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_分卷阅读_947
钟繇和荀彧互相看看,异口同声的问道:“这是大王的意思吗?”
“大王没说,是我猜的。”郭嘉看着两岸繁华的夜景,眯起了眼睛,咧嘴一笑。“这文章不好做,弄不好又要吐几口老血。”
“奉孝!”荀彧沉声低喝,眼神严厉。许劭是汝颍耆贤,比郭嘉大二十岁,在与吴王的争斗中落魄至此,郭嘉不宜再落井下石,传出去有碍清誉。
虽然郭嘉一向不怎么在乎这一点。
郭嘉没有再说什么。他该说的已经说了。许劭归来,荀彧肯定要去迎接,钟繇也会出席接风,他们会将这句话带给许劭。尤其是钟繇,他功业心强,这次零陵大捷与他无关,他这个御史大夫做得不安心,肯定要找机会立功。至于他本人,一向和汝颍士人保持距离,又身处机密之地,大可不见许劭,免惹麻烦。
钟繇、荀彧明白了郭嘉的意思,都觉得不好办。许劭一向自负,若是肯轻易低头,当初也不会负气出走。如今虽然穷极归来,实际上已经服输,却未必肯做这样的文章。人要脸,树要皮,逼许劭写这样的文章和杀了他有什么区别?
“可有变通之法?”钟繇低声说道,却没看任何一个人,仿佛是自言自语。
“过几日觐见,你不妨问问。”郭嘉歪了歪嘴。
钟繇抬起眼皮,瞥了郭嘉一眼,忽然笑了。“奉孝,你今天来得这么晚,恐怕不是因为不能饮酒吧?”
郭嘉也不客气。“是的。有些人,我实在不想见。整天盯着汝颍那个小圈子,勉强放大一些也不出豫州,营营苟苟,哪里还有前贤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你们还不知道,捷报传到军师处的时候,那些人兴奋得忘乎所以,却偏离了重点,一心只为李通叫好。这是为李通好吗?这是害李通。依我看,这些人都应该放出去,让他们见识见识真正的天下,不要这么自以为是,徒惹人厌。”
“这又是怎么回事?”荀彧追问道。
郭嘉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却还是把军师处收到零陵大捷时的反应说了一遍。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钟繇出任御史大夫的消息传出以后,汝颍籍的军师、参军们又有些轻狂。他不是军师祭酒,不好再出面斥责,只能把这个消息转告钟繇、荀彧,让他们提起重视,多加教训。否则的话,下一次大规模外放势在必行,而这一次,外放什么人可就不由他决定了,汝颍系在军师处的力量很可能会遭受重创。
钟繇、荀彧听完,面面相觑。
第2394章 背瓜人
接连几日,钟繇在荀彧的陪同下,走访了建业城的大部分区域,也见了不少人,有汝颍人,也有其他州郡的,心头渐渐有了和郭嘉相似的感觉。
相比于其他州郡的士子,汝颍籍士人的心态最为浮躁。他们想当然的觉得汝颍系高人一等,不管是过去的大汉,还是现在的吴国,汝颍系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看来,刘汉发起党锢,自毁根基,所以亡了。孙吴顺应形势,重用汝颍系,所以兴了。一亡一兴证明了不仅汝颍居天下之中,汝颍士人同样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防范、压制汝颍系绝非明智之举,长久之计。
更有人说,吴王虽是江东人,但他继承的是汝南袁氏的事业,也是从豫州起家,他就是半个豫州人。所以,江东人享受到的好处,豫州人都应该有份。
钟繇为此忧心忡忡。他仿佛又看到了党人横议的影子,如果不加以遏制,接下来必然是又一次党锢,郭嘉的预言将不幸成真。
钟繇和荀彧商量了几次。荀彧提出一个建议:与其被动清洗,不如主动行事。钟繇新官上任,御史大夫负责的就是监察,可以来一次全面清查,将那些不称职的官员淘汰掉一批,再打击一批沉滓泛起的地方豪族,深化新政的推行。
这么做自然不是针对汝颍系,但被清查的人里面肯定有大量汝颍系,尤其是那些认不清形势的,可以起到自我清洁的作用。钟繇是汝颍系的代表,他这么做可以代表汝颍系的态度,获得吴王的谅解,让吴王相信汝颍系能够顺应形势,有所改变,不会成为新朝的溃痈。
荀彧说,这也许就是吴王选择你担任御史大夫的用意所在。
钟繇反复思量后,接受了荀彧的建议,并商量出一个大致的方案,在觐见之前,主动呈送入宫。
孙策很快就接见了钟繇。
孙策很隆重,亲自到宫门口迎接钟繇。钟繇进宫时,看见孙策从殿中走来,还以为孙策有事要出宫,正自犹豫,孙策张开双臂,朗声笑道:“大吴的御史大夫来了,请进,请进。”
