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作者:蔡某人)_分卷阅读_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公子来邺城,恐怕是不会走了。”
  晏清源姿态极闲雅地伸展开了双臂,笑道:“不走好啊,留下是我一条臂膀,晋阳有大相国,有母亲,再说,老三也十五岁了,他总待晋阳,本也不是长久之道。”
  他微微眯了眼,仰面轻叹一声:“你当我不累的?千头万绪,松一松,勋贵们能吃了我,”说着清亮的眼睛,忽又一闪,不知是想到了谁,才悠悠道,“他们不比打寿春容易。”
  听他这么说,崔俨才诚恳直谏:“东柏堂里大将军既然万事劳心,有些事上头,减一减也无不可。”
  东柏堂三字顿了一瞬,晏清源心照不宣,忽的笑了:
  “崔侍郎,我尚未追责,你怎有颜面提?”
  说的崔俨也摸不着头脑了:“世子,这话怎么说?”
  晏清源一阵闷笑:“以往你挑的都是些什么人?我这回得的方是南国佳人,卿不闻倾国倾城?”他的笑意越发深了,像是触到什么,“她确实是攻下一座城才能得来的。”
  这些风、流韵、事,崔俨倒没多大兴致,见碰了钉子,世子又一副带笑模样,知道他兴头还没过,勉强也无用,干脆改口,还是谈起正事。
  等崔俨一出,那罗延实在没忍住,往前一凑:“世子,二公子这要是不走了,属下看,八成也帮不上世子多大忙。”
  那是个没嘴的葫芦,跟英明神武的大相国没的比,跟明快聪慧的世子爷,更没法比,那罗延悻悻地想,再抬头,晏清源已起了身,轻声哼笑:
  “锥处囊中,即便大相国不留下他,我也会留他。”
  那罗延忙紧跟两步,觉得世子有些讳莫如深的意思,又好似没有,不禁讪笑:“世子爷这话,属下没听懂呢。”
  晏清源头也不回:“日后会让你懂的。”
  直到夜深,宾客散尽,晏清源毕恭毕敬地来到父亲面前,等着大相国言者谆谆,晏垂此刻喝着酽茶去方才饮食上的腥腻之气,半日无言。直到忽咳起一阵,晏清源忙上前抚背,又有婢子忙不迭托着个茶盘过来,晏垂别过脸面吐了,似留意到什么,抬头说道:
  “你这里器物未免太讲究,都是卢景玉教坏了你。”
  无端扯出已因病过世的卢师傅,而且,父亲并不见得认识,晏清源一笑:
  “刚来邺城那一年,府里设宴,几案上摆的全是些不入流的东西,叫他们好一番笑,我不过做做样子罢了,大相国岂又不知,从洛阳迁来的那些人,不光嘴巴毒,眼睛更毒。”
  父子间就这个问题便不再深谈,晏垂沉吟道:“元日见了陛下,我会奏请让你领中书监一职,依我看,吏部尚书也还是你来兼领的好。”
  这是要移门下机事总归中书,晏清源顿悟,正是为抑四贵,至于吏部尚书,晏清源初到邺都,担的便是此职,此刻再提,仍是用人之故,晏清源一一应下。
  等再次点到晏慎的事情,晏清源终笑道:
  “大相国的意思,还是担忧冀州部曲这一层,只怕外放,更安抚不了晏慎。”
  “尽量安抚,”晏垂“啪”地一声搁了茶盏,“冀州的部曲,还是有用的。”
  晏清源不置可否,只是给父亲续了新茶:“这件事,请大相国不必多忧心。”
  “大相国带二郎过来,看哪个职位妥当?”他自己也倒了热茶,在父亲眼前,直接问了。
  “你做过什么,他就做什么。”晏垂言简意赅,晏清源会意,也不废话,这件事就此先一笔带过。
  等见父亲略显倦容,喊人过来,亲自侍候歇下,晏清源才同晏清河一道从内室出来。
  院子里寒气还是重的刺脸。
  “母亲这段日子可还好?”晏清源一面走,一面拢了拢氅衣,晏清河亦步亦趋,不太近,也不太远,保持适度的距离跟在兄长身后。
  “母亲身体健朗,精神也好。”晏清河的声音,是没有起伏变化的,他说话的调子,仿佛永远在一个点上,所以,平日里,他看起来,既不悲,也不喜,有些淡漠,又有些无谓。
  晏清源收了步子,晏清河便如影子一般,也立刻收了步子。
  “你知道我问的什么。”晏清源负着手,嘴角的笑意半藏于明寐不定的光线里,似有若无,无形释放的压力便也是在这样的时刻,是最重的。
  年轻的上位者,和大相国处事之风是云泥之别。
