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_分卷阅读_29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儒家是儒家,但与当今的儒家学说有些不同。贾生传的是荀氏学。”
  孙策转转眼珠,有点明白杨修的意思了。“荀子的学说?”
  杨修微微一笑。“前汉初的几位大儒传的都是荀氏学,陆贾、贾谊,包括董仲舒在内,都深受荀子影响,其天人合一的观念就来自荀子。董仲舒后,公羊学大盛,荀氏学说却少有人问津。即使孝宣帝以天子之尊推崇《谷梁》,《谷梁》还是不如《公羊》势盛。将军可知为何?”
  “还请德祖指点。”
  “但董仲舒传的却是公羊学,以性善情恶为论,崇尚以德治民。荀子以性恶为论,崇尚以礼治民,但重礼轻德很容易变成以法治国。秦因法而强,旋即又因法而亡,与荀子的学说干系不小。有名的大儒中唯荀子至秦,荀子的两个弟子都是法家,秦亡更与李斯有直接关系。”
  孙策笑了,反问道:“所以呢?”
  “所以贾生虽然意气风发,却无用武之地,只能作《吊屈原赋》以自况。虽然振聋发聩,却只能解帝王鬼神之疑,不能为天下立法。”
  孙策看着自信满满,甚至有些得意洋洋的杨修,忍不住笑了起来,随即又叹了一口气。“德祖,你还是太年轻啊。慢慢来吧,能把主簿做好不错,毕竟萧何也是三杰之一,能封万户侯的。”
  杨修原本很得意,觉得自己终于逮着机会,可以好好给孙策上一课了,没曾想被孙策鄙视了。看着孙策这一副欲言又止、恨铁不成刚的模样,杨修心里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还请将军指教。”
  “算了,拔苗助长没好处,还是等你自己慢慢悟吧。”孙策仰起头,看着皎洁的明月,又是一声轻叹。“我将真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噫,微斯人,吾谁与言?”一边摇头叹息,一边转身进舱去了。
  杨修抬起手臂,想拦住孙策,却看到郭嘉斜倚在舱壁上,摇着羽扇,笑盈盈地看着他,顿时大窘。他转身刚想走,郭嘉幽幽说道:“德祖,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将军对你期望甚高,你可不要辜负他。”
  杨修甩甩袖子,背着手。“有祭酒这样的大才,我成不成器,又有何干?”
  郭嘉走了过来。“不然,欲成大事,必得虚实并用,文武并济,岂是一人可成?张子布、张子纲统领后方,子正与周公瑾乃是方面之任,我与士元随军出谋划策,黄忠、甘宁等人皆是一军之将,这些都是实务,将军身边唯缺一个董仲舒式的大才。你家学渊源,过目不忘,又才思敏捷,本是最好的人选,可惜你年纪轻轻地却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不敢逾藩篱一步,岂不让人失望?你当真甘心做个主簿吗?”
  杨修欲言又止,转身离去,步履匆匆。郭嘉微微一笑,转身向孙策的船舱走去。孙策的舱门已经闭上,里面有悉悉窣窣的声音。郭嘉抬起手,敲了敲舱门,里面的声音停了,传出冯宛的声音,有些不耐烦。
  “谁啊?将军要睡了,有事明天再回吧。”
  “那我就站在这儿说吧。”郭嘉靠在舱门口。“请夫人转告将军……”
  话音未落,舱门被拉开了,冯宛出现在门口,有些惶恐地看着郭嘉。“原来是郭祭酒,请进来说话。”
  郭嘉探头看了一眼,见孙策坐在床边,衣衫不整,看起来的确是准备休息了。他也不介意,举步走了进去,又对冯宛说道:“请夫人准备一壶茶,要浓一些,多放点姜。”
  冯宛点头答应,转身出去安排。郭嘉进了舱,坐在孙策对面,低下头,打量了孙策一眼。孙策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有话就说,没话赶紧走,大半夜的不让人睡觉,有意思吗?”
  “真有事,不能等。”郭嘉连忙说道:“将军,你认得一个叫王晟的人吗?”
  孙策一愣。他当然认识,王晟是孙坚的好友,不久前孙坚还特地写信来,让他和王晟联系。他进吴郡后,派人去请过王晟,但是没见着,使者说王晟不在家。“他是家父的好友。”
  “有多好?”
