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帝王_分卷阅读_2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午,李从璟叫上杜千书,带着一帮随从官吏、近卫,直接去了城中演武院。
  第336章 游演武院有三望,说耶律敏待一言(上)
  在卢龙,为变边境之天,李从璟开展了许多建设,军农商各有规划,但这些建设中,大多是立足幽州,是为应对契丹,然而演武院不同,他是李从璟为了日后长远发展而建设的,是为李从璟的大业奠定基础。
  “天下自安史之乱以来,烽烟不断,尤其是黄巢祸乱唐室江山以来,神州四分五裂,天下遂进入诸侯割据的局面。当今之世,要征服各地诸侯,一统天下,实非易事,要历经数不清的征战。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演武院,就显得分外必要。演武院之所在,不仅可以为持续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将校支持,同时亦能极大提升将校素质,提高军队战力。”与李从璟同行的杜千书说道,“卑职自领军帅之令,组建演武院以来,日夜深思,恐有不及军帅之意者。今军帅既来,演武院是好是坏,终于可有一个评判,卑职这心无论是沉到肚子里还是飞到天上,都好过提在嗓子眼。”
  李从璟笑道:“演武院的确事关重大,但你却也不必如此如履薄冰,此事无旧例可循,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一时做得不够好不要紧,渐次改进就是了。”
  说到这,李从璟和杜千书已临近演武院牌楼。牌楼三门,中间最高门上的牌匾,书写有“演武院”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风格简朴,笔力千钧,自有一股杀伐之气,典型的军中风格。李从璟虽差几可以说的上是饱读诗书,但对书法一道却无半分修为,这字也非是出自他手。
  杜千书抬头仰望那三字,感叹道:“每观此三字,如见沙场厮杀,金戈铁马之气迎面而来,让人不觉凛然。经费大人这三个字,可见其笔力深厚,亦可见其胸中情怀。”
  原来,这块牌匾,却是出自费高章之手。
  “费大人久居幽州,每随老师与契丹战,毫无惧色,我曾听老师说起,幽州数次被契丹十万大军围攻,而能屹立不倒者,卢龙军死战之力占一半,而费大人集全城民力物力之支持,占另一半。”李从璟说道,他口中的老师,自然就是李存审,李存审对费高章的这个评价,可以说非常之高了。
  杜千书点头,肃然道:“费大人的确能当得起此赞。”
  两人说话间,已至演武院门前,演武院是军中重地,自有军士把守,门前站岗的是两名身着演武院服饰的年轻儿郎。演武院学生的服饰青色打底,胸前纹有一盾一剑的徽章,这两名儿郎身板挺直,目视前方,面无表情,浑如雕像一般。直到李从璟等人接近到院门十步的位置,两人同时将视线投放过来,那目中闪烁着的精芒,自有一股朝气和不可侵犯的气势。
  李从璟离开幽州之时,演武院尚才开始运行,处在一个雏形阶段,在任何一个新事物开始出现的时候,它的发展都是无比迅速的,演武院也是如此。这两名儿郎看到李从璟,竟然不认得他。
  他们不认得李从璟,却认得主持演武院建设工作的杜千书,见到杜千书,纷纷行礼,“杜大人。”
  杜千书现在在幽州的官职并不是很高,所以两位儿郎看到他站在李从璟身侧,并没有太过好奇,无论是在百战军,还是卢龙军,能让杜千书随行其后的人物都不少。看过李从璟一眼后,这两名儿郎就恢复了目不斜视的姿态,并没有多注意。
  杜千书点点头,没有多言,和李从璟踏步进门。
  就着先前的话题,李从璟对杜千书言道:“培养基层将官,提升中高层将官素质,固然是演武院之责,然而这却还不是演武院的全部意义,甚至不是最大的意义。”
  演武院中绿树成荫,环境雅致,这点值得称道,但是除此之外,占地面积甚至接近节度使官署的演武院,再无其他装饰,内里的建筑、摆设,无不简朴直接,线条硬朗,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杜千书和李从璟领头,走在青石板铺陈的道路上,他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李从璟,“培养基层将官,作为军中基石,提升中高层将官素质,以为军中柱石,此两者,必能大大提升军队战斗力,甚至有望塑造一支从未出现在历史上的军队。这还不是演武院最大的意义,那么演武院最大的意义在何处?”
