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帝王_分卷阅读_358
一名骑士装扮的军士上前,抱拳行礼,道:“依大帅令,合州、遂州大军,已解围回撤,分别去往汉州、简州布防。撤离时,依大帅吩咐,埋有伏兵断后,不过合州、遂州贼军都未追击。”
孟知祥点点头,问:“援助阆州的大军现在何处?”
另有一名骑士上前抱拳,答道:“赵将军、孟将军所部撤离阆州后,依照大帅军令赶回成都,先已到了简州地界。”
孟知祥点点头,又问:“招募新卒的事办得如何了?”
一名武将上前禀报道:“接大帅军令,在成都招募庄勇,至今日,已得新卒万余。”说到这,看了孟知祥一眼,“只不过……”
孟知祥显然知道这名武将想要说什么,摆了摆手,“兵甲不足不要紧,先行训练。”
武将领命,不再多言。
军中之事又说了几件,轮到民政,帅府判官道:“两川战事开启后,各地逃避兵灾的百姓甚多,集中涌入汉州、简州一带,成都也有不少,各地难民颇多,粮食又需先供应军中,实在难以安置。”
这是个难题,孟知祥沉吟片刻,说了四个字:“尽量安置。”
这判官却是个较真的性子,追问道:“安置不了如何?”问完这话,他看着孟知祥,竟是等着孟知祥作答。
孟知祥这回却没有等待,只不过说出来的话让人心惊肉跳,“大战在前,各地稳定为民政第一要务,地方官吏可便宜行事。”说完,补充一句:“必要时候,地方兵将可给予帮助。”
“卑职明白了。”判官拱手躬身退后。他当然明白孟知祥的意思,孟知祥已经说得很清楚。尽力安置也安置不了的难民,自然没有饭吃,没有饭吃的人难免狗急跳墙,做出扰乱地方的事来,而孟知祥方才已说了,地方要稳定。这意味着,该用血腥手腕的时候,各地也不必迟疑。
这份命令下达各地,不知有多少人要因之而亡,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才救了一名小女孩的慈祥老者,会做出的事情。
但这两件事,真的矛盾吗?
堂中最后讨论的,是东川。
“据斥候探报,绵州战事紧急,贼军攻势甚猛,只怕李绍斌守不下绵州。届时,李绍斌就只能固守梓州了。”说这话的是苏愿,他面带忧色,“届时贼军合力,兵临梓州城下,恐怕李绍斌未必抵挡得住。”
孟知祥目光深邃,他默然片刻,对苏愿道:“你即刻去梓州见李绍斌,跟他讲明,西川愿出兵助他守梓州,约定援助事项后再回来。”
苏愿还未答话,已有武将忍不住,出声埋怨道:“大帅,李绍斌这种小人,我西川何必助他?这厮满口狂言,昔日大帅要助他守卫剑门关,却被他拒绝,事后却被贼军一攻而下;而后大帅又助他守卫剑州,这厮的部曲却在李肇将军战死后随即南逃;前日,大帅又助他守卫阆州,可这厮却弃城而走!大帅对他仁至义尽,他却不识好歹,这种猪狗不如的东西,大帅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助他,难道我西川欠他东川的不成!”
武将的话说完,堂中众人无不露出愤慨之色,可见他们对李绍斌的所作所为,的确都大为不满。
孟知祥看了这人一眼,忽然寒声道:“拖出去,杖责二十!”
“大帅……”武将满脸不解。
“还等什么?!”孟知祥拍案呵斥。
护卫不敢耽搁,连忙进门将这人拖了出去。
处置完这名武将,孟知祥好似什么也没发生一般,看向苏愿道:“先生还有何不解之处?”
“这……并没有。”
“那你为何还不去准备?”
