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_分卷阅读_59
五斤小米不值多少钱,但是是李惜文体贴同学的心意。赵曼非常欣慰,“小李同学,你想的真周到。”
李惜文再把鱼笼拿出来,“晚上找两个男同学陪我去下鱼笼,明天我们自己熬鱼汤喝!”
赵曼突然觉得之前她是白操心了,伙食什么的交给小李同学就行。
第二天早上邢兰州陪李惜文去拿那个鱼笼,提回来的鱼熬了一大锅鱼汤,这锅汤也没有加别的调料,就是洒了一点盐,每个人一饭盒都喝的干干净净。
这一开了头后面就刹不住了。
第三天鱼笼提出来,里面好几斤餐条。李惜文从供销社买回来盐,把它们抹盐烘烤成干,大家的晚饭和第二天的早饭就有了咸味烤鱼干佐餐。
李惜文也没有一直和小河里的鱼过不去,在生产队挑水的时候她看准了两个兔子洞,下工之后她和邢兰州两个人过去堵兔子洞,捉出来两大一小三只野兔,剥掉皮剁巴剁巴炖了一锅兔肉汤。
李惜文每天翻着花样上山下河的找吃的。每天都能让全体同学吃上荤。
不要讲自认为和李惜文没有交情的梁超英看见李惜文都能亲切的喊她小李同学了,就是谭云都不再和李惜文过不去了。女生们的关系变得居然有点融洽。
选择下一个调研地点的时候赵曼很果断的抛弃了纯平原的和德县,换成了仍然有河有湖的白河县。
第79章 冬天
白河县是京郊的主要水稻和渔业产区。
北方就种一季水稻,还有两个月才收割呢。地势低水还多的地方也不需要抗旱。社员同志们编苇、打渔、田间管理什么的当然很忙,但是人家忙的都是技术活,大学生们想帮忙社员同志也不敢同意啊。
白河县的苇席、苇帘、苇箔行销整个北方。县里和社员家庭都是比较富裕的。所以在白河县的调研就没那么艰苦了,赵曼他们这一行大学生都被分组安置住进社员家里。
然而,即使是北方相对富裕的地方,离李惜文觉得已经很落后的向阳公社都还有一点距离,和齐市郊区的富裕农村更不能比。
白河县实际距离平京不到两百公里,县内道路基本上都是大车道,通往平京的那条公路在白河县境内都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客车一天只有早晨有一班,交通真不怎么方便。
白河县境内多湖泊,县内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
但是,吴省靠新阳江的每个公社都有好几艘装柴油发动机的渔船和运输船,白河县这种渔业大县总共都没有十艘装柴油发动机的船。
在李惜文看来,白河县的落后交通严重阻碍了整个县的经济发展,也严重阻碍到普通平京市民比如她家的生活水平提高。
把赵曼老师布置的调查任务完成之后,李惜文用李大海给她看过的调查材料做模板,拉着邢兰州把白河县的每个公社都跑了一遍,俩人合写了一份白河县手工编织和渔业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李惜文还大胆的预测:改善交通情况之后,白河县的苇编生产规模还可以扩大一倍,平京的市民家庭每周都能吃到一次鱼虾。
按照李惜文的想法,这个调查报告需要给她爸看过再决定要不要交给学校。所以他俩在调研结束回京之后就继续写学校的调查报告去了。
但是邢部长来京开会,在邢兰州那儿看到初稿非常得意两个孩子会思考,去探望老领导的时候没忍住炫耀了几句,于是邢兰州李惜文和初稿就被老领导派来的人接去了福山。
李惜文开始还有一点激动,以为她能见到名字不一样的历史名人。
然而邢部长的老领导不只名字陌生,长相也是陌生的。李惜文不敢在完全陌生的领导身上押宝,不管老领导问她什么,她都只笑不说话。她真实年龄十六岁还不到,老领导也只当她是年纪小胆子小,关怀了两句学习生活情况就放过了她,专心询问邢兰州去了。
这个调查方向其实是李惜文的主意,但是李惜文的年纪太小了,邢兰州担心说出来别人不相信。就是领导伯伯相信了,有功劳摆几年也未必能落到李惜文身上,所以他就把这个功劳转移给了他爸和李大海。这个问题是他们两家一起吃饭时,他爸和李叔叔聊天怎么怎么样,那个想法是他去李家吃饭的时候李叔叔说的,他就睁着眼睛用力的胡吹。
李大海也被紧急喊来了福山。
本来老领导还要留邢兰州和李惜文吃午饭的,但是邢部长不同意,用“他们学校那么近,叫他们回学校吃食堂去!”的理由把他俩踹出来了。
来的时候还有个吉普车坐,走的时候就只能靠双腿下山!过河拆桥也迅速了吧!
