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术士_分卷阅读_481
“哈哈,实不相瞒,前番我所忧虑者,实为孔明也!孔明此人多谋善断,又对刘备忠心耿耿,他若是随军出征,胜负难料。但今得知孔明被留在了成都,以刘备手下酒囊饭袋之徒,难奈我何。”陌千寻胸有成竹的哈哈大笑。
“这倒是奇怪,法正死了,刘备眼前的谋士除了孔明先生,也没有几个可用之材,为什么不带着先生一起去呢?”
王宝玉有些疑惑,陌千寻支支吾吾,也没打算告诉王宝玉实情,那就是他使了一招离间计,含糊道:“许是刘备初登帝位,天下不稳,还需孔明替他善后。”
“那还真是大材小用了。”王宝玉不再追究,问道:“那么目前,你的意思,我们就按兵不动,观望到底?”
“话虽如此,彝陵乃此战之要地,只恐我方不动,孙刘二人也未必肯罢休。”陌千寻道。
“我才不管那么多,谁敢进入咱们设下的界碑,那就翻脸打他,立刻跟另一方联合。”王宝玉心中早有主意。
“对,正当如此!”
两个人正说着话,孙权的信使就到了,送来了孙权的亲笔信,王宝玉展开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
“宝玉,孤知你乃奸猾之人,此战定隔岸观火,无过不及。也罢,只愿你不助刘大耳,孤便可贴枕而眠。若是刘大耳行那不义之举,孤定然全力相助彝陵,唉,谁让我母及妹皆受你蛊惑,宁居危险地,不肯回江东。”
王宝玉随手将信递给了陌千寻,陌千寻看了一遍,呵呵笑道:“孙权倒也识时务,不欺你也!”
有了孙权这份保障,王宝玉安心了不少,但还是吩咐下去,让巡防的士兵紧密关注孙刘两军的一举一动,决不可掉以轻心。
刘备率军进驻白帝城,召集众人商讨下一步的进军方案,军师黄权进言道:“圣上,要取江东,当先取南郡,若取南郡,则必先取彝陵。”
彝陵!
刘备顿时沉默了,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即使他不念跟王宝玉的结义之情,要想顺利的拿下彝陵,只怕比直接攻打南郡更难。
第1075章 颠倒次序
“我听闻王宝玉早已沿路设下界碑,划疆而治,其必有隔山观战之意。”同为参谋的程畿进言道。
“我这个四弟,已经跟江东联姻,尚且还容留吴国太在彝陵,他若只是观战,倒也是一桩幸事。”刘备戒心十足。
“若不取彝陵,我方攻打南郡,必无驻军之地。”黄权道。
“圣上,臣认为不可强取彝陵。”从事陈震出列道。
“不知孝起有何高见?”刘备问道。
“我曾闻听,彝陵之坚固可敌十万兵马,而汉兴王在外尚且拥兵十万,若是强攻彝陵,定让我军有损,即便攻下彝陵,届时再攻孙权必有兵力不足之忧。”陈震道。
“此言不妥,若是那王宝玉反目相助江东,我等岂不是要被其所扰。”黄权道。
“若是出兵,却逼得王宝玉跟江东联合也!”陈震坚持自己的看法。
“王宝玉态度模棱两可,其心早已不与陛下一致!假设彝陵为关将军镇守,亦或是张将军,绝不会有如此举措,一定是举所有兵力支援陛下!”
“反言之,关张两位将军在世之时,也从未对彝陵有过多戒备!”
