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_分卷阅读_371
郭绍拍马冲进军营,众军见到他,纷纷举起刀枪,顿时呐喊起来。郭绍受气氛鼓舞,从腰间拔出剑来,斜指向人群向将士们致意。
气氛更加热闹,万众高呼:“万岁!万岁……”
四下的武将们纷纷骑马聚过来,在郭绍马前单膝跪地拜见。
“诸将平身。”郭绍的声音大声有力、中气十足,向人们表现他身体的健康强壮。
众人道:“末将等叩谢皇恩!”
郭绍踢马奔出,众将急忙爬起来翻身上马,追上去。一股马群沿着军队的前方横奔,喊声和马蹄声如同激流一样叫人热血奔涌。
他勒住战马,大声道:“国家百姓有难,唯有朕与大周猛士愿意为天下血战到底!”
董遵诲的声音大声道:“血战到底!”
众军哗然,个个瞪眼呐喊怒吼,军营里比闹市还要热闹。
史彦超跳下马来,抱拳径直道:“正当辽人入寇,臣请为前锋!”
诸将见状,纷纷表态:“陛下剑锋所指,纵是刀山火海,末将决不皱一下眉头……”“陛下要用兵,臣等随时准备追随陛下。”“臣受陛下温衣饱食之恩,唯死战报国……”“愿为陛下前驱,性命一条以报皇恩……”
郭绍坐在马上,感受着军中的态度和气息。不管怎样,他至少能确定自己是得到军方支持的。
以大周目前的制度,武夫相当支持战争,有战争他们才能上升和得到封赏,才能被倚重,否则话语权和地位都会下降。还有中低层的武将,谁都知道打仗会死人,但从伍十年不如打一次大仗,十年底层将士都老了!便如前朝高平之战,多少人一战起家。
只有很多文官可能不太支持,他们和武将不同,打仗对他们没好处,要维持朝廷各方面的运转,资源耗费太大、加重赋税徭役、征发民壮等不利于稳定统治,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事。
时机也非常恰当,通常刚通过武力立国这段时间,皇帝亲自带兵取得天下,在军队里威信和熟悉度比较高,更容易亲自调动军队发动战争。若是后代皇帝,没法直接带兵,兵权分化在大臣手里,想要开战就没如此容易了,将是一件非常复杂麻烦的事。
而且郭绍身边的实权大臣如王朴、魏仁浦以及王溥、李谷等宰相,甚至参政的内阁大臣,都已经拉拢凝聚在他身边,他一定要干某件事,也容易得到心腹大臣的支持。
摆在郭绍面前的情况便是如此,他一句话就能调动整个禁军,掌控力依旧很强。
郭绍带着人马一连巡视了几个禁军军营,军队士气和情况都比较好。经过半年的休整,禁军基本恢复了战斗力。
日上三竿,郭绍才回到皇城。
他先到东殿与二十几个大臣最后商议,魏仁浦挂上地图向诸大臣大将交代朝廷先期拿出的方略。议事一直进行到中午。至于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依旧在那里站着,整整站了半天。
中午时分,皇帝终于一身戎服走上了龙椅。大殿上百官高呼万岁。
郭绍叫宦官颁诏。辽军入寇,河北百姓水深火热盼望王师,皇帝决定率禁军北上巡边;出京期间,西殿(符金盏)监国,枢密院、政事堂共掌国政。