李惜文特别想抱怨两句,想想力学教授还在家里养花种草呢,她又不敢了。
邢兰州在山上也不敢乱讲话,走到山脚才说:“我们不走,我爸和你爸怎么好意思吹牛啊。”
李惜文觉得谁在场她爸爸都是那种想吹彩虹屁就会奔放吹的人,但是邢伯伯估计脸皮要薄点,那他们还真的早点走比较好,影响到邢伯伯发挥就不好了。
山上明面上的建筑物不多,山脚下却有几个大院子,有一个大院门口还竖着公交站牌。
天气这样热,走回去要死人的。他俩都没有商量,很有默契的在公交站牌那儿等着。
董新兰和李惜珍,还有一个长得很像李惜珍的四十多岁女人从大院里出来,也在等公交车。
李惜文看见这三位面部表情很平静。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建设,李惜珍确定不会认亲戚可以无视掉。至于认姑姑,对李惜文这种有上辈子记忆的人来说,血缘关系就不是个事,她更看重相处出来的感情。生下来就被抱走的亲戚又没有相处过,她根本没有认亲戚的想法。
董新兰看看李惜珍,对李惜文笑笑,没有说话。
李惜珍有多看李惜文一眼,但是黑皮的美少女还不如旁边的英俊青年更吸引她,她就没有给李惜文留注意力。
李惜文也只是看李惜珍一眼,看到堂姐穿的很好,气色也很好,她非常欣慰,都懒的再看第二眼。
这天气人在太阳底下站一会就晒的发晕,都没人愿意讲话。公交车很久才来。李惜文和邢兰州坐几站下来换乘公交车去兴华镇,就这样和李惜珍擦肩而过了。
坐到镇上的国营饭店里,喝下去一碗两分钱的大碗凉茶,李惜文活回来了。她问邢兰州,“我们那个调查报告有好多数据都是估计的,你觉得有说服力吗?”
邢兰州摇摇头,“我不知道有没有说服力。不过见领导伯伯的机会很宝贵啊。”
没有邢伯伯和邢兰州,调查报告写的再好也没有通天捷径。
李惜文点点头,笑着说:“多谢邢伯伯和你呀。”
“谢什么,我觉得是我爸和我沾李叔叔和你的光。”邢兰州挺开心的,“说不定我爸爸能调到平京来呢,他在齐市不太开心。”
“我看你们家的亲戚挺好的呀。”李惜文有点想不通,邢家亲戚真的不错的,不可能拖邢伯伯后腿,邢伯伯怎么会不开心呢?
李家从今天开始就要和邢家站一条船了,有的事也应该和小妹说一说,让李小妹转达李叔叔。
邢兰州想了想,说:“我爸爸妈妈是南下干部,南下干部和本地干部这个那个你懂的。但是南下干部又觉得我爸爸和本地人关系太亲近了。再加上我妈妈级别要高一点,虽然现在不管事,别人却不这样想……反正不开心就是了。”
李惜文是真的听懂了的,齐省做为华国建设最好的省份,领导们肯定都是有想法也很有能力的人。地方和中央利益有冲突还没有那么好协调才会有南下干部。地方干部和南下干部之间不可能有中间地带。偏偏邢伯伯做为南下干部又是本地人他就是个中间地带,所以他就两面不讨好了。
这种情况确实是调离比较合适。李惜文开心的说,“那样你们家是不是就要搬过来?”
“是呀。到时候我妈妈和你妈妈又要一起去逛百货大楼,给儿子们存结婚的东东西西了。”邢兰州好开心,“我大哥恐怕会和春来哥天天被妈妈们拉着去相亲!”
“春来哥在家,我妈一天能催八回,我爸爸还能催两回!以后我们两家一起吃饭……”李惜文想想他俩被催婚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就觉得好玩,“哈哈哈哈,我觉得你大哥和我大哥哥恐怕要天天加班。”
李大海从福山下来,和邢部长一起去了趟华大,叮嘱两个孩子不要再把调查报告交给学校,别的话一点没透露。
调查活动完全结束离正式开学还有将近二十天,邢兰州很乐观的回齐省准备搬家去了。李惜文回到家和妈妈说邢家估计会调到平京来。
曹月英很淡定的告诉女儿:“你邢伯伯已经调到平京市农业局当局长了。”
这个效率好像有点高,李惜文愣了一下,问:“那我爸爸呢?”
