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_分卷阅读_828
“子扬,见过吴王了?”
刘晔苦笑着点点头,却没有解释。他不知道怎么向荀彧开口。荀彧见了,心中更是古怪,却不好多问。他看了一眼旁边的马车。“你这是准备去哪儿?”
“回家读书。家里还有几亩田,家兄还经营了一个印书坊,生活无虞。”
荀彧眉心微蹙,多少有些意外。刘晔的才华毋庸置疑,他又与鲁肃交情深厚,孙策怎么会不用他?若说刘晔坚辞不就,他又何必到定陶来?
刘晔心里明白,却不好解释。他拱手,施了一礼。“令君,共事多年,多蒙教诲。时有唐突之处,还请令君见谅。”
荀彧连忙还礼。“不敢。”
“临别在即,有几句话,想请令君转告陛下。”
“为何不当面对陛下说?”
刘晔苦笑了一声。“临难而惧,中途而走,无颜再见陛下。陛下……还好吗?”
荀彧长叹,摇摇头。“高烧不退,昏迷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
刘晔鼻子一酸,落下泪来。“此皆我之罪也。年少轻狂,总想着险中求胜,却不知敌我悬殊,有如天地,致有此败。”
荀彧眉头紧皱,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刘晔。此战受挫,刘晔的确有责任。鼓动天子以骑兵孤军深入,奔袭定陶,错失战机后又没有迅速撤退,致使被鲁肃截住退路,进退狼狈。经受重创之后,又遇到了鲁肃,刘晔想必对双方实力有了一定了解,后悔在所难免,但他自承敌我悬殊有如天地,这实在太夸张了。以他对刘晔的了解,应该不是为了推卸责任故作惊人之语,而是有所发现,觉得难以挽回,这才心灰意冷,斗志全无。
“子扬,你都知道些什么?”
“令君有王佐之才,想必看得比我更清楚,又何必多此一问?令君,关中、益州虽有地利,终究难敌天下大势。不出十年,天下可安,江山易姓已是必然。只恨我当时心盲计短,未能看清大势,以致陛下错过了一个机会。如今赵云带着诏书赶往关中,悔之晚矣。”
荀彧震惊不已,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听刘晔这意思,是要劝天子禅让吗?他知道刘晔对引凉州人入关中一向持反对意见,也不喜欢和凉州士人共事,但刘晔身为宗室,对天子、对大汉的忠诚逾于常人,对禅让之说从来不假以颜色。现在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究竟受了什么样的刺激,以至于沮丧如斯?
“我知道,陛下无计,不得不屈尊来见吴王,以求解心中所惑。不过治道圣人所秘,岂能轻传?是以我当时极力反对。如今陛下身在定陶,多言无益,但我还是希望令君能够转告陛下,不要自取其辱,吴王是不会告诉他一个字的。求人不如求己,若悟大道,还是要自己多读书,多思考。”
荀彧深有同感。郭嘉已经当面拒绝了他,天子的希望注定要落空了。
刘晔自我解嘲地笑笑。“其实有令君在侧,本不必我饶舌,只是君臣一场,不得不说。好了,言尽于此,请令君代我向陛下辞行。负罪之臣,就不陛辞了。”说完,他向荀彧深施一礼,向后退了两步,站起身,登上车,头也不回的走了。
荀彧一动不动,看着刘晔的马车渐渐远处,心里空落落的。
……
天子幽幽地醒来,睁开了眼睛,轻轻的喊了一声。
荀彧正坐在榻边想着心思,一时未曾察觉,直到天子慢慢伸出手,碰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见天子醒了,他又惊又喜,一边命人准备吃食,一边用手指摸了摸天子的额头。
“我又睡了几日?”天子哑着嗓子说道。
“哦,没多久,没多久。”荀彧心中酸楚,却强挤出一丝笑容。“陛下刚刚睡了一会儿,精神便已大好,想必是快要痊愈了。”
天子咧了咧嘴,没有戳穿荀彧的谎言。他浑身无力,但头脑却格外的清楚,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姊姊呢?”
