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虞我嫁_分卷阅读_645
公孙夙思索了会,也眯起眼,笑了,“要么索性跟孟氏翻脸,不再给孟氏任何支持;要么就是……加大支持!我想那位家主怎么都会选后者的。”
原因很简单,跟孟氏翻脸的话,且不说高家有没有这个资格,就说高家之前已经给孟氏做了那么久的钱袋子,这会儿闹翻,已经投入的钱财就全部打了水漂。
血本无归还要承受孟氏的打压,这么傻的事情,哪怕高且仪做的出来,高家其他人也不会答应的!
至于说为什么要加大支持,却是因为高承烜失去出仕资格的缘故了。
本来高承烜金榜题名,凭借着父族钱袋子的地位,以及与武安侯的血脉之亲,不难在入仕之后一帆风顺,这既对壮大孟氏有好处,也是给予高家的回报……之前容睡鹤派人偷听他跟孟归羽说话,就证明了这一点:武安侯甚至为这个外孙争取到了孟氏全力以赴的支持。
只可惜孟家彦一个“为妹妹出头”的理由,将这本该平步青云的表弟给毁了。
这么着,高承烜没法做官了,孟氏对于高家的回报,至少对于高且仪跟孟碧晨夫妇来说,这份回报从此将很难体现在政治上面。
而其他方面的话,高家要么根本不缺,要么就是不算太缺。
毕竟同为江南望族,人家洛家宁肯暂时放弃仕途都不站队,高家却是家主亲自娶了孟氏女,足见他们对于权势的追求。
所以高承烜出事后,高且仪夫妇在震惊难过愤懑迁怒报复等情绪之后,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继续谋取他们这一支在权势上的回报?
如公孙夙所言,当然是加大支持。
不过这次就未必是支持整个孟氏了,而是,支持武安侯的嫡次子的可能居多。
毕竟高且仪夫妇不知道高承烜的悲剧,溯本追源乃是打了盛惟乔的主意,只道儿子是因为孟碧晨在两位胞兄中间更亲近二哥,导致大哥的长子孟家彦担心高承烜金榜题名之后会壮大叔父一脉的势力,从而在殿试前夕,设局坑了表弟。
由于武安侯夫妇的阻拦,高且仪夫妇非但没能拿孟家彦怎么样,还因为再三想找盛惟乔麻烦的缘故,被太后亲自下了逐客令,仓促退回江南。
只看这夫妇俩当初对盛惟乔几个的报复,就知道,迁怒都这么出手歹毒,对于他们认为的罪魁祸首,哪怕是他们的亲戚,又怎么会手软?是以不管是出于报仇还是出于谋取回报,接下来高家都会全面倒向孟二公子孟伯美,以期让孟伯美对武安侯世子孟伯慎取而代之,从而为高承烜一雪前耻的。
“虽然因为高密王的缘故,孟氏这会儿必然力求团结,武安侯即使更喜欢次子,也不会在这眼接骨上换世子,以免动摇人心。”容睡鹤颔首道,“但等孟氏跟高密王的胜负分出来之后,可就不好说了!所以武安侯世子,也不会坐以待毙!”
公孙夙笑道:“难怪你有把握说服洛郡守。”
又说,“洛家要倒霉了。”
武安侯世子孟伯慎想抗衡有胞妹妹夫以及父亲偏爱支持的胞弟,不是说说就行了的。首先一个就是得有钱,不然凭什么笼络人手?没有人手,难道事事躬亲?那样的话,不定当今天子还没死,他自己先累死了……再说他自己也未必什么事情都做得来。
而孟氏最大的钱袋子就是高家,高且仪夫妇为了儿子的仇恨,就算会继续给整个孟氏提供钱财上的支持,这种给予一个家族的东西,孟伯慎上面又还有两位伯父以及亲爹在,能分到的也是有限。
何况说不准高家还会利用经商上的优势,打击他这一脉的产业。
手头拮据之下,孟伯慎哪里能跟胞弟斗?因此开源势在必行。
而高密王跟孟氏争斗了三十来年,怎会不明白钱袋子的重要性?
举国能插脚的财路,基本都被瓜分掉了。
没被染指的,比如说南风郡,天高皇帝远的,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捞得到钱的。
不然分分钟来个海匪攻城,又或者民乱之类……钱没弄到,倒叫政敌抓了一堆把柄,可是搞笑了。
如此跟高家同处江南,近年又没出什么有权势的高官的洛家,差不多是给孟伯慎量身定做的目标了。
公孙夙推测孟伯慎有八成可能……不,没准这会儿他就已经在下手针对洛家了。
但还是有点担心:“你确定洛家一定会选择咱们?万一他们也投靠孟氏呢?”
