肚子。好不容易缓过来了,又遇着那十年。十年过来了,他也老了。
边州人的思想也都形成了。
边州的农村不像云城这样离得近。边州的村子是一山隔一山。基层搞宣传不好搞,搞教育部好搞。这也导致他们很少和外界交流,观念还停留在过去。他们没过过富裕的生活,没有强烈的去致富的想法。甚至已经习惯了深山里的生活,不愿意走出大山。
这只是一方面。
还有一方面,是边州的干部们的思想也被那些大山给拦住了。
没有搞过经济发展的干部们,对大山望而生畏,那仿佛是越不过的难堪,是致富路上搬不走的拦路石。加上如今对改革这个政策,很多人还抱着不确定的想法,不敢动。
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带领老百姓致富。
但是吕书记这个老干部就知道,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边州想要发展,想要在未来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时候是最好的时候。先跑的必定是会占有更多的资源的。
可他身体已经不好了,多年边州的生活,让他很多时候有心无力。而且 他也感觉随着年龄的发展,他的锐气慢慢的没有了,缺少了点让边州欣欣向荣的精神。
“这几年我时常想着,如果我走了,未来来接替边州的人,能不能带领边州富裕。我想到,我自己都没有给别人留下一个好摊子,我哪里有脸去对别人提出要求 。我就想着,走之前,能给边州带来多少发展,就搞多少发展。总要留点好基础。”
苏青玉对这种一心为民的老干部敬佩不已。
对一个地区几十年的付出,哪怕是她,也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能有几十年的时间呢 ?
相当于是奋斗了一生了。难怪这位老书记都要退休了,还放不下边州这个穷苦的城市。
她也不好和这位老书记说,哪怕未来经济腾飞的时候,边州依然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全国里面也是排的上号的。
也不知道这位老书记那时候是什么想法。
“书记,国家不会放弃边州的,边州是华国的边州,老百姓是华国的老百姓。不会放弃他们的。”
这也不是假话,后来国家确实重点扶持边州这样的贫困地区。
只是因为已经落后太多了,所以艰难。但是边州人的生活确实也改善了一些了。
吕书记道,“我不能把希望放到上面,指望上面来救我们。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自救,自己发展。不能给国家添麻烦。就和花岗一样,自己富裕起来,还能给国家减轻负担。带动经济发展。”
苏青玉脸上有些不好意思,“您说得对,自力更生确实才是好思想。”
吕书记道,“我就希望,以后能有你这样的好干部去我们边州,给我们边州带来新生力量。”
边州穷,谁还不知道啊?
晚上是在花岗食堂吃的,因为是冬天,所以吃的火锅。
现在花岗肉制品齐全,再也不用动不动就全鱼宴了,总算能搞个各种肉类酒席了。
吕书记吃的香喷喷的,边吃还边喝酒,喝多了点,就说起了自己当年去边州的日子。
当年他去边州时候也才三十岁,说起来都二十多年了。“我记得是六零年吧。那会儿不是喊着自愿支援农村搞建设吗?我就报名了。那会儿我们都是自愿过去的。去的时候还是乡镇干部呢。想着干几年就回家,这一晃眼,就这么多年了。”
赵书记问道,“你怎么不回来呢?”
“舍不得啊,你去了就知道了,太穷了。刚开始的还是喊着贫穷光荣,边州市那是最光荣的。你们好山镇那个山算什么啊?我们那山才叫山,进了大山,你出都不知道怎么出来。湖云四面八方,地行不通,我们边州就占了个最不好发展的地儿。”
赵书记和他碰了下杯子,“地理位置,那就没办法了。”
“是啊,可我就不想认输。都是祖国的好山好水,我就想发展起来。可我……没能耐啊。”吕书记说着长长叹气,一句话道出了这位老干部的辛酸。
苏青玉在边上安静的听着,在这话题上面也没插嘴。
她对边州也不是很了解,毕竟她在那一辈子也就二十多岁,而且一直都是在学习,没去过边州。
不过因为她要回老家扶贫,所以倒是听说过湖云的扶贫项目,边州好像就是扶贫项目中的一个,不过一直没成功。
她也是听说那边地形很不好,地理位置也不好。
作为湖云省的边缘地带,无法得到省府的全力支持,加上当地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后面底子实在太薄弱了。
她本来以为边州和云城一样,都是干部们没抓住机会,现在看看这位为边州付出一辈子到老书记,她又觉得不可思议。
这样一位全心全意付出,还特意来花岗学习经验的老书记,怎么就没把那边带动呢。
可惜吕书记虽然喝醉了,可他也没什么话都往外说。反正反反复复就说那边穷,至于为什么穷,他就是不说。
赵书记耳朵都竖起来了,愣是没听到想听到的,干脆无语的喝酒。
酒足饭饱,赵书记就提出要回运城。吕书记就让他走,他再在这边多待待,今天只看了一些大致情况,还想多看看。
赵书记觉得这样不合适,把人家扔这边,有些不懂礼数了。
吕书记仗着自己喝了酒,就道,“怎么,你还怕我偷师不成,不放心我在这边看?”