“长公主在为陛下祈福。”荀彧端来了一碗水,小心翼翼的试了试。“陛下,这是长公主为陛下请来的符水,是活神仙于吉所赐,你快喝了吧。喝了就能好。”
天子也不说话,就着荀彧的手,将一碗符水喝了。荀彧用布巾为天子擦了擦嘴角,又端来粥,喂天子吃了几口。天子顺从的吃完,打了个饱嗝,这才问道:“吴王什么时候能见我?”
“陛下……”荀彧低下头,摆弄着布巾。“刘晔来过了。”
“子扬啊,他在哪儿?”
“他回家隐居读书去了。”
天子沉默良久。“他还说了些什么?”
“他向陛下请罪辞行,还说道在心,不在言,言不尽意,更不能尽道。吴王虽天生聪慧,毕竟读书不多,纵使知道,怕是也难以解说。陛下与其问道于吴王,不如沉下心来读书。”
天子转头看着荀彧。“令君也这么以为?”
“是,臣也这么想。”
“读书……该读什么书?六经还是诸子?儒经还是道经,又或者是西域的浮屠经?不如令君帮我问问,吴王平时读什么书?”
荀彧听出了天子的嘲讽之意,却只能佯作不知。天子亦觉得自己语气太硬,歉意地笑了笑,伸手握住荀彧的手,喘息了片刻,又道:“令君,我虽不知吴王之道究竟是什么,却清楚一点,吴王的治道不在书中,欲读书而知道,无异于缘木求鱼。你我君臣之所以败,也许就败在了这一点上。你说得对,言不尽意,六经者,圣人之言也,不能尽圣人之意,又焉能尽道?皓首穷经,所得亦不过圣人唾余,有什么治道可言?”
荀彧惊讶地看着天子,不知道天子是清醒还是糊涂,怎么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居然质疑起圣人和经籍。不过仔细想想,他又觉得天子所言不无道理。要说读书,这些年天子读过的书真的不少,不仅儒家经典几乎通读了一遍,诸子百家,尤其是法家著作更是反复研究,有不少篇章甚至能背诵如流,不亚于博士,但结果又如何呢?还是一败涂地。
相比之下,孙策的确不怎么读书,至少没有天子读的书多。这一点长公主可以证明,郭嘉也没有否认。
是读书无用,还是孙策天生聪明,已经不需要读书了?荀彧不知道,他甚至不敢去想这个问题。现在突然被天子提出来,他不知道怎么接话。
“令君,为我准备一枚名刺吧。要求见请教,不是要先投名刺吗?”
荀彧怔怔地看着天子,半晌才道:“唯,臣为陛下准备。”说着,低下了头,悄悄地拭了拭眼角。
天子出了一会儿神,又喃喃说道:“我无字,于礼不合。令君,你为我起一个字吧。还有啊,你说我的籍贯是哪儿,河南还是中山?”
荀彧握着天子又湿又冷的手,泣不成声。
……
孙策看看手中崭新的名刺,又看看拜倒在面前的荀彧,一时无语。
这刘协还真是执念啊,非要见一面不可,为此不惜放弃所有的尊严,以普通士子的身份求见,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字:叔同。
这字……真好,你也打算去做和尚么?
孙策将名刺轻轻的放在案上。“这么执着,又是何苦呢?”
“陛下……叔同从小好学,一事不明,寢食不安,必百方求解。如今他余日无多,心无他念,只是想见大王,问一问致败之由,求一心安。彧荒唐,请大王垂怜。”荀彧说着,又忍不住落下泪来,伏地不起。
“请夫君垂怜。”刘和也伏在地上,额头抵地,连连苦请。
孙策心中一软,又看了一眼手中的名刺。“好吧,我见他一面。不过有话在先,能不能让他满意,我不保证。”
“谢大王。”荀彧如释重负,几乎瘫在地上。
“谢夫君。”刘和哭出声来,连连叩头,呯呯有声。孙策连忙起身,将她拉了起来。这傻公主,本来就不聪明,别再把脑子磕坏了。
孙策拉起刘和,一起来到刘和住的院子。许褚已经收到通知,安排了警卫,将小院围得水泄不通。越舞等几个宫里带出来的侍女跪在院子里,刘协也强撑着起身,穿着盛装,站在阶下,拱手施礼,像一个士子。几天不见,他瘦了一圈,双颊都凹了进去,虽然抹了胭脂,还是看不出一点生气,只有一双眼睛出奇的亮,亮得让人不安。
见孙策走近,刘协向前走了一步,双手重叠,举过头顶,深施一礼。“中山刘协,字叔同,问吴王安好,谢吴王拨冗赐见。”
孙策在刘协面前站定,仔细打量了刘协片刻,轻声叹道:“你这又是何苦?”