“是!卑职这就去准备!”苏愿拱手退出大堂。
第580章 剑南快纵马,横刀冷锻甲(九)
在攻下阆州之后,李从璟没有亲去遂州、合州一线与夏鲁奇、郭威汇合,援助两军的任务在交给百战军后,李从璟即从阆州改道,率大军直去梓州。至于阆、果二州的防守任务,李从璟在虎卫军中调遣了一部担任。
在静难军、护国军、保义军、横冲军、龙骧军、百战军先后做过先锋之后,李从璟这回兵发梓州时,乃是以虎卫军为先锋。
毫无疑问,李从璟率领大军进入梓州境内时,李绍斌已经回了梓州城。
北面战场上,横冲、龙骧两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再加之装备优势,经过近多日激战,本已即将拿下绵州,在城池几乎被攻破的当日,王晖率领东川援军赶到,与城中守军合力,遏止住了横冲、龙骧两军的进攻势头。
当日,横冲、龙骧两军被迫撤离城头。
随后,王晖据守绵州城,横冲、龙骧两军数攻不下。
在这之后,李绍斌回到梓州,虽未再发援军,却有力声援了绵州,再加之李绍斌下达了死命令,王晖又殊死力战,绵州的防守势头这就又更加坚固了些。
然而,随即进入梓州的李从璟,让绵州战役胜利的天平,再度向横冲、龙骧两军倾斜。李从璟明令高行周、皇甫麟限期破城,否则军法问罪。同时,李从璟派遣李从珂、石敬瑭,带领护国、保义两军支援绵州,并且扬言,若是两军攻不下绵州,保义、护国两军大可代劳。
且不说保义、护国两军是否有心立下功勋,李从珂、石敬瑭的建功之念是毋庸置疑的,然则对于横冲、龙骧两军而言,让护国军与保义军来助战,甚至是取代两军的位置,无疑是莫大耻辱。
且不说护国、保义两军加在一起才四千兵马,横冲、龙骧两军可是禁军!
高行周、皇甫麟羞愤交加,遂亲冒矢石,奋战在前。
而在这时,苏愿也抵达了梓州,与李绍斌商议西川军援助梓州一事。当其时,李绍斌毫不犹豫便答应了孟知祥的“请求”,同意西川军入梓州作战。
之后,夏鲁奇、郭威、孟平率领武信军一部、万州军、百战军进入梓州,王师声势席卷梓州全境,威风大振。这种情况传到绵州,很是影响了绵州守军的士气,在西川援军进入梓州之前,横冲、龙骧两军,终于将绵州攻克。
王晖再次败退。
只不过,这回不同于剑州之役。剑州一役,东川虽败,王晖撤退的早,故而保留了大部分东川兵力,但这次,王晖逃回梓州时,身边的将士还不到百人。
梓州城中的兵力,主要是李绍斌从阆州带回的东川主力,除却王晖带去救援绵州的部曲,还有七八千上下,加之城中留守的军队,总数大抵有一万二三。孟知祥在收缩战线后,李仁罕所部三万将士,基本没有太大折损,这也是西川的主力,孟知祥要拿来救援梓州的兵力,主要就是这些部曲。
王师方面,禁军五万,万州军万余,夏鲁奇带来的武信军,实则不多,不过二三千人,加之护国、保义两军的四千人,本来声势浩大,但守卫剑州、龙州、绵州、阆州、合州等州,分拨了不少部曲,可用于梓州之战的,大抵有四五万。
总而言之,敌我兵力相差无几,可谓伯仲之间。
梓州会战,一触即发。
九月二十九日,也即横冲、龙骧两军攻下绵州的次日,李从璟在梓州城外帅帐,召集一众幕僚、将领紧急军议。紧急军议的起因,便是李从璟已通过军情处得知,孟知祥确定要发援军救援梓州。
“东、西两川,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孟知祥会救援李绍斌,不足为奇。”军议上,莫离先将大致情况通报与会诸人,而后开场道:“我等收到信报的是,西川援军已经出发,正星夜向梓州赶来。”