  “非常好。嗯,就像你和沈子正。”
  郭嘉点了点头。“他就在浙江对面等你,大概有两万人。”
  孙策眉头一挑,酒意顿时去了一半。两万人?这肯定不是来迎接啊。这老家伙想干什么?我还指望着他能看在交情上帮衬我一把,没想到他还是要来拆我台。为什么啊?我现在这么客气,见谁都三分笑,就是不想在家乡杀人,和气生财,共同发展,连沈直都愿意为我去说服盛宪了,怎么王晟反倒来攻击我?
  怪不得不在家,原来是招集人马准备杀我。孙策越想越生气,心里的火苗腾的就起来了。
  “除了王晟,还有谁?”
  “还有乌程的宗帅邹他、钱铜,听说严白虎也与他们有联系,另外还有一些周家及其姻亲的部曲。”
  孙策微微颌首。“这么说,这是会稽世家向我示威啊。”
  “正是,是和是战,将军要做好准备才行。”
  “和什么和,把脸送过去让他抽么?”孙策冷笑一声:“我让得已经够多了,既然他们主动把脖子伸过来,那我也没什么好客气的,就拿他们开刀。立刻召集诸将议事,击破他们。”
  郭嘉诧异地看着孙策,随即点了点头。“将军所言甚是。恩威并施,恩已经施得够多,的确该发发威了,要不然他们会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只是他们有两万人,数倍于我,不可等闲视之。”
  第809章 备战
  固陵。
  沈直一身短衣,快步进门,来到阶前,一跃而上,几步便赶到室外。盛宪听到脚步声,起身开门,刚拉开门栓,门就被沈直推开了,险些打在他脸上,立刻便有些不悦,再看沈直这身打扮,又转怒为喜。
  “伯平倒是有备而来啊,甚好。”
  沈直微怔,随即明白了盛宪的意思,不禁苦笑。他闪身进屋,顺手掩上了门。“阿翁不在山阴,来到固陵是迎接新太守吗?”
  盛宪讶然,抚着胡须,白皙的脸上露出怒容。“伯平,我在你心里就是这样的人?我以为我们翁婿相知,没想到伯平如此视我,真是令人失望。”一甩袖子,径直回到自己的席上,也不招呼沈直入座,神情冷淡。
  沈直眨眨眼睛,跟了过去,在盛宪对面坐下,躬身施礼。“阿翁,小子无知,不解何处误会了阿翁,致阿翁如此生气,还请阿翁直言当面。”
  盛宪瞅瞅沈直,见他风尘仆仆,面有倦容,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了。沈直大老远的从吴县赶来,一片孝心可嘉,便缓和了口气。“我来固陵,并非迎接孙策,而是为了阻止孙策入郡。”
  “为什么?孙策是朝廷任命的会稽太守,他又与阿翁无冤无仇,反倒杀死了许贡,于阿翁有报仇之惠,阿翁何必要阻他入郡……”
  “你说什么?”盛宪愕然地看着沈直。
  “我说错了吗?”沈直迎着盛宪的目光,怯怯地说道。
  盛宪大发雷霆,拍案而起。“你岂止错了,简直是大错特错。如果你想劝我依附孙策,就不用说了,去对岸向孙策示好吧,就让我盛宪看错了你,看错了你沈家。”
  盛宪本以为沈直是来帮忙的,还高兴了好一阵子。太守郭异要阻止孙策入郡,组织了一批人,他也身在其中,但他没有部曲,也不通武事,只能助助威,帮帮腔,现在沈直来了,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憾。沈直文武兼备,又通晓兵法,是他们眼下最缺乏的人才。没想到沈直居然说他们阻止孙策入境不对,还说孙策杀了许贡,于他有恩,简直是岂有此理。
  是可忍,孰不可忍。
  沈直很无辜。他从吴县赶到山阴,又从山阴赶到固陵,可不是想帮郭异阻拦孙策。别看郭异纠集的人不少,但他们不可能是孙策的对手,只会给孙策一个杀人的理由和机会。但他也清楚盛宪的脾气,明说是不可能说服盛宪的,只能拐着弯的提醒。
  可是看起来效果并不好,盛宪根本没有听他解释的心思。他又不能就这样走,这可是夫人的父亲,他不能坐视不管。沈直眼珠一转,连忙笑道:“阿翁误会了,你志向高洁,我岂能劝你依附孙策,只是有些不解罢了。孙策是朝廷任命的会稽太守,他到会稽上任是名正言顺的事,会稽豪杰为何如此,小子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盛宪也有些搞不清状况。他对这个女婿还是了解的,应该不会和孙策同流合污,也许是真被孙策迷惑住了?毕竟孙策任会稽太守的确是朝廷任命的,沈直慑于朝廷威严也是有可能的。“你以为朝廷任命孙策为会稽太守是愿意的吗?这是被迫无奈。别的不说,就以孙策擅取丹阳、吴郡,他就不是什么忠臣,朝廷如果知道了,还能让他做会稽太守?当槛车征诣廷尉才是。何以至此?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盛宪教训了沈直一通,见沈直俯首受教,气也消了大半,大有拯救了沈直一回的成就感,命沈直早些休息,明天带他去见太守郭异,说不定能得到重用。