赵书记:“……”开始还以为是一位性格好的老同志,没想到喝了酒之后就成了老无赖了。
他道,“行啊,你就留在这里,想留多久就留多久,我没意见。”然后和苏青玉道,“你们花岗就招待好吕书记,他要是想在这里过年,你也给他准备一桌年饭。”
苏青玉听出这是在说气话,有些想笑,但是也硬忍住了。
认真保证一定会做好接待工作。
当天晚上,赵书记就走了,回云城。苏青玉则让徐主任他们给吕书记安排了住处。
花岗镇就有专门接待外来干部的招待所。十分方便。
忙完之后,苏青玉回家都好久了。小元宝在家里呜呜咽咽的要妈妈。
苏青玉听着声音,心酸了一下,洗手洗脸换衣服,才过去抱孩子,“哎哟,妈妈回来晚了。”
元归问道,“都要过年了,还这么忙吗”
苏青玉亲了一下闺女,“本来没那么忙的,可我们市里干部过来参观检查,还领了边州市的书记过来,我不得接待?”
“边州?”元归倒是想起来了,“就是之前为元宝捐学校的地方。”
“对啊,我想起来了。”苏青玉倒是也才想起这茬,她就说是和边州有个什么事儿来着。
苏青玉靠在沙发上道,“那边情况不大好,挺穷的。你那笔钱也算帮了点小忙了。只要教育搞起来了,总能够有点用的。”
元归笑着摇头,“有件事情我可能没和你说。我们捐的学校是建起来了,但是去念书的人并没不多,一个学校就十几个人。后来元华说给他们免学费,都没人去。而且,学校建设起来了,但是老师也不好请。那边条件太困难了。”
苏青玉:“……”
她突然发现,和边州比起来,云城简直算得上是富庶之地。她本来还未自己带领花岗致富而沾沾自喜,如今才反应过来,扶贫大业任重道远。这要是一开始是去了边州,她这会儿只怕还在着急的扯头发。
像是响应她一样,小元宝伸手就揪住了她的头发,苏青玉哎哟一声,“松手松手,妈妈的头发要没啦。”
小元宝赶紧儿松开了,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妈妈。
苏青玉:“……”当然是选择原谅你了。
第415章 第415章
第二天吕书记就没让人带着, 提出想自己去走走看看。
苏青玉还是不放心,让徐主任安排了一个年轻男同志跟着,有啥事儿也方便安排 , 另外又叫了车。
说实在的, 苏青玉觉得吕书记这么去考察, 可能最后也要失望。因为从她听到的情况来看,边州的贫穷并不单单只是地理位置 , 因素还是很多的。
要不然吕书记一个为了边州付出几十年心血的人, 不可能没想到发展各种产业带动不边州发展。
边州的多深山, 最差也适合养羊, 没道理没富裕起来。
可能和时代有关,但是更多都可能还是外力因素。花岗的基础比他们好,所以在政策实施方面才会这么顺利。
当然,她也不会泼冷水,吕书记要看就让他去看。也许吕书记有不同的想法也说不定。或者对她来说不可能的事儿, 或许对吕书记有帮助呢?