皇帝直接下旨,而且明显今天上午缺席的那一帮最有实权的大员都商量好了,下面一众官员没有人反对……照唐末以来的格局,普通官员也无力反对,因为这段时间为了军事目的、朝廷格局十分集权。这次与上次北伐不同,上次的结果完全是未知数,但这回有了经验、局面比较清晰了,很多人都不太看好近期的北伐。
现在开局得比较低调,名义上并未号称北伐与辽军决战,似乎一开始的意图是把辽军驱逐出易州。
不过,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符金盏到西殿,在后门的石阶见到了等在那里一身盔甲佩剑的郭绍。她抬起头看着他,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卫兵的身影。
她轻轻提起裙摆,一步步走上石阶。一尘不染的绣花鞋子,轻轻踏在陈旧的石板上,符金盏的心绪有些起伏。
听到大臣们的言论,连同符金盏也对这次战争信心不足,因为短短半年,周军的实力并未有多少改观。
有些失败,后果很严重,不是轻易能承担得起的。
短短的一段石阶,符金盏仿佛走过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多少次死里逃生的风浪,都是上面的绍哥儿陪着她走过来的。他们能走到今天,并不容易。
“陛下。”符金盏的身子微微一矮,率先款款作礼。她的声音依旧那么舒缓,波澜不惊。
郭绍抱拳道:“朕始终还是一个卫士。”
符金盏抬起头,艳美的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
郭绍沉声道:“朕深知生离死别的感受,天下人也各有其家,让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至亲被劫掠、杀戮,是朕无法忍受的事。权衡再三,朕决意再度出征,将士们也愿意为天下人上阵拼杀。”
符金盏露出嫣然一笑:“陛下定能旗开得胜,你从不让我失望。”
郭绍听到这里果然一脸欣慰,抱拳道:“此番出征,端慈皇后只需在东京等朕的捷报!”
符金盏点点头,说道:“我会每日沐浴斋戒,为陛下及前方将士祈福,静待禁军早日携胜归朝。”
她走了上来,伸手握住郭绍的剑柄,轻轻一按,听到“铛”的一声金属轻响,便缓缓抽了出来。剑锋崭新、光亮如镜,十分锋利。敢在郭绍拿着出鞘剑的人,恐怕只有符金盏了。郭绍却没有动弹,他那样子,恐怕就算符金盏真要刺他,他也不会躲。
符金盏从容微笑的脸往下看,垂眼看着剑柄,低头的瞬间却露出了一丝温柔羞涩的感觉。
她十分轻柔地从袖子里拽出了一块绣着金线花纹的红绸,如玉的手慢慢将红绸缠绕在郭绍剑柄,然后打了个系扣系住,重新把剑放进郭绍的剑鞘。
符金盏做完这件事,抬头看着他,脸上绯红,十分紧张。
身后还有不少弯着腰的宫人,这是她第一次当众在郭绍面前做这等亲近的事。郭绍默默地看着剑柄上的一抹鲜艳的红色,在古朴厚重的大殿后面,它看起来分外漂亮。
此番在祝愿的言辞中,却不知怎地、气息莫名有点悲壮。
第六百九十一章 猫鼠之戏
滔滔黄河上,成群的马兵缓缓地从浮桥上渡河。郭绍勒马站在河边,迎着湿润的秋风久久观望着一条条长龙一样的马群。“哗哗……”的浪声仿佛在倾诉着这里无数的往事。
河岸、浮桥上全是马兵,一人至少双马!