容睡鹤摇头道:“不可能的。孟氏那边已经有高家了,高且仪还娶了武安侯的女儿孟五小姐。而孟五小姐的同辈姐妹们,这会儿不是子孙满堂就是已经出阁,再不就是出了岔子等着远嫁到这辈子都回不了故乡的地方去。”
“所以洛家如果也投靠孟氏的话,且不说论先后就输给了高家,哪怕也娶孟氏的女孩儿来拉近关系,却也要低了高且仪一辈!你说洛家会甘心?”
“倒是高密王这边,他的财源来自于先帝遗泽,而非具体某个亲眷或者臣下,正缺一个类似的角色。”
公孙夙舔了舔嘴唇,不无遗憾:“能想个法子,不让洛家投靠高密王,而是投靠咱们么?”
要是容睡鹤跟高密王关系好,他顶多心里这么想想,还不至于说出来。
但这会儿尽管没被告诉归途遇见的海匪是高密王所遣,却也看出容睡鹤对高密王毫无好感,父子之间关系只怕紧张,公孙夙也就把想法说出来了,“高密王膝下也有世子,洛家投靠之后,有什么好处,首先都是世子享受,然后才能轮到咱们……这可是江南望族,实打实的钱袋子!若是眼睁睁看着错失,我以后只怕都要睡不着了!”
这话一点不夸张,他们做海匪的,平日里烧杀抢掠尚且是刮地三尺呢,要他看着江南望族这么一大笔常人难以想象的钱财就这样失之交臂,落入高密王之手,自己这边顶多蹭点汤,能不心疼的翻来覆去、彻夜难眠吗?!
第四百二十八章 长辈们
容睡鹤打着游山玩水旗号筹谋大事的时候,南风郡城这边,盛惟乔已经依次到冯府、宣于府拜见过了。
因为冯氏现在距离产期已经没多少日子了,身子沉重,大家都不放心她出门,而盛兰辞既主外又主内也是忙的不可开交,所以这两次到外家、姨母家的请安,都是她一个人去的。
想到动用了冯家的底牌,盛惟乔到外祖父外祖母跟前时,难免心虚。
实际上冯老太爷也确实提到了这个事情:“这事儿乔儿你做的不对,我不是说你不该用,而是你既然知道冯家与两位舒娘娘有那么一段渊源,当初才到长安的时候,哪怕不亲自登门拜访,也该派手下送份厚礼过去,顺带提一提你们一行人才对!这样舒大人那边同女儿说了,上林苑重五宴,贵妃刁难皇后的时候,就算不喜你为皇后出头,听着你名字,事先有印象,也会更给你面子。哪怕最终没用上,所谓礼多人不怪,左右一点儿礼物咱们也不是出不起,未雨绸缪怎么也比临阵磨枪好,是不是?”
虽然冯老太爷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很是和蔼,主要是提点,而非训斥,但盛惟乔还是臊的面红耳赤,低头道:“是我太笨了!”
“你是出门少了,历练不够。”冯家老太爷在这个外孙女的教养上,立场其实是跟宣于冯氏一致的:就因为小女儿跟小女婿就这么一点骨血,怎么能不好好教?!绝对不可以放任啊!
但冯老太爷毕竟上了年纪,所谓人老心慈,他膝下又没有亲孙女,孙辈里唯一的女孩儿就是盛惟乔,哪怕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外孙女好,但见着外孙女的面,顿时心软,忍不住就跟盛兰辞夫妇一样惯上了。
最主要的还有……
“你这个老不死,说的什么话呢!?”老太爷才提点了外孙女两句,作为外祖母的展老夫人顿时就不高兴了,拍案骂道,“心肝这一趟出门,足足大半年才回来!可怜见儿的,人都瘦成什么样了?这才回来就来看咱们两把老骨头,你不说心疼孩子,居然还说那些有的没的,有没有良心啊?!”
说着就招手让盛惟乔到自己身边,搂着外孙女就心肝宝贝的疼上了,“哎哟我的心肝哎,瞧瞧这小脸,之前在家里的时候,粉嘟嘟的多水灵啊?这大半年不见,整个儿就清减了一圈!服侍你的人也真该死,这都是怎么伺候的?回头我得跟你爹娘说说,这样的刁仆可是留不得!”
展老夫人这么一说,底下俩做儿媳妇的乐氏跟伍氏,自然也要紧随婆婆之后。
一个说:“娘,您别担心!您仔细瞧瞧,乔儿是不是长高了?这是抽条子,所以现在看着瘦,回头好好补一补身子,还是会丰润起来的。”
另一个讲:“虽然说乔儿这趟出远门肯定吃了不少苦,但这会儿看着,气度却是又大方了不少!到底是进过宫见过太后、皇后两位娘娘,又封了县主的人呢!”
