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能娶_分卷阅读_120
而他,更想看到她眼中的月光,与她一道看,与她一道画。
长长舒了一口气,只不过一封信罢了,已然扫去了他这几日间的疲惫。
蒋慕渊又来回把信笺看了几遍,终是依依不舍放下,重新收好。
第189章 不虚
十月初七,国子监开始新一个月的月考,整整一日下来,就算是素来成绩出众的监生,都颇为疲惫。
王琅脚步匆匆走出了国子监,有友人唤住了他,想听听他对策论文章的想法。
如今两湖水情正是要紧时,策论的题目自然也贴了这一点。
王琅顿住脚步,照着考试时的思路,与友人说了几句,刚起了头,他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纪致诚。
那边树下,纪致诚的身边也围了不少人。
纪致诚虽然前几年念书马马虎虎的,又有些吊儿郎当,但他的毕竟是纪尚书的孙儿,品行上无大错,与人往来时又大方热情,在监生之中也算是吃得开的。
而这几个月,成绩突飞猛进,更是吸引了同窗们的目光。
不过,大伙儿都感觉的出来,王琅和纪致诚之间,总有些不对付。
倒不是彼此冷脸或者出言不逊,他们两个在国子监里,平素往来都极少,以前不算一路人,在纪致诚定亲之后,气氛越发尴尬了。
都是不及弱冠的少年人,哪怕为人处世再佼佼,夹着那样的关系,到底是不自在的。
好在,也没有同窗必须勾肩搭背好哥俩的道理,见了面点了头,面子上过得去就好了。
似是察觉到了目光,纪致诚亦抬起头往这边看了一眼,见是王琅,他微微挑眉,而后稍稍颔首。
王琅亦中规中矩地回应了,之后,各自偏转过头,只当那一处无人。
纪致诚的友人看到了这一幕,啧了一声,道:“你虚他?”
“虚?”纪致诚讶异,复又明白过来,笑着摇了摇头,“不是虚他。”
至于是什么,纪致诚没有和友人解释。
王家攀上金家,看似是王琅要娶高官之女,但纪家转头主动求娶徐令意,在不少人眼中,王琅是那个失败者。
作为胜利者的纪致诚从未想过要去王琅跟前摆谱,那不是下王琅的脸,而是伤徐令意的面子。
他要娶回家的姑娘,不是用来使劲儿与人炫耀攀比的。
再说了,纪致诚跟王琅无冤无仇,他才没兴趣去踩上一脚。
退一步说,与其是无仇,反而是有几分感激,若非王家放弃了徐令意,纪致诚哪里还能娶到她。
他对徐令意是一见倾心,若无王家毁约,纪致诚的倾心也迟了。
那日的状况,纪致诚至今想起来,都像是命中注定了一般。
自华书社的品字会,纪致诚没有去凑热闹,他和好友一道在茶楼里听茶博士说故事,在其中听到了徐家大姑娘的名号。
茶博士说,徐大姑娘的一手字,惊艳了全场。
纪致诚的心思不在做学问上,但他毕竟是纪尚书的孙儿,从小到大,前朝今人的墨宝看过不少,他一时很难想象,什么样的字,可以在自华书社一众学子之间惊艳全场,他更是难以想象,什么样的姑娘家,可以写出那么一手字来。
纪致诚走出了茶楼,却偶尔间听见了王琅和徐令意的那一番对话。
他不是故意偷听的,只是正好走到那儿了,他和王琅相识,贸然露面,那场面实在太尴尬了,他只好隐在角落,被迫听了那么一段。
王琅的真心话,叫纪致诚说,实在是轻飘飘的没意思,他更想知道徐令意会是什么反应。
而后,他听到了徐令意提及她的父母,以及那一句“你比不上我父亲,你差远了”。
纪致诚彼时是震惊的。
他知道人有不同,造化不同,追求不同,但时人眼光至始至终都是以前程论高下的,侍郎徐砚就是比经商的徐驰出众,可徐令意却说,在她眼中,父亲远胜伯父。
