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反派痛哭流涕_分卷阅读_1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绍想起沈恪,再想起沈蘅,脸色便渐渐的变了。
  他嘴唇动了动,到底还是道:“既如此,便听从大哥安排吧。”
  三天之后,沈启和沈章接到了来自吏部的任命书,令兄弟二人前往东郡,协助郡守处置当地一干军政事项。
  沈启再升一级,授从四品宣威将军,沈章授从五品东郡吏房管事,以他们现下的年岁而言,这无疑是越级擢升了,但实际上,并没有人因此而对他们心生歆羡。
  原因无他,一来东郡位处于国境东南,与南唐接壤,向来多兵祸,近来又异动频频,二来则是东郡很穷,鸟不拉屎的那种穷,能把赋税收出来,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两个前程大好的年轻人被派遣到这儿去,要说是没什么黑幕,那谁都不会相信,没过几天,市井之间就有了传言。
  “——这是裴家怕两个孩子将来得势,会去报复他们呢!”
  “真是不要脸,当年那件事情,沈家不去找裴家算账也就罢了,他们哪里来的脸面去报复沈家?”
  “那可是亲生儿子啊,居然都下得了这种狠手,叫他们到那种地方去,不就给毁了吗?”
  “这有什么奇怪的,裴六郎的娘当年连婆婆都敢毒死,裴六郎也是能杀自己发妻的人,这会儿再害死两个儿子,有什么稀奇的!”
  “这一家人,真是……啧啧!”
  这风声一传出去,裴家刚刚有所转圜的声望立马下跌了至少五十个百分点,连建康勋贵们看他们的脸色,都有点不对了。
  原因无他——虎毒不食子啊。
  裴家能做出这种事,怎么叫人不觉得胆寒?
  裴蕴跟裴绍被形形色色的眼光戳的脸色发烫,舆论所限,到底是挺不住了。
  沈启兄弟俩不愿见裴绍,他便在官署外等,见了去领文书出来的沈启、沈章兄弟俩之后,轻咳一声,板着脸近前道:“直到现在,你们还是冥顽不灵吗?”
  沈启撩起眼皮子看他一眼,道:“裴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裴绍顶讨厌他这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老子,自己是儿子呢。
  他皱起眉,道:“你们去东郡的任职,倒也不是不能商量,只是……”
  “裴大人。”沈启淡淡打断了他:“我兄弟二人前往东郡,乃是受朝廷委派,与你有什么关系?你是什么身份,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结果?”
  官署外还有行人,远远瞧见这父子三人,便驻足观望,听沈启如此言说,禁不住笑出声来。
  裴绍被他下了面子,脸上火辣辣的烫,铁青着脸,道:“顽固不化!你可知那东郡是什么地方?真到了那儿,你们哭都来不及!”
  “都是为百姓做事,为天下谋福祉而已,去哪儿不是一样?”
  沈启淡淡道:“我不想去,你不想去,大家都不想去,干脆把东郡送给南唐好了,还守着它做什么?”
  裴绍面色为之一僵:“你!”
  “裴大人,那是我们的土地,是祖先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后世人唯有珍惜,哪有挑三拣四的道理?若按照你的说法,只管留在建康享清福便是,谁要管外边儿是何光景?”
  沈启脸上显露出几分讥诮:“哦,我忘了,一直以来,你们裴家都是这么做的,难怪现下会这么想了。”
  裴绍脸色愈发难看,周遭人却是肃然起敬。
  一直以来,官员们都以久居建康为荣,不愿前往地方,而那些偏远穷苦之地,更是被视为阿鼻地狱,无人愿意涉足,若是被分派到那些地方去,更是叫苦连天,何曾有人说出过这么一番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为官做吏,要想的便是兼济天下,”沈章则平和道:“裴大人,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难道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家国困窘,边境不宁,我辈本该济世救民,既如此,请自启、章起!”
  众人听得面露敬色,纷纷近前去向这两个年轻人致意,官署内的三台八座听闻此事,也是面露欣然之色。
  裴绍原本是想以东郡困苦来迫使两个儿子低头,不想反倒被人按倒在粪坑里,踩着他的后脑勺刷了一波声望,当真又窘又羞,狠狠瞪了那两人一眼,拂袖而去。
  “他们既愿意去,那就去吧,”裴蕴听闻此事,也是冷笑:“真到了东郡,可不是耍耍嘴皮子就行的!”
  ……
  对于别人而言,东郡是阿鼻地狱,但对于沈启和沈章而言,却是最好的练手之地。
  如若真的不想去,只管去沈家的门亲故旧那儿走动,总不至于更改不了这政令,实在不行,递一句话给临平道长,他在皇帝那儿的面子可远比裴蕴大,何必等着瞧裴家的脸色。
  天下承平的时候不多了,他们要尽快组建起一支强悍的势力来,也要尽快提升官位,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地方比东郡这样又穷、又面临南唐压迫的边境郡县,更容易做出成绩?