郭绍西巡后,总结了年初北伐的教训,对禁军进行了调整。取消了绝大部分骑马步兵,将步兵的乘骑调配给骑兵;另从西北得到良马好几千匹,现在禁军骑兵有了比较充足的战马,进一步提高骑兵机动力。
但因骑马步兵不复存在,步兵机动力下降,完全跟不上骑兵行军了。
此番郭绍出京,调动精骑五万多人,几乎出动了全部禁军马兵。随驾军队只有马兵,调集了殿前司和侍卫司的骑兵。步兵并未出动。
李处耘和杨彪策马上来,勒马分立郭绍左右,二人顺着郭绍的目光也跟着瞧河面上的如蚂蚁爬满树枝的人马群。
郭绍没理会他们,良久一言不发。
他迎着风张口深呼吸了几次,依旧无法缓解胸口的一股莫名气闷。他感觉很重,好像有什么东西压在身上一样,而且心跳很快,还没上阵有些许紧张感。
失败经历有时候不一定全是好事,它会增加心理压力。如果没有年初北伐的不顺,郭绍现在或许还能像以前率军作战一样挥洒自如,但现在他实在洒脱不起来;内心深处担心失败,怎么也挥之不去,无法轻松……一颗心是悬在半空的。
又或许是失败的后果太严重,叫他有点觉得承受不起;对胜利太过期待,几乎是必须获胜的心态。这些都无形中让他觉得沉重。
郭绍从马上跳了下来,双手捧起一抔土,放到鼻子前一嗅,有股子泥土的清新气息。土粘在指缝之间,他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捻,触觉十分真切。这不是梦,这里是他真实地赖以生存的地方。
……
易州军府大堂上,上面一块大牌匾上“代天子牧”四大个大字歪歪斜斜的,上面还钉着一支箭矢。下面一派狼藉,一块“肃静”的木牌正在火堆里燃烧,上面一根羊腿被烤得泛黄,皮上的油脂在火焰上炸得“啪啪”轻响。
耶律休哥正坐在上面的公座上,从腰带里掏出一把小刀来,在皮革袖口上来回擦了几下。
下面的士卒把羊腿外面烤熟的一层割下来放在盘子里,双手躬身端到耶律休哥面前的桌案上。耶律休哥拿刀子切下一块放在嘴边,舌头在刀锋上一舔,咀嚼起来。
围坐在周围的一个贵族指着端盘子的汉人女子叽里呱啦的说了几句,眼睛看着她盘子里的酒壶。
就在这时,一个契丹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径直走上公座,俯首在耶律休哥旁边耳语了几句。
耶律休哥听罢咀嚼立刻停了一下,接着又嚼起来,过得一会儿才问道:“到哪里了?”
那契丹人道:“镇州。”
下面的贵族和部将纷纷转头注视着上位。
耶律休哥回顾左右道:“郭铁匠来了,刚到镇州。”
众人立刻哗然,杨衮忙道:“周国禁军势大,我幽州军兵少将寡,不能在周国境内对决。请大帅即刻下令放弃易州北遁。”
耶律休哥冷笑道:“郭铁匠又来陪我较量几回,甚好!不用急,先睡一晚,明早再走。”
杨衮道:“大帅切勿意气用事,谨防被围困在易州,大事不妙了。”
耶律休哥听罢有些不悦:“本帅用兵不用人教。本帅还没蠢到一定要与郭铁匠争个面子输赢的地步,就是要逗他玩,别人大老远从东京北来也要走不少路。”
杨衮听罢只得说道:“大帅英明。”
耶律休哥不慌不忙地与众将吃肉喝酒,喝得醉醺醺后说道:“不是说抓到了易州节度使孙行友的女儿?带进来陪陪大伙儿。”
次日一早,耶律休哥部尽数度过拒马河,屯兵北岸涿州。
……
等郭绍率周军北上易州时,只见沿途被涂炭的村庄,早已不见辽军一兵一卒。
行至易州城外驿道上,一路上的将士都纷纷转头看着道旁,气氛十分凄凉。郭绍由远及近,也看清了那堆东西。
“京观……”魏仁浦的声音沉声道。
场面十分恐怖,一个圆锥一样的高堆,是易州将士的人头垒成的!那一张张脸都在堆上,腐臭味在空气中弥漫,是一种很震撼的恐惧景象。
郭绍脸色铁青,左手紧握着剑柄,一股羞辱和愤怒涌上头顶!这种东西的意思非常明显,是在向大周炫耀武力、耀武扬威,是在耻笑周军的失败!
郭绍带兵以来,还从来没有人敢在周军面前炫耀过武功。辽人竟然如此赤裸裸地羞辱大周?!
但此时易州的战败是事实,弱者就要被践踏!郭绍觉得恼羞成怒没有任何作用,他冷冷下令道:“下令后面的人马改道,派人把头颅烧了再掩埋,为防腐烂后爆发瘟疫。”
魏仁浦抱拳道:“臣即刻去安排。”
易州城门洞开,里面焚毁的房屋无算,到处都是废墟。没有守城的军队,街上也无百姓。初进易州,这一派冷清破败的景象,加上古典的建筑,叫人觉得仿佛进入了一座鬼城!