“你爸爸还是你爸爸。”曹月英摇头笑,“工作没有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升官哪有那么容易。”
“爸爸又要天天加班了。”李惜文心疼她爸爸要加班,但还是很开心的,她爸爸在平京那是单打独斗呀,有了邢伯伯做领导,以后做工作肯定要容易一些。
董新兰看见李惜文从福山山顶下来,觉得“向阳镇的同学其实是表妹”的事不好再瞒着她爸爸了,就找了个只有父女俩一起散步的机会把这事说了。
“是去方家的?和你同学一起的是方家外孙?”董冬至现在也是很惋惜他和李大海这个小舅子没有缘份,他都在山下工作好几年了,也没机会上去过,李大海要不是被方家当成自己人,她女儿也不能和方家外孙做朋友。
“不是方家外孙,不过和方家外孙关系也很好,我有好几次看见他们和李惜文一起行动。”董新兰摇摇头,“爸爸,李惜文看见李惜珍和我妈妈长得那样象一点反应都没有。我觉得,可能真的我妈和李家不是亲戚关系,李惜珍就是碰巧和妈妈长得象。”
“你妈妈说李惜珍的对象家庭条件不差,小伙子住在铁福胡同。这种话你以后就不要提了。李惜珍要是能嫁进铁福胡同,她认我们,我们就把她当亲戚走,她要不认我们,那就从此撇开。”董冬至冷笑了两声,“我觉得这姑娘不认我们的可能更大。咱们好聚好散吧。”
“这人真讨厌,怎么妈妈就看不出来?”董新兰烦死了,“她在外面故意不喊我妈姑姑,让人家误会她是我妈的女儿。她们工厂的人现在都以为她才是我妈的女儿!”
“她要是我女儿,我能让她去工厂当临时工?”董冬至冷笑,“你不要管那些,好好读书,和同学好好相处。”
董新兰不情不愿的应了一声。
今年开学和去年不一样,因为要举办庆祝国庆的大游.行。各大学都开始组织民兵训练。这个训练占用的时间不短。同时学习任务也没有减少。
不要讲王显胜那样拼命学习才能保持一半科目勉强及格的同学时间不够用。就是李惜文这样学习不费力气的人,被真枪实弹的民兵训练消耗掉了大部分的精力,剩下的时间拿来学习她也觉得不够,吃饭的时候都要把课本放在旁边。
紧张充实的学习加训练生活延续到十一月国庆节之后,大家还没有放松下来又是期中考试。好不容易考完了吃饭的时候不用再看书了,李惜文发现学校食堂的伙食好像变差了,品种没少,但是肉片变成肉丁油水少了很多。馒头也由白面馒头变成了白面和玉米面的二合面馒头,而且有一个窗口还开始卖窝窝头。窝窝头比馒头顶饿,打窝窝头的人还不少。
三个孩子开学之后第一次回家,曹月英烧了两只小公鸡,炖了一只老母鸡要给孩子们补补。然而鸡都杀掉了,李大海和李春来都没有下班。少了两个人吃饭,这么多的肉菜今天不吃光明天也不好带到食堂去吃的。曹月英叫李振华去把符满娇姐弟都喊来吃饭。李振华去了半天,只把符满娇和符金生喊来了。
“我妹妹明天期中考试。她自己倒是想来,可是又怕耽误复习明天考不好。我妈妈就叫她不要来了。”符满娇笑盈盈把一包点心搁到桌上,“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不好意思空手来。”
“下次不要这样了,这么客气下回真不敢喊你来吃饭。”曹月英张罗着给客人舀鸡汤喝,“昨晚上我们做了一板豆腐,一会你们带半板回家。”
“吃过还要让我们拿走!”符满娇真是不好意思了。
“你们不拿走我也要送邻居的。做一次最起码也要压一板。平时我和你李叔叔也是吃食堂,很少在家里做饭吃,我们哪里吃得完。”
正说话有敲门声,李惜文过去开门,斜对面的魏国柱红着脸进来,跟曹月英借粮。曹月英量了五斤玉米面给他。
符金生在派出所工作,遇见的人和事情比一般人要多,和曹月英说:“曹阿姨,最近抓黑市抓的紧,高价粮很不好买。府上白天又没有人在家,家里有别的东西都不招人掂记,就是粮食真不能多放。万一别人知道府上白天没人,把你家粮食搬空了都有可能。”
“有这么严重?”曹月英看女儿,“惜文,你暑假去的那几个公社,今年不是大丰收吗?”
“这几个月都没怎么下雨呀,七月份地势高的地方就旱的厉害,秋收的时候应该更旱,大丰收应该不大可能。”李惜文皱眉,“爸爸下乡看到的大丰收?”
“报纸上写的。”曹月英拿不准了,但是有外人在她也不好再说这个事情,感谢符金生的提醒之后热情劝菜。
吃过饭李振华送符满娇姐弟回家。家里没外人了,李惜文拐拐她二哥,问:“王阿姨家缺粮吗?”