莫离说完,李从璟对众人道:“战事紧迫,需得速作应对,诸位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最先开口的是孟平,他上前对李从璟抱拳,道:“先定东川,再定西川,各个击破,乃此番伐蜀固有之策。故而眼下要紧处,在于速破梓州。而要攻破梓州,以我军军力,虽不免一场恶战,却并不太难。前提是,西川军不进入梓州搅局。否则,敌我双方兵力相当,而彼有地利人和之便,一旦让西川与东川合力,形势对我大为不利。而眼下,西川军还未进入梓州,这正是我军的机会。故而,末将之意,是遣偏师拦截西川军入梓州,避免贼军两部会师,而主力速克城池!如此,大局可定。”
李从璟点点头,这本就是解决眼下战局问题的最佳答案,故此不再让众人多言浪费时间,挥手让谢玉幹、朱厹展开军情处绘制的地图,起身带诸人来到图前,拔刀指图道:“西川军要进入梓州,无非三条路线。一者,自汉州东入梓州;二者,自成都东入梓州;三者,自简州向北再向东入梓州。”
李从璟手中横刀划过三条线,继续道:“而这三条路线,最终都要经过梓州城以西百里之外的玄武县。也就是说,无论西川援军走哪条路线,亦或是数路并举,玄武县都是必经之地。我军欲要拦截西川援军,玄武县是最佳地点。”
说到这,李从璟收了横刀,环顾众人,“攻下玄武县,就能隔绝东、西两川。”
“玄武县既为联系东、西川之命脉咽喉,孟知祥又欲发兵救援梓州,如此李绍斌必然在此地驻有重兵。”王朴沉声道。
“不错。”李从璟点头,“据军情处线报,玄武县驻扎有东川兵马不下六千,且基本就是精锐。”
“李绍斌的动作竟然这么快,向此地增援了这般多的兵马?”王朴有些诧异。
“非是李绍斌动作快,增援及时,而是此地本就有这些兵马。”莫离悠悠道。
“这却是为何?”王朴不解。
“玄武既然是联系东、西川的咽喉,自然也是东川防备西川的重镇,以李绍斌的脾性,焉能不在此地重兵驻守?”桑维翰及时反应过来,不禁冷笑一声。
“然而此番却是歪打正着,我军要在西川援军到来之前,攻下一座有六千精锐驻守的县城,并不容易。”杜千书苦笑。
“这还不是最严峻之处。于我军最不利的地方在于,我军主力既要主攻梓州,派往玄武县的兵马就不会多。”莫离打开折扇,又道。
“且不说攻下玄武有多难,大战开始后,梓州虽有主力进攻,然则此地毕竟是李绍斌根基之地,又有李绍斌亲自戍守,也非是三两日攻得下的。而西川援军少说也有近三万,偏师在攻下玄武县后,还要与数倍西川精锐鏖战多日,可真是不容易。”卫道叹息一声。
“大帅预备派遣多少兵马去玄武县?”孟平这时候问。
“少则一万,多则一万五千。”李从璟看了孟平一眼。
“这可真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孟平也不禁苦笑。
“十分艰难。”李从璟认真道。
“遍数军中四五万将士,也只有一军能够担此重任。”孟平苦恼的摇摇头。
“的确只有一军。”李从璟眼神深邃。
“这一军就是百战军。”众将、官的眼神都望了过来,孟平没有逃避,直截了当地说道。军中实力为尊,一便是一,二便是二,可没有谦让、避讳的风气,你可以不服气,却不能不承认。
“的确只有百战军。”李从璟道。
“百战军有多少时间夺下玄武县?”孟平问。
“三日。最多四日,西川援军便会抵达玄武县。”李从璟如实道。
“除掉行军的时间,这世间可真不宽裕。”孟平又是无奈一笑,但他没有迟疑,继续问:“百战军要坚守玄武县几日?”
李从璟看着孟平,竟然少有的沉默了片刻,这才以无比肃然的语气说了八个字:“没有军令,不准撤离!”
“末将明白了。”孟平沉吟了一会儿,随即决然抱拳:“请大帅下令!”
李从璟回到帅案后,捻起一份令牌,道:“孟平听令!”
“末将在!”
“着令你率百战军,即刻赶赴玄武县,夺而守之,无论战况如何,不见军令,不得后撤!”
“末将领命!”
“林雄听令!”
“末将在!”