  ……
  诸将刚刚赴宴完毕,都还没有睡,接到命令就赶了回来。孙静听到消息,也跟了过来。
  孙策脸色很不好,杀气腾腾。郭嘉把刚收到的情况说了一遍,诸将一听,不仅不生气,反而很开心,一个个挤眉弄眼,摩拳擦掌。见此情景,孙静很不安,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伯符,这一仗不好打,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孙静是叔叔,孙策不敢轻慢,连忙向孙静请教。孙静说话很慢,声音也不大,总给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但他说的事却非常重要。
  由吴郡入会稽,最方便的地方是从钱唐附近的柤渎过江。柤渎向东便是水面宽阔的海,波浪很大,附近也没有适合登录的码头,向西是山陵地带,比如富春对面就是一大片山地,不合适耕种,通常都做为墓地,孙家祖先就葬在那里。对于大军来说,步行还勉强,辎重就很难运输了。
  正因为钱唐方便渡江,所以江对面修有一座城,叫固陵。城如其名,不仅在一片临江的高地上,而且很坚固。郭异派兵阻击孙策,必须会在固陵安排重兵。除此之外,在钱唐与富春之间,还有一个叫查渎的渡口,那里不如柤渎方便,也能渡江,只是江对面也有丘陵,如果对方在那里设兵阻止,同样难以攻击。
  除此之外,钱唐是江口,受海潮影响,江水逆行,本地人称为海神出巡,水位时刻在变化,不熟悉水情的人会触礁。现在是二月,正是一年中潮水比较大的季节,仅次于八月份。别看甘宁的部下是长江里弄舟的好手,到了这里未必就能适应。
  凌操附和孙静的意见,他是余杭人,对此也不陌生。
  孙策同意孙静、凌操的看法。历史上他就是被王朗阻于固陵,后来也是孙静献计,从查渎偷袭成功。现在情况稍微有些变化,可能比历史上更难,但没困难要上,有困难也要上,堂堂的会稽太守总不能被人挡在郡外,不能上任吧。
  “安排警戒,防止对方袭营。兴霸,让水师的兄弟辛苦一些,随斥候营的兄弟一起打探消息,搞清楚可以登陆的地方,能突袭就突袭,不能突袭就强攻。”
  “喏!”甘宁大声应喏。
  “仲德,你是本地人,熟悉地形,水性又好,做兴霸的副手,协助兴霸。”
  凌操挺身而起。“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其他诸将演习登陆战术,随时准备出战。”
  诸将轰然应诺。
  第810章 文和计
  河东,安邑。
  牛辅在小院前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胡赤儿,提起大氅,刚准备进门,见董越一行从远处急驰而来,便停住脚步。董越等人奔到门前,勒住坐骑,见牛辅站在门前,不禁大笑道:“使君来得早啊。”
  牛辅摸着杂乱的胡须,似笑非笑。“你都从黾池赶来了,我再不到岂不是太怠慢了。怎么样,洛阳最近有什么动静?”
  董越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牛辅身边,与牛辅一起进门。“洛阳没什么事,太尉在屯田,准备什么比武大会,搞得挺热闹的。如果不是凉州人,我真想去凑凑热闹,看看关东有什么英雄。”
  牛辅“嗤”的笑了一声,附和了几句,随即又问起董越来意。董越露出为难之色,抓了抓头。“说起这事,也和比武大会有关,朱太尉说洛阳来的人不少,粮食紧张,削减了给我的配额,我和他说了几次都没用,想硬抢吧,洛阳那边兵还真不少,真要撕破了脸,我也未必能占到便宜。这不,没办法,只好来找文和商量商量。你呢,巴巴的从晋阳赶来又有什么事?”