家里有两三个半大小子的人家都缺粮,吴家的半大小子比别人家多好几个呢,要是不买高价粮日子就没法过了,吴家要是缺粮那才是真的缺。
“王阿姨跟大哥哥开过口,想叫大哥哥帮她买点高价粮。大哥哥没理她,不过悄悄给住校的冬来塞了点粮票,叫他在学校多吃点,回家少吃点。”李振国呵呵笑,“她要面子不肯走后门,我大哥哥就不要面子的?”
“连他们家都买不到高价粮了,那应该是真的缺了吧。我们家里的粮食要藏起来吧。”李惜文现在有点愁了,家里粮食被李春来换过一次,虽然旧粮换新粮要折一点数,但是他们全家在食堂吃饭多,她爸妈单位的食堂油水都还可以,每个月都是有一点节余的,他们家囤的粮这两年并没有吃掉太多。真要被人家偷走了,估计她妈能难过一辈子。
“等你想到,黄瓜菜都凉了。”曹月英说:“你大哥哥这两个月在家休息的时候悄悄挖了个地窖,粮食都搬到地窖藏起来了。厨房里现在就摆几斤米十斤玉米面,再有一个人来借粮,我就要把米缸底倒给人家看了。”
曹月英话还没说完呢。又有邻居敲门借粮。老太太怪不好意思的,说:“本来月底粮食就不够吃。特地数好了人头按顿数做的窝头,叫我那个不成器的二孙子一次给摸走了。不来借点粮,今晚上就要断顿了。”
曹月英真的把面缸底倒给老太看,老太也没好意思多借,只说借两斤玉米面够烧一顿糊糊顶一晚上就行。老太还没有走第三位邻居来了,那位大婶看那个面缸见底,没好意思开口说借粮,寒喧了几句说谁谁家的鸡被偷了,提醒曹月英晚上把鸡搬屋里去,和老太太一块出去了。
粮食稀罕,鸡更稀罕的。要是被偷走真是亏大了。再说面缸底都给人家看过了,还养鸡也显的有点假。
曹月英想想,只留下一公一母两只鸡做种,剩下的鸡全杀掉,熬夜做成鸡丁辣酱。
胡阿姨晚十二月才从齐市调到平京来,市委大院的宿舍楼冬天集中供暖,为了身体考虑她把家安在了大院里。
李惜文去邢家玩,对他们家的暖气都不羡慕,就是稀罕卫生间,回家还怀念了一下齐市的卫生间。
李大海开始还琢磨着要不要申请分房,但是他去打听了一下,以他的级别能申请到两间筒子楼就不错了。筒子楼还是要和别人挤公共厕所,冬天一样要被冷风吹。他们家现在还用的是独家厕所呢,以后他把旧房推倒了盖新房想在家里修几个卫生间就能修几个卫生间,他就熄了申请公房的心思。
胡阿姨带来了宁家的八卦。刘美好把家里的三楼租给同事住,被人家举报说宁教授是剥削阶级,宁教授不同意这个说法,说了几句牢骚话又被人举报,结果被送到乡下劳动改造去了。
刘美好生的一个男孩子既不像她自己又不像宁教授。本来两口子夫妻关系就不怎么好,宁教授被劳动改造,她就和宁教授离了婚要分财产。但是那个房子的房契被偷一直找不到。宁四海也在劳动改造呢,没人能证明那房子是宁教授的、房管所就把房子收归国有。
刘美好现在还在那个房子里住着,但是是一家四口人住二楼的一间,还要向房管所交房租。刘美好的亲戚,就是那个孔兰兰和她丈夫现在住在三楼。两个亲戚住在一起天天吵架,日子过的特别热闹。
曹月英转述给李惜文听,李惜文非常愤慨:“刘美好怎么能舍得和宁教授离婚?”
“宁老头分过家了。一毛钱都没有分给宁教授。宁教授现在没有工资,全凭兄弟们接济他。”曹月英摇头,“刘美好离了婚还能保住工作,每个月还能拿几十块钱的工资。要是不离婚她就要跟宁教授一起去劳动改造。她就是自己愿意吃苦,她老娘她女儿没有生活来源怎么办?”
李惜文非常惋惜,“就这样离掉了,真可惜。”
曹月英也很惋惜,她怕李惜文想不到那么长远,提醒她:“这个事情你一定要写信告诉宁东和方老师。方老师在外国既然有很好的追求者,只要她喜欢就答应嫁掉吧。不然过几年宁教授改造成功了,万一回头再找她,她就是不肯答应,叫别人说一句‘其实心里还是掂记前夫才没有改嫁’,多气人!”
