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_分卷阅读_1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青玉认真道,“哪里是我忙啊,我是担心公社忙。前阵子何书记不是去我们队里了吗,他忙的水都没时间喝呢。”
  吴主任笑着道,“何书记最近在忙着挨个儿考察队里秋收情况呢。你也知道,今年算是咱们抢收的一次。意义重大,这也关系到我们公社未来的工作方针。”
  苏青玉好奇道,“咋样,何书记觉得效果咋样?”
  “这还用问,你们队里又不是没机器。我可知道,你们真舍得啊,自己队里也有,还找服务公司给你们抢收。”
  吴主任说起这事儿就好笑。
  别的队里都是几台机器在那儿干活,苏家屯大队可真是不一样,一眼望去,都是机器的轰鸣声。这要不是在田地里,他们都以为是去了某个厂里的生产车间呢。
  苏青玉笑了笑,“我们这也是想看看效果咋样,给大家做个表率。事实证明,有机器就是快多了。咱往年急急忙忙的收,都还干不完的活,现在每天都不用起早摸黑了。咱队里农民同志精神都养好了许多。”说完之后,她又试探的问道,“吴主任,那别的大队到底咋样,您说,要是抽一部分人出来专门搞砖瓦厂,能搞起来吗?”
  吴主任眉头一挑,“怎么,你又有啥想法啊。”
  “咱公社砖瓦厂虽然开起来了,可是收益一直平平的,外面的单子都不敢接。我这不是心里也内疚吗?就想着要是能够早日正式的招工烧砖瓦,那不是更好吗?”
  现在公社砖瓦窑一直采用的是苏青玉当初的建议,就是租借场地出,想要用砖瓦的大队,就自己安排人过来烧。这样砖瓦窑不用养工人,也不用担心从各地安排工人过来,耽误地里的活。
  现在见苏青玉提这事儿,他道,“你是说,现在招人?”
  “我是看队里大家用机器都用的好,一个队里咋样也能省下三四个人吧,组成个几十人的砖瓦厂,先把砖块烧起来。反正这东西能放很久,不怕坏。当初是没人,现在有人了,咱不是能做的更正规吗?”
  吴主任点头,“其实何书记也提起过这个事儿,只是因为这还是刚用机械,不知道以后啥情况。”
  苏青玉笑道,“吴主任,我倒是觉得,现在安排是最合适的时机,因为以后如果正式安排了工人,那肯定就是一直都是烧砖厂工人了,不能因为农忙就不开砖瓦厂了是不是?正好现在试着安排一下,看看会不会有影响。如果现在不影响,那以后肯定也不会影响了。如果有影响,也好立马调整安排。”
  吴主任默默的抽了口烟,然后点点头,“也是有些道理。”
  苏青玉又道,“而且我们现在和县里的厂子都有联系,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工人和宣传咱们烧砖厂,咱到时候价钱稍微便宜那么一点点,肯定还是有销量的。”
  听到苏青玉这提议,吴主任眼睛就亮了,“你们还能帮上忙?”
  “以前是没这个能力,现在既然咱们苏家屯和这些单位有来往了,那肯定也要帮忙呀。公社大队本来就是一家嘛。”
  “说得对,说对对。”吴主任高兴极了。
  烧砖厂之所以不温不火,也是因为对象一直都是在公社的各个大队。所以他们对砖块需求没那么急。
  也就平时其他公社也过来拉拉砖块啥的。
  要是再加上县里也能卖一些砖块,那就更好了。
  “小苏啊,你这个提议我觉得可以试试,先试试从各个大队调几个人过来干活,要是影响,就让他们都回去。如果不影响,就都留下来。”
  吴主任说完之后,又感慨道,“也难为你总惦记着公社。”
  苏青玉道,“公社是咱家,建设靠大家,咱作为公社一份子,这都是必须做的。”
  吴主任笑了起来。
  两人正说着,突然,公社的广播里面响起了一阵哀乐。
  这哀乐年初的时候也响起来过。现在又响起来了,两人心里顿时一个咯噔。
  苏青玉也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儿,还没等广播里面的内容,她就愣住了。
  吴主任也皱着眉头走出办公室,就听到广播里的声音传出来了,“1976年9越9日凌晨……华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在首都逝世。”
  他整个人顿时如同五雷轰顶一样,神色巨变。
  苏青玉抿着嘴没说话,脸上也笑不出来了,就看着广播的方向。虽然她没和这些人真正的经历那个时代,但是也是从小被农村的干部们教育长大的。
  不管外面其他人怎么说,但是他们作为农民的子孙,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这位伟人。
  可惜了,来这个时代,站的太低了,都没机会亲眼见一见。
  公社办公室的人听到广播,也从办公室跑出来了。
  一个个的目瞪口呆,“咱听错了吧。”
  何书记更是踉跄着从办公室走出来了,正好,广播里面又重复拨了一遍。
  这一次大家都屏声静气的听了,也听清楚了。
  结束之后,众人都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然后就有人就开始哭起来了。
  何书记和朱社长眼眶都红了,调整了半天的情绪,才有气无力的安排赢哭了的通讯员去给各个大队报信。
  苏青玉道,“苏家屯就不用去了,我带信回去吧。”
  “嗯。”通讯员哽咽的应了一声,骑着自行车就跑了。
  苏青玉也没心情谈事儿了,她觉得这几天应该也谈不了了。
  她曾今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过,那会儿听到消息,大家都觉得天塌下来一样,不知道明天该咋过了。
  只能叹息着,自己骑着自行车回苏家屯。
  她都不知道怎么和苏家屯的同志说呢。
  她一路使劲儿踩着自行车,直奔苏家屯大队。
  进了大队,迎面的都是社员们的笑脸,一个个都和过年一样高兴。
  他们和苏青玉打招呼,苏青玉也应了一声,然后赶紧去找队里干部们,“今天都休息一天吧。”
  苏卫国道,“咋了?大家都忙的挺高兴的,我可头一次看他们秋收这么卖力。”
  张主任笑道,“那还不是为了赶紧把活干完,早点让队里给他们换东西?”