  夜风刮得一空星河格外清晰,也刮得人格外清醒,晏清河此刻就清醒的很:
  “母亲受北镇爱戴,即便让出主母之位,也还是北镇的主母。”
  话点到为止,晏清源笑了一笑,似是极随意,也极无意地问了句:“母亲有一阵,我记得说要学汉字,是心血来潮罢?她没那个功夫的。”
  晏清河也跟着笑了:“确如阿兄所料,母亲这大半生多与北镇打交道,她本也不喜汉人这些东西。”
  “父亲有意让你留邺城,你自己怎么想的?”晏清源又极快地转了话锋,轻轻呼出一团白气。
  晏清河抬起眼:“我听父亲的。”
  “邺都事杂,你来了正好,”晏清源伸出一只手,在他肩头拍了两下示意,“我的担子也能轻些。”
  晏清河的笑粘在脸上:“邺城的事,我不了解,弟又愚笨,这个大梁还得是阿兄来挑。”
  这时,丫头从里边打帘出来,朝两人禀了事,晏清源听毕,吩咐人带晏清河安置了,自己却是离了府,还是回东柏堂。
  晏清河走到半途,转身时,见他是往大门方向去的,垂头沉默,一面跟着下人,一面道:
  “我阿兄实在太操劳,这么晚,怕还要去东柏堂处理政务,你们做下人的,更要尽心尽力侍奉才是。”
  婢子听他不紧不慢的,初来乍到,就好似是半个主人了,难免心里不快,懒得理他,却因晏清源向来治家严厉,又不敢怠慢,还是规规矩矩应了下来。
  时辰已晚,灯光却还亮着,归菀正对着晏清源新送的玉簪发呆,她若有所思拿起来,端详着,眉头不觉微微蹙作一团,忽就轻轻叹气,晏清源只喜欢给她珠玉,倒不见金银,一时没有一点法子可想。
  她静了静这半日里像野马乱驰一样的心思,刚要下榻,听得外头好一阵动静,没有任何通报,就见晏清源颊上成云地进来了。
  他饮了不少酒。
  归菀心中一动,半趿着履过来朝他行礼,不等他近身,一撩帘子,吩咐伽罗:
  “去备葛花茶来,再拿些白梅子。”
  这一番吩咐,伽罗听不太明白,复又问了一遍,归菀面上攒起了薄嗔:“这也不懂么?”竟不作解释松了帘子,一转身,撞上晏清源笑吟吟的眉眼,归菀拿帕子半挡住面,侧腰往榻上坐了。
  等晏清源也过来同她一挨肩坐下,忍笑问:“怎么,小菀儿也会给人脸色看?她们哪里得罪你了?”
  归菀轻咬红唇,眉头一拧,便有了一滴清泪含在眼中,楚楚看着晏清源:“每日见的是鲜卑人,听的也是鲜卑口音汉话,我不喜欢她们,我想回会稽……”泪是真的,话也是真的,可意图却是假的,她目中朦胧闪烁,恰似一朵要开不开的娇羞水莲,晏清源笑了一声,不接她这话,反倒问起别的:
  “你方才是什么意思?”
  归菀怔了怔,脑子转的飞快,很快明白过来,避开他直视目光,微微垂首,只留娇怯怯的半张侧脸给他,她知道他会盯着看:
  “大将军今日饮酒了罢?葛花茶可解酒醒脾,这是《神农本草经》说的。”
  晏清源微微一笑,也不说话,顾自开始拿下腰间玉带钩,归菀顿时颤了一颤,难道自己这些话不能得他半点怜惜?他难道不该问一问自己什么?归菀满头满脑的思绪,眼睛斜斜一瞥,见晏清源很快脱的只剩中单,一颗心又跳了起来。
  “我……”归菀有些沉不住气,鼻间忽的狠狠一酸,还未说完,泪汩汩落了下来,晏清源却不着急,先往榻上躺了,一手作枕,一手顺势拿起她未做完的香袋,瞧了两眼:
  “我当你庸线懒针,原来女红做的也这样好。”
  虽未盛香料,晏清源还是放在鼻底一嗅,归菀不说话,晏清源便将东西丢开,手托着腮,笑看着她,她那脸上的泪,在这角度,也是瞧得分明,却还是不启口。
  两人这样僵持着,晏清源无谓,只当欣赏露欺海棠,梨花带雨。归菀的眼泪却真是流不完的,她默默坐着,心中哀愁一波更甚一波。
  晏清源扶了扶额,觉得真有些头疼,伸腿给了她不轻不重的一脚:“不喜欢她们,难不成要我来伺候你?”归菀侧眸,眼睛里仍转着泪水,无声摇了摇头,她还在耐心地等,也是在赌。
  第34章 醉东风(10)
  “罢了,日后给你换两个人来,”晏清源忽坐起从身后环住了归菀,两人气息交错,直扑面来,归菀身子发僵,进不能,退不能,由着他一双手往自己领口里探,轻一阵,重一阵的轻薄个没完。
  看她含羞相忍,眉头一会儿舒展,一会儿紧蹙,晏清源笑了一笑,替她掠了掠鬓角:“换两个南地的婢子照料你可好?”