  燕琅听闻此事,不过淡淡一笑,沈启毕竟是做过皇帝,打过天下的人,要是连这点事都处置不好,那皇帝趁早别当了,回吴兴来打鱼吧。
  沈恪知晓这两个孙儿根底,自然不怵,吩咐人帮着提供物资,自己却在吴兴招兵买马,进一步夯实基础,以备来日。
  东郡临近南唐,原是边防要地,只是因为朝廷不甚重视,军费又屡有克扣,边军自然不堪一击,作战中屡屡败退。
  军纪废弛,南唐人不时过境劫掠,商队等闲都不愿过去,如此一来,商业怎么可能发展的起来。
  东郡的本地郡守上了年纪,原本就是到这儿来养老的,什么都懒得管,只等着年岁到了致仕了事,他是省了懒,只苦了东郡百姓。
  沈启到任之后,便开始重整军纪,他年纪小,又是空降过来的,难免有人不服。
  他也不心急,吃住都在军中,与士卒同进退,东郡虽无大战,却也是纷扰不断,作战之时,他身先士卒,战后更不会克扣士卒功勋,如此为之,便渐渐赢得人心。
  东郡将领小部分是士族出身,到这儿来也只是为了混个功勋,饶是没有功绩,官职也是扶摇直上,其余大半将领却是东郡人氏,为护持这方水土久居于此,因为朝中没有门路,十几年下来,仍旧在原位置上一动不动。
  沈启对他们之间的矛盾看得清清楚楚,却也不动声色,一边以一己之力收服军心,一边对本地将领暗加拉拢,接连打退几次南唐来袭之后,他声望日高,隐隐有成为此处军队领头人的态势。
  南唐来侵被打退之后,东郡民心为之一稳,郡守年老,不愿理事,沈章便以佐官之名主政,一边以县衙税收为担保,向祖父沈恪借贷,先将东郡废弛的道路修好,招引商队商铺前来经营,又亲自到乡野田间去了解农事,劝课农桑。
  东郡无南唐入侵之扰,百姓又有政策和技术上的指导,自然收成甚好,民生逐渐恢复,府库中甚至有了结余。
  到第二年,沈章主持修建河渠,饮江河水入东郡灌溉农田,借牛马于农家,进一步发展生产,是年东郡大治。
  正宁十年,南唐国主李昊驾崩,其子李晟继位,当年九月,便举兵北进,东郡正是南唐军前进的第一站。
  沈启身为东郡官职最高的武官,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先以轻骑击退南唐军前锋,为郡中百姓争取了撤退时间,然后再率军后退五十里,让出东郡腹地,待南唐军深入之后,方才联合周遭郡县合而围之,一举歼灭来犯之敌。
  大齐承平已久,近年以来在战场上屡屡失利,年年给岁币,官方说的好听点,管这叫屡败屡战,但谁都知道实际上就是屡战屡败,勉强蒙一层遮羞布而已。
  东郡全歼来侵之敌的消息传出,皇帝大为振奋,虽然觉得这都是自己在宫里烧香拜佛吃药丸的功劳,但对于沈启这个领军之人,却也不吝恩赐。
  以一郡之兵尽退南唐来敌,这功劳着实不小,以此进沈启为正四品忠武将军,赐南安伯之爵;沈章辅佐运筹有功,进一级,以正五品官身,协助郡守治理东郡。
  这一年,他们二十岁。
  南唐北进只是一路,大齐之西的西秦,大齐以北的燕国,都对这片富庶的土地虎视眈眈,随时想着咬一口肉下来。
  接下来的几年里,大齐处处着火,边境不稳,偏又遇上天灾,连年不曾降水,朝廷派人前去赈济救灾,粮食却被钦差与当地官员倒卖,灾情由此愈发严峻,流民四起。
  这样的危局于其余人而言或许是劫难,但与沈启沈章而言,却一大机遇,无可畏惧,朝廷的调令下来,兄弟二人各奔东西,沈启自去西境抵御西秦,沈章则被派遣至北方处置流民,清查救灾粮食被贪墨一案。
  沈启毫不畏惧,率领一众亲卫抵达西境之后,便先往军营去抚慰伤病军士,然后便召集众将,严明军法,次日更是亲自披挂上阵,一举止住边军颓势。
  监军江明源纵容麾下将领杀良冒功,侵吞其余士卒军功,事发之后,又以自己出身顶级门阀,蔑视于人,言必称家中祖辈几人为相,几人为尚书,沈启斩之,以正军法。
  流民之事,在于百姓无以为生,大半人附从作乱,并非有谋反之意,只是为了吃一口饱饭。
  沈章用计使其内部分化,杀积屯粮草,恶意抬价之豪强,开仓放粮,民心为之一稳,旋即又清查倒卖赈灾粮草一案,揪出幕后之人后,将其腰斩于市,以平民愤。
  混乱的局势给了他们无限挑战,也给了他们乘势而起的机遇,沈启以功封安国侯,沈章同样进为四品正议大夫,这一年,他们二十四岁。
  功勋的获得也伴随着困境和危险,为了扫清障碍,他们跟建康的顶级门阀站在了对立面,曾经的盟友承恩侯府在沈章清查贪污粮草一案时折了自家儿郎,皇太子也失了几个得力心腹,从前的亲密挚友,瞬间反目成仇。
  沈启锦衣玉带,阔步走入太极殿时,远远遇见承恩侯,便见他面色冰冷,瞥了他一眼,冷笑着离去。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
  谁还在意他呢。
  沈启也笑了,抚着手指上的扳指,举步进了内殿。
  皇帝看起来更加老迈了,精气神儿倒是还好,沈启听手下幕僚提过,皇帝这两年就跟疯了一样的执迷于长生,甚至叫人搜罗了童女近千人,以她们未逢天葵前的血液炼丹,以求万寿无疆,不老不死,只是效果究竟如何,便未可知了。
  沈家的崛起自然引起了皇帝的忧虑,即便他不忧虑,皇后和皇太子也会叫他忧虑的,毕竟,沈启和沈章太年轻了。
  他们还有很多前进的机会,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二十四岁便朱紫加身,以后封无可封了,又该如何?