一旁当值的郎中也很意外,有些手足无措。在他们印象中,大臣进宫觐见,孙策是从来没有到宫门口迎接的,最多在殿门口迎一迎。他给钟繇这么高的待遇,汝颍系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用不了多久,这个消息就会传遍整个建业城,汝颍系不知道又要张扬成什么样子。
钟繇也很吃惊,不过他的心思和郎中们不同。孙策对他越是礼遇,要求也就越高,他如果不好好整治汝颍系,辜负了孙策的期望,今天的礼遇都会变成惩罚。
钟繇连忙上前,行了一个大礼。“御史大夫,臣繇,拜见大王。”
孙策伸手托住钟繇的手肘,将他扶起,上下打量了钟繇两眼,笑道:“公虽年过半百,精神甚好,不亚于少年。有公相佐,大吴可兴。”
“大王言重,臣愧不敢当。无功而居高位,臣战战兢兢,唯有效死力,以报大王知遇之恩。”钟繇后背全是汗,连声音都有些哑。
“谁说无功?”孙策挽着钟繇往里走。“舍弟叔弼得公教导,去少年轻躁,略见沉稳,能推己让人,方有零陵之捷,这便是大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公乃栽树之人,功不可没。”
孙策说着,欣慰地吐了一口气。“孤还有一个弟弟,劳公调教,万望公莫要推辞。”
钟繇微怔,脚下慢了三分。“大王谬赞,臣不敢当。不知是哪位王弟?”
“二弟仲谋。”
钟繇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脚也有点软。他刚才还以为是孙匡或者孙朗呢,没想到是孙权这个麻烦。他有心推辞,却又不敢。辅佐孙翊几年,他对孙家兄弟之间的关系并不陌生,知道孙策一向对孙权有成见,孙权也固执己见,多次拒绝孙策的安排,孙坚战死就是被孙权拖累。如今孙策要将孙权委托给他是什么意思?
孙策没有看钟繇,继续说道:“孤这二弟,原本是个极聪明的人,只是有些执念,不明白人有所长,必有所短的道理,一心想在用兵上有所成就。孤屡次教训,他总是不听,孤也是无奈。俗话说得好,医不自医,孤只好另请高明。看到公简汰百官的方案,孤很是欣赏。公儒法并重,德刑皆擅,不仅可为御史大夫,亦可为王国之相,必可匡正王侯,教导百姓。”
钟繇听了,心中一动。孙策这话的意思是说让他先做御史大夫,将来再改任孙权的国相。不出意外,孙权肯定是要封王的,但他和孙翊不同,不可能出镇边疆,开疆拓土,只会在大吴疆域之内裂土分封。如此一来,他就需要一个国相。这个国相还是大吴之官,却不一定要按照朝廷官制。也就是说,他有可能突破六十岁致仕的规定,再做几年实职。
真要完成了这个任务,国是院肯定会给他留一席之地。
“大王对臣期许太重,臣怕德浅才薄,辜负了大王啊。”
“孤对公很有信心。当然,孤也不能强人所难,强扭的瓜不甜么。好在这事也不急,公大可考虑几天。”
钟繇点头答应,心中却是微凛。他多次听人提过强扭之瓜的典故,旁人都当是笑谈,孙策的大父孙钟以卖瓜为生,孙策也是一个卖瓜儿,但他却清楚,那些瓜最后不仅被孙策强扭了,而且都觉得挺甜。
荀彧就是这样的一个瓜。当初拒绝张纮之邀,定下一世之约,结果不到十年,他就成了孙策之臣,嘴上虽不说什么,心里却对孙策佩服得五体投地,偶尔还会不自觉的流露出一丝遗憾。
看来孙权这个瓜,他不背也得背了。
孙策引钟繇入殿,相对落座,有人奉上茶水点心。孙策与钟繇谈笑风生,询问在襄阳和零陵的事,然后又问起钟繇这几天对建业城的印象。
钟繇赞不绝口。
这几天游览下来,他对建业城的印象是真的好,别的不说,城市布局就让人耳目一清,充分体现了以民为天的原则,很多做法都是从方便百姓入手。虽然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百姓却得了实惠,工商业所受的影响最为明显。没有了市籍的限制,城中百姓谋生的手段丰富多样,哪怕没有本钱,只要有一技之长,临街摆个小摊,辛苦一些,也能养活自己。
这一点,对那些游学的士子最为友好。从外地来的士子,在本地未必有亲友,又不肯低头向人求告,沿街摆个小摊,为人代写书信,便能赚到食宿钱,完成自己的游历。钟繇这几天看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非常欣赏。
“百姓但凡不懒,总能自食其力,看似简单,能做到的人却不多。仅此一点,大王便可称仁君。”
孙策摆摆手。“公过奖,孤很是惭愧。百姓自食其力,辛苦谋生,孤何功之有?受百姓供养,为百姓提供保护、服务,这是你我君臣之本份,尔俸尔禄,皆是民脂民膏嘛。不过,有些人并不这么认为,总觉得自己读了几句诗书,就天生高人一等,吃着民脂民膏还不满足,非要敲骨吸髓,实在让人心寒。”