  李从璟这回巡视演武院,类似于微服私访,除却杜千书和跟在身后的官吏、护卫,演武院并不曾被告知,众人走在路上,难免碰见行走的演武院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军中底层,对李从璟认识的不多,这一路行来,学生们都只是向杜千书行礼,却不曾有向李从璟打招呼的。
  李从璟道:“演武院最大的意义,总结起来四个字,强化国防。”
  “国防?”杜千书对这两个未曾听闻的名词很好奇。
  李从璟点点头,“的确是国防。一个国家,赢得战争的本事如何,不仅在于军队战力,若是综合而言,可以称之为国防实力。国防,包括将士素质、军备强弱、军事学术——军事知识、战术思维、战争思想等等,这是一个体系。总而言之,就是一国军队打赢战争的能力。”
  说到这,见杜千书似懂非懂,李从璟笑了笑,继续道:“当然,国防实力并非仅靠演武院就行,它需要一个国家在整体上的支持。就目下而言,演武院除却培养军中将官之外,还有三件事要做。第一件事,研究敌军,包括敌军战法习惯、战备体系、征战之道、优势弱点等等,甚至是敌军主要将帅,都要细细剖析,这算得上是‘庙算’的范畴,有此,在战端开启时,能针对性应对,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打赢战争。第二件事,研究军备,昔年汉武欲对匈奴用兵,感汉军兵甲不利,遂得精钢炼铁之法,成环首刀。汉军之后之所以能屡败匈奴,不仅在于卫霍将才,环首刀之利,亦有大功。今我欲征战天下,军备不可不利。无论是攻城利器,还是对阵利器,亦或是守城利器,都需要改进、研制,力求夫未战,而已在军备上战胜对手,先拔优势。”
  这两件事,杜千书听闻之后,大为惊艳,细想之下,更觉其中利害,前者对阵下药,后者提升自身战力,皆是征战取胜之正道,分量不可谓不重。尤其后者,凭借装备之优势,通过硬件上的优势战胜对手,这在历史上也是有章可循的,杜千书饱学,自然能体会其中分量。
  在李从璟说完这两件事后,杜千书迫不及待的问:“第三件事为何?”
  “第三件事,立足前两者基础上,是为改进我军征战、战阵之法。兵种配合,步骑协作,攻坚与守城之术不同,则攻坚与守城之军亦应该不同,唯其不同,可优化资源配置——区别军力,让好钢用在刀刃上。”李从璟说道。
  在李从璟的规划中,军队战法也是随着军备改变而改变的,世界军队的发展演变史,追根揭底,是武器装备的进化史。自后世来,李从璟自然清楚火器的威力,对火器他心不可能没有想法。之前不言,是没有那个资本,现在他节度一方,是为小诸侯,他胸中的墨水,也终于有了能稍稍挥洒的天地。
  退一步说,即便是打造火枪不太现实,那么大炮呢?便是打造大炮也难,那么改进火药,造个炸药包可不可以?若能得如此,攻城时,无论是用投石机,还是人力,往敌方城头抛百十炸药包,那场面是不是很美?或在城门下埋一堆炸药点燃,轰的一声,城门是不是就能被炸毁?
  当然,这些都是李从璟的设想,具体能不能实行,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但至少这是一个方向,是一个正确的思想,他愿意为此去努力。
  杜千书细细思考之后,由衷道:“此三者皆是大有可为之事,事若能成,我军战力——我大唐国防实力,必定能够傲视天下,届时,别说征战草原,便是一统天下,也指日可待矣!”
  想想这件事做成之后的景象,唐军所到之处,敌军皆溃,万里神州,在唐军兵锋所指下,一城一城被插上大唐的旗帜,最终,那副天下舆图,成片成片被染红,最后重归一统,汇聚成一个大大的“唐”字,杜千书就不能不热血沸腾。
  按照李从璟这个构思,即便是唐军日后征战天下,重现太宗玄宗时期的版图,将大唐军队拉到中亚去,再与西方争雄,也不是可不能。
  越往深入想,杜千书越是被他自己勾画出来的画面所震撼,最后,他几乎是声音颤抖道:“天下之大,但凡梦想所到的地方,就是我大唐所在!军帅一番苦心,千书今日方知矣,千书能主持演武院之事,实是莫大荣幸,日后殚精竭虑,必不负军帅所望!”
  相比之杜千书此时的激动,这一切构想的“始作俑者”李从璟就显得淡然得多,毕竟他不是初闻这些事,也不是初次想象那些画面了,十多年来,这些东西日夜萦绕在他脑海中,不知被他想象、构思了几百几千回,在构思还未实现的时候,李从璟已不会再情绪起伏。
  摆摆手,李从璟问杜千书:“千书,你且说说,要做到这三件事,最大的难处在哪里?”凡事先问难处,这早已成为李从璟的习惯。做事情说到底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困难都解决了,成果便会顺理成章。
  杜千书沉吟道:“要做成这三件事,固然千难万难,但最大的难处,千书窃以为在两个字。”
  “哪两个字?”