“着令你率本部君子都,随孟平一同前往玄武县,战时听从孟平调遣!”
“末将领命!”
“两位且速去召集部曲,稍后本帅来为尔等践行。”
第581章 剑南快纵马,横刀冷锻甲(十)
说是为百战军、君子都践行,实则李从璟并未说太多话,不过排场还是做得很足,哪怕如今战事紧急,在这种彰显出征军队重要性和荣耀的时候,李从璟不会吝啬突出勇士。
排场虽大,实际孟平、林雄并未等待多久,遣军夺下玄武并且戍守之,这个策略早在军议前,李从璟就与莫离简单商议过了,并且有了定论,故而李从璟早就知道百战军要出战玄武县,所以他很早就下令给谢玉幹等人,当他们准备践行酒。
出征两川以来,百战军伤亡并不大,万余将士如今规模没有多少缩减,眼下已集结完毕。秋日当头,和风送爽,军营中一片肃穆,李从璟站在军阵前,注视着整齐列阵的万人百战军,心头涌动着一股自豪感。
这支军队,是他从淇门亲手拉起来的军队。建军之初,百战军部曲混杂,各方军队莫不视其为杂牌军,大抵除了当日下令让李从璟组建百战军的李存勖,以及对李从璟有信心已经十年的李嗣源,没有人看好过这支军队。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当初还有山匪加入的杂牌军,在李从璟的手中脱胎换骨,经过不断集训与改造,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终于成了帝国精锐。
天成初,帝国推行新政,触及到许多节度使的根本利益,各藩镇并非没有怨言,然而新政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却没有藩镇动乱、造反,所依靠的柱石,就是彼时驻扎在河阳的两万余百战军。
濮州一战,号称天下雄师的银枪效节军,在百战军面前不堪一击;以魏博军为底子的天雄军,面对百战军的威慑,也只能乖乖移镇,最后被诛杀殆尽。
正是从那时起,百战军有了帝国安定之柱石的美称。
大唐组建禁军以来,出于帝国需要,百战军两万余人的编制,缩减到只有万余人,要说百战军中没有怨言,没有不舍,那根本不可能。然而也就是这次重组,让帝国多出了五万真正可用的王师。
孟知祥点点头,问:“援助阆州的大军现在何处?”
另有一名骑士上前抱拳,答道:“赵将军、孟将军所部撤离阆州后,依照大帅军令赶回成都,先已到了简州地界。”
孟知祥点点头,又问:“招募新卒的事办得如何了?”
一名武将上前禀报道:“接大帅军令,在成都招募庄勇,至今日,已得新卒万余。”说到这,看了孟知祥一眼,“只不过……”
孟知祥显然知道这名武将想要说什么,摆了摆手,“兵甲不足不要紧,先行训练。”
武将领命,不再多言。
军中之事又说了几件,轮到民政,帅府判官道:“两川战事开启后,各地逃避兵灾的百姓甚多,集中涌入汉州、简州一带,成都也有不少,各地难民颇多,粮食又需先供应军中,实在难以安置。”
这是个难题,孟知祥沉吟片刻,说了四个字:“尽量安置。”
这判官却是个较真的性子,追问道:“安置不了如何?”问完这话,他看着孟知祥,竟是等着孟知祥作答。
孟知祥这回却没有等待,只不过说出来的话让人心惊肉跳,“大战在前,各地稳定为民政第一要务,地方官吏可便宜行事。”说完,补充一句:“必要时候,地方兵将可给予帮助。”
“卑职明白了。”判官拱手躬身退后。他当然明白孟知祥的意思,孟知祥已经说得很清楚。尽力安置也安置不了的难民,自然没有饭吃,没有饭吃的人难免狗急跳墙,做出扰乱地方的事来,而孟知祥方才已说了,地方要稳定。这意味着,该用血腥手腕的时候,各地也不必迟疑。
这份命令下达各地,不知有多少人要因之而亡,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才救了一名小女孩的慈祥老者,会做出的事情。
但这两件事,真的矛盾吗?