孙策拍拍案上的文书,感慨不己。“公这份简汰百官的计划来得正是时候。以前都是各州刺史自行其事,如今有御史大夫,可以统一行动了。”
钟繇听了,后背又冒出了细汗。他知道,自己这份计划一旦实施,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哭。御史大夫岂是好做的,这都是得罪人的事啊。
孙策和钟繇谈了半天,不仅讨论了钟繇的计划,还谈了一些构想。他打算对御史大夫的职能进行一些调整,明确职能,对以前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进行划分。御史大夫原本是丞相之副,后来改名司空,主水土,其执法职能则归御史中丞。如今恢复御史大夫的名称,其职能也要重新化分。
孙策的打算是御史大夫主执法,不再兼管民政。用钟繇就是因为钟家本是研究律令之学的,他希望钟繇能发挥他的长处,将这一块的责任挑起来,和诸州刺史一起,把这件事做细做实。高柔、伊籍等人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他们名望不如钟繇,学养也不够,居中主持这件事显得份量不够,但他们也是学律令出身,又有实践经验,能够助钟繇一臂之力。
听了孙策的设想,钟繇才知道自己要担负的责任远比他之前想象的要大。孙策用他,肯定有借他之手清理汝颍系的打算,但更重要的是他要借助他的学养和名望,推动官制改革,强化以法制国的理念。这件事做好了,他可以流芳百世,做不好,他会遗臭万年,而且臭的可能性更大。
儒法虽有融合之势,但儒生对法家的偏见由来已久。孙策已经在打压儒术,如今又要提倡法术,很容易被人引申为暴政。可想而知,不管他的方案怎么做,都会引来一大群儒生的攻击。
这个瓜,可不怎么甜啊。
第2395章 二八论
改革不易,制度改革更难,因为这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在这个时代,还关系到知识阶级的观念。
儒法之争由来已久,以儒家大获全胜为结果——至少儒生是这么认为的。即使钟繇、高柔这样以律令传家的人,他们也自认为是儒生,绝不会以法家自居,春秋治狱已经成了共识,如何解释法律条文,要看执法者有什么样的目的。
按法律条文办事的人被称为法吏,并不为世人所重。这个时代的名士以藐视法令为尚,只问该不该杀,不问能不能杀,所以才有李膺杀张朔、岑晊杀张泛这样的事发生。
张朔、张泛当然该杀,但无视律令显然不是治国之道。孙策对钟繇说,律法必须要改革,这是治国之本,但究竟怎么改,要反复斟酌,不能大而化之。他不提具体的要求,但有几条原则:
一是不能太严。太严了,动咎得罪,容易成为官员手中伤害百姓的工具,官逼民反。
二是要明确。什么样的事不能做,做了就有什么样的后果,要让百姓能够理解,不至于产生混淆,也不能让官员有太多的操作空间。立法的目的是规范百姓的行为,减少犯罪,而不是为执法而执法。
三是要有辩护。有罪无罪,不能只听官员一面之辞。
钟繇对前两点没什么意见,最后一点却是不明所以。孙策略微解释了一下。
在见钟繇之前,他也对相关制度做过一些了解,和张纮、虞翻以及高柔、伊籍等人都有过商讨。仅从制度而言,秦汉法律是很慎重的,尤其是涉及杀人的案子,通常都要经上级部门复核,杀人甚至要皇帝亲自批准。但案件审理还是由官员独立完成,并没有给当事人多少辩解的空间。会不会出现冤案错案,会不会出现判罚不准,取决于官员的人品。
但人品这种事往往是不可靠的。地方审理案件的都是本地人,太守、县令不可能脱离本地掾吏的协助独立审案,有没有人在太守府、县寺当差,就成了有罪无罪的关键,官吏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击报复异己的事屡见不鲜。
孙策希望能建立一种辩护的制度,让另一方也有发声的机会,以抑制执法中的循私舞弊,公器私用。
钟繇听完,眉头紧皱。“大王,如此一来,只怕官吏数量太多,朝廷供养不起啊。”
“公所言甚是。”孙策抚着额头,也有些头疼。管得细了,官员的数量就会增加,相关的支出也会暴增。别的不说,他将郡县的民政、军事、监察权分开之后,原本一郡只有一个太守,一县只有一个县令长,现在又多了郡尉、郡监、县尉、县监,俸禄开支也因此翻了一番。如果按照他的设想,对执法进行细化,初步估计,俸禄开支至少要增加三成。
古代官制大而化之有时候是不得已,一是技术无法实现,二是财政开支负担不起。
“所以只能挑最要紧的先做。不知钟公有没有听过一个二八论?”