郭绍带兵从南北中轴大道往城里走,来到了易州的军府衙门,他和文武大臣卫队径直骑马进衙门大门,因为门是敞着的。
就在这时,忽然大堂门口走出来了一个人影。众人猛地还被吓了一跳!
周围没人影,忽然跑出来一个衣不蔽体披头散发的女人是什么场面,就像见了鬼一样。但是光天化日之下,不可能有鬼,她是一个人。
她呆呆地向郭绍等人走了过来,一撅一拐丧魂落魄的样子。众人都沉默了,不忍直视。只见她头发蓬乱,眼睛脸是肿的,嘴鼻都有血迹,已经不成人样,身上的皮肤更是到处都是淤青和血迹。
郭绍立刻猜到她遭遇了什么事,心里的难受和羞愤无法言表!他咬紧牙,眼睛里要冒出火来。这是个他不认识的小娘,但郭绍是大周的皇帝,治下的子民他都有一定责任!
众人也默默地看着,微微低头。自己国家的人被凌辱成这样,文武大臣也不会觉得脸上有光。
郭绍从马上跳下来,也没多想,赶紧把自己的斗篷解下来,先裹在小娘的身子上给她遮掩。小娘只是站在那里,没有任何反应。
郭绍抓起她的手放在前面按住斗篷,声音有点哽咽了:“对不起……”
众臣纷纷侧目,三个字相当于罪己诏了。
郭绍咬着牙道:“朕对不起你们。”
小娘愣在那里,脸上呆呆的没什么反应。郭绍猛地转过身,下令道:“送伤兵营,叫官员问她的家人在何处。”
“喏。”
郭绍的太阳穴青筋都冒了出来,脸色却渐渐收住。卢成勇一声令下,一行侍卫先入狼藉的大堂,四下搜寻收拾了一番,郭绍便率文武大臣入内分上下入座。
魏仁浦道:“辽军最多只有一万余骑,现已退到涿州。耶律休哥和杨衮不可能愿意与我主力骑兵对决,目前咱们只能驱逐辽军,逮不住他们。”
“这也是意料之中。”郭绍冷静了不少。
气氛更加热闹,万众高呼:“万岁!万岁……”
四下的武将们纷纷骑马聚过来,在郭绍马前单膝跪地拜见。
“诸将平身。”郭绍的声音大声有力、中气十足,向人们表现他身体的健康强壮。
众人道:“末将等叩谢皇恩!”
郭绍踢马奔出,众将急忙爬起来翻身上马,追上去。一股马群沿着军队的前方横奔,喊声和马蹄声如同激流一样叫人热血奔涌。
他勒住战马,大声道:“国家百姓有难,唯有朕与大周猛士愿意为天下血战到底!”
董遵诲的声音大声道:“血战到底!”
众军哗然,个个瞪眼呐喊怒吼,军营里比闹市还要热闹。
史彦超跳下马来,抱拳径直道:“正当辽人入寇,臣请为前锋!”