“道生天地,天地生人。人为末,道为本。君子以不知为耻,闻道而死,幸甚。”
第2154章 道不远人
孙策静静地看着刘协,眼神中有几分怜悯,还有几分惋惜。
是个聪明人,可惜贪多嚼不烂,最后还是一个糊涂蛋。不是他一个人如此,这个时代的精英都是如此,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没他聪明,还没摸到天花板。摸到天花板的都死得早。这种玄思让人着迷,也极耗心神,一旦沉迷其中,大多英年早逝。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这句话不知道害了多少人,两千年后还有人孜孜不倦的企图从中寻找能破解一切迷思的大道,可惜永远是雾里看花。没有科学的支撑,哲学不可避免的会成为玄学。
“我……说得不对?”刘协被孙策看得不安,气势一弱,喃喃地说道。
“你准备站在这儿说?”孙策哼了一声。“我是无所谓,可以陪你站一天。你能坚持多久?”
“我……”刘协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不知是累的还是紧张,身体也跟着晃了一下。
荀彧见状,连忙上前扶住。“吴王说得对,坐而论道,还是坐着说比较好。来人,备茶,请陛下与吴王论道……”
“嗯?”孙策眉头微蹙,神情不悦地看着荀彧。荀彧一怔,有些尴尬。刘和眼珠一转,上前扶着孙策的手臂。“荀君,这里只有姊夫与内弟,哪有什么天子与吴王。”又对孙策说道:“夫君,我弟弟有伤在身,不能久立,还是到堂上坐吧。他有什么不对的,你教导教导他。”
“平时闷闷的,一提到弟弟就聪明起来了,你够有心机的啊。”孙策摸摸刘和红肿的额头。“找医匠来,用点药,别破了相。再准备点参汤、蜜茶,免得他精力不济,又说不痛快。”
刘和吐吐舌头,乖巧地应了一声,转身去安排。孙策负手,自顾自地上了堂,在主席落座。荀彧看在眼里,却无可奈何,扶着天子上堂,在客席入座。刘协倒是安之若素,慢慢坐好,又示意荀彧入座,这才再次向孙策行礼。
“请姊夫指教。”
听得姊夫二字,孙策点点头,脸色稍缓。“刚才我对荀君和你姊姊说,我可以与你见一面,但我不能保证让你满意。这并非推脱之辞,而是因为我不知道这天地之间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大道。你如果想问这样的道,就不必开口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自然无可奉告。”
天子眉头微皱,沉吟片刻,点点头。“既如此,那就说些具体的,比如这治国之道。姊夫初平二年起于襄阳,不到十年而半有天下,于治国之道想必有心得。协不才,敢请教一二。”
越舞奉上茶,孙策端起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不紧不慢的说道:“治国当然有道,不过,我理解的治国之道可能与你想象的治国之道又有所不同。”
刘协苦笑。“是,姊夫行的是王道,我行的是霸道,有云泥之别,自然不同。”
“我说的不同,不是指王道、霸道的不同。”孙策放下茶杯,提起茶壶,往刘协的杯子里倒水。刘协的茶杯本来就有不少茶,孙策倒了一些便满了,但孙策却继续倒,一直到茶水漫了出来,在漆案上蜿蜒流淌,又顺着案缘滴了下来,浸湿了刘协的衣摆。
“大王,你这是……”荀彧吃了一惊,连忙过来阻止。刘协盯着已经满的茶杯,忽然若有所悟,欠身向孙策行了一礼。“惭愧,请大王指教。协当尽捐旧学,以纳新知。”
孙策目光一闪,心中说不出的惊讶。这小子还真有几分慧根,不做和尚真是可惜了。
荀彧也反应过来,诧异地看看刘协,又看看孙策,自嘲地摇了摇头。他自诩聪明,可是在这两个年轻人面前,他的反应有点跟不上。他招了招手,命人过来擦拭水迹。
“荀君,我能否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不敢。”荀彧躬身施礼。
“你觉得治国之道在六经、诸子以内,还是以外?”