钟繇欠身施礼。“臣愚陋,未曾听闻,敢请大王指点。”
“天下事,八成麻烦出于二成原因,另二成麻烦则出自八成原因。我们现在就要找出那二成原因,先解决八成麻烦,剩下的事再慢慢解决,不要指望着什么事都在掌握之中。真要如此,那就只能把事情极度简单化,比如百姓只能耕战,不及其余。真要那么干,孤会成为暴君,钟公也会被人骂为虎作伥。”
钟繇久经仕宦,一下子明白了孙策的意思,哑然失笑之余,又敬佩不己。“大王所言极是,合乎圣人治国之道。大道至简至易,简则能知,易则能行,以二制八,想来还是可行的。其实真正说起来,官也好,民也罢,真正作奸犯科的不足一成,处理好这一成,天下可安。”
孙策大笑,探身过去,拍拍钟繇的手背。“公此言,深合孤意。周武王有乱臣十人,灭商建周,开八百年基业。大吴若有大臣如公十人,孤可卧治天下矣,传国千秋。”
钟繇又兴奋又不安,觉得肩上沉甸甸的。他躬身再拜。“蒙大王错爱,臣诚惶诚恐。”
孙策和钟繇谈了大半天,留钟繇用了一顿午饭,傍晚时分才送钟繇出宫。他本打算将钟繇送到宫门口,钟繇却再三推辞。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孙策对他越是尊敬,他的压力越大,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看着他呢。
不出钟繇所料,他刚出太初宫,就被一群人围上了。清晨他入宫时受吴王礼遇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半个建业城,不仅汝颍人士欢欣鼓舞,就连那些被迫赋闲的前朝老臣都有些心动。既然钟繇能得到吴王重用,他们也有机会啊,论仕宦经验,比钟繇丰富的人比比皆是,只是以前态度不端正,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才没入吴王青眼。
钟繇婉拒了无数宴请,径直来找荀彧。
荀彧听完钟繇的转述,沉吟良久。他也觉得这件事很棘手,涉及面太广。凡立新朝,必然会对律令进行变革,新朝不能用旧律,这是成例。就大吴而言,事情又要复杂很多,孙策推行新政十余年,变更了很多东西,当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律令,如今新朝肇立,自然要进行整理。
这个工作量可不小。即使是以孙策所言的二八论,抓大放小,这也是一项大工程。
荀彧反复想了想,建议钟繇和郭嘉通通气。论对吴王心思的把握,没有人能超过郭嘉。此外,钟繇还可以请求国是院协助,黄公琰那些老臣既有经验,又有时间,应该能帮得上忙。就算他们什么也不做,有这些老臣镇着,舆论压力也会小很多。
钟繇深以为然。他随即又说了孙策有意请他教导孙权的事。
荀彧瞅着钟繇看了半晌,忽然笑了。“元常,这是个机会,或许能让许子将脱困。”
“许子将?”
“是的,吴王对这个二弟一向有些成见,只是迫于太后之命,不能不有所顾忌。太后怜子,人之常情,但她毕竟是一妇人,见识有限,许子将若有所进言,她不可能不听。”
钟繇恍然,指指荀彧,放声大笑。
……
别人找郭嘉不易,钟繇却不难。见钟繇登门拜访,钟夫人设下盛宴,又派郭奕去军情处找郭嘉。
趁着这个机会,钟夫人和钟繇聊了几句。钟繇受吴王礼遇的消息,她也听到了,既为钟繇高兴,又为钟繇担心。身为郭嘉之妻,袁衡、袁权的闺蜜,她对吴王的了解远远超过一般大臣。
“兄长,吴王说的那个二成,至少有一成要落在官员身上,说不定更多。”
钟繇正为这事犯愁,见钟夫人有想法,自然不放过请教的机会。“怎么说?”
钟夫人含笑说道:“人皆言大王好孟子,却不知大王好孟子何处,依我看,大概可以归结为两句话:一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句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看他的所作所为,有出于此二者吗?你变革律令,若从此二处着手,庶几无大错。”
钟繇若有所思,连连点头赞同。他对吴国新政不陌生,只是没有钟夫人想得这么透彻。仔细想来,这两句堪称要害。孙策夺世家土地,并不是敌视世家,而是要保证百姓有生存之本。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便安,纵有不臣,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百姓衣食无忧,谁愿意造反?