  第337章 游演武院有三望,说耶律敏待一言(中)
  杜千书深吸一口气,重重吐出两个字:“人才!”
  这与李从璟的想法不谋而合,他道:“你且说说看。”
  “是。”杜千书应道,在脑海中整理了一番思路,他慎重地说道:“研究敌军,研究军备,改进战法,都非常人所能为之事,万事开头难,这三件事在当下而言,无异于开天辟地,其中一些内容,甚至可以说当世从无人做过,而事情都是人之所为,要使事成,便得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研究敌军,固然需要军中宿将,不是军中宿将,不深解军事里外,不能行此事,但仅是军中宿将还不行,更需要饱学之士,最不济也需要腹有学识之士,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认清敌军,也才有可能研究出针对性的战法。研究军备,则需要工匠,一般有经验的工匠不行,得需要大工匠,还得是思维开阔的大工匠。第三件事也是如此。因此,千书说人才最重要。”
  “不错,人才的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寻得的。”李从璟点头,此时他们来到了学院中的一处校场,较场上有先生在带着学生修习六科技艺,中间的大场地上,却是两帮学生在演练战阵。停步远望校场,李从璟说道:“所以这首要的事,就是搜集人才,从军中,从官府中,从作院,从民间,不吝啬丰厚条件,务必求得这些人才。这件事虽然难,但眼下我们已有演武院,有了这一处根基之地,再集中了人才,此事便可以为之,这也是我迫不及待将演武院办起来的原因。”
  看向杜千书,目光炯炯,李从璟问:“千书,此事交给你,你能给我办妥否?”
  杜千书拱手行礼,“千书必尽全力!”
  李从璟微微颔首,“当然,这副担子也并非甩给你,我就不理会了。这几方面的人才,我亦会帮你搜集。”
  “谢军帅!”杜千书松了口气。
  李从璟继续道:“第一难在人才,第二难在信息,在方向。第一难要解决虽然难,但可步步施为,第二难却不是那般容易了,这涉及到事情开展后,从大方向、全过程,再深入到细节的掌控。相比之第一难,这是更为精细,也是更难的事情。千书,我欲让你在节度使官衙另外组建一司,以别驾身份,统带这些官吏,对此事进行全方位管控。”
  杜千书现今身份低微,骤然升至别驾,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不禁吃惊道:“军帅,千书才疏学浅,资历又不足,骤居高位,恐有不妥!”
  李从璟挥挥手,示意他不必在意这些细节,道:“高位者以能居之,本帅用人,向来如此。我能有今日这番还说得过去的功业,大部分便得益于此。”说罢微微一笑,“当然,你若是还觉得不妥,我可以将你这别驾前加个限制,就命你为演武司别驾,可否?”
  杜千书感激道:“谢军帅体谅。”骤居高位,容易引来嫉妒,不利于办事,提拔过快,甚至会适得其反,有“捧杀”之虞,这也是李从璟和杜千书都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若是莫离、卫道两人出任这个位置,别人不会说什么,毕竟莫离、卫道资格够老,很早就是李从璟心腹臂膀。但是杜千书不同,他去年秋才跟随李从璟,在此之前,他不过一介白身而已。在平州那一州之地折腾,尚可,但要在节度卢龙九州的节度使官衙任高职,情况就又不同。
  李从璟叹道:“如今莫离远在辽东,卫道又必须坐镇中枢,统理军政之事,本帅身边,能担当如此大任者,唯有千书你了,担子的确重了些,我也体谅你,但你切记不可让我失望。”
  千书又是感念李从璟的厚恩重用,又是感念李从璟对他的真诚体谅,凛然道:“千书在,演武院兴;演武院颓,千书死!”
  两人离开校场,向演武院的授课教室行去,头顶烈日炎炎,参天大树下绿荫成片,偶有丝丝清风吹拂,带来些许清凉。
  “去年我在契丹碰到你,将你带回身边,这一年来你兢兢业业,足以证明本帅去年没有看错人。”李从璟道,“只不过,为官之责,举贤也是一方面,你可有人才举荐给我,能让我委以重任的?”
  杜千书道:“说到人才,听闻军帅此番出行,收了一位妖才?”