  归菀肩头不自觉一缩,含糊间,竟不知是该应下还是不应,殷切了,怕他起疑,不殷切,又担忧错过了难得机会,脑子里正轰轰飞转着,却听晏清源又说:
  “府里是有几个汉人婢子,只是,我看她们都粗粗笨笨的,怕你也看不上。”
  他这个人,太会把攥人情绪了。
  归菀一颗心登时又被提到云端,咬了咬牙,终轻声说:
  “大将军不曾离开故土,不会知道乡音可贵,我还是喜欢听吴音。”
  晏清源不由失笑,刮了下她鼻端:
  “你怎知道我不曾离开故土?我生于怀朔,长于晋阳,如今身在邺都,我自幼说的是鲜卑话,后跟着卢师傅学习典籍,你说说看,我算是哪里人?”
  归菀听他几句就将平生说完了,有些晕眩,一时也不知如何应答脑子凝滞了一般,呆了片刻,才道:
  “我不知怀朔在何处,是蛮荒之地么?”
  她是江南人,至多自父亲口中知晓晋阳、邺都、洛阳、长安等北地,怀朔却是头一回听说,想北魏这些蛮人定是起居在蛮荒野外,贪得无厌,才觊觎中原乃至天下,在归菀的印象里,那些人茹毛饮血,是未开化的蛮子,风俗教化,也迥异中原,于她而言,完全是未知的世界。
  腰间一紧,晏清源将她彻底拥住了,他下颚抵在自己颈窝,归菀又是一颤,他的呼吸声太分明,语气也似带了分迷离:
  “怀朔,跟江南是天壤之别,它在北方的边境,那个时候,大相国秋天会来洛阳觐见天子,等到春日,再回鲜卑部落,被称为‘雁臣’。而怀朔的人们,逐水草而居,以天地为家,住毡帐,喜狩猎,人人尚武,草原上牛羊成群,不过……”
  晏清源的声音不知为何,染得有些苍凉,“这都是我幼年记忆,如今想起来,邈若山河。”
  归菀默然不语,她实难能勾勒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才生养出晏清源这般毫无心肝可言的人物,又恨他最后一语,竟也是家国之思一样的沉重,叫她说不上来是悲是叹:
  他这样的人,也会起兴慨?
  那一声叹息,仿佛撞在胸口间,久久不散,混着他特有的嗓音,归菀有些出神,定了定,正要开口,忽发觉晏清源凝视着自己,笑意淡淡的,不知在想些什么,忽的,又起了身,朝香炉走去,更不知在做些什么。
  晏清源立在案前,摘了炉盖,自袖管中取出一件香合,唇角一弯,置于鼻间低嗅了一阵,放置好了,一面慢慢重新阖上,一面注视着炉盖上的狻猊,张牙舞爪的,仰着大嘴,他的手沿着镌刻的线条上游走了片刻,等袅袅香气,自兽口而出,才住手。
  归菀看他动作,猜他在添香,果然,看晏清源振了振衣袖,却已经岔开话:
  “给你配的木樨香,用的习惯么?”
  她看不见他唇角弯起的笑意,来此间,对其陈设也了无兴致,视若不见,闷闷“嗯”了声,思索片刻,主意一定,还是捡起刚才没完的话头:
  “听大将军方才那样说,怀朔是个四野苍茫辽阔之地,既然如此,你们为何不一辈子在那守着你们的牛羊过下去?”
  真是孩子话。
  晏清源一下被她逗笑:“好孩子,牛羊怎能比得上你?我若是不离开怀朔,怎么遇见你?”
  他调情总是这样手到擒来,拍了拍手,转身回来,就抱住了她。归菀羞恼,从他怀间挣了一挣,晏清源忙压下了她,扳正身子,忍笑戏谑:
  “把你比牛羊不高兴了?”
  归菀抬眼不避他,徐徐摇首:“不,你们有你们的日子要过,我们有我们的,可你们太贪心,总想着占别人的东西,才离开的怀朔,不是么?你们本就是逐水草而居,又不耕作,也不桑织,如今,却来坐享其成了,是不是?”
  晏清源见她一脸正色,掷地有声,神情莫名熟悉,皱眉思忖片刻,到底想起来了,当初洛阳那些文官便不乏这样的神情,同等的质问,同样的不甘,他轻描淡写地应了一句:
  “这天下,有能者得之坐之,公平得很。”
  见他心安理得,恬不知耻,归菀冷冷一笑:
  “可是这片土地,本是我们汉人世代居住的,不是你们的。”
  晏清源第一回见她如此认真,要跟自己吵辩上似的,越发孩子气了,他面上的笑意也就更重了:
  “什么你们我们,我也是汉人,既然中原王朝可更迭换代,我怎么就不能角逐天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