同样,对世家而言,失去了土地,并不代表他们的财富就没了,只是不能躺在产业上睡觉了。除了做官吃俸禄,他们还有很多生财之道,只是这些生财之道都需要他们付出努力,开工坊也罢,经商也好,都有竞争,不像田产那样稳定,如果不花心思,不仅赚不到钱,反而可能赔钱。
“大王没说,是我猜的。”郭嘉看着两岸繁华的夜景,眯起了眼睛,咧嘴一笑。“这文章不好做,弄不好又要吐几口老血。”
“奉孝!”荀彧沉声低喝,眼神严厉。许劭是汝颍耆贤,比郭嘉大二十岁,在与吴王的争斗中落魄至此,郭嘉不宜再落井下石,传出去有碍清誉。
虽然郭嘉一向不怎么在乎这一点。
郭嘉没有再说什么。他该说的已经说了。许劭归来,荀彧肯定要去迎接,钟繇也会出席接风,他们会将这句话带给许劭。尤其是钟繇,他功业心强,这次零陵大捷与他无关,他这个御史大夫做得不安心,肯定要找机会立功。至于他本人,一向和汝颍士人保持距离,又身处机密之地,大可不见许劭,免惹麻烦。
钟繇、荀彧明白了郭嘉的意思,都觉得不好办。许劭一向自负,若是肯轻易低头,当初也不会负气出走。如今虽然穷极归来,实际上已经服输,却未必肯做这样的文章。人要脸,树要皮,逼许劭写这样的文章和杀了他有什么区别?
“可有变通之法?”钟繇低声说道,却没看任何一个人,仿佛是自言自语。
“过几日觐见,你不妨问问。”郭嘉歪了歪嘴。
钟繇抬起眼皮,瞥了郭嘉一眼,忽然笑了。“奉孝,你今天来得这么晚,恐怕不是因为不能饮酒吧?”
郭嘉也不客气。“是的。有些人,我实在不想见。整天盯着汝颍那个小圈子,勉强放大一些也不出豫州,营营苟苟,哪里还有前贤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你们还不知道,捷报传到军师处的时候,那些人兴奋得忘乎所以,却偏离了重点,一心只为李通叫好。这是为李通好吗?这是害李通。依我看,这些人都应该放出去,让他们见识见识真正的天下,不要这么自以为是,徒惹人厌。”
“这又是怎么回事?”荀彧追问道。
郭嘉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却还是把军师处收到零陵大捷时的反应说了一遍。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钟繇出任御史大夫的消息传出以后,汝颍籍的军师、参军们又有些轻狂。他不是军师祭酒,不好再出面斥责,只能把这个消息转告钟繇、荀彧,让他们提起重视,多加教训。否则的话,下一次大规模外放势在必行,而这一次,外放什么人可就不由他决定了,汝颍系在军师处的力量很可能会遭受重创。
钟繇、荀彧听完,面面相觑。
第2394章 背瓜人
接连几日,钟繇在荀彧的陪同下,走访了建业城的大部分区域,也见了不少人,有汝颍人,也有其他州郡的,心头渐渐有了和郭嘉相似的感觉。
相比于其他州郡的士子,汝颍籍士人的心态最为浮躁。他们想当然的觉得汝颍系高人一等,不管是过去的大汉,还是现在的吴国,汝颍系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看来,刘汉发起党锢,自毁根基,所以亡了。孙吴顺应形势,重用汝颍系,所以兴了。一亡一兴证明了不仅汝颍居天下之中,汝颍士人同样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防范、压制汝颍系绝非明智之举,长久之计。
更有人说,吴王虽是江东人,但他继承的是汝南袁氏的事业,也是从豫州起家,他就是半个豫州人。所以,江东人享受到的好处,豫州人都应该有份。
钟繇为此忧心忡忡。他仿佛又看到了党人横议的影子,如果不加以遏制,接下来必然是又一次党锢,郭嘉的预言将不幸成真。
钟繇和荀彧商量了几次。荀彧提出一个建议:与其被动清洗,不如主动行事。钟繇新官上任,御史大夫负责的就是监察,可以来一次全面清查,将那些不称职的官员淘汰掉一批,再打击一批沉滓泛起的地方豪族,深化新政的推行。
这么做自然不是针对汝颍系,但被清查的人里面肯定有大量汝颍系,尤其是那些认不清形势的,可以起到自我清洁的作用。钟繇是汝颍系的代表,他这么做可以代表汝颍系的态度,获得吴王的谅解,让吴王相信汝颍系能够顺应形势,有所改变,不会成为新朝的溃痈。
荀彧说,这也许就是吴王选择你担任御史大夫的用意所在。
钟繇反复思量后,接受了荀彧的建议,并商量出一个大致的方案,在觐见之前,主动呈送入宫。
孙策很快就接见了钟繇。
孙策很隆重,亲自到宫门口迎接钟繇。钟繇进宫时,看见孙策从殿中走来,还以为孙策有事要出宫,正自犹豫,孙策张开双臂,朗声笑道:“大吴的御史大夫来了,请进,请进。”
一旁当值的郎中也很意外,有些手足无措。在他们印象中,大臣进宫觐见,孙策是从来没有到宫门口迎接的,最多在殿门口迎一迎。他给钟繇这么高的待遇,汝颍系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用不了多久,这个消息就会传遍整个建业城,汝颍系不知道又要张扬成什么样子。
钟繇也很吃惊,不过他的心思和郎中们不同。孙策对他越是礼遇,要求也就越高,他如果不好好整治汝颍系,辜负了孙策的期望,今天的礼遇都会变成惩罚。
钟繇连忙上前,行了一个大礼。“御史大夫,臣繇,拜见大王。”
孙策伸手托住钟繇的手肘,将他扶起,上下打量了钟繇两眼,笑道:“公虽年过半百,精神甚好,不亚于少年。有公相佐,大吴可兴。”
“大王言重,臣愧不敢当。无功而居高位,臣战战兢兢,唯有效死力,以报大王知遇之恩。”钟繇后背全是汗,连声音都有些哑。
“谁说无功?”孙策挽着钟繇往里走。“舍弟叔弼得公教导,去少年轻躁,略见沉稳,能推己让人,方有零陵之捷,这便是大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公乃栽树之人,功不可没。”
孙策说着,欣慰地吐了一口气。“孤还有一个弟弟,劳公调教,万望公莫要推辞。”
钟繇微怔,脚下慢了三分。“大王谬赞,臣不敢当。不知是哪位王弟?”
