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年代(重生六零年代)_分卷阅读_3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袄面就是从上海带回来的那两块绸缎,袄里子用布尺寸却比袄面多了很多。
  “以前人说要面子不重里子,讲的就是这个鹅绒袄,怎么做保暖讲究全在里子。”杨师傅笑呵呵的解释。
  叶青长了见识,里子就用细白棉布,留的足足的。
  “田婆婆还要做件新式的罩衫。”叶青从挎包掏出一块青蓝色料子。
  田婆婆不会当着杨师傅的面和叶青客气,只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兴高采烈的和杨师傅讨论新式衣服细节。
  叶青听得兴起,时不时插嘴:“杨师傅,我要田婆婆那样的盘扣,还有领口袖口,你要给我做一样的啊。”
  “你放心!保准比田同志的更好看!”
  看家手艺有人欣赏,杨师傅也很高兴。
  都交代完就是回家等了,杨师傅再三保证节前一定能做出来。
  路上不方便多说话,回到小洋楼叶青房间,关上门两人又兴致勃勃讨论半天搭配。
  做新衣总是能让女人开心,不分年纪。
  李队长那边应该已经办妥了吧?叶青一直惦记着那边消息,可是电报却迟迟未来。
  就要过年了……
  大洼乡前沟子村,李队长正看着刚进门的三柱问:“给你叶妹子把电报发出去了?”
  三柱喝口水喘了口气才说:“发啦。”
  今儿一早刚吃过饭,他爹就催着他赶紧去发电报,三柱子套上马车,赶到县上一问,还真能发。
  仔细慎重的把在家练了好几遍的字都写好,递给穿绿衣服的工作人员,给了九分钱就算是完事。
  三柱觉得自己挺有成就感:“爹啊,你说这事儿稀奇不?以前也没听说过叶家的大妮儿找着了?叶妹子大老远追过去,原来叶大叔不是她亲爹,白高兴一场!”
  柱子娘叨咕:“也不知道谁空欢喜,要我说大侄女就挺好,懂事孝顺,有个这样的亲闺女才是叶老蔫的福气。”
  李队长笑笑不以为然:“不是就不是吧,大侄女做事周到,还特地发电报告诉我一声,顺带让把她名字也销了。”
  三柱媳妇眼睛一亮:“爹,那还真给销了啊?”
  “那可不?不是他们亲闺女当然就得销了。”李队长无所谓道。
  其实就是名册上毛笔涂掉,反正没在乡里办正式户口,划一笔就完事!
  赵秀兰心里像炸开了锅,户口还真给销了?那就是说大妮儿顶上去了?她成了城里人啦?
  平复下心情,赵秀兰又冷哼一声,果然这个大妮儿是个靠不住的。平日里看着傻气,其实最有心眼,狡诈着呢!
  这么久了怎么就不给她捎个电报?当时可是千叮嘱万嘱咐的,她要瞒着谁?要不是那个假冒的来了信儿,她还打算瞒多久?
  赵秀兰虽生气,但她知道现在也不是该生气的时候。
  只要撮合着兄弟跟大妮儿完了婚,将来自己儿子有个在大城镇的舅舅,以后城里招工啥的他舅总不能忘记外甥。到时候几个侄子谁也没自己儿子出息,看两个妯娌还有啥话说。
  “爹,娘,俺跟你们说个事儿。”赵秀兰捋了捋头发说道。
  李队长正跟老妻柱子娘说话,听到儿媳妇郑重其事的,料到这事儿还挺要紧,老两口都停下手里的活儿。
  “你说吧,啥事啊?”
  赵秀兰琢磨了下,这才开口说道:“爹,娘,你们也知道俺娘家就一个兄弟,都二十好几了还没成亲。”
  李队长点点头,赵家的小子他知道,人还算本分,也没啥大毛病,就是两个亲家不着调。娶媳妇不想给彩礼,还东挑西拣的净找高枝攀。
  前两年有人给说的这村儿大脚婶的闺女,那闺女摸样好人勤快,就是小时候得病腿有点跛。人闺女家不计较彩礼,只要对她闺女好就行,结果倒好,赵家俩亲家居然嫌弃人嫁妆少!
  这叫什么事?要不是当年自己儿子看上他们家闺女,说啥也不能和这样的人做亲家!不过现在孙子都好几岁了,也不能再说啥。
  李队长寻思会儿就说:“他小舅都二十好几了,是该成门亲,你有啥打算?是想在咱们村给介绍一个相相还是咋地?”
  赵家在他们村名声可不好,不过碍着他这个生产队长的面子,他给说和说和,找个差不多条件的估摸着也成。
  赵秀兰忙说:“不麻烦爹,俺爹娘已经给他找好了。”
  “是吗?哪村的啊?”柱子娘嘀咕,不会是打算借钱吧?
  “是外省的,邻村给介绍的,俺爹娘和虎子都满意,前两天捎信儿过来,打算过了年就去相看相看,要是合适当时就把婚事定下来。”赵秀兰说。
  “外省的?那咋不让姑娘过来相看啊?合适就留下成亲,直接进家门多好?”柱子娘不解。
  赵秀兰当然知道这规矩,不过现在她不能挑明了说留在城里结婚,省的婆婆妯娌以为她兄弟倒插门,她娘家没了人。
  “俺爹娘说那边道远,人家姑娘怕不成,不想白跑一趟,所以就让俺兄弟过去相看。”赵秀兰解释。
  柱子娘一想,也是这么一回事。好不容易找到个对心思的,他们家当然是上赶着,不过媳妇跟他们说干啥?不会是想借盘缠吧?