“离婚几年还可以回头?”
李惜文再把鱼笼拿出来,“晚上找两个男同学陪我去下鱼笼,明天我们自己熬鱼汤喝!”
赵曼突然觉得之前她是白操心了,伙食什么的交给小李同学就行。
第二天早上邢兰州陪李惜文去拿那个鱼笼,提回来的鱼熬了一大锅鱼汤,这锅汤也没有加别的调料,就是洒了一点盐,每个人一饭盒都喝的干干净净。
这一开了头后面就刹不住了。
第三天鱼笼提出来,里面好几斤餐条。李惜文从供销社买回来盐,把它们抹盐烘烤成干,大家的晚饭和第二天的早饭就有了咸味烤鱼干佐餐。
李惜文也没有一直和小河里的鱼过不去,在生产队挑水的时候她看准了两个兔子洞,下工之后她和邢兰州两个人过去堵兔子洞,捉出来两大一小三只野兔,剥掉皮剁巴剁巴炖了一锅兔肉汤。
李惜文每天翻着花样上山下河的找吃的。每天都能让全体同学吃上荤。
不要讲自认为和李惜文没有交情的梁超英看见李惜文都能亲切的喊她小李同学了,就是谭云都不再和李惜文过不去了。女生们的关系变得居然有点融洽。
选择下一个调研地点的时候赵曼很果断的抛弃了纯平原的和德县,换成了仍然有河有湖的白河县。
第79章 冬天
白河县是京郊的主要水稻和渔业产区。
北方就种一季水稻,还有两个月才收割呢。地势低水还多的地方也不需要抗旱。社员同志们编苇、打渔、田间管理什么的当然很忙,但是人家忙的都是技术活,大学生们想帮忙社员同志也不敢同意啊。
白河县的苇席、苇帘、苇箔行销整个北方。县里和社员家庭都是比较富裕的。所以在白河县的调研就没那么艰苦了,赵曼他们这一行大学生都被分组安置住进社员家里。
然而,即使是北方相对富裕的地方,离李惜文觉得已经很落后的向阳公社都还有一点距离,和齐市郊区的富裕农村更不能比。
白河县实际距离平京不到两百公里,县内道路基本上都是大车道,通往平京的那条公路在白河县境内都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客车一天只有早晨有一班,交通真不怎么方便。
白河县境内多湖泊,县内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
但是,吴省靠新阳江的每个公社都有好几艘装柴油发动机的渔船和运输船,白河县这种渔业大县总共都没有十艘装柴油发动机的船。
在李惜文看来,白河县的落后交通严重阻碍了整个县的经济发展,也严重阻碍到普通平京市民比如她家的生活水平提高。
把赵曼老师布置的调查任务完成之后,李惜文用李大海给她看过的调查材料做模板,拉着邢兰州把白河县的每个公社都跑了一遍,俩人合写了一份白河县手工编织和渔业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李惜文还大胆的预测:改善交通情况之后,白河县的苇编生产规模还可以扩大一倍,平京的市民家庭每周都能吃到一次鱼虾。
按照李惜文的想法,这个调查报告需要给她爸看过再决定要不要交给学校。所以他俩在调研结束回京之后就继续写学校的调查报告去了。
但是邢部长来京开会,在邢兰州那儿看到初稿非常得意两个孩子会思考,去探望老领导的时候没忍住炫耀了几句,于是邢兰州李惜文和初稿就被老领导派来的人接去了福山。
李惜文开始还有一点激动,以为她能见到名字不一样的历史名人。
然而邢部长的老领导不只名字陌生,长相也是陌生的。李惜文不敢在完全陌生的领导身上押宝,不管老领导问她什么,她都只笑不说话。她真实年龄十六岁还不到,老领导也只当她是年纪小胆子小,关怀了两句学习生活情况就放过了她,专心询问邢兰州去了。
这个调查方向其实是李惜文的主意,但是李惜文的年纪太小了,邢兰州担心说出来别人不相信。就是领导伯伯相信了,有功劳摆几年也未必能落到李惜文身上,所以他就把这个功劳转移给了他爸和李大海。这个问题是他们两家一起吃饭时,他爸和李叔叔聊天怎么怎么样,那个想法是他去李家吃饭的时候李叔叔说的,他就睁着眼睛用力的胡吹。
李大海也被紧急喊来了福山。
本来老领导还要留邢兰州和李惜文吃午饭的,但是邢部长不同意,用“他们学校那么近,叫他们回学校吃食堂去!”的理由把他俩踹出来了。
来的时候还有个吉普车坐,走的时候就只能靠双腿下山!过河拆桥也迅速了吧!
