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_分卷阅读_635
罗用:“……”
确实,眼下这时候铁的价格还是太贵了,想要在这时候修建铁轨是不现实的,所以他才想到了木轨这个东西,据说在十七世纪那时候,英国一些煤矿区就分布着像蜘蛛网一样密集的木轨道,直到后来采矿冶炼行业越来越发达之后,才渐渐由铁轨取代了木轨。
在这一次谈话之后,伊州刺史和他的家人们十分热情地招待了罗用,以贵宾之礼相待,不仅给他们提供了豪华舒适的住所,甚至还安排了仆从奴婢服侍。
罗用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伊吾街头闲逛,常常与当地的店家商贾闲聊说话,一说就是大半天甚至是一整天。
因他为人和善,见多识广,出手颇大方,又是常乐县令的身份,在那长安城中又有人脉营生,所以伊吾当地的商贾大多也都很愿意跟他往来,罗用向他们打听起消息来,往往也是事半功倍。
数日之后,罗用等人回往常乐县,然后很快的,伊州这边便派遣了一批官吏匠人,带着钱带着人到常乐县来学习木轨道的铺设和木轨车的打造了。
至于怎么个学习法,那也很简单,就是先从常乐县城外面的一片空地开始铺设轨道,一路向着晋昌方向铺设去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
在铺设木轨道的时候,也会有一些需要用到水泥的地方,加入水泥的使用,能够大大提高铺设速度。
罗用这一次也很大方,直接就把自己手头上那个烧黄水泥的方子给了他们。
这烧水泥与做豆腐差不多,挣的就是一个辛苦钱,待到他们常乐县的棉花种植业发展起来,到时候大概也就很少有人愿意到水泥作坊干活挣钱了。
眼下还是铺路更要紧,这一条通往伊州的轨道运输若是通了,那么往后他们常乐县这个地方,不仅粮食问题将会得到大大的缓解,就连能源问题也跟着一起解决了。
商贾往来的密集频繁,必然会带动经济的发展,到时候又何愁挣不到钱呢。
第341章慷慨解囊
伊州刺史给长安城那边写了一个公文,提起了这个修路的事情。
他先是大大地歌颂了一下陇西目前正在修建的那条水泥路,然后又说他们也打算往晋昌方向修一条路,这两条大路汇集在一处,不仅伊州与中原往来更加密切,同时也方便了伊州官员进京诉职。
正如伊州方面所想,中原王朝确实想要加强他们对伊州这个地方的统治和管理,现在伊吾人自己提出来要修这条路,他们自己出钱出力,那还有什么不同意的,皇帝陛下大笔一挥就准了,并且还给他们写了一封通篇赞许的回信。
次日,皇帝又在早朝之上提及此事,鼓励各地官员以及各大家族积极修路。
然而下面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员们却是不以为然,修路岂是易事,他们的家族又不能从当地百姓那里拿到税收,若是自己掏腰包修路,辛辛苦苦把道路修起来了,自己的腰包也空了,家族的力量也弱了,最后这便宜就全让龙榻上面的这一位给占了,真当他们傻啊?
伊州处在那边陲之地,他们中原地区的情况又怎么能与伊州相同?
伊吾眼下虽已纳入大唐版图,但那毕竟也只有短短十余年时间而已,在这个交通不便通信艰难的年代,短短十余年时间其实改变不了多少事情。
就像伊州百姓现如今依旧称呼自己为伊吾人,伊吾王室依旧是他们实际上的统治者,在唐王朝强盛的时候,他们就是唐王朝的一个州,唐王朝一旦衰落了,他们便又是伊吾国了。
历史上,中原王朝也曾有过衰微的时期,那时候他们连河西走廊都保不住,更别提伊吾高昌这些地方。
所以说那些伊吾人修路,他们显然是为自己修的,中原这边的情况怎么相同,这边的路肯定得朝廷掏钱,朝廷出面来修。
李世民坐在龙榻之上,看着下面的老油条们一个一个皆是一脸的不为所动,忽然觉出陇西那块棺材板儿也有几分可爱来了。
【罗棺材板儿:冤大头一般都比较可爱。】
常乐县这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在罗用那些弟子以及一部分常乐百姓的帮助下,那些从伊吾过来的匠人民夫很快就掌握了铺设木轨道的要领诀窍。
但他们还是要依照罗用当初与伊吾刺史的约定,一路将这条轨道铺到晋昌城为止。
晋昌城距离常乐县并不很远,若是骑马,半日工夫便可抵达,所以这一段木轨道并不是很长,入冬那时候开始铺设,约莫年前便能铺好。
往返共两条木轨道,就沿着从常乐县去往晋昌城的驿道旁边铺设,这条驿道现如今也有挺长一段路都已经铺上了水泥路,这也为木轨的铺设过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不过这条水泥路的施工,听闻近来也是有些停滞了,据说是因为朝廷要往薛延陀发兵,对于陇西这边的修路事宜,便有一些疏忽。
“还好当日听了三郎劝告,没等朝廷出面来修这一条路,否则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了。”
这一日,伊州刺史前来常乐县观摩查验,听闻了近来陇西这条水泥路施工缓慢之事,于是便如此感慨道。
“外敌当前,自然是要以战事为重。”罗用如此说道。
行军打仗这种事,那是半点也疏忽不得的,后勤粮草亦是十分紧要。
两人复又说了几句,又到县中最好的一间食铺去吃了一顿饭,然后罗用便说要安顿他们几人先休息,明日再与他们一起去看木轨道。
然而那伊州刺史却甚是心急,言是从伊吾骑马到常乐县,这短短两三日路程,对他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趁着这时候天色尚还亮着,这便过去看看吧。