  李从璟笑道:“王朴的确能称之为妖才,只不过他比你还要年轻,你年少持重,他却是跳脱得很,不是说不能委以重任,总还需要一些时候考察,骤然让其领事,不仅我不放心,也可能害了大事。要大用他,还需得让他先沉静、磨练一番。”
  杜千书点头表示了然,犹豫了一下,随即道:“军帅若是要用人,千书倒是有一人可以举荐,只不过要用此人,颇有约束,但若军帅能不计较世俗限制,则此人可以大用。”
  “哦?”李从璟有些意外,“此人是谁,在何处?”
  “此人就在幽州,军帅亦与之相熟。”杜千书道,神色有些怪异,似乎是想要直言,又有所顾虑。
  见他这番模样,李从璟心中已有了大概猜想,他问:“你是说耶律敏?”
  “军帅明见。”杜千书道,“千书欲举荐者,的确是敏公主。自军帅答应敏公主之请,放其出职任事后,这几个月来,在卫大先生身前,敏公主成绩斐然,颇受卫大先生称赞。敏公主固有实干之才,只是之前在契丹时不曾用事罢了,若是军帅不计较她的身份,或可一试。”
  李从璟摇摇头:“我并不介意她是什么身份,况且从她离开契丹,只身到幽州来那一刻开始,她就已不再是契丹公主,而只是一个有着并不美好过往的普通人,本帅之前之所以答应她出职任事,也是看透了这点。但是,千书……”李从璟目光微微凛然了一些,“在这个世界上,女人有她们固不如男人的一面,尤其是在掌控全局方面,今我欲用之人才,虽是各谋一域,但却非得有谋全局之能者不可。你当真以为,耶律敏可行?”
  杜千书咬咬牙,坚定道:“可行!”
  李从璟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便试试,容人之量,本帅还是有的。武帝临朝时,高位者匈奴人有之,本朝初,在我大唐为官者,突厥人有之,夷族更是多不胜数。这不算什么,任人唯贤而已。”
  杜千书怔了怔,没想到李从璟就这么答应了他的请求,意外之余,不能不感念李从璟的胸怀,和对他的信任。
  到了授课区,李从璟留下随行的官吏、近卫,和杜千书两人,缓缓来到一间屋室外,查看屋中的授课情况。出乎李从璟意料,屋中的先生竟然是蒙三,他满嘴脏话,在一帮学生面前唾沫横飞,却是在讲述他过往征战的功绩,或许是蒙三讲得很投入,故事也的确精彩,满屋的学生竟是都听得分外专注。
  蒙三毕竟是百战军两位副帅之一,在军中地位仅次于李从璟和李绍城,他虽然毛病不少,缺点明显,但却是胆大心细的人,治军也颇有一套,冲锋陷阵更是不要命不怕死,他带出来的将士,敢拼敢战,在以悍勇闻名的百战军中,也是一支不折不扣的雄师。若非如此,李从璟也不可能让他担任百战军副将。因久在高位,蒙三自有威势、威严,亦有属于他自己的管理、授艺之术,这会儿站在大案后,虽然仍旧跟儒雅扯不上半毛钱关系,举止粗狂,但也卖相十足。
  故事讲完,满屋演武院学生皆大声喝彩,蒙三却是大手一挥,“故事说完,你们也不必忙着喝彩,奉承老子的话更不必说,老子不缺这点谄媚,来些实际的,尔等都说说,通过这场应对戴思远游击战的战争,尔等看到了什么,又学得了什么?别他娘的给老子低头,都把头给老子抬起来,看着老子,谁也不许眨眼!都给老子挺直胸膛,我军中儿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曾畏畏缩缩过!尔等日后是要重上战场的,要带领你们的部卒,冲锋陷阵,虽石如林、箭如雨,不可后退半步,怎可低头?”