堂中最后讨论的,是东川。
“据斥候探报,绵州战事紧急,贼军攻势甚猛,只怕李绍斌守不下绵州。届时,李绍斌就只能固守梓州了。”说这话的是苏愿,他面带忧色,“届时贼军合力,兵临梓州城下,恐怕李绍斌未必抵挡得住。”
孟知祥目光深邃,他默然片刻,对苏愿道:“你即刻去梓州见李绍斌,跟他讲明,西川愿出兵助他守梓州,约定援助事项后再回来。”
苏愿还未答话,已有武将忍不住,出声埋怨道:“大帅,李绍斌这种小人,我西川何必助他?这厮满口狂言,昔日大帅要助他守卫剑门关,却被他拒绝,事后却被贼军一攻而下;而后大帅又助他守卫剑州,这厮的部曲却在李肇将军战死后随即南逃;前日,大帅又助他守卫阆州,可这厮却弃城而走!大帅对他仁至义尽,他却不识好歹,这种猪狗不如的东西,大帅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助他,难道我西川欠他东川的不成!”
武将的话说完,堂中众人无不露出愤慨之色,可见他们对李绍斌的所作所为,的确都大为不满。
孟知祥看了这人一眼,忽然寒声道:“拖出去,杖责二十!”
“大帅……”武将满脸不解。
“还等什么?!”孟知祥拍案呵斥。
护卫不敢耽搁,连忙进门将这人拖了出去。
处置完这名武将,孟知祥好似什么也没发生一般,看向苏愿道:“先生还有何不解之处?”
“这……并没有。”
“那你为何还不去准备?”
“是!卑职这就去准备!”苏愿拱手退出大堂。
第580章 剑南快纵马,横刀冷锻甲(九)
在攻下阆州之后,李从璟没有亲去遂州、合州一线与夏鲁奇、郭威汇合,援助两军的任务在交给百战军后,李从璟即从阆州改道,率大军直去梓州。至于阆、果二州的防守任务,李从璟在虎卫军中调遣了一部担任。
在静难军、护国军、保义军、横冲军、龙骧军、百战军先后做过先锋之后,李从璟这回兵发梓州时,乃是以虎卫军为先锋。
毫无疑问,李从璟率领大军进入梓州境内时,李绍斌已经回了梓州城。
北面战场上,横冲、龙骧两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再加之装备优势,经过近多日激战,本已即将拿下绵州,在城池几乎被攻破的当日,王晖率领东川援军赶到,与城中守军合力,遏止住了横冲、龙骧两军的进攻势头。
当日,横冲、龙骧两军被迫撤离城头。
随后,王晖据守绵州城,横冲、龙骧两军数攻不下。
在这之后,李绍斌回到梓州,虽未再发援军,却有力声援了绵州,再加之李绍斌下达了死命令,王晖又殊死力战,绵州的防守势头这就又更加坚固了些。
然而,随即进入梓州的李从璟,让绵州战役胜利的天平,再度向横冲、龙骧两军倾斜。李从璟明令高行周、皇甫麟限期破城,否则军法问罪。同时,李从璟派遣李从珂、石敬瑭,带领护国、保义两军支援绵州,并且扬言,若是两军攻不下绵州,保义、护国两军大可代劳。
且不说保义、护国两军是否有心立下功勋,李从珂、石敬瑭的建功之念是毋庸置疑的,然则对于横冲、龙骧两军而言,让护国军与保义军来助战,甚至是取代两军的位置,无疑是莫大耻辱。
且不说护国、保义两军加在一起才四千兵马,横冲、龙骧两军可是禁军!