原因很简单,跟孟氏翻脸的话,且不说高家有没有这个资格,就说高家之前已经给孟氏做了那么久的钱袋子,这会儿闹翻,已经投入的钱财就全部打了水漂。
血本无归还要承受孟氏的打压,这么傻的事情,哪怕高且仪做的出来,高家其他人也不会答应的!
至于说为什么要加大支持,却是因为高承烜失去出仕资格的缘故了。
本来高承烜金榜题名,凭借着父族钱袋子的地位,以及与武安侯的血脉之亲,不难在入仕之后一帆风顺,这既对壮大孟氏有好处,也是给予高家的回报……之前容睡鹤派人偷听他跟孟归羽说话,就证明了这一点:武安侯甚至为这个外孙争取到了孟氏全力以赴的支持。
只可惜孟家彦一个“为妹妹出头”的理由,将这本该平步青云的表弟给毁了。
这么着,高承烜没法做官了,孟氏对于高家的回报,至少对于高且仪跟孟碧晨夫妇来说,这份回报从此将很难体现在政治上面。
而其他方面的话,高家要么根本不缺,要么就是不算太缺。
毕竟同为江南望族,人家洛家宁肯暂时放弃仕途都不站队,高家却是家主亲自娶了孟氏女,足见他们对于权势的追求。
所以高承烜出事后,高且仪夫妇在震惊难过愤懑迁怒报复等情绪之后,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继续谋取他们这一支在权势上的回报?
如公孙夙所言,当然是加大支持。
不过这次就未必是支持整个孟氏了,而是,支持武安侯的嫡次子的可能居多。
毕竟高且仪夫妇不知道高承烜的悲剧,溯本追源乃是打了盛惟乔的主意,只道儿子是因为孟碧晨在两位胞兄中间更亲近二哥,导致大哥的长子孟家彦担心高承烜金榜题名之后会壮大叔父一脉的势力,从而在殿试前夕,设局坑了表弟。
由于武安侯夫妇的阻拦,高且仪夫妇非但没能拿孟家彦怎么样,还因为再三想找盛惟乔麻烦的缘故,被太后亲自下了逐客令,仓促退回江南。
只看这夫妇俩当初对盛惟乔几个的报复,就知道,迁怒都这么出手歹毒,对于他们认为的罪魁祸首,哪怕是他们的亲戚,又怎么会手软?是以不管是出于报仇还是出于谋取回报,接下来高家都会全面倒向孟二公子孟伯美,以期让孟伯美对武安侯世子孟伯慎取而代之,从而为高承烜一雪前耻的。
“虽然因为高密王的缘故,孟氏这会儿必然力求团结,武安侯即使更喜欢次子,也不会在这眼接骨上换世子,以免动摇人心。”容睡鹤颔首道,“但等孟氏跟高密王的胜负分出来之后,可就不好说了!所以武安侯世子,也不会坐以待毙!”
公孙夙笑道:“难怪你有把握说服洛郡守。”
又说,“洛家要倒霉了。”
武安侯世子孟伯慎想抗衡有胞妹妹夫以及父亲偏爱支持的胞弟,不是说说就行了的。首先一个就是得有钱,不然凭什么笼络人手?没有人手,难道事事躬亲?那样的话,不定当今天子还没死,他自己先累死了……再说他自己也未必什么事情都做得来。
而孟氏最大的钱袋子就是高家,高且仪夫妇为了儿子的仇恨,就算会继续给整个孟氏提供钱财上的支持,这种给予一个家族的东西,孟伯慎上面又还有两位伯父以及亲爹在,能分到的也是有限。
何况说不准高家还会利用经商上的优势,打击他这一脉的产业。
手头拮据之下,孟伯慎哪里能跟胞弟斗?因此开源势在必行。
而高密王跟孟氏争斗了三十来年,怎会不明白钱袋子的重要性?
举国能插脚的财路,基本都被瓜分掉了。
没被染指的,比如说南风郡,天高皇帝远的,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捞得到钱的。
不然分分钟来个海匪攻城,又或者民乱之类……钱没弄到,倒叫政敌抓了一堆把柄,可是搞笑了。
如此跟高家同处江南,近年又没出什么有权势的高官的洛家,差不多是给孟伯慎量身定做的目标了。
公孙夙推测孟伯慎有八成可能……不,没准这会儿他就已经在下手针对洛家了。
但还是有点担心:“你确定洛家一定会选择咱们?万一他们也投靠孟氏呢?”