李惜文特别想抱怨两句,想想力学教授还在家里养花种草呢,她又不敢了。
邢兰州在山上也不敢乱讲话,走到山脚才说:“我们不走,我爸和你爸怎么好意思吹牛啊。”
李惜文觉得谁在场她爸爸都是那种想吹彩虹屁就会奔放吹的人,但是邢伯伯估计脸皮要薄点,那他们还真的早点走比较好,影响到邢伯伯发挥就不好了。
山上明面上的建筑物不多,山脚下却有几个大院子,有一个大院门口还竖着公交站牌。
天气这样热,走回去要死人的。他俩都没有商量,很有默契的在公交站牌那儿等着。
董新兰和李惜珍,还有一个长得很像李惜珍的四十多岁女人从大院里出来,也在等公交车。
李惜文看见这三位面部表情很平静。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建设,李惜珍确定不会认亲戚可以无视掉。至于认姑姑,对李惜文这种有上辈子记忆的人来说,血缘关系就不是个事,她更看重相处出来的感情。生下来就被抱走的亲戚又没有相处过,她根本没有认亲戚的想法。
董新兰看看李惜珍,对李惜文笑笑,没有说话。
李惜珍有多看李惜文一眼,但是黑皮的美少女还不如旁边的英俊青年更吸引她,她就没有给李惜文留注意力。
李惜文也只是看李惜珍一眼,看到堂姐穿的很好,气色也很好,她非常欣慰,都懒的再看第二眼。
这天气人在太阳底下站一会就晒的发晕,都没人愿意讲话。公交车很久才来。李惜文和邢兰州坐几站下来换乘公交车去兴华镇,就这样和李惜珍擦肩而过了。
坐到镇上的国营饭店里,喝下去一碗两分钱的大碗凉茶,李惜文活回来了。她问邢兰州,“我们那个调查报告有好多数据都是估计的,你觉得有说服力吗?”
邢兰州摇摇头,“我不知道有没有说服力。不过见领导伯伯的机会很宝贵啊。”
没有邢伯伯和邢兰州,调查报告写的再好也没有通天捷径。
李惜文点点头,笑着说:“多谢邢伯伯和你呀。”
“谢什么,我觉得是我爸和我沾李叔叔和你的光。”邢兰州挺开心的,“说不定我爸爸能调到平京来呢,他在齐市不太开心。”
“我看你们家的亲戚挺好的呀。”李惜文有点想不通,邢家亲戚真的不错的,不可能拖邢伯伯后腿,邢伯伯怎么会不开心呢?
李家从今天开始就要和邢家站一条船了,有的事也应该和小妹说一说,让李小妹转达李叔叔。
邢兰州想了想,说:“我爸爸妈妈是南下干部,南下干部和本地干部这个那个你懂的。但是南下干部又觉得我爸爸和本地人关系太亲近了。再加上我妈妈级别要高一点,虽然现在不管事,别人却不这样想……反正不开心就是了。”
李惜文是真的听懂了的,齐省做为华国建设最好的省份,领导们肯定都是有想法也很有能力的人。地方和中央利益有冲突还没有那么好协调才会有南下干部。地方干部和南下干部之间不可能有中间地带。偏偏邢伯伯做为南下干部又是本地人他就是个中间地带,所以他就两面不讨好了。
这种情况确实是调离比较合适。李惜文开心的说,“那样你们家是不是就要搬过来?”
“是呀。到时候我妈妈和你妈妈又要一起去逛百货大楼,给儿子们存结婚的东东西西了。”邢兰州好开心,“我大哥恐怕会和春来哥天天被妈妈们拉着去相亲!”
“春来哥在家,我妈一天能催八回,我爸爸还能催两回!以后我们两家一起吃饭……”李惜文想想他俩被催婚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就觉得好玩,“哈哈哈哈,我觉得你大哥和我大哥哥恐怕要天天加班。”
李大海从福山下来,和邢部长一起去了趟华大,叮嘱两个孩子不要再把调查报告交给学校,别的话一点没透露。
调查活动完全结束离正式开学还有将近二十天,邢兰州很乐观的回齐省准备搬家去了。李惜文回到家和妈妈说邢家估计会调到平京来。
曹月英很淡定的告诉女儿:“你邢伯伯已经调到平京市农业局当局长了。”
这个效率好像有点高,李惜文愣了一下,问:“那我爸爸呢?”