确实,眼下这时候铁的价格还是太贵了,想要在这时候修建铁轨是不现实的,所以他才想到了木轨这个东西,据说在十七世纪那时候,英国一些煤矿区就分布着像蜘蛛网一样密集的木轨道,直到后来采矿冶炼行业越来越发达之后,才渐渐由铁轨取代了木轨。
在这一次谈话之后,伊州刺史和他的家人们十分热情地招待了罗用,以贵宾之礼相待,不仅给他们提供了豪华舒适的住所,甚至还安排了仆从奴婢服侍。
罗用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伊吾街头闲逛,常常与当地的店家商贾闲聊说话,一说就是大半天甚至是一整天。
因他为人和善,见多识广,出手颇大方,又是常乐县令的身份,在那长安城中又有人脉营生,所以伊吾当地的商贾大多也都很愿意跟他往来,罗用向他们打听起消息来,往往也是事半功倍。
数日之后,罗用等人回往常乐县,然后很快的,伊州这边便派遣了一批官吏匠人,带着钱带着人到常乐县来学习木轨道的铺设和木轨车的打造了。
至于怎么个学习法,那也很简单,就是先从常乐县城外面的一片空地开始铺设轨道,一路向着晋昌方向铺设去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
在铺设木轨道的时候,也会有一些需要用到水泥的地方,加入水泥的使用,能够大大提高铺设速度。
罗用这一次也很大方,直接就把自己手头上那个烧黄水泥的方子给了他们。
这烧水泥与做豆腐差不多,挣的就是一个辛苦钱,待到他们常乐县的棉花种植业发展起来,到时候大概也就很少有人愿意到水泥作坊干活挣钱了。
眼下还是铺路更要紧,这一条通往伊州的轨道运输若是通了,那么往后他们常乐县这个地方,不仅粮食问题将会得到大大的缓解,就连能源问题也跟着一起解决了。
商贾往来的密集频繁,必然会带动经济的发展,到时候又何愁挣不到钱呢。
第341章慷慨解囊
伊州刺史给长安城那边写了一个公文,提起了这个修路的事情。
他先是大大地歌颂了一下陇西目前正在修建的那条水泥路,然后又说他们也打算往晋昌方向修一条路,这两条大路汇集在一处,不仅伊州与中原往来更加密切,同时也方便了伊州官员进京诉职。
正如伊州方面所想,中原王朝确实想要加强他们对伊州这个地方的统治和管理,现在伊吾人自己提出来要修这条路,他们自己出钱出力,那还有什么不同意的,皇帝陛下大笔一挥就准了,并且还给他们写了一封通篇赞许的回信。
次日,皇帝又在早朝之上提及此事,鼓励各地官员以及各大家族积极修路。
然而下面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员们却是不以为然,修路岂是易事,他们的家族又不能从当地百姓那里拿到税收,若是自己掏腰包修路,辛辛苦苦把道路修起来了,自己的腰包也空了,家族的力量也弱了,最后这便宜就全让龙榻上面的这一位给占了,真当他们傻啊?
伊州处在那边陲之地,他们中原地区的情况又怎么能与伊州相同?
伊吾眼下虽已纳入大唐版图,但那毕竟也只有短短十余年时间而已,在这个交通不便通信艰难的年代,短短十余年时间其实改变不了多少事情。
就像伊州百姓现如今依旧称呼自己为伊吾人,伊吾王室依旧是他们实际上的统治者,在唐王朝强盛的时候,他们就是唐王朝的一个州,唐王朝一旦衰落了,他们便又是伊吾国了。
历史上,中原王朝也曾有过衰微的时期,那时候他们连河西走廊都保不住,更别提伊吾高昌这些地方。
所以说那些伊吾人修路,他们显然是为自己修的,中原这边的情况怎么相同,这边的路肯定得朝廷掏钱,朝廷出面来修。
李世民坐在龙榻之上,看着下面的老油条们一个一个皆是一脸的不为所动,忽然觉出陇西那块棺材板儿也有几分可爱来了。
【罗棺材板儿:冤大头一般都比较可爱。】
常乐县这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在罗用那些弟子以及一部分常乐百姓的帮助下,那些从伊吾过来的匠人民夫很快就掌握了铺设木轨道的要领诀窍。
但他们还是要依照罗用当初与伊吾刺史的约定,一路将这条轨道铺到晋昌城为止。
晋昌城距离常乐县并不很远,若是骑马,半日工夫便可抵达,所以这一段木轨道并不是很长,入冬那时候开始铺设,约莫年前便能铺好。
往返共两条木轨道,就沿着从常乐县去往晋昌城的驿道旁边铺设,这条驿道现如今也有挺长一段路都已经铺上了水泥路,这也为木轨的铺设过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不过这条水泥路的施工,听闻近来也是有些停滞了,据说是因为朝廷要往薛延陀发兵,对于陇西这边的修路事宜,便有一些疏忽。
“还好当日听了三郎劝告,没等朝廷出面来修这一条路,否则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了。”
这一日,伊州刺史前来常乐县观摩查验,听闻了近来陇西这条水泥路施工缓慢之事,于是便如此感慨道。
“外敌当前,自然是要以战事为重。”罗用如此说道。
行军打仗这种事,那是半点也疏忽不得的,后勤粮草亦是十分紧要。
两人复又说了几句,又到县中最好的一间食铺去吃了一顿饭,然后罗用便说要安顿他们几人先休息,明日再与他们一起去看木轨道。
然而那伊州刺史却甚是心急,言是从伊吾骑马到常乐县,这短短两三日路程,对他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趁着这时候天色尚还亮着,这便过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