诸将见状,纷纷表态:“陛下剑锋所指,纵是刀山火海,末将决不皱一下眉头……”“陛下要用兵,臣等随时准备追随陛下。”“臣受陛下温衣饱食之恩,唯死战报国……”“愿为陛下前驱,性命一条以报皇恩……”
郭绍坐在马上,感受着军中的态度和气息。不管怎样,他至少能确定自己是得到军方支持的。
以大周目前的制度,武夫相当支持战争,有战争他们才能上升和得到封赏,才能被倚重,否则话语权和地位都会下降。还有中低层的武将,谁都知道打仗会死人,但从伍十年不如打一次大仗,十年底层将士都老了!便如前朝高平之战,多少人一战起家。
只有很多文官可能不太支持,他们和武将不同,打仗对他们没好处,要维持朝廷各方面的运转,资源耗费太大、加重赋税徭役、征发民壮等不利于稳定统治,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事。
时机也非常恰当,通常刚通过武力立国这段时间,皇帝亲自带兵取得天下,在军队里威信和熟悉度比较高,更容易亲自调动军队发动战争。若是后代皇帝,没法直接带兵,兵权分化在大臣手里,想要开战就没如此容易了,将是一件非常复杂麻烦的事。
而且郭绍身边的实权大臣如王朴、魏仁浦以及王溥、李谷等宰相,甚至参政的内阁大臣,都已经拉拢凝聚在他身边,他一定要干某件事,也容易得到心腹大臣的支持。
摆在郭绍面前的情况便是如此,他一句话就能调动整个禁军,掌控力依旧很强。
郭绍带着人马一连巡视了几个禁军军营,军队士气和情况都比较好。经过半年的休整,禁军基本恢复了战斗力。
日上三竿,郭绍才回到皇城。
他先到东殿与二十几个大臣最后商议,魏仁浦挂上地图向诸大臣大将交代朝廷先期拿出的方略。议事一直进行到中午。至于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依旧在那里站着,整整站了半天。
中午时分,皇帝终于一身戎服走上了龙椅。大殿上百官高呼万岁。
郭绍叫宦官颁诏。辽军入寇,河北百姓水深火热盼望王师,皇帝决定率禁军北上巡边;出京期间,西殿(符金盏)监国,枢密院、政事堂共掌国政。
皇帝直接下旨,而且明显今天上午缺席的那一帮最有实权的大员都商量好了,下面一众官员没有人反对……照唐末以来的格局,普通官员也无力反对,因为这段时间为了军事目的、朝廷格局十分集权。这次与上次北伐不同,上次的结果完全是未知数,但这回有了经验、局面比较清晰了,很多人都不太看好近期的北伐。
现在开局得比较低调,名义上并未号称北伐与辽军决战,似乎一开始的意图是把辽军驱逐出易州。
不过,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符金盏到西殿,在后门的石阶见到了等在那里一身盔甲佩剑的郭绍。她抬起头看着他,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卫兵的身影。
她轻轻提起裙摆,一步步走上石阶。一尘不染的绣花鞋子,轻轻踏在陈旧的石板上,符金盏的心绪有些起伏。
听到大臣们的言论,连同符金盏也对这次战争信心不足,因为短短半年,周军的实力并未有多少改观。
有些失败,后果很严重,不是轻易能承担得起的。
短短的一段石阶,符金盏仿佛走过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多少次死里逃生的风浪,都是上面的绍哥儿陪着她走过来的。他们能走到今天,并不容易。
“陛下。”符金盏的身子微微一矮,率先款款作礼。她的声音依旧那么舒缓,波澜不惊。
郭绍抱拳道:“朕始终还是一个卫士。”
符金盏抬起头,艳美的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
郭绍沉声道:“朕深知生离死别的感受,天下人也各有其家,让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至亲被劫掠、杀戮,是朕无法忍受的事。权衡再三,朕决意再度出征,将士们也愿意为天下人上阵拼杀。”
符金盏露出嫣然一笑:“陛下定能旗开得胜,你从不让我失望。”
郭绍听到这里果然一脸欣慰,抱拳道:“此番出征,端慈皇后只需在东京等朕的捷报!”
符金盏点点头,说道:“我会每日沐浴斋戒,为陛下及前方将士祈福,静待禁军早日携胜归朝。”
她走了上来,伸手握住郭绍的剑柄,轻轻一按,听到“铛”的一声金属轻响,便缓缓抽了出来。剑锋崭新、光亮如镜,十分锋利。敢在郭绍拿着出鞘剑的人,恐怕只有符金盏了。郭绍却没有动弹,他那样子,恐怕就算符金盏真要刺他,他也不会躲。
符金盏从容微笑的脸往下看,垂眼看着剑柄,低头的瞬间却露出了一丝温柔羞涩的感觉。
她十分轻柔地从袖子里拽出了一块绣着金线花纹的红绸,如玉的手慢慢将红绸缠绕在郭绍剑柄,然后打了个系扣系住,重新把剑放进郭绍的剑鞘。
符金盏做完这件事,抬头看着他,脸上绯红,十分紧张。
身后还有不少弯着腰的宫人,这是她第一次当众在郭绍面前做这等亲近的事。郭绍默默地看着剑柄上的一抹鲜艳的红色,在古朴厚重的大殿后面,它看起来分外漂亮。
此番在祝愿的言辞中,却不知怎地、气息莫名有点悲壮。
第六百九十一章 猫鼠之戏
滔滔黄河上,成群的马兵缓缓地从浮桥上渡河。郭绍勒马站在河边,迎着湿润的秋风久久观望着一条条长龙一样的马群。“哗哗……”的浪声仿佛在倾诉着这里无数的往事。
河岸、浮桥上全是马兵,一人至少双马!