实际上吕书记并没有怎么去关注老百姓过得怎么样, 想知道这里发展好不好, 随便看看就能看出来了。没必要去问他们每个人过的怎么样 。
吕书记作为一个基层工作多年的干部, 也知道每个老百姓不同的。这个老百姓过得好 , 不一定其他也过得好。只问一个老百姓,根本问不出来。
上级领导评价一个地区发展好不好, 也不是去问某个老百姓的意见。而是要去看整体数据。
花岗的整体数据是十分好看的。他来到这里之后, 看到的发展状况也是很好的。
吕书记这会儿最关心的, 反而是花岗的干部,比如说, 区长苏青玉。
关于苏青玉这个区长的事迹, 在花岗还是很出名的。
比如当初她来这里, 和老狐狸与假正经的矛盾,也是被传出来过,镇上的老百姓也是听说过的 。
在被领导不支持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观念,另辟蹊径,走出来一条从大队包围公社的发展道路。成功的在花岗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
比如她强势的工作作风,下面的干部,只要一听苏区长大名,就没一个不敬畏的。大家尊敬她,也怕她。
还比如,她爱民如子,给镇上 的懒汉,二流子找到了一条出路,让他们走上了正途。
她对自己要做到事情十分负责,哪怕很小的事情,也会亲自过问。比如某个女干事被婆家家暴了,告到了苏区长跟前 ,她亲自过问,追究责任,愣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女干事讨回了公道。
比如她大胆的发展方针。当上区长之后,立马大刀阔斧的对几个镇进行发展。走出来各自不同的道路。然后还十分大胆的提出了修去省城的路,以及修旅游区……
这些事儿吕书记一直在认真的听。连着听了两天 。听完之后更加坚定了某个决定。
他要让苏青玉这个干部去边州。当然也不会强迫她,而是希望她可以心甘情愿过去。
吕书记也有这个信心,毕竟从苏青玉的个人履历里面来看,这个同志是真的想要搞建设,希望扶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她本人能够放弃首都的优渥生活,来这里,她就不会嫌弃边州苦。
两天后,吕书记就来找苏青玉道别了。
苏青玉松了口气,然后笑着道,“我们花岗的接待工作没做到位 ,还请多包涵。”
吕书记温和的笑了笑,“花岗做得很好,我在这里的两天也收获颇多。青玉同志,你们花岗发展的相当不错啊,我看着都眼热了。 ”
苏青玉道,“这都是上下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
“是啊,花岗的干部确实不错,精神头都好。我这几天一看,各个部门都忙里忙外地,哪怕这大雪天的,都也没耽误工作。”
苏青玉笑着点头,“我们是越到冬天越要担心损失。老百姓信任我们,参与投资建设,我们也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吕书记笑着道,“是啊,我看着花岗的老百姓也很配合,心里也是羡慕的。我们边州的工作就困难了。说起来,我这个书记,也挺对不起边州的。”
他说着叹了口气。
苏青玉道,“您为边州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边州人都知道您的好。”
“可我那几十年都错过了。”吕书记心里苦,面上也是苦。“我那会儿,还没有这样的环境……那会儿不是说,越穷越光荣吗?”
二十多年前段边州,吕书记还是个干事,他奋斗的方式就是跟着大家一起积极努力搞建设,建农田基地,修水坝,勒起袖子干活 。
后来遇着饥荒,严重缺粮,又想办法给老百姓填饱肚子。好不容易缓过来了,又遇着那十年。十年过来了,他也老了。
边州人的思想也都形成了。
边州的农村不像云城这样离得近。边州的村子是一山隔一山。基层搞宣传不好搞,搞教育部好搞。这也导致他们很少和外界交流,观念还停留在过去。他们没过过富裕的生活,没有强烈的去致富的想法。甚至已经习惯了深山里的生活,不愿意走出大山。
这只是一方面。
还有一方面,是边州的干部们的思想也被那些大山给拦住了。
没有搞过经济发展的干部们,对大山望而生畏,那仿佛是越不过的难堪,是致富路上搬不走的拦路石。加上如今对改革这个政策,很多人还抱着不确定的想法,不敢动。
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带领老百姓致富。
但是吕书记这个老干部就知道,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边州想要发展,想要在未来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时候是最好的时候。先跑的必定是会占有更多的资源的。
可他身体已经不好了,多年边州的生活,让他很多时候有心无力。而且 他也感觉随着年龄的发展,他的锐气慢慢的没有了,缺少了点让边州欣欣向荣的精神。
“这几年我时常想着,如果我走了,未来来接替边州的人,能不能带领边州富裕。我想到,我自己都没有给别人留下一个好摊子,我哪里有脸去对别人提出要求 。我就想着,走之前,能给边州带来多少发展,就搞多少发展。总要留点好基础。”
苏青玉对这种一心为民的老干部敬佩不已。
对一个地区几十年的付出,哪怕是她,也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能有几十年的时间呢 ?
相当于是奋斗了一生了。难怪这位老书记都要退休了,还放不下边州这个穷苦的城市。
她也不好和这位老书记说,哪怕未来经济腾飞的时候,边州依然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全国里面也是排的上号的。
也不知道这位老书记那时候是什么想法。
“书记,国家不会放弃边州的,边州是华国的边州,老百姓是华国的老百姓。不会放弃他们的。”
这也不是假话,后来国家确实重点扶持边州这样的贫困地区。
只是因为已经落后太多了,所以艰难。但是边州人的生活确实也改善了一些了。
吕书记道,“我不能把希望放到上面,指望上面来救我们。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自救,自己发展。不能给国家添麻烦。就和花岗一样,自己富裕起来,还能给国家减轻负担。带动经济发展。”
苏青玉脸上有些不好意思,“您说得对,自力更生确实才是好思想。”
吕书记道,“我就希望,以后能有你这样的好干部去我们边州,给我们边州带来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