“二弟仲谋。”
钟繇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脚也有点软。他刚才还以为是孙匡或者孙朗呢,没想到是孙权这个麻烦。他有心推辞,却又不敢。辅佐孙翊几年,他对孙家兄弟之间的关系并不陌生,知道孙策一向对孙权有成见,孙权也固执己见,多次拒绝孙策的安排,孙坚战死就是被孙权拖累。如今孙策要将孙权委托给他是什么意思?
孙策没有看钟繇,继续说道:“孤这二弟,原本是个极聪明的人,只是有些执念,不明白人有所长,必有所短的道理,一心想在用兵上有所成就。孤屡次教训,他总是不听,孤也是无奈。俗话说得好,医不自医,孤只好另请高明。看到公简汰百官的方案,孤很是欣赏。公儒法并重,德刑皆擅,不仅可为御史大夫,亦可为王国之相,必可匡正王侯,教导百姓。”
钟繇听了,心中一动。孙策这话的意思是说让他先做御史大夫,将来再改任孙权的国相。不出意外,孙权肯定是要封王的,但他和孙翊不同,不可能出镇边疆,开疆拓土,只会在大吴疆域之内裂土分封。如此一来,他就需要一个国相。这个国相还是大吴之官,却不一定要按照朝廷官制。也就是说,他有可能突破六十岁致仕的规定,再做几年实职。
真要完成了这个任务,国是院肯定会给他留一席之地。
“大王对臣期许太重,臣怕德浅才薄,辜负了大王啊。”
“孤对公很有信心。当然,孤也不能强人所难,强扭的瓜不甜么。好在这事也不急,公大可考虑几天。”
钟繇点头答应,心中却是微凛。他多次听人提过强扭之瓜的典故,旁人都当是笑谈,孙策的大父孙钟以卖瓜为生,孙策也是一个卖瓜儿,但他却清楚,那些瓜最后不仅被孙策强扭了,而且都觉得挺甜。
荀彧就是这样的一个瓜。当初拒绝张纮之邀,定下一世之约,结果不到十年,他就成了孙策之臣,嘴上虽不说什么,心里却对孙策佩服得五体投地,偶尔还会不自觉的流露出一丝遗憾。
看来孙权这个瓜,他不背也得背了。
孙策引钟繇入殿,相对落座,有人奉上茶水点心。孙策与钟繇谈笑风生,询问在襄阳和零陵的事,然后又问起钟繇这几天对建业城的印象。
钟繇赞不绝口。
这几天游览下来,他对建业城的印象是真的好,别的不说,城市布局就让人耳目一清,充分体现了以民为天的原则,很多做法都是从方便百姓入手。虽然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百姓却得了实惠,工商业所受的影响最为明显。没有了市籍的限制,城中百姓谋生的手段丰富多样,哪怕没有本钱,只要有一技之长,临街摆个小摊,辛苦一些,也能养活自己。
这一点,对那些游学的士子最为友好。从外地来的士子,在本地未必有亲友,又不肯低头向人求告,沿街摆个小摊,为人代写书信,便能赚到食宿钱,完成自己的游历。钟繇这几天看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非常欣赏。
“百姓但凡不懒,总能自食其力,看似简单,能做到的人却不多。仅此一点,大王便可称仁君。”
孙策摆摆手。“公过奖,孤很是惭愧。百姓自食其力,辛苦谋生,孤何功之有?受百姓供养,为百姓提供保护、服务,这是你我君臣之本份,尔俸尔禄,皆是民脂民膏嘛。不过,有些人并不这么认为,总觉得自己读了几句诗书,就天生高人一等,吃着民脂民膏还不满足,非要敲骨吸髓,实在让人心寒。”
孙策拍拍案上的文书,感慨不己。“公这份简汰百官的计划来得正是时候。以前都是各州刺史自行其事,如今有御史大夫,可以统一行动了。”
钟繇听了,后背又冒出了细汗。他知道,自己这份计划一旦实施,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哭。御史大夫岂是好做的,这都是得罪人的事啊。
孙策和钟繇谈了半天,不仅讨论了钟繇的计划,还谈了一些构想。他打算对御史大夫的职能进行一些调整,明确职能,对以前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进行划分。御史大夫原本是丞相之副,后来改名司空,主水土,其执法职能则归御史中丞。如今恢复御史大夫的名称,其职能也要重新化分。