  牛辅诡异地一笑。“大事,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且,还装神秘,臭毛病,是不是并州那些人教的。”
  董越笑骂了两句,两人一起走进门,前庭有不少人在等着,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说话,看到牛辅和董越进来,他们都闭上嘴巴,看了过来,眼中露出既有嫌恶又有畏惧的神情。牛董二人也不在意,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眼神,旁若无人的大步走进中庭。沿途遇到的掾吏都让在一边,有的装作没看见,有的强笑着打招呼。
  两人来到中庭,见贾诩坐在堂上,面前跪了一群人,有的正在回话,有的被按在廊下,扒了裤子,正在用刑,屁股打得啪啪响,却没人敢叫一声。牛辅和董越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摇头。两人上了堂,咳嗽一声。贾诩抬起头,有些惊讶。
  “你们怎么遇到一起了?”
  “这就是叫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正好在门口遇到了,也是缘份。文和,你这河东太守做得挺像回事啊。”
  “唉,别提了,烦死了。”贾诩苦笑着摆手,起身吩咐了几句,让卫觊接着处理事务,自己引着牛董二人来到偏院。三人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很是高兴,尤其是牛辅,一个劲的夸贾诩有太守的模样,嚷着要将贾诩调到太原任太守,与他同城而治,顺便帮他把并州刺史的公务处理了。
  董越也有同感。对他们来说,打仗简单,治理民政太难了,一堆堆的账本,看着就眼晕,不看又不行,谁知道那些掾吏搞什么鬼。明明他刚从洛阳要来一点东西,一转眼,东西没了,用哪儿去了都不知道。
  听着两人抱怨,贾诩也很同情他们。他清楚他们的能力,刺史也好,太守也罢,都不是他们能应付得来的,交给别人也不行,欺上瞒下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正想和你们说这事。”贾诩请二人入座。“文优先生游历南阳,大开眼界,说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做法。比如讲武堂……”
  牛辅连连摇头。“讲什么武啊,关东书生才需要这些,我们不需要。”
  “我们是不需要讲武堂,但是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建讲文堂啊。”
  “讲文堂?”牛辅和董越一头雾水,四只大眼瞪着贾诩。
  贾诩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所以孙策要建讲武堂,培养下层军官,凉州人大多习于战阵,不需要讲武堂,但他们缺少学识,不擅长理政,把政事交给关东人又怕被他们骗。所以贾诩想了一个主意,从军中挑选几百个年轻机灵的,让他们弃武学文,等他们能处理政务之后就把他们派到属下的各县做令长,或者安排给各营做参谋。这些人都是凉州人,信得过,也能作战,做了县令县长就能成为他们的爪牙,帮他们控制好地盘,再也不用担心被外人蒙了。
  牛辅一拍大腿。“对啊,这个主意好,我怎么没想到?并州八郡九十八城,也就是一百多人,加上刺史府、太守府,最多两百人而已,关东人不听我们的,我们就用自己人,还放心。”
  董越有些担心。“来得及吗?读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他们拿刀砍人还行,让他们拿笔写字……”董越连连咂嘴,觉得这件事没那么容易。
  “正因为难,我们更要做,要不然永远被关东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关东人为什么看不起我们?就因为他们觉得我们离不开他们。如果我们自己培养人才,他们的县令、县长做不成了,还敢这么嚣张吗?”
  “可是读书不易啊,没有几年苦读,很难成才。”
  “我们又不是培养博士,要那么多学问干什么?能看懂公文、能算账就够了。我估计一年半载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有人学得好,再多读些经也未尝不可。”
  董越想想,还是觉得不靠谱。“文和,虽说只抽调两三百人,可是能读书的年纪不能太大,还要聪明,这可都是各营的精锐,一下子抽出这么多人,战力会受影响啊。”
  “放心吧,两三年之内不会有大战,两三年之后,这些人培养出来,再让其中一部分返回军中,各营战力只会增加,不会降低。”
  牛辅不解。“为什么说两三年之内不会有大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