荀彧沉吟片刻。“不内不外。圣贤所言,便是治国之道,别无他义。只是旨约意深,我等领悟不足,便有偏差,难免得一漏十。”
孙策转头看着刘协。“你觉得呢?”
刘协很认真的想了想。“圣贤亦人,生于天地之间,所见所思虽逾于常人,毕竟不能遍览。且治国之道当因时而变,三代不同于上古,春秋不同于三代,于今有汉,又不同于春秋。圣人因时而作,想必也会受限于时代,有所不足吧。”
“陛下……”荀彧变了脸色,语气严厉起来。
刘协笑笑,有些疲惫,却异常坚决。“荀君,这里没有陛下,只有一个上下而求索的问道之人。”
荀彧不忍,一声轻叹,欲言又止。刘和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侍女,捧着一些参汤、蜜茶,见刘协神情疲惫,连忙喂了刘协一些参汤。荀彧也喝了一些蜜茶,却压制不住嘴里的苦涩,只得低了头,将不安和叹息藏在心里。
孙策静静地看着,等刘协喝了参汤,精神复振了些,这才接着说道:“圣贤是不是人,且不去问他,反正孔子为汉制法这种事,我是不信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与其寻章摘句,一心想从圣人经籍中寻求治国之道,不如老老实实地做些实事,从最基本的问题解决起。于我而言,最基本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吃饭,二是安全。想吃饭,就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说什么都是白费功夫。求安全,就要让自己有足够的武力,不惧任何人、任何形式的强取豪夺。”
刘协思索良久,点点头。“土地兼并和兵制荒废的确是本朝痼疾。从光武皇帝起就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始终没能解决,反倒越演越烈,终于不可收拾。时至今日,不得不行雷霆手段。”
荀彧忍不住说道:“大王的雷霆手段的确是立竿见影,却非长治久安之策。世家亦非天生巧取豪夺而来,亦是历代积德所致。旧的世家虽去,新的世家又生,大王阻止得了吗?”
“天下有一成不变,就能长治久安的治国之策吗?”孙策摇摇头。“我不认为有,也不奢求,我只能先解决眼前的问题,然后再考虑以后的问题。如果眼前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却痴心妄想什么长治久安,岂不可笑?”
荀彧语塞,张了几次嘴,却无言应对。现在可不就是这种情况,孙策的治国之道也许不能长治久安,但他至少眼下没有对手。你可以说他没有远见,只顾着眼前,但他至少顾了眼前。
“我读书少,不相信什么天不变,道亦不变。新问题总是会有的,而且肯定会有。可以以史为鉴,却不能照搬,人毕竟还是要向前走。与其相信古人有什么万世不变的治国之道,不如相信后人有能力解决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不是圣人,没有能力创建什么万世太平,我只想做好眼前事,解决我现在面对的问题,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有尊严的活着。”
孙策顿了顿,又道:“道很远,人很近。你不让别人有尊严的活,他就会让你没尊严的死,即使是蝼蚁也能毁灭殿堂。百姓国之本,你把百姓当蝼蚁,肆意践踏他们的尊严,还指望他用血汗来供养你?”
孙策转向荀彧。“荀君,你在关中效仿新政,为什么收效甚微?为什么你从南阳工坊挖走的工匠又陆续回到南阳?”
“敢请教。”
“你以君子自居,以牧民自许。在你的眼里,民是什么,是与你一样的人,还是与牛羊一样的牲畜?那些从南阳返回关中的工匠,你可曾真正视他们为拯救朝廷的希望,敬之信之?”