这个姑娘,想法当真与众不同。
她仰慕的是“认真果敢”。
直到王琅和徐令意离开许久,纪致诚才从角落里出来,他没有看到徐令意的身影,不知道她的容貌,但他却对能出说这么一番话的姑娘佩服不已。
亦是倾心不已。
纪致诚去自华书社看了徐令意的那副字,落笔苍劲,凌厉的笔锋如刀削剑刻一般。
他当时就笑了,他想,字如其人,能写出这样的字,当然能说出那样的话。
徐令意极少出门,纪致诚运气不错,偶遇了那么一两回,他知道跟在姑娘家身后不妥当,但他还是做了。
如今想来,中元那天他大言不惭,没被徐令意记恨,实在不容易。
想起徐令意,纪致诚的眼中添了笑意,友人看他出神,出声唤了两句,才让纪致诚回过神来。
“这次月考,你感觉如何?”友人问道。
纪致诚答得坦然:“我用心去备考了,算是尽了全力,能不能再有进步,我也不好说。”
两日后放榜贴了成绩,纪致诚比上个月更晋了一步。
国子监里的博士们夸奖纷纷,纪致诚极其淡然,看着名次,他知道他还能做得更好。
相较于纪致诚的淡然,纪尚书笑得合不拢嘴。
月考的成绩不是秘密,各处很快就传开了,与纪尚书相熟的,少不得来与他道贺。
有人说,以纪致诚如今的踏实和进步,往后定能考取功名。
也有想拍纪尚书马屁的,那说的就不是什么榜上有名,而是状元榜眼探花郎了。
纪尚书心里也清楚,名次不是单看功课的,更需要权衡各地方,纪致诚是他的孙子,那进士及第是很难了,进士出身倒是可图的。
不过,比起功名,纪尚书更欣喜的是纪致诚眼下的状态。
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做人,比什么都好。
这几天,纪尚书挂在嘴上的话,多是“那个孙媳妇是娶对了”,只是定亲,还未过门,就能让纪致诚这般收心了,等当真嫁过来了,更加能把自家孙子管得服服帖帖的。
永王府中,永王爷让底下人打听了这一次月考的结果。
“纪家那小孙儿又有进步?”永王爷问道,“博士们都夸他?”
“可不是,都说他的策论文章很有想法,墨义和诗赋全看用心和功底,纪公子这几个月进步显著,”底下人道,“连纪尚书这几天都一直在说,孙媳妇娶对了。”
永王爷摸着下颚,皱眉想着,看来娶个媳妇还是管用的,孙恪整日里不思进取,给他把亲事定下来,不晓得能不能也收收心。
第190章 抵达
将军府长房抵达京城那一日,不止是北三胡同,珍珠巷里也轰动了。
顾云锦彼时正在徐氏屋里用午饭,听贾妇人使人来禀,说是长房的人已经到了院门口了,他们急匆匆放下筷子,起身迎出去。
走到屋子门口,不止是顾云锦,徐氏和吴氏都面面相觑。
长房的排场比她们所想的都大。
倒不是铺张,也不是不懂收敛,而是来的人比预计得多得多。
顾云思要从京里出嫁,她所有的陪嫁箱笼,满满当当都运抵了,从院门口一路排到了巷子口。
单氏从车上下来,理了理衣摆,看着迎出来的四房众人,弯着眼笑了笑。
从北地到京城,饶是爷们都要风尘仆仆的,何况是坐马车的女眷。
刚出发时,北边不计较,单氏这样将门出身的女子还策马骑行了不少天,等进了京畿,想着要稍稍中规中矩一些,便也挪回了马车里,这几天下来,腰酸背痛的。
单氏连笑容里都透着疲惫,她强打起精神来,道:“四弟妹,我们好些年没见了。”
与徐氏见了礼,单氏又看向了顾云齐和顾云锦,眼中透出几分欣慰来:“都长这么大了……”
女大十八变,公子哥也是一样的。
再说了,顾云齐离开将军府时,不过十三四岁,比小孩子大不了多少,四年过去了,个头长高了,肩膀宽了,娶上媳妇了,自然不同了。