郭绍西巡后,总结了年初北伐的教训,对禁军进行了调整。取消了绝大部分骑马步兵,将步兵的乘骑调配给骑兵;另从西北得到良马好几千匹,现在禁军骑兵有了比较充足的战马,进一步提高骑兵机动力。
但因骑马步兵不复存在,步兵机动力下降,完全跟不上骑兵行军了。
此番郭绍出京,调动精骑五万多人,几乎出动了全部禁军马兵。随驾军队只有马兵,调集了殿前司和侍卫司的骑兵。步兵并未出动。
李处耘和杨彪策马上来,勒马分立郭绍左右,二人顺着郭绍的目光也跟着瞧河面上的如蚂蚁爬满树枝的人马群。
郭绍没理会他们,良久一言不发。
他迎着风张口深呼吸了几次,依旧无法缓解胸口的一股莫名气闷。他感觉很重,好像有什么东西压在身上一样,而且心跳很快,还没上阵有些许紧张感。
失败经历有时候不一定全是好事,它会增加心理压力。如果没有年初北伐的不顺,郭绍现在或许还能像以前率军作战一样挥洒自如,但现在他实在洒脱不起来;内心深处担心失败,怎么也挥之不去,无法轻松……一颗心是悬在半空的。
又或许是失败的后果太严重,叫他有点觉得承受不起;对胜利太过期待,几乎是必须获胜的心态。这些都无形中让他觉得沉重。
郭绍从马上跳了下来,双手捧起一抔土,放到鼻子前一嗅,有股子泥土的清新气息。土粘在指缝之间,他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捻,触觉十分真切。这不是梦,这里是他真实地赖以生存的地方。
……
易州军府大堂上,上面一块大牌匾上“代天子牧”四大个大字歪歪斜斜的,上面还钉着一支箭矢。下面一派狼藉,一块“肃静”的木牌正在火堆里燃烧,上面一根羊腿被烤得泛黄,皮上的油脂在火焰上炸得“啪啪”轻响。
耶律休哥正坐在上面的公座上,从腰带里掏出一把小刀来,在皮革袖口上来回擦了几下。
下面的士卒把羊腿外面烤熟的一层割下来放在盘子里,双手躬身端到耶律休哥面前的桌案上。耶律休哥拿刀子切下一块放在嘴边,舌头在刀锋上一舔,咀嚼起来。
围坐在周围的一个贵族指着端盘子的汉人女子叽里呱啦的说了几句,眼睛看着她盘子里的酒壶。
就在这时,一个契丹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径直走上公座,俯首在耶律休哥旁边耳语了几句。
耶律休哥听罢咀嚼立刻停了一下,接着又嚼起来,过得一会儿才问道:“到哪里了?”