  赵秀兰继续道:“爹,娘,你们也知道俺爹娘没个准主意,啥事都要和俺商量,这回这么大的事,想让俺也跟着去。”
  “啥?”
  “你也去?”
  李队长,柱子娘都一惊,儿媳妇最远也就去过县上,省城都没去过,这咋还要跑外省啦?
  “你去做啥啊?字都不认识几个,不怕让人给卖喽?”三柱子也反对。
  赵秀兰笑笑:“俺好歹上过扫盲班,跟你也学过几个字咧!俺爹娘和兄弟才是大字不识一筐呢!”
  大妮儿那样的都能找到地方,她赵秀兰怕啥?再说了,自己这个大姑姐是队长家儿媳妇,到叶老蔫家提亲他们能不高看一眼?
  说来说去,赵秀兰是定要跑这一趟,过了年就动身。
  ☆、第33章 打家具
  李队长那边还是没消息,叶青有些忐忑,在椅子上蹭来蹭去,总是坐立难安。
  椅子太硬了吧?
  房间里除了锅碗瓢盆都收放在长条几案上,偌大的外间除了一张方桌两把椅子和靠墙的小架子,还是空荡荡的。
  要是有张沙发就好了,现在可以躺着发愁。
  还要有个茶几,泡上茶,摆好零食点心,一边吃一边愁。
  最后叶青把自己的心烦意乱归结为家居风水不好,下定决心要置办齐家具。
  新南市唯一一家百货商店。
  叶青终于找到本市唯一售卖的一对单人沙发,样式就不计较了,叶青想试试手感和舒适度。
  “哎哎!谁让你坐啦?知道那是啥不?新发明的高档萨发!做坏了你赔啊?”
  女售货员高亢的嗓音引来不少人侧目。
  叶青无语,也没了好脾气:“这位同志,您别嚷嚷这么大声行么?我给你科普下,最早的软垫座椅是中国汉代的玉几,国外的这个‘萨--发’上世纪就传到咱们国家了,不是什么新发明的东西。有空多学学知识,以后舌头屡直了说话,别用鼻孔看人!”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一商场的人大眼瞪小眼。
  这都什么态度!忍这些服务员售货员好久了,真有手艺的大师傅也没几个这样的,他们牛气个什么劲?
  早知道在上海就都买回来了,还有浴缸洗漱盆,叶青后悔不已。
  归根到底还是没钱。
  叶青现在虽然没有收入来源,但是只要供日常开支的话还真用不了多少钱。
  二十一斤口粮标准,最贵的大米一毛七一斤从没供应过。玉米面九分,薯干六分,更便宜的三分四分,全买完也没几块钱。
  水电不收钱,房租没有,交通靠走,几乎没有需要用钱的地方。
  从上海回来,叶青之前卖大米的钱花的干干净净,给邻居们捎带的钱都敛回来,零零碎碎就十几块。田婆婆给的银元又在新南市的银行兑换了几十块,过日子一时半会儿的倒也没问题。
  可是想要添置大件就费劲了,沙发一百二十块大衣柜一百六十块,其他茶几书柜斗橱更是价格不菲。
  工业券不说,去哪儿弄钱?
  空间里的物资就那么多,卖一样少一样,变卖家业可是败家子的作风。何况黑市交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倒卖经商?卖什么啊?什么东西都是统购统销,同样货品,从北京到南京,价钱一摸一样。不是国营单位正规渠道,厂家连零件都不卖你。
  叶青越想越是烦躁。
  烦躁归烦躁,沙发还得要买!要舒舒服服躺着烦躁。反正年后还有招工,实在不行就工厂上班挣工资去!
  叶青怀揣着一袋子白面来到新南市一个角落,大家心知肚明却不宣于口的黑市。
  人迹稀少,几个同样鬼鬼祟祟的人都彼此拉开距离。
  自家门口干这事,叶青尤其谨慎,把围巾包裹的更加严实,躲在墙角偷眼观察这些人。
  老规矩,都是粮食不放在身上,遇到买主才领人去藏匿地点。
  叶青突然就看见有个人和大家不同,他手里举着两块木料。
  红松?
  好奇走过去,叶青摘下围巾:“柴禾怎么卖?”
  男人三十来岁,瘦小身材,小眼睛泛着精光,上下打量叶青好几眼。
  “小姑娘,这些都是好木料。”
  男人是个心思活络的,那年大家伙举着斧头冲进一家家宅院,砸的砸烧的烧。唯独他留心着不起眼的小物件,趁人不注意揣怀里带回去。
  后来解放军戒严封锁了不让乱砸,一件件家私摆设都入库贴上了封条。砸烂的烧剩半截家具的却堆的满街都是,半夜趁黑他都悄悄拉回自己家。
  也就靠着自己当初的小精明,一家人才没太饿着肚皮,还给自己娶了个漂亮大姑娘。
  可惜这年月再好的东西也买不上价钱,到了今年年底,家底也卖光了。
  媳妇吵闹着要吃白面,儿子要吃肥肉,家里就剩这堆座椅破木头堆在柴房没啥用处。当柴禾舍不得烧,打家具也不是成块的板材,今天这才拿到黑市上试试运气。
  叶青装内行掂量了下说:“你这柴禾太潮了,压分量。”
  男的有些生气:“你不懂别瞎说!这是好料子,当然沉!”
  叶青皱眉,看样子不太满意又有些舍不得:“不如买煤球划算……”
  男人心急,马上就要过年了,怎么着也得给媳妇儿子包顿饺子吧?
  咬了咬牙一狠心:“两块五一旦不管送,你要是要就都给你!”
  一旦是一百斤,男人家有两千多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