至于顾云锦,单氏仔仔细细打量她,不得不说,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与已故的苏氏有七八分相像。
两厢多年未见,单氏并不清楚顾云锦对徐氏已然解开了心结,怕自己贸贸然提及苏氏,进京头一天就要惹得不快了,便干脆不提,只夸赞道:“我们云锦越长越俏了,可真叫人喜欢。”
夸过了侄儿侄女,单氏又看吴氏:“这是我侄媳妇吧,一看就是能干的,咱们今儿头一回见,等一会儿坐下来了,伯娘把见面礼给补上。”
单氏做事说话周全,热络的几句话,似是一下子就抹平了四年的时光。
长房晓得他们搬来了珍珠巷,也就知道了他们是借住的,单氏与贾妇人又是道谢又是感激的。
马车帘子微微挑开,一人从车上下来,笑脸盈盈,语气娇嗔:“母亲也真是的,哪有堵在门口说话的道理?都是一家人,赶紧坐下来才是。”
顾云锦循声望去,把眼前的姑娘与记忆里的人叠了叠,才记起来,那就是顾云思。
顾云思和小时候的五官变化不大,她只是长开了,却不难认。
似是察觉到了顾云锦的目光,顾云思抬眸望过来,四目相对,她笑容极甜。
顾云齐已经走出去了,与门口牵着马的两人说话。
只看背影,顾云锦当真分辨不出他们的身份。
顾云思走过来,笑着与她道:“是大哥与四哥。”
闻言,顾云锦怔了怔。
信上明明说的是,中秋之后,单氏带着顾云思进京备嫁,等出阁的时候,长房其他人会来京里送嫁,然后就在京中住下。
可为什么,大哥顾云宴和四哥顾云熙现在就抵达了?
是不放心单氏和顾云思吗?
“我们全来了,”顾云思见她疑惑,道,“云霖还在车上,还有大嫂与四嫂,丰哥儿和巧姐儿也来了。”
这下子,顾云锦是真的讶异极了。
顾家云字辈八个姑娘,长房的顾云霖是最小的那个,她的姨娘很早就病故了,一直养在单氏跟前,顾云锦离开将军府时,顾云霖还是挺受单氏喜欢的。
顾云锦认得大嫂葛氏,也抱过丰哥儿,当年襁褓中的孩子,如今虎头虎脑的,正被葛氏抱下车。
长长舒了一口气,只不过一封信罢了,已然扫去了他这几日间的疲惫。
蒋慕渊又来回把信笺看了几遍,终是依依不舍放下,重新收好。
第189章 不虚
十月初七,国子监开始新一个月的月考,整整一日下来,就算是素来成绩出众的监生,都颇为疲惫。
王琅脚步匆匆走出了国子监,有友人唤住了他,想听听他对策论文章的想法。
如今两湖水情正是要紧时,策论的题目自然也贴了这一点。
王琅顿住脚步,照着考试时的思路,与友人说了几句,刚起了头,他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纪致诚。
那边树下,纪致诚的身边也围了不少人。
纪致诚虽然前几年念书马马虎虎的,又有些吊儿郎当,但他的毕竟是纪尚书的孙儿,品行上无大错,与人往来时又大方热情,在监生之中也算是吃得开的。
而这几个月,成绩突飞猛进,更是吸引了同窗们的目光。
不过,大伙儿都感觉的出来,王琅和纪致诚之间,总有些不对付。
倒不是彼此冷脸或者出言不逊,他们两个在国子监里,平素往来都极少,以前不算一路人,在纪致诚定亲之后,气氛越发尴尬了。
都是不及弱冠的少年人,哪怕为人处世再佼佼,夹着那样的关系,到底是不自在的。
好在,也没有同窗必须勾肩搭背好哥俩的道理,见了面点了头,面子上过得去就好了。
似是察觉到了目光,纪致诚亦抬起头往这边看了一眼,见是王琅,他微微挑眉,而后稍稍颔首。
王琅亦中规中矩地回应了,之后,各自偏转过头,只当那一处无人。
纪致诚的友人看到了这一幕,啧了一声,道:“你虚他?”