荀彧脸色变了变,一声轻叹。“原来大王致胜的秘密一直就在眼前,我却有眼无珠,视而不见。”
刘晔苦笑着点点头,却没有解释。他不知道怎么向荀彧开口。荀彧见了,心中更是古怪,却不好多问。他看了一眼旁边的马车。“你这是准备去哪儿?”
“回家读书。家里还有几亩田,家兄还经营了一个印书坊,生活无虞。”
荀彧眉心微蹙,多少有些意外。刘晔的才华毋庸置疑,他又与鲁肃交情深厚,孙策怎么会不用他?若说刘晔坚辞不就,他又何必到定陶来?
刘晔心里明白,却不好解释。他拱手,施了一礼。“令君,共事多年,多蒙教诲。时有唐突之处,还请令君见谅。”
荀彧连忙还礼。“不敢。”
“临别在即,有几句话,想请令君转告陛下。”
“为何不当面对陛下说?”
刘晔苦笑了一声。“临难而惧,中途而走,无颜再见陛下。陛下……还好吗?”
荀彧长叹,摇摇头。“高烧不退,昏迷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
刘晔鼻子一酸,落下泪来。“此皆我之罪也。年少轻狂,总想着险中求胜,却不知敌我悬殊,有如天地,致有此败。”
荀彧眉头紧皱,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刘晔。此战受挫,刘晔的确有责任。鼓动天子以骑兵孤军深入,奔袭定陶,错失战机后又没有迅速撤退,致使被鲁肃截住退路,进退狼狈。经受重创之后,又遇到了鲁肃,刘晔想必对双方实力有了一定了解,后悔在所难免,但他自承敌我悬殊有如天地,这实在太夸张了。以他对刘晔的了解,应该不是为了推卸责任故作惊人之语,而是有所发现,觉得难以挽回,这才心灰意冷,斗志全无。
“子扬,你都知道些什么?”
“令君有王佐之才,想必看得比我更清楚,又何必多此一问?令君,关中、益州虽有地利,终究难敌天下大势。不出十年,天下可安,江山易姓已是必然。只恨我当时心盲计短,未能看清大势,以致陛下错过了一个机会。如今赵云带着诏书赶往关中,悔之晚矣。”
荀彧震惊不已,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听刘晔这意思,是要劝天子禅让吗?他知道刘晔对引凉州人入关中一向持反对意见,也不喜欢和凉州士人共事,但刘晔身为宗室,对天子、对大汉的忠诚逾于常人,对禅让之说从来不假以颜色。现在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究竟受了什么样的刺激,以至于沮丧如斯?
“我知道,陛下无计,不得不屈尊来见吴王,以求解心中所惑。不过治道圣人所秘,岂能轻传?是以我当时极力反对。如今陛下身在定陶,多言无益,但我还是希望令君能够转告陛下,不要自取其辱,吴王是不会告诉他一个字的。求人不如求己,若悟大道,还是要自己多读书,多思考。”
荀彧深有同感。郭嘉已经当面拒绝了他,天子的希望注定要落空了。
刘晔自我解嘲地笑笑。“其实有令君在侧,本不必我饶舌,只是君臣一场,不得不说。好了,言尽于此,请令君代我向陛下辞行。负罪之臣,就不陛辞了。”说完,他向荀彧深施一礼,向后退了两步,站起身,登上车,头也不回的走了。
荀彧一动不动,看着刘晔的马车渐渐远处,心里空落落的。
……
天子幽幽地醒来,睁开了眼睛,轻轻的喊了一声。
荀彧正坐在榻边想着心思,一时未曾察觉,直到天子慢慢伸出手,碰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见天子醒了,他又惊又喜,一边命人准备吃食,一边用手指摸了摸天子的额头。
“我又睡了几日?”天子哑着嗓子说道。
“哦,没多久,没多久。”荀彧心中酸楚,却强挤出一丝笑容。“陛下刚刚睡了一会儿,精神便已大好,想必是快要痊愈了。”
天子咧了咧嘴,没有戳穿荀彧的谎言。他浑身无力,但头脑却格外的清楚,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姊姊呢?”