  皇帝被这话撩动的起了杀机,只是这时候大齐已经糜烂到根子里了,真杀了沈启,谁来帮他戍守边疆?把皇太子派过去吗?
  他有些犯难,这事儿便暂时给停住了,回去吃一颗金丹,皱着眉开始打坐念经,又或者是画些谁都看不懂的符号。
  新安三年,东南流民起事作乱,声势之大此前未有,三日之间,朝廷失去了东南六郡的控制权。
  这消息已经够坏了,但更坏的还在后边,西秦偷偷派遣人去串联异姓王凉王,许以重利,希望他能反水,为西秦引路,东攻大齐。
  凉王嘴上答应了,收了好处之后却立时变色,令人备天子旌旗,自行称帝。
  西秦见他言而无信,自然衔恨异常,但大齐这边儿腹背受敌,也好不到哪儿去。
  ——几方战场可都在大齐境内,真要是打烂了,最后收拾烂摊子的不还是自己?
  皇帝慌得要死,也怕的要死,然后就丢下一摊子事儿,满心虔诚的到后殿去为大齐将领士卒们祈福去了。
  皇太子揽了权,却也无计可施,在自己人里调兵遣将,却见众臣纷纷退避,或是言说年老,或是言说无能,竟无一人敢主动进军。
  皇太子脸色青白不定良久,终于还是咬牙道:“去请安国侯前来共商国是!”
  沈启领命而发,却不急着料理凉王,先去平定东南,稳定大齐腹地之后,方才领军西进,入逼凉州。
  不出一月,逆党乞降,伪帝凉王杀死妻妾儿女之后,在府邸中绝望自裁。
  此事终了,沈启却不曾返回建康,而是前往吴兴,拜见祖父母亲之后,便在此地停驻不前。
  与此同时,沈启的心腹联合多地州郡长官,请封安国侯为王。
  皇帝看着那个年轻人从裴家子变成沈家子,也看着他一步步走到这位置,说是心里不慌,那是骗人的,但若是将他除去,又恐万一事泄,闹将起来,反倒不美。
  他怕,皇太子只会更怕,毕竟皇帝年老,没几年可以活了,但他还很年轻,还要面对沈启很久。
  “封王一事,倒也不是不能应允,只是在这之前,或许可以给他套根缰绳,”皇太子道:“沈启此时尚未娶妻,父皇何不令其尚主,届时咱们便是一家,既给了他尊荣,又可使沈家继承者的身上流有天家血脉,岂不一举两得?”
  皇帝思量再三,召了亲近臣子前来,众人也都颔首赞同。
  故而当燕琅与沈启、沈章一道抵达建康的当天,便见到了那位盛气凌人的华阳公主。
  只论容貌,她是很美的,簪珥华丽,裙裾曳地,面容鲜活而娇艳,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通身都是清新的朝露气息,只是下巴微微抬着,看起来有些倨傲。
  “你便是沈启?”华阳公主双眉一挑,如此询问。
  沈启斜她一眼,却没说什么,只微微躬身,向燕琅道:“母亲住的地方是我亲自布置的,您再去看看,若有不中意的的,我再叫人改。”
  燕琅轻轻打着团扇,含笑应了一声,却见华阳公主的目光扫了过来,上下打量她一眼,有些轻鄙的道:“听说,沈夫人在吴兴蓄养了好些男宠?你可别把这样的淫/秽风气带到建康来。”
  燕琅神态自若,沈启与沈章却同时皱起眉来。
  “送母亲去歇息吧。”沈启向弟弟这么说了一句,这才转向华阳公主,脸上带笑,慢慢走到了她近前去。
  他生的英俊,宽肩窄腰,轩眉俊目,华阳公主见他迫近,脸颊慢慢的烫了,有些不自在的捏了捏帕子,羞涩的哼道:“从前怎么样我不管,日后我嫁进沈家,可不能有这些糟污事。沈家本来就被裴江高柳这样的门第轻看,你母亲再这样,不是更叫人……”
  沈启抬手给了她一个耳光,“啪”的一声脆响,也把她接下来的话给打没了。
  作者有话要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