“你爸爸还是你爸爸。”曹月英摇头笑,“工作没有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升官哪有那么容易。”
“爸爸又要天天加班了。”李惜文心疼她爸爸要加班,但还是很开心的,她爸爸在平京那是单打独斗呀,有了邢伯伯做领导,以后做工作肯定要容易一些。
董新兰看见李惜文从福山山顶下来,觉得“向阳镇的同学其实是表妹”的事不好再瞒着她爸爸了,就找了个只有父女俩一起散步的机会把这事说了。
“是去方家的?和你同学一起的是方家外孙?”董冬至现在也是很惋惜他和李大海这个小舅子没有缘份,他都在山下工作好几年了,也没机会上去过,李大海要不是被方家当成自己人,她女儿也不能和方家外孙做朋友。
“不是方家外孙,不过和方家外孙关系也很好,我有好几次看见他们和李惜文一起行动。”董新兰摇摇头,“爸爸,李惜文看见李惜珍和我妈妈长得那样象一点反应都没有。我觉得,可能真的我妈和李家不是亲戚关系,李惜珍就是碰巧和妈妈长得象。”
“你妈妈说李惜珍的对象家庭条件不差,小伙子住在铁福胡同。这种话你以后就不要提了。李惜珍要是能嫁进铁福胡同,她认我们,我们就把她当亲戚走,她要不认我们,那就从此撇开。”董冬至冷笑了两声,“我觉得这姑娘不认我们的可能更大。咱们好聚好散吧。”
“这人真讨厌,怎么妈妈就看不出来?”董新兰烦死了,“她在外面故意不喊我妈姑姑,让人家误会她是我妈的女儿。她们工厂的人现在都以为她才是我妈的女儿!”
“她要是我女儿,我能让她去工厂当临时工?”董冬至冷笑,“你不要管那些,好好读书,和同学好好相处。”
董新兰不情不愿的应了一声。
今年开学和去年不一样,因为要举办庆祝国庆的大游.行。各大学都开始组织民兵训练。这个训练占用的时间不短。同时学习任务也没有减少。
不要讲王显胜那样拼命学习才能保持一半科目勉强及格的同学时间不够用。就是李惜文这样学习不费力气的人,被真枪实弹的民兵训练消耗掉了大部分的精力,剩下的时间拿来学习她也觉得不够,吃饭的时候都要把课本放在旁边。
紧张充实的学习加训练生活延续到十一月国庆节之后,大家还没有放松下来又是期中考试。好不容易考完了吃饭的时候不用再看书了,李惜文发现学校食堂的伙食好像变差了,品种没少,但是肉片变成肉丁油水少了很多。馒头也由白面馒头变成了白面和玉米面的二合面馒头,而且有一个窗口还开始卖窝窝头。窝窝头比馒头顶饿,打窝窝头的人还不少。
三个孩子开学之后第一次回家,曹月英烧了两只小公鸡,炖了一只老母鸡要给孩子们补补。然而鸡都杀掉了,李大海和李春来都没有下班。少了两个人吃饭,这么多的肉菜今天不吃光明天也不好带到食堂去吃的。曹月英叫李振华去把符满娇姐弟都喊来吃饭。李振华去了半天,只把符满娇和符金生喊来了。
“我妹妹明天期中考试。她自己倒是想来,可是又怕耽误复习明天考不好。我妈妈就叫她不要来了。”符满娇笑盈盈把一包点心搁到桌上,“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不好意思空手来。”
“下次不要这样了,这么客气下回真不敢喊你来吃饭。”曹月英张罗着给客人舀鸡汤喝,“昨晚上我们做了一板豆腐,一会你们带半板回家。”
“吃过还要让我们拿走!”符满娇真是不好意思了。
“你们不拿走我也要送邻居的。做一次最起码也要压一板。平时我和你李叔叔也是吃食堂,很少在家里做饭吃,我们哪里吃得完。”
正说话有敲门声,李惜文过去开门,斜对面的魏国柱红着脸进来,跟曹月英借粮。曹月英量了五斤玉米面给他。
符金生在派出所工作,遇见的人和事情比一般人要多,和曹月英说:“曹阿姨,最近抓黑市抓的紧,高价粮很不好买。府上白天又没有人在家,家里有别的东西都不招人掂记,就是粮食真不能多放。万一别人知道府上白天没人,把你家粮食搬空了都有可能。”
“有这么严重?”曹月英看女儿,“惜文,你暑假去的那几个公社,今年不是大丰收吗?”
“这几个月都没怎么下雨呀,七月份地势高的地方就旱的厉害,秋收的时候应该更旱,大丰收应该不大可能。”李惜文皱眉,“爸爸下乡看到的大丰收?”
“报纸上写的。”曹月英拿不准了,但是有外人在她也不好再说这个事情,感谢符金生的提醒之后热情劝菜。
吃过饭李振华送符满娇姐弟回家。家里没外人了,李惜文拐拐她二哥,问:“王阿姨家缺粮吗?”