“长公主在为陛下祈福。”荀彧端来了一碗水,小心翼翼的试了试。“陛下,这是长公主为陛下请来的符水,是活神仙于吉所赐,你快喝了吧。喝了就能好。”
天子也不说话,就着荀彧的手,将一碗符水喝了。荀彧用布巾为天子擦了擦嘴角,又端来粥,喂天子吃了几口。天子顺从的吃完,打了个饱嗝,这才问道:“吴王什么时候能见我?”
“陛下……”荀彧低下头,摆弄着布巾。“刘晔来过了。”
“子扬啊,他在哪儿?”
“他回家隐居读书去了。”
天子沉默良久。“他还说了些什么?”
“他向陛下请罪辞行,还说道在心,不在言,言不尽意,更不能尽道。吴王虽天生聪慧,毕竟读书不多,纵使知道,怕是也难以解说。陛下与其问道于吴王,不如沉下心来读书。”
天子转头看着荀彧。“令君也这么以为?”
“是,臣也这么想。”
“读书……该读什么书?六经还是诸子?儒经还是道经,又或者是西域的浮屠经?不如令君帮我问问,吴王平时读什么书?”
荀彧听出了天子的嘲讽之意,却只能佯作不知。天子亦觉得自己语气太硬,歉意地笑了笑,伸手握住荀彧的手,喘息了片刻,又道:“令君,我虽不知吴王之道究竟是什么,却清楚一点,吴王的治道不在书中,欲读书而知道,无异于缘木求鱼。你我君臣之所以败,也许就败在了这一点上。你说得对,言不尽意,六经者,圣人之言也,不能尽圣人之意,又焉能尽道?皓首穷经,所得亦不过圣人唾余,有什么治道可言?”
荀彧惊讶地看着天子,不知道天子是清醒还是糊涂,怎么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居然质疑起圣人和经籍。不过仔细想想,他又觉得天子所言不无道理。要说读书,这些年天子读过的书真的不少,不仅儒家经典几乎通读了一遍,诸子百家,尤其是法家著作更是反复研究,有不少篇章甚至能背诵如流,不亚于博士,但结果又如何呢?还是一败涂地。
相比之下,孙策的确不怎么读书,至少没有天子读的书多。这一点长公主可以证明,郭嘉也没有否认。
是读书无用,还是孙策天生聪明,已经不需要读书了?荀彧不知道,他甚至不敢去想这个问题。现在突然被天子提出来,他不知道怎么接话。
“令君,为我准备一枚名刺吧。要求见请教,不是要先投名刺吗?”
荀彧怔怔地看着天子,半晌才道:“唯,臣为陛下准备。”说着,低下了头,悄悄地拭了拭眼角。
天子出了一会儿神,又喃喃说道:“我无字,于礼不合。令君,你为我起一个字吧。还有啊,你说我的籍贯是哪儿,河南还是中山?”
荀彧握着天子又湿又冷的手,泣不成声。
……
孙策看看手中崭新的名刺,又看看拜倒在面前的荀彧,一时无语。
这刘协还真是执念啊,非要见一面不可,为此不惜放弃所有的尊严,以普通士子的身份求见,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字:叔同。
这字……真好,你也打算去做和尚么?
孙策将名刺轻轻的放在案上。“这么执着,又是何苦呢?”
“陛下……叔同从小好学,一事不明,寢食不安,必百方求解。如今他余日无多,心无他念,只是想见大王,问一问致败之由,求一心安。彧荒唐,请大王垂怜。”荀彧说着,又忍不住落下泪来,伏地不起。
“请夫君垂怜。”刘和也伏在地上,额头抵地,连连苦请。
孙策心中一软,又看了一眼手中的名刺。“好吧,我见他一面。不过有话在先,能不能让他满意,我不保证。”
“谢大王。”荀彧如释重负,几乎瘫在地上。
“谢夫君。”刘和哭出声来,连连叩头,呯呯有声。孙策连忙起身,将她拉了起来。这傻公主,本来就不聪明,别再把脑子磕坏了。
孙策拉起刘和,一起来到刘和住的院子。许褚已经收到通知,安排了警卫,将小院围得水泄不通。越舞等几个宫里带出来的侍女跪在院子里,刘协也强撑着起身,穿着盛装,站在阶下,拱手施礼,像一个士子。几天不见,他瘦了一圈,双颊都凹了进去,虽然抹了胭脂,还是看不出一点生气,只有一双眼睛出奇的亮,亮得让人不安。
见孙策走近,刘协向前走了一步,双手重叠,举过头顶,深施一礼。“中山刘协,字叔同,问吴王安好,谢吴王拨冗赐见。”
孙策在刘协面前站定,仔细打量了刘协片刻,轻声叹道:“你这又是何苦?”