孙策的打算是御史大夫主执法,不再兼管民政。用钟繇就是因为钟家本是研究律令之学的,他希望钟繇能发挥他的长处,将这一块的责任挑起来,和诸州刺史一起,把这件事做细做实。高柔、伊籍等人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他们名望不如钟繇,学养也不够,居中主持这件事显得份量不够,但他们也是学律令出身,又有实践经验,能够助钟繇一臂之力。
听了孙策的设想,钟繇才知道自己要担负的责任远比他之前想象的要大。孙策用他,肯定有借他之手清理汝颍系的打算,但更重要的是他要借助他的学养和名望,推动官制改革,强化以法制国的理念。这件事做好了,他可以流芳百世,做不好,他会遗臭万年,而且臭的可能性更大。
儒法虽有融合之势,但儒生对法家的偏见由来已久。孙策已经在打压儒术,如今又要提倡法术,很容易被人引申为暴政。可想而知,不管他的方案怎么做,都会引来一大群儒生的攻击。
这个瓜,可不怎么甜啊。
第2395章 二八论
改革不易,制度改革更难,因为这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在这个时代,还关系到知识阶级的观念。
儒法之争由来已久,以儒家大获全胜为结果——至少儒生是这么认为的。即使钟繇、高柔这样以律令传家的人,他们也自认为是儒生,绝不会以法家自居,春秋治狱已经成了共识,如何解释法律条文,要看执法者有什么样的目的。
按法律条文办事的人被称为法吏,并不为世人所重。这个时代的名士以藐视法令为尚,只问该不该杀,不问能不能杀,所以才有李膺杀张朔、岑晊杀张泛这样的事发生。
张朔、张泛当然该杀,但无视律令显然不是治国之道。孙策对钟繇说,律法必须要改革,这是治国之本,但究竟怎么改,要反复斟酌,不能大而化之。他不提具体的要求,但有几条原则:
一是不能太严。太严了,动咎得罪,容易成为官员手中伤害百姓的工具,官逼民反。
二是要明确。什么样的事不能做,做了就有什么样的后果,要让百姓能够理解,不至于产生混淆,也不能让官员有太多的操作空间。立法的目的是规范百姓的行为,减少犯罪,而不是为执法而执法。
三是要有辩护。有罪无罪,不能只听官员一面之辞。
钟繇对前两点没什么意见,最后一点却是不明所以。孙策略微解释了一下。
在见钟繇之前,他也对相关制度做过一些了解,和张纮、虞翻以及高柔、伊籍等人都有过商讨。仅从制度而言,秦汉法律是很慎重的,尤其是涉及杀人的案子,通常都要经上级部门复核,杀人甚至要皇帝亲自批准。但案件审理还是由官员独立完成,并没有给当事人多少辩解的空间。会不会出现冤案错案,会不会出现判罚不准,取决于官员的人品。
但人品这种事往往是不可靠的。地方审理案件的都是本地人,太守、县令不可能脱离本地掾吏的协助独立审案,有没有人在太守府、县寺当差,就成了有罪无罪的关键,官吏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击报复异己的事屡见不鲜。
孙策希望能建立一种辩护的制度,让另一方也有发声的机会,以抑制执法中的循私舞弊,公器私用。
钟繇听完,眉头紧皱。“大王,如此一来,只怕官吏数量太多,朝廷供养不起啊。”
“公所言甚是。”孙策抚着额头,也有些头疼。管得细了,官员的数量就会增加,相关的支出也会暴增。别的不说,他将郡县的民政、军事、监察权分开之后,原本一郡只有一个太守,一县只有一个县令长,现在又多了郡尉、郡监、县尉、县监,俸禄开支也因此翻了一番。如果按照他的设想,对执法进行细化,初步估计,俸禄开支至少要增加三成。
古代官制大而化之有时候是不得已,一是技术无法实现,二是财政开支负担不起。
“所以只能挑最要紧的先做。不知钟公有没有听过一个二八论?”