  看到这,李从璟露出一个微笑,这蒙三粗是真粗,但的确有一套,李从璟不再逗留,和杜千书继续向下一间屋室走去。
  在李从璟转身的时候,身后骤然响起一声“军帅”,接着就是端正行礼发出的声音。李从璟回过身,看到的是蒙三在恭敬行礼的身姿。屋中的学生们,看到蒙三的动作,全都回过头看,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军中的普通军士,因年轻、军功卓著,被选入演武院修习,正是热血冲动,崇拜偶像的年纪,看到李从璟,无论是之前见过的,还是没见过的,纷纷起身,向李从璟行礼。
  这些年轻儿郎们气势足,嗓音大,一时间,屋中的学生们拜成一片,“见过军帅”的呼声仿佛要掀掉屋顶。
  这里的喧闹,立即传到隔壁的屋室中,在其中授课或者被授课的先生、学生,皆都奔出来,向李从璟这边围过来。没多久,整片授课区都沸腾起来,走廊上、院子中,到处都是奔来的学生。他们看到李从璟,无不眼神炙热。
  那是他们的统帅,那是带领他们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男人,是给了他们现今生活和前程的人物。
  “见过军帅!”在嘈杂之后,所有的先生、学生齐齐向李从璟行礼。
  被人群包围其中的李从璟,微微笑了笑,道:“演武院是本帅所建之学院,在演武院落成之日,本帅亦曾来给你们有过寄语,现在我倒是更希望你们叫我院长。”
  第338章 游演武院有三望,说耶律敏待一言(下)
  “见过院长!”不知是哪个机灵的,立即大声喊了一句,一时间,人群立即改口,纷纷称呼起院长来。
  天可怜见,前世李从璟不过是一所省重点高校的普通学生,而现在,他竟然被无数军中后起之秀称呼为“院长”,并且是心甘情愿,带有崇拜之意的称呼,这让李从璟一时都有些恍惚之感。
  授课区的喧闹,立即传到附近其他区,再经由其它区传到整个学院,没多久,整个学院中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涌向授课区。只不过演武院目下的学生虽然不多,但一个授课区却也挤不下这么多人,更多的学生被挡在院墙外,俱都翘首观望。
  演武院内里的轰动,同样波及到了院门外当值的那两位儿郎,他们拦住一位学员询问情况,当得知军帅已至授课区,并且方才还从他们面前经过的时候,这两位儿郎面面相觑,脸涨得通红,大骂自己方才竟然没有认出军帅,都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
  李从璟今日本没有打算惊动演武院的学生,轻轻地来,巡查一番演武院的现状,再轻轻地离去,不曾想因为蒙三的异动,让他现在被众多学生围在中间,半步都挪动不得,也算是享受明星待遇了。
  既然如此,李从璟索性抛开之前的计划,他环视围在四周的学生们一眼,忽然笑道:“辽东有大战,本帅欲选调两百名学生前往助战,以驱逐契丹,建功立业,尔等谁愿学以致用,为本帅拿下这个大功?”
  仅是李从璟出现,就已经引起全院轰动,现在听闻如此消息,学生们立即炸开了锅,纷纷请战。
  李从璟遂道:“演武院学生数百,而辽东战场虽然不小,却也不必尔等都去,本帅只欲取两百人。这两百人,便以尔等平日成绩来定,综合排名在前两百者,可得此机会!”
  此话一出,场中喧闹声更大,学生们表情不一,或者激动兴奋,那是自知成绩优异者,或者大为沮丧,后悔不已的,那是平日各科修习成绩不佳的。不过能入演武院的,都是军中英杰,不甘人后之辈,虽然反应不一,但却都不乏战心,入选者固然兴致高昂,落选者遂下定决心,要奋起直追。
  李从璟此举,用意很明显。能入演武院修习的,都是军中骄子,但仅入院修习还不够,还得学有所成。但凡学有所成者,往后必定不缺建功立业之机,但若是修学不用心者,亦尝不到甜头。
  相助大明安之策,李从璟没打算派遣大军前往,他的打算,本就有挑选演武院精英,自称一营,投入辽东这片局势复杂的战场,锤炼其本事的内容。这一营演武院精英,自然不是当寻常军士用,而是让他们发挥特长,去寻找破敌突破口。
  此举,有研究敌军,研究战场,然后寻机破敌之机的意思,配合大明安之大军,将契丹赶出辽东,或者是给予其重创。这也算是李从璟对演武院办学要义的一次提前实践。
  此事之令下达之后,李从璟没再多做停留,从演武院出来。杜千书相送。
  出院门的时候,李从璟发现门口那两位儿郎看他的眼神明显不同了,双目中此时饱含热切、尊敬、崇拜之意,两人一齐行礼,声音洪亮道:“见过军帅!”
  李从璟微微颔首,算是回礼。在门屏外,李从璟对杜千书道:“要成就不一样的国防,固非演武院一己之力可以达到,要成就一个强盛邦国,重现盛唐辉煌,也非有军力强盛便可,但是演武院是一个起点,只有演武院做好了,我下面的谋划才有机会去实现。演武院既是先行者,也是标准,一定要把它办好。”
  杜千书恭声应是。
  离开演武院,李从璟马不停蹄,向城外军营赶去。
  前番离开幽州毕竟有些时日,而这个阶段,又是幽州军政都在大发展的时候,演武院重要非凡,军队更是李从璟立身之本,是以在看过演武院后,李从璟随后便要去军营一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