“道生天地,天地生人。人为末,道为本。君子以不知为耻,闻道而死,幸甚。”
第2154章 道不远人
孙策静静地看着刘协,眼神中有几分怜悯,还有几分惋惜。
是个聪明人,可惜贪多嚼不烂,最后还是一个糊涂蛋。不是他一个人如此,这个时代的精英都是如此,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没他聪明,还没摸到天花板。摸到天花板的都死得早。这种玄思让人着迷,也极耗心神,一旦沉迷其中,大多英年早逝。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这句话不知道害了多少人,两千年后还有人孜孜不倦的企图从中寻找能破解一切迷思的大道,可惜永远是雾里看花。没有科学的支撑,哲学不可避免的会成为玄学。
“我……说得不对?”刘协被孙策看得不安,气势一弱,喃喃地说道。
“你准备站在这儿说?”孙策哼了一声。“我是无所谓,可以陪你站一天。你能坚持多久?”
“我……”刘协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不知是累的还是紧张,身体也跟着晃了一下。
荀彧见状,连忙上前扶住。“吴王说得对,坐而论道,还是坐着说比较好。来人,备茶,请陛下与吴王论道……”
“嗯?”孙策眉头微蹙,神情不悦地看着荀彧。荀彧一怔,有些尴尬。刘和眼珠一转,上前扶着孙策的手臂。“荀君,这里只有姊夫与内弟,哪有什么天子与吴王。”又对孙策说道:“夫君,我弟弟有伤在身,不能久立,还是到堂上坐吧。他有什么不对的,你教导教导他。”
“平时闷闷的,一提到弟弟就聪明起来了,你够有心机的啊。”孙策摸摸刘和红肿的额头。“找医匠来,用点药,别破了相。再准备点参汤、蜜茶,免得他精力不济,又说不痛快。”
刘和吐吐舌头,乖巧地应了一声,转身去安排。孙策负手,自顾自地上了堂,在主席落座。荀彧看在眼里,却无可奈何,扶着天子上堂,在客席入座。刘协倒是安之若素,慢慢坐好,又示意荀彧入座,这才再次向孙策行礼。
“请姊夫指教。”
听得姊夫二字,孙策点点头,脸色稍缓。“刚才我对荀君和你姊姊说,我可以与你见一面,但我不能保证让你满意。这并非推脱之辞,而是因为我不知道这天地之间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大道。你如果想问这样的道,就不必开口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自然无可奉告。”
天子眉头微皱,沉吟片刻,点点头。“既如此,那就说些具体的,比如这治国之道。姊夫初平二年起于襄阳,不到十年而半有天下,于治国之道想必有心得。协不才,敢请教一二。”
越舞奉上茶,孙策端起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不紧不慢的说道:“治国当然有道,不过,我理解的治国之道可能与你想象的治国之道又有所不同。”
刘协苦笑。“是,姊夫行的是王道,我行的是霸道,有云泥之别,自然不同。”
“我说的不同,不是指王道、霸道的不同。”孙策放下茶杯,提起茶壶,往刘协的杯子里倒水。刘协的茶杯本来就有不少茶,孙策倒了一些便满了,但孙策却继续倒,一直到茶水漫了出来,在漆案上蜿蜒流淌,又顺着案缘滴了下来,浸湿了刘协的衣摆。
“大王,你这是……”荀彧吃了一惊,连忙过来阻止。刘协盯着已经满的茶杯,忽然若有所悟,欠身向孙策行了一礼。“惭愧,请大王指教。协当尽捐旧学,以纳新知。”
孙策目光一闪,心中说不出的惊讶。这小子还真有几分慧根,不做和尚真是可惜了。
荀彧也反应过来,诧异地看看刘协,又看看孙策,自嘲地摇了摇头。他自诩聪明,可是在这两个年轻人面前,他的反应有点跟不上。他招了招手,命人过来擦拭水迹。
“荀君,我能否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不敢。”荀彧躬身施礼。
“你觉得治国之道在六经、诸子以内,还是以外?”