钟繇欠身施礼。“臣愚陋,未曾听闻,敢请大王指点。”
“天下事,八成麻烦出于二成原因,另二成麻烦则出自八成原因。我们现在就要找出那二成原因,先解决八成麻烦,剩下的事再慢慢解决,不要指望着什么事都在掌握之中。真要如此,那就只能把事情极度简单化,比如百姓只能耕战,不及其余。真要那么干,孤会成为暴君,钟公也会被人骂为虎作伥。”
钟繇久经仕宦,一下子明白了孙策的意思,哑然失笑之余,又敬佩不己。“大王所言极是,合乎圣人治国之道。大道至简至易,简则能知,易则能行,以二制八,想来还是可行的。其实真正说起来,官也好,民也罢,真正作奸犯科的不足一成,处理好这一成,天下可安。”
孙策大笑,探身过去,拍拍钟繇的手背。“公此言,深合孤意。周武王有乱臣十人,灭商建周,开八百年基业。大吴若有大臣如公十人,孤可卧治天下矣,传国千秋。”
钟繇又兴奋又不安,觉得肩上沉甸甸的。他躬身再拜。“蒙大王错爱,臣诚惶诚恐。”
孙策和钟繇谈了大半天,留钟繇用了一顿午饭,傍晚时分才送钟繇出宫。他本打算将钟繇送到宫门口,钟繇却再三推辞。他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孙策对他越是尊敬,他的压力越大,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看着他呢。
不出钟繇所料,他刚出太初宫,就被一群人围上了。清晨他入宫时受吴王礼遇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半个建业城,不仅汝颍人士欢欣鼓舞,就连那些被迫赋闲的前朝老臣都有些心动。既然钟繇能得到吴王重用,他们也有机会啊,论仕宦经验,比钟繇丰富的人比比皆是,只是以前态度不端正,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才没入吴王青眼。
钟繇婉拒了无数宴请,径直来找荀彧。
荀彧听完钟繇的转述,沉吟良久。他也觉得这件事很棘手,涉及面太广。凡立新朝,必然会对律令进行变革,新朝不能用旧律,这是成例。就大吴而言,事情又要复杂很多,孙策推行新政十余年,变更了很多东西,当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律令,如今新朝肇立,自然要进行整理。
这个工作量可不小。即使是以孙策所言的二八论,抓大放小,这也是一项大工程。
荀彧反复想了想,建议钟繇和郭嘉通通气。论对吴王心思的把握,没有人能超过郭嘉。此外,钟繇还可以请求国是院协助,黄公琰那些老臣既有经验,又有时间,应该能帮得上忙。就算他们什么也不做,有这些老臣镇着,舆论压力也会小很多。
钟繇深以为然。他随即又说了孙策有意请他教导孙权的事。
荀彧瞅着钟繇看了半晌,忽然笑了。“元常,这是个机会,或许能让许子将脱困。”
“许子将?”
“是的,吴王对这个二弟一向有些成见,只是迫于太后之命,不能不有所顾忌。太后怜子,人之常情,但她毕竟是一妇人,见识有限,许子将若有所进言,她不可能不听。”
钟繇恍然,指指荀彧,放声大笑。
……
别人找郭嘉不易,钟繇却不难。见钟繇登门拜访,钟夫人设下盛宴,又派郭奕去军情处找郭嘉。
趁着这个机会,钟夫人和钟繇聊了几句。钟繇受吴王礼遇的消息,她也听到了,既为钟繇高兴,又为钟繇担心。身为郭嘉之妻,袁衡、袁权的闺蜜,她对吴王的了解远远超过一般大臣。
“兄长,吴王说的那个二成,至少有一成要落在官员身上,说不定更多。”
钟繇正为这事犯愁,见钟夫人有想法,自然不放过请教的机会。“怎么说?”
钟夫人含笑说道:“人皆言大王好孟子,却不知大王好孟子何处,依我看,大概可以归结为两句话:一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句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看他的所作所为,有出于此二者吗?你变革律令,若从此二处着手,庶几无大错。”
钟繇若有所思,连连点头赞同。他对吴国新政不陌生,只是没有钟夫人想得这么透彻。仔细想来,这两句堪称要害。孙策夺世家土地,并不是敌视世家,而是要保证百姓有生存之本。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便安,纵有不臣,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百姓衣食无忧,谁愿意造反?
同样,对世家而言,失去了土地,并不代表他们的财富就没了,只是不能躺在产业上睡觉了。除了做官吃俸禄,他们还有很多生财之道,只是这些生财之道都需要他们付出努力,开工坊也罢,经商也好,都有竞争,不像田产那样稳定,如果不花心思,不仅赚不到钱,反而可能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