家里有两三个半大小子的人家都缺粮,吴家的半大小子比别人家多好几个呢,要是不买高价粮日子就没法过了,吴家要是缺粮那才是真的缺。
“王阿姨跟大哥哥开过口,想叫大哥哥帮她买点高价粮。大哥哥没理她,不过悄悄给住校的冬来塞了点粮票,叫他在学校多吃点,回家少吃点。”李振国呵呵笑,“她要面子不肯走后门,我大哥哥就不要面子的?”
“连他们家都买不到高价粮了,那应该是真的缺了吧。我们家里的粮食要藏起来吧。”李惜文现在有点愁了,家里粮食被李春来换过一次,虽然旧粮换新粮要折一点数,但是他们全家在食堂吃饭多,她爸妈单位的食堂油水都还可以,每个月都是有一点节余的,他们家囤的粮这两年并没有吃掉太多。真要被人家偷走了,估计她妈能难过一辈子。
“等你想到,黄瓜菜都凉了。”曹月英说:“你大哥哥这两个月在家休息的时候悄悄挖了个地窖,粮食都搬到地窖藏起来了。厨房里现在就摆几斤米十斤玉米面,再有一个人来借粮,我就要把米缸底倒给人家看了。”
曹月英话还没说完呢。又有邻居敲门借粮。老太太怪不好意思的,说:“本来月底粮食就不够吃。特地数好了人头按顿数做的窝头,叫我那个不成器的二孙子一次给摸走了。不来借点粮,今晚上就要断顿了。”
曹月英真的把面缸底倒给老太看,老太也没好意思多借,只说借两斤玉米面够烧一顿糊糊顶一晚上就行。老太还没有走第三位邻居来了,那位大婶看那个面缸见底,没好意思开口说借粮,寒喧了几句说谁谁家的鸡被偷了,提醒曹月英晚上把鸡搬屋里去,和老太太一块出去了。
粮食稀罕,鸡更稀罕的。要是被偷走真是亏大了。再说面缸底都给人家看过了,还养鸡也显的有点假。
曹月英想想,只留下一公一母两只鸡做种,剩下的鸡全杀掉,熬夜做成鸡丁辣酱。
胡阿姨晚十二月才从齐市调到平京来,市委大院的宿舍楼冬天集中供暖,为了身体考虑她把家安在了大院里。
李惜文去邢家玩,对他们家的暖气都不羡慕,就是稀罕卫生间,回家还怀念了一下齐市的卫生间。
李大海开始还琢磨着要不要申请分房,但是他去打听了一下,以他的级别能申请到两间筒子楼就不错了。筒子楼还是要和别人挤公共厕所,冬天一样要被冷风吹。他们家现在还用的是独家厕所呢,以后他把旧房推倒了盖新房想在家里修几个卫生间就能修几个卫生间,他就熄了申请公房的心思。
胡阿姨带来了宁家的八卦。刘美好把家里的三楼租给同事住,被人家举报说宁教授是剥削阶级,宁教授不同意这个说法,说了几句牢骚话又被人举报,结果被送到乡下劳动改造去了。
刘美好生的一个男孩子既不像她自己又不像宁教授。本来两口子夫妻关系就不怎么好,宁教授被劳动改造,她就和宁教授离了婚要分财产。但是那个房子的房契被偷一直找不到。宁四海也在劳动改造呢,没人能证明那房子是宁教授的、房管所就把房子收归国有。
刘美好现在还在那个房子里住着,但是是一家四口人住二楼的一间,还要向房管所交房租。刘美好的亲戚,就是那个孔兰兰和她丈夫现在住在三楼。两个亲戚住在一起天天吵架,日子过的特别热闹。
曹月英转述给李惜文听,李惜文非常愤慨:“刘美好怎么能舍得和宁教授离婚?”
“宁老头分过家了。一毛钱都没有分给宁教授。宁教授现在没有工资,全凭兄弟们接济他。”曹月英摇头,“刘美好离了婚还能保住工作,每个月还能拿几十块钱的工资。要是不离婚她就要跟宁教授一起去劳动改造。她就是自己愿意吃苦,她老娘她女儿没有生活来源怎么办?”
李惜文非常惋惜,“就这样离掉了,真可惜。”
曹月英也很惋惜,她怕李惜文想不到那么长远,提醒她:“这个事情你一定要写信告诉宁东和方老师。方老师在外国既然有很好的追求者,只要她喜欢就答应嫁掉吧。不然过几年宁教授改造成功了,万一回头再找她,她就是不肯答应,叫别人说一句‘其实心里还是掂记前夫才没有改嫁’,多气人!”
“离婚几年还可以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