那契丹人道:“镇州。”
下面的贵族和部将纷纷转头注视着上位。
耶律休哥回顾左右道:“郭铁匠来了,刚到镇州。”
众人立刻哗然,杨衮忙道:“周国禁军势大,我幽州军兵少将寡,不能在周国境内对决。请大帅即刻下令放弃易州北遁。”
耶律休哥冷笑道:“郭铁匠又来陪我较量几回,甚好!不用急,先睡一晚,明早再走。”
杨衮道:“大帅切勿意气用事,谨防被围困在易州,大事不妙了。”
耶律休哥听罢有些不悦:“本帅用兵不用人教。本帅还没蠢到一定要与郭铁匠争个面子输赢的地步,就是要逗他玩,别人大老远从东京北来也要走不少路。”
杨衮听罢只得说道:“大帅英明。”
耶律休哥不慌不忙地与众将吃肉喝酒,喝得醉醺醺后说道:“不是说抓到了易州节度使孙行友的女儿?带进来陪陪大伙儿。”
次日一早,耶律休哥部尽数度过拒马河,屯兵北岸涿州。
……
等郭绍率周军北上易州时,只见沿途被涂炭的村庄,早已不见辽军一兵一卒。
行至易州城外驿道上,一路上的将士都纷纷转头看着道旁,气氛十分凄凉。郭绍由远及近,也看清了那堆东西。
“京观……”魏仁浦的声音沉声道。
场面十分恐怖,一个圆锥一样的高堆,是易州将士的人头垒成的!那一张张脸都在堆上,腐臭味在空气中弥漫,是一种很震撼的恐惧景象。
郭绍脸色铁青,左手紧握着剑柄,一股羞辱和愤怒涌上头顶!这种东西的意思非常明显,是在向大周炫耀武力、耀武扬威,是在耻笑周军的失败!
郭绍带兵以来,还从来没有人敢在周军面前炫耀过武功。辽人竟然如此赤裸裸地羞辱大周?!
但此时易州的战败是事实,弱者就要被践踏!郭绍觉得恼羞成怒没有任何作用,他冷冷下令道:“下令后面的人马改道,派人把头颅烧了再掩埋,为防腐烂后爆发瘟疫。”
魏仁浦抱拳道:“臣即刻去安排。”
易州城门洞开,里面焚毁的房屋无算,到处都是废墟。没有守城的军队,街上也无百姓。初进易州,这一派冷清破败的景象,加上古典的建筑,叫人觉得仿佛进入了一座鬼城!
郭绍带兵从南北中轴大道往城里走,来到了易州的军府衙门,他和文武大臣卫队径直骑马进衙门大门,因为门是敞着的。
就在这时,忽然大堂门口走出来了一个人影。众人猛地还被吓了一跳!
周围没人影,忽然跑出来一个衣不蔽体披头散发的女人是什么场面,就像见了鬼一样。但是光天化日之下,不可能有鬼,她是一个人。
她呆呆地向郭绍等人走了过来,一撅一拐丧魂落魄的样子。众人都沉默了,不忍直视。只见她头发蓬乱,眼睛脸是肿的,嘴鼻都有血迹,已经不成人样,身上的皮肤更是到处都是淤青和血迹。
郭绍立刻猜到她遭遇了什么事,心里的难受和羞愤无法言表!他咬紧牙,眼睛里要冒出火来。这是个他不认识的小娘,但郭绍是大周的皇帝,治下的子民他都有一定责任!
众人也默默地看着,微微低头。自己国家的人被凌辱成这样,文武大臣也不会觉得脸上有光。
郭绍从马上跳下来,也没多想,赶紧把自己的斗篷解下来,先裹在小娘的身子上给她遮掩。小娘只是站在那里,没有任何反应。
郭绍抓起她的手放在前面按住斗篷,声音有点哽咽了:“对不起……”
众臣纷纷侧目,三个字相当于罪己诏了。
郭绍咬着牙道:“朕对不起你们。”
小娘愣在那里,脸上呆呆的没什么反应。郭绍猛地转过身,下令道:“送伤兵营,叫官员问她的家人在何处。”
“喏。”
郭绍的太阳穴青筋都冒了出来,脸色却渐渐收住。卢成勇一声令下,一行侍卫先入狼藉的大堂,四下搜寻收拾了一番,郭绍便率文武大臣入内分上下入座。
魏仁浦道:“辽军最多只有一万余骑,现已退到涿州。耶律休哥和杨衮不可能愿意与我主力骑兵对决,目前咱们只能驱逐辽军,逮不住他们。”
“这也是意料之中。”郭绍冷静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