高行周、皇甫麟羞愤交加,遂亲冒矢石,奋战在前。
而在这时,苏愿也抵达了梓州,与李绍斌商议西川军援助梓州一事。当其时,李绍斌毫不犹豫便答应了孟知祥的“请求”,同意西川军入梓州作战。
之后,夏鲁奇、郭威、孟平率领武信军一部、万州军、百战军进入梓州,王师声势席卷梓州全境,威风大振。这种情况传到绵州,很是影响了绵州守军的士气,在西川援军进入梓州之前,横冲、龙骧两军,终于将绵州攻克。
王晖再次败退。
只不过,这回不同于剑州之役。剑州一役,东川虽败,王晖撤退的早,故而保留了大部分东川兵力,但这次,王晖逃回梓州时,身边的将士还不到百人。
梓州城中的兵力,主要是李绍斌从阆州带回的东川主力,除却王晖带去救援绵州的部曲,还有七八千上下,加之城中留守的军队,总数大抵有一万二三。孟知祥在收缩战线后,李仁罕所部三万将士,基本没有太大折损,这也是西川的主力,孟知祥要拿来救援梓州的兵力,主要就是这些部曲。
王师方面,禁军五万,万州军万余,夏鲁奇带来的武信军,实则不多,不过二三千人,加之护国、保义两军的四千人,本来声势浩大,但守卫剑州、龙州、绵州、阆州、合州等州,分拨了不少部曲,可用于梓州之战的,大抵有四五万。
总而言之,敌我兵力相差无几,可谓伯仲之间。
梓州会战,一触即发。
九月二十九日,也即横冲、龙骧两军攻下绵州的次日,李从璟在梓州城外帅帐,召集一众幕僚、将领紧急军议。紧急军议的起因,便是李从璟已通过军情处得知,孟知祥确定要发援军救援梓州。
“东、西两川,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孟知祥会救援李绍斌,不足为奇。”军议上,莫离先将大致情况通报与会诸人,而后开场道:“我等收到信报的是,西川援军已经出发,正星夜向梓州赶来。”
莫离说完,李从璟对众人道:“战事紧迫,需得速作应对,诸位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最先开口的是孟平,他上前对李从璟抱拳,道:“先定东川,再定西川,各个击破,乃此番伐蜀固有之策。故而眼下要紧处,在于速破梓州。而要攻破梓州,以我军军力,虽不免一场恶战,却并不太难。前提是,西川军不进入梓州搅局。否则,敌我双方兵力相当,而彼有地利人和之便,一旦让西川与东川合力,形势对我大为不利。而眼下,西川军还未进入梓州,这正是我军的机会。故而,末将之意,是遣偏师拦截西川军入梓州,避免贼军两部会师,而主力速克城池!如此,大局可定。”
李从璟点点头,这本就是解决眼下战局问题的最佳答案,故此不再让众人多言浪费时间,挥手让谢玉幹、朱厹展开军情处绘制的地图,起身带诸人来到图前,拔刀指图道:“西川军要进入梓州,无非三条路线。一者,自汉州东入梓州;二者,自成都东入梓州;三者,自简州向北再向东入梓州。”
李从璟手中横刀划过三条线,继续道:“而这三条路线,最终都要经过梓州城以西百里之外的玄武县。也就是说,无论西川援军走哪条路线,亦或是数路并举,玄武县都是必经之地。我军欲要拦截西川援军,玄武县是最佳地点。”
说到这,李从璟收了横刀,环顾众人,“攻下玄武县,就能隔绝东、西两川。”
“玄武县既为联系东、西川之命脉咽喉,孟知祥又欲发兵救援梓州,如此李绍斌必然在此地驻有重兵。”王朴沉声道。
“不错。”李从璟点头,“据军情处线报,玄武县驻扎有东川兵马不下六千,且基本就是精锐。”
“李绍斌的动作竟然这么快,向此地增援了这般多的兵马?”王朴有些诧异。
“非是李绍斌动作快,增援及时,而是此地本就有这些兵马。”莫离悠悠道。
“这却是为何?”王朴不解。
“玄武既然是联系东、西川的咽喉,自然也是东川防备西川的重镇,以李绍斌的脾性,焉能不在此地重兵驻守?”桑维翰及时反应过来,不禁冷笑一声。
“然而此番却是歪打正着,我军要在西川援军到来之前,攻下一座有六千精锐驻守的县城,并不容易。”杜千书苦笑。
“这还不是最严峻之处。于我军最不利的地方在于,我军主力既要主攻梓州,派往玄武县的兵马就不会多。”莫离打开折扇,又道。