“虚?”纪致诚讶异,复又明白过来,笑着摇了摇头,“不是虚他。”
至于是什么,纪致诚没有和友人解释。
王家攀上金家,看似是王琅要娶高官之女,但纪家转头主动求娶徐令意,在不少人眼中,王琅是那个失败者。
作为胜利者的纪致诚从未想过要去王琅跟前摆谱,那不是下王琅的脸,而是伤徐令意的面子。
他要娶回家的姑娘,不是用来使劲儿与人炫耀攀比的。
再说了,纪致诚跟王琅无冤无仇,他才没兴趣去踩上一脚。
退一步说,与其是无仇,反而是有几分感激,若非王家放弃了徐令意,纪致诚哪里还能娶到她。
他对徐令意是一见倾心,若无王家毁约,纪致诚的倾心也迟了。
那日的状况,纪致诚至今想起来,都像是命中注定了一般。
自华书社的品字会,纪致诚没有去凑热闹,他和好友一道在茶楼里听茶博士说故事,在其中听到了徐家大姑娘的名号。
茶博士说,徐大姑娘的一手字,惊艳了全场。
纪致诚的心思不在做学问上,但他毕竟是纪尚书的孙儿,从小到大,前朝今人的墨宝看过不少,他一时很难想象,什么样的字,可以在自华书社一众学子之间惊艳全场,他更是难以想象,什么样的姑娘家,可以写出那么一手字来。
纪致诚走出了茶楼,却偶尔间听见了王琅和徐令意的那一番对话。
他不是故意偷听的,只是正好走到那儿了,他和王琅相识,贸然露面,那场面实在太尴尬了,他只好隐在角落,被迫听了那么一段。
王琅的真心话,叫纪致诚说,实在是轻飘飘的没意思,他更想知道徐令意会是什么反应。
而后,他听到了徐令意提及她的父母,以及那一句“你比不上我父亲,你差远了”。
纪致诚彼时是震惊的。
他知道人有不同,造化不同,追求不同,但时人眼光至始至终都是以前程论高下的,侍郎徐砚就是比经商的徐驰出众,可徐令意却说,在她眼中,父亲远胜伯父。
这个姑娘,想法当真与众不同。
她仰慕的是“认真果敢”。
直到王琅和徐令意离开许久,纪致诚才从角落里出来,他没有看到徐令意的身影,不知道她的容貌,但他却对能出说这么一番话的姑娘佩服不已。
亦是倾心不已。
纪致诚去自华书社看了徐令意的那副字,落笔苍劲,凌厉的笔锋如刀削剑刻一般。
他当时就笑了,他想,字如其人,能写出这样的字,当然能说出那样的话。
徐令意极少出门,纪致诚运气不错,偶遇了那么一两回,他知道跟在姑娘家身后不妥当,但他还是做了。
如今想来,中元那天他大言不惭,没被徐令意记恨,实在不容易。
想起徐令意,纪致诚的眼中添了笑意,友人看他出神,出声唤了两句,才让纪致诚回过神来。
“这次月考,你感觉如何?”友人问道。
纪致诚答得坦然:“我用心去备考了,算是尽了全力,能不能再有进步,我也不好说。”
两日后放榜贴了成绩,纪致诚比上个月更晋了一步。
国子监里的博士们夸奖纷纷,纪致诚极其淡然,看着名次,他知道他还能做得更好。
相较于纪致诚的淡然,纪尚书笑得合不拢嘴。
月考的成绩不是秘密,各处很快就传开了,与纪尚书相熟的,少不得来与他道贺。
有人说,以纪致诚如今的踏实和进步,往后定能考取功名。
也有想拍纪尚书马屁的,那说的就不是什么榜上有名,而是状元榜眼探花郎了。
纪尚书心里也清楚,名次不是单看功课的,更需要权衡各地方,纪致诚是他的孙子,那进士及第是很难了,进士出身倒是可图的。
不过,比起功名,纪尚书更欣喜的是纪致诚眼下的状态。
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做人,比什么都好。
这几天,纪尚书挂在嘴上的话,多是“那个孙媳妇是娶对了”,只是定亲,还未过门,就能让纪致诚这般收心了,等当真嫁过来了,更加能把自家孙子管得服服帖帖的。
永王府中,永王爷让底下人打听了这一次月考的结果。
“纪家那小孙儿又有进步?”永王爷问道,“博士们都夸他?”