  苏青玉严肃道,“我刚从公社回来,听到一个消息,主席同志逝世了。”
  “……”
  大队干部们一阵沉默,都看向她,以为她在瞎说啥。
  “啥啥啥,你再说一遍?”
  苏青玉一字一句道,“主席同志,逝世了。就凌晨。”
  “……”
  这下子大队的干部们都一副大受打击的模样,腿都软的站不住了。
  别说张主任这个女同志了,苏小六都捂着脸哭了。
  苏青玉:“好了,所以我说让大伙儿放一天假,缓缓。”
  “咋办啊,青玉,你说咱们以后咋办啊。”苏卫国人都慌了神了。
  “哥 ,咱日子还是得照样过啊,咱作为大队干部,得撑着。赶紧通知这事儿吧,总要经历的。”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十点见。
  第99章
  大队干部们把消息通知下去之后, 整个苏家屯果然弥漫了悲伤的情绪。那架势就和天塌下来一样。
  地里停工, 厂里停工, 学校的孩子们也放假了。
  苏青玉也不准备说什么鼓励的话了, 这个特殊的日子,应该让他们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今天太阳落山了,明天还会升起来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振作起来,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队里很多老人们哭了起来。讲述以前那段岁月里,这位伟人如何将他们从深渊中拉出来,让他们这些苦了不知道多少代的农民们终于当家做主了。
  这事儿苏爷爷和苏奶奶这两位在地主家里讨生活的是最有感触的。苏奶奶平时那样要强的性子, 也在家里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苏卫国蹲在家里大门口, 看着天空。见苏青玉也坐过来了,他问道,“青玉啊,你说, 咱们国家以后会咋样啊?”
  “啥咋样?”
  “就是,没人带着咱们了,还能咋样啊?”
  苏卫国这是真的迷茫了。就觉得人没了方向一样。
  苏青玉拍了拍他的肩膀, “哥, 你个头没那么高, 你不用想那么远。”
  “咱这不是都当干部吗……”
  “咱就这么打个比方吧,咱已经把苏家屯的基础打好了,以后不管换了谁来当大队干部, 只要在基础上面好好干,那只会越干越好。他已经让咱们站起来了,咱们还能再把腰弯下去?”
  “当然不会!”苏卫国坚定道。
  “这就对了,好好休息吧,明天,太阳升起来了,又是新的一天。”
  就和苏青玉说的一样。
  大家悲伤了一天,哭了一夜之后,发现第二天天还是亮了,他们还是要下地干活,为每天吃饱喝足而努力工作。昨天那种天塌下来的心情也就慢慢的淡了下来。
  除了老人们还在伤心之外,年轻人们已经开始振作起来了,为了秋收工作继续努力。
  连着两三天过去,整个队里也就恢复了正常。虽然情绪还是没之前那样活跃了,但是干活倒是不影响了。
  倒是知青们心情一直很低落。
  李芳就过来找苏青玉了,“大家现在心里都很沉重。当初咱们是在主席同志的号召下来下乡建设农村的。现在主席同志走了,咱们以后……还能回城吗?”
  说完之后,又担心苏青玉误会,解释道,“我们也不是说苏家屯不好,只是,我们的家毕竟不在这里啊。”
  苏青玉道,“我倒是觉得,反而要发生改变了。”
  李芳道,“什么改变?”
  “我也不知道,但是你想想,就和队里换干部一样,每个干部都有自己的想法。也许,以后又会有新的政策也说不定。让大家好好干,你也和他们说,我承诺了,只要苏家屯发展好了,我就每年都去争取回城名额,总能把大伙儿送回城里的。”
  李芳以为她误会了,赶紧道,“青玉,咱不是要逼着你的意思,你别给自己增加压力。”
  苏青玉笑着道,“没啥压力,只要大伙儿好好干,这都是大家应得的。要不然我还当什么知青组长啊?就这么和他们说,别影响工作和生活了,都放开了心。”
  李芳还是觉得自己这群人连累苏青玉了。
  回去的时候神色也不好,但是还是召集知青们开会了。把苏青玉的原话和他们说了一遍。
  “知道我当时啥心理状况吗?羞愧。青玉和咱们差不多大,她也是大城市来的女孩子,努力让咱们过上好日子了,踏踏实实的就在这搞建设。咱干啥还要想那么多呢?能回就回,不能回,这苏家屯的日子还过不下去了?青玉能过,咱们就不能过?”
  这话把知青们说的羞愧不已。能在苏家屯的知青,没有一个是不记得苏青玉的恩情的。要不是苏青玉,他们现在哪里能舒舒服服的在学校里教书,哪里还能得到大学教授们的教导,提升了知识。
  “李校长,咱知道了,咱不想了。不想着回城了。”
  “就是,就在这里好好干。这苏家屯的日子不比以前好过了?以前能过,以后也能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