容睡鹤摇头道:“不可能的。孟氏那边已经有高家了,高且仪还娶了武安侯的女儿孟五小姐。而孟五小姐的同辈姐妹们,这会儿不是子孙满堂就是已经出阁,再不就是出了岔子等着远嫁到这辈子都回不了故乡的地方去。”
“所以洛家如果也投靠孟氏的话,且不说论先后就输给了高家,哪怕也娶孟氏的女孩儿来拉近关系,却也要低了高且仪一辈!你说洛家会甘心?”
“倒是高密王这边,他的财源来自于先帝遗泽,而非具体某个亲眷或者臣下,正缺一个类似的角色。”
公孙夙舔了舔嘴唇,不无遗憾:“能想个法子,不让洛家投靠高密王,而是投靠咱们么?”
要是容睡鹤跟高密王关系好,他顶多心里这么想想,还不至于说出来。
但这会儿尽管没被告诉归途遇见的海匪是高密王所遣,却也看出容睡鹤对高密王毫无好感,父子之间关系只怕紧张,公孙夙也就把想法说出来了,“高密王膝下也有世子,洛家投靠之后,有什么好处,首先都是世子享受,然后才能轮到咱们……这可是江南望族,实打实的钱袋子!若是眼睁睁看着错失,我以后只怕都要睡不着了!”
这话一点不夸张,他们做海匪的,平日里烧杀抢掠尚且是刮地三尺呢,要他看着江南望族这么一大笔常人难以想象的钱财就这样失之交臂,落入高密王之手,自己这边顶多蹭点汤,能不心疼的翻来覆去、彻夜难眠吗?!
第四百二十八章 长辈们
容睡鹤打着游山玩水旗号筹谋大事的时候,南风郡城这边,盛惟乔已经依次到冯府、宣于府拜见过了。
因为冯氏现在距离产期已经没多少日子了,身子沉重,大家都不放心她出门,而盛兰辞既主外又主内也是忙的不可开交,所以这两次到外家、姨母家的请安,都是她一个人去的。
想到动用了冯家的底牌,盛惟乔到外祖父外祖母跟前时,难免心虚。
实际上冯老太爷也确实提到了这个事情:“这事儿乔儿你做的不对,我不是说你不该用,而是你既然知道冯家与两位舒娘娘有那么一段渊源,当初才到长安的时候,哪怕不亲自登门拜访,也该派手下送份厚礼过去,顺带提一提你们一行人才对!这样舒大人那边同女儿说了,上林苑重五宴,贵妃刁难皇后的时候,就算不喜你为皇后出头,听着你名字,事先有印象,也会更给你面子。哪怕最终没用上,所谓礼多人不怪,左右一点儿礼物咱们也不是出不起,未雨绸缪怎么也比临阵磨枪好,是不是?”
虽然冯老太爷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很是和蔼,主要是提点,而非训斥,但盛惟乔还是臊的面红耳赤,低头道:“是我太笨了!”
“你是出门少了,历练不够。”冯家老太爷在这个外孙女的教养上,立场其实是跟宣于冯氏一致的:就因为小女儿跟小女婿就这么一点骨血,怎么能不好好教?!绝对不可以放任啊!
但冯老太爷毕竟上了年纪,所谓人老心慈,他膝下又没有亲孙女,孙辈里唯一的女孩儿就是盛惟乔,哪怕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外孙女好,但见着外孙女的面,顿时心软,忍不住就跟盛兰辞夫妇一样惯上了。
最主要的还有……
“你这个老不死,说的什么话呢!?”老太爷才提点了外孙女两句,作为外祖母的展老夫人顿时就不高兴了,拍案骂道,“心肝这一趟出门,足足大半年才回来!可怜见儿的,人都瘦成什么样了?这才回来就来看咱们两把老骨头,你不说心疼孩子,居然还说那些有的没的,有没有良心啊?!”
说着就招手让盛惟乔到自己身边,搂着外孙女就心肝宝贝的疼上了,“哎哟我的心肝哎,瞧瞧这小脸,之前在家里的时候,粉嘟嘟的多水灵啊?这大半年不见,整个儿就清减了一圈!服侍你的人也真该死,这都是怎么伺候的?回头我得跟你爹娘说说,这样的刁仆可是留不得!”
展老夫人这么一说,底下俩做儿媳妇的乐氏跟伍氏,自然也要紧随婆婆之后。
一个说:“娘,您别担心!您仔细瞧瞧,乔儿是不是长高了?这是抽条子,所以现在看着瘦,回头好好补一补身子,还是会丰润起来的。”
另一个讲:“虽然说乔儿这趟出远门肯定吃了不少苦,但这会儿看着,气度却是又大方了不少!到底是进过宫见过太后、皇后两位娘娘,又封了县主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