“且不说攻下玄武有多难,大战开始后,梓州虽有主力进攻,然则此地毕竟是李绍斌根基之地,又有李绍斌亲自戍守,也非是三两日攻得下的。而西川援军少说也有近三万,偏师在攻下玄武县后,还要与数倍西川精锐鏖战多日,可真是不容易。”卫道叹息一声。
“大帅预备派遣多少兵马去玄武县?”孟平这时候问。
“少则一万,多则一万五千。”李从璟看了孟平一眼。
“这可真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孟平也不禁苦笑。
“十分艰难。”李从璟认真道。
“遍数军中四五万将士,也只有一军能够担此重任。”孟平苦恼的摇摇头。
“的确只有一军。”李从璟眼神深邃。
“这一军就是百战军。”众将、官的眼神都望了过来,孟平没有逃避,直截了当地说道。军中实力为尊,一便是一,二便是二,可没有谦让、避讳的风气,你可以不服气,却不能不承认。
“的确只有百战军。”李从璟道。
“百战军有多少时间夺下玄武县?”孟平问。
“三日。最多四日,西川援军便会抵达玄武县。”李从璟如实道。
“除掉行军的时间,这世间可真不宽裕。”孟平又是无奈一笑,但他没有迟疑,继续问:“百战军要坚守玄武县几日?”
李从璟看着孟平,竟然少有的沉默了片刻,这才以无比肃然的语气说了八个字:“没有军令,不准撤离!”
“末将明白了。”孟平沉吟了一会儿,随即决然抱拳:“请大帅下令!”
李从璟回到帅案后,捻起一份令牌,道:“孟平听令!”
“末将在!”
“着令你率百战军,即刻赶赴玄武县,夺而守之,无论战况如何,不见军令,不得后撤!”
“末将领命!”
“林雄听令!”
“末将在!”
“着令你率本部君子都,随孟平一同前往玄武县,战时听从孟平调遣!”
“末将领命!”
“两位且速去召集部曲,稍后本帅来为尔等践行。”
第581章 剑南快纵马,横刀冷锻甲(十)
说是为百战军、君子都践行,实则李从璟并未说太多话,不过排场还是做得很足,哪怕如今战事紧急,在这种彰显出征军队重要性和荣耀的时候,李从璟不会吝啬突出勇士。
排场虽大,实际孟平、林雄并未等待多久,遣军夺下玄武并且戍守之,这个策略早在军议前,李从璟就与莫离简单商议过了,并且有了定论,故而李从璟早就知道百战军要出战玄武县,所以他很早就下令给谢玉幹等人,当他们准备践行酒。
出征两川以来,百战军伤亡并不大,万余将士如今规模没有多少缩减,眼下已集结完毕。秋日当头,和风送爽,军营中一片肃穆,李从璟站在军阵前,注视着整齐列阵的万人百战军,心头涌动着一股自豪感。
这支军队,是他从淇门亲手拉起来的军队。建军之初,百战军部曲混杂,各方军队莫不视其为杂牌军,大抵除了当日下令让李从璟组建百战军的李存勖,以及对李从璟有信心已经十年的李嗣源,没有人看好过这支军队。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当初还有山匪加入的杂牌军,在李从璟的手中脱胎换骨,经过不断集训与改造,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终于成了帝国精锐。
天成初,帝国推行新政,触及到许多节度使的根本利益,各藩镇并非没有怨言,然而新政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却没有藩镇动乱、造反,所依靠的柱石,就是彼时驻扎在河阳的两万余百战军。
濮州一战,号称天下雄师的银枪效节军,在百战军面前不堪一击;以魏博军为底子的天雄军,面对百战军的威慑,也只能乖乖移镇,最后被诛杀殆尽。
正是从那时起,百战军有了帝国安定之柱石的美称。
大唐组建禁军以来,出于帝国需要,百战军两万余人的编制,缩减到只有万余人,要说百战军中没有怨言,没有不舍,那根本不可能。然而也就是这次重组,让帝国多出了五万真正可用的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