“可不是,都说他的策论文章很有想法,墨义和诗赋全看用心和功底,纪公子这几个月进步显著,”底下人道,“连纪尚书这几天都一直在说,孙媳妇娶对了。”
永王爷摸着下颚,皱眉想着,看来娶个媳妇还是管用的,孙恪整日里不思进取,给他把亲事定下来,不晓得能不能也收收心。
第190章 抵达
将军府长房抵达京城那一日,不止是北三胡同,珍珠巷里也轰动了。
顾云锦彼时正在徐氏屋里用午饭,听贾妇人使人来禀,说是长房的人已经到了院门口了,他们急匆匆放下筷子,起身迎出去。
走到屋子门口,不止是顾云锦,徐氏和吴氏都面面相觑。
长房的排场比她们所想的都大。
倒不是铺张,也不是不懂收敛,而是来的人比预计得多得多。
顾云思要从京里出嫁,她所有的陪嫁箱笼,满满当当都运抵了,从院门口一路排到了巷子口。
单氏从车上下来,理了理衣摆,看着迎出来的四房众人,弯着眼笑了笑。
从北地到京城,饶是爷们都要风尘仆仆的,何况是坐马车的女眷。
刚出发时,北边不计较,单氏这样将门出身的女子还策马骑行了不少天,等进了京畿,想着要稍稍中规中矩一些,便也挪回了马车里,这几天下来,腰酸背痛的。
单氏连笑容里都透着疲惫,她强打起精神来,道:“四弟妹,我们好些年没见了。”
与徐氏见了礼,单氏又看向了顾云齐和顾云锦,眼中透出几分欣慰来:“都长这么大了……”
女大十八变,公子哥也是一样的。
再说了,顾云齐离开将军府时,不过十三四岁,比小孩子大不了多少,四年过去了,个头长高了,肩膀宽了,娶上媳妇了,自然不同了。
至于顾云锦,单氏仔仔细细打量她,不得不说,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与已故的苏氏有七八分相像。
两厢多年未见,单氏并不清楚顾云锦对徐氏已然解开了心结,怕自己贸贸然提及苏氏,进京头一天就要惹得不快了,便干脆不提,只夸赞道:“我们云锦越长越俏了,可真叫人喜欢。”
夸过了侄儿侄女,单氏又看吴氏:“这是我侄媳妇吧,一看就是能干的,咱们今儿头一回见,等一会儿坐下来了,伯娘把见面礼给补上。”
单氏做事说话周全,热络的几句话,似是一下子就抹平了四年的时光。
长房晓得他们搬来了珍珠巷,也就知道了他们是借住的,单氏与贾妇人又是道谢又是感激的。
马车帘子微微挑开,一人从车上下来,笑脸盈盈,语气娇嗔:“母亲也真是的,哪有堵在门口说话的道理?都是一家人,赶紧坐下来才是。”
顾云锦循声望去,把眼前的姑娘与记忆里的人叠了叠,才记起来,那就是顾云思。
顾云思和小时候的五官变化不大,她只是长开了,却不难认。
似是察觉到了顾云锦的目光,顾云思抬眸望过来,四目相对,她笑容极甜。
顾云齐已经走出去了,与门口牵着马的两人说话。
只看背影,顾云锦当真分辨不出他们的身份。
顾云思走过来,笑着与她道:“是大哥与四哥。”
闻言,顾云锦怔了怔。
信上明明说的是,中秋之后,单氏带着顾云思进京备嫁,等出阁的时候,长房其他人会来京里送嫁,然后就在京中住下。
可为什么,大哥顾云宴和四哥顾云熙现在就抵达了?
是不放心单氏和顾云思吗?
“我们全来了,”顾云思见她疑惑,道,“云霖还在车上,还有大嫂与四嫂,丰哥儿和巧姐儿也来了。”
这下子,顾云锦是真的讶异极了。
顾家云字辈八个姑娘,长房的顾云霖是最小的那个,她的姨娘很早就病故了,一直养在单氏跟前,顾云锦离开将军府时,顾云霖还是挺受单氏喜欢的。
顾云锦认得大嫂葛氏,也抱过丰哥儿,当年襁褓中的孩子,如今虎头虎脑的,正被葛氏抱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