荀彧沉吟片刻。“不内不外。圣贤所言,便是治国之道,别无他义。只是旨约意深,我等领悟不足,便有偏差,难免得一漏十。”
孙策转头看着刘协。“你觉得呢?”
刘协很认真的想了想。“圣贤亦人,生于天地之间,所见所思虽逾于常人,毕竟不能遍览。且治国之道当因时而变,三代不同于上古,春秋不同于三代,于今有汉,又不同于春秋。圣人因时而作,想必也会受限于时代,有所不足吧。”
“陛下……”荀彧变了脸色,语气严厉起来。
刘协笑笑,有些疲惫,却异常坚决。“荀君,这里没有陛下,只有一个上下而求索的问道之人。”
荀彧不忍,一声轻叹,欲言又止。刘和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侍女,捧着一些参汤、蜜茶,见刘协神情疲惫,连忙喂了刘协一些参汤。荀彧也喝了一些蜜茶,却压制不住嘴里的苦涩,只得低了头,将不安和叹息藏在心里。
孙策静静地看着,等刘协喝了参汤,精神复振了些,这才接着说道:“圣贤是不是人,且不去问他,反正孔子为汉制法这种事,我是不信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与其寻章摘句,一心想从圣人经籍中寻求治国之道,不如老老实实地做些实事,从最基本的问题解决起。于我而言,最基本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吃饭,二是安全。想吃饭,就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说什么都是白费功夫。求安全,就要让自己有足够的武力,不惧任何人、任何形式的强取豪夺。”
刘协思索良久,点点头。“土地兼并和兵制荒废的确是本朝痼疾。从光武皇帝起就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始终没能解决,反倒越演越烈,终于不可收拾。时至今日,不得不行雷霆手段。”
荀彧忍不住说道:“大王的雷霆手段的确是立竿见影,却非长治久安之策。世家亦非天生巧取豪夺而来,亦是历代积德所致。旧的世家虽去,新的世家又生,大王阻止得了吗?”
“天下有一成不变,就能长治久安的治国之策吗?”孙策摇摇头。“我不认为有,也不奢求,我只能先解决眼前的问题,然后再考虑以后的问题。如果眼前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却痴心妄想什么长治久安,岂不可笑?”
荀彧语塞,张了几次嘴,却无言应对。现在可不就是这种情况,孙策的治国之道也许不能长治久安,但他至少眼下没有对手。你可以说他没有远见,只顾着眼前,但他至少顾了眼前。
“我读书少,不相信什么天不变,道亦不变。新问题总是会有的,而且肯定会有。可以以史为鉴,却不能照搬,人毕竟还是要向前走。与其相信古人有什么万世不变的治国之道,不如相信后人有能力解决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不是圣人,没有能力创建什么万世太平,我只想做好眼前事,解决我现在面对的问题,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有尊严的活着。”
孙策顿了顿,又道:“道很远,人很近。你不让别人有尊严的活,他就会让你没尊严的死,即使是蝼蚁也能毁灭殿堂。百姓国之本,你把百姓当蝼蚁,肆意践踏他们的尊严,还指望他用血汗来供养你?”
孙策转向荀彧。“荀君,你在关中效仿新政,为什么收效甚微?为什么你从南阳工坊挖走的工匠又陆续回到南阳?”
“敢请教。”
“你以君子自居,以牧民自许。在你的眼里,民是什么,是与你一样的人,还是与牛羊一样的牲畜?那些从南阳返回关中的工匠,你可曾真正视他们为拯救朝廷的希望,敬之信之?”
荀彧脸色变了变,一声轻叹。“原来大王致胜的秘密一直就在眼前,我却有眼无珠,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