……
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把死去的关羽和张飞都搬了出来,无异于在刘备心口撒盐。
王宝玉啊王宝玉,你究竟为何方妖孽托生,竟然搅混了乾坤!刘备心里恨得痒痒的,思量半天,还是觉得陈震说得有道理,毕竟两位结拜兄弟生前都十分喜爱这位小弟。
于是刘备点头道:“孝起言之有理,当下之际,攻打江东为上,彝陵权且听之任之。”
“圣上,若错失良机,则不复再有也!”黄权遗憾的说道。
刘备心中自有计算,他的想法是,彝陵虽然坚固,但这块骨头和江东相比,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不如先战败江东,回头再夺彝陵更为安稳。
当然,为了实现这一计划,还是要安抚王宝玉,千万不能让他跟江东统一战线。且不论兵力粮草的支援,王宝玉这脑子就赶得上十万大军,都是鬼主意啊!
刘备亲自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彝陵,吩咐信使态度一定要谦卑顺从。随后,他背着手来到了校场,观看士兵们训练。
“圣上,如今吴班兵马已至前线,末将请令先锋一职。”张苞骑着一匹黑马奔了过来,翻身下马,叩拜道。
看到张苞,刘备就不禁想起了年轻时的张飞,都是因为三弟的资助,刘备才能从零做起,有了今天,却不想三弟跟着自己戎马一生,还未来及享受荣华富贵,便死在行军途中。
想到这里,刘备胸口隐痛,眼中现出泪光,道:“贤侄有此壮志,朕心甚慰。”
“嘿嘿,侄儿可否认为陛下是答应了?”张苞兴奋的问道。
刘备呵呵笑了,这脾气也跟三弟生前一样,也罢,锻炼一番也好,整日捂在温室里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于是刘备命人去取先锋的大印,刚准备交给张苞,就在这时,又有一名白衣小将策马奔了过来,目有朗星,面若重枣,正是关兴。
“张苞!汝有何能,敢当此任?圣上,兴欲领先锋一职!”关兴朗声道。
张苞顿时不高兴了,说道:“我自幼随父亲习武,箭无虚发。”
“这又算何本事,我亦精通骑射。”关兴不屑道。
“我可百步穿杨!”
“那又如何!”关兴一脸鄙夷,傲气道:“我可箭穿雁嘴!”
两个年轻人你一句我一句,差点就要掐架,刘备连忙将二人拉开,来了兴致,说道:“朕正要观看两位贤侄武艺如何,以定谁为先锋。”
“比就比!”张苞策马奔回,取过一张弓,搭弓射箭,连发三箭,全部射中百米外一个靶子的红心。
“雕虫小技!”关兴冷哼一声,随即也取过一张弓,拉起了弓弦,四处打量,突然发现一杆旌旗上立着一只小鸟,立刻搭弓射去,小鸟惊慌飞起,却被关兴射中腹部,掉落在地。
四周的士兵齐声喝彩,张苞气得红头涨脸,飞身取过丈八蛇矛,指着关兴道:“你敢与我比试武艺否?”
“有何惧怕!”关兴回身取过青龙偃月刀,傲气凛然的奔了过来。
看到这幅情形,刘备的眼睛再次湿润了,仿佛关羽和张飞又回来了一般,激动的脑袋颤抖的更厉害了。
张苞一抖手,丈八蛇矛画作一道黑光,直奔关兴的前胸刺来,关兴大刀一记横扫,荡开蛇矛,随即回手一刀,朝着张苞的腰间横扫。
两个人都得到了父亲的真传,武功相当不弱,刘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张苞和关兴一连过了十几招,胜败未分,手中的攻势却越发变得猛烈起来。
刘备唯恐二人有失,急忙呵斥道:“二子放下武器,休得无礼!”
听到刘备的话,张苞和关兴连忙扔了兵器,下马前来叩拜请罪,刘备泪光盈盈的说道:“朕自涿郡与卿等之父结生死之交,亲如骨肉;今你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当同心协力,奈何自相竞争,失其大义?父丧未远,日后岂能不令人担忧!”
“臣等知错!但请降罪。”张苞、关兴齐声道,面带悔意。
“你二人谁年长?”刘备问道。
“臣长关兴一岁。”张苞道。
“既然如此,朕便替你二人做主,结为生死兄弟,患难相随,永不背弃。”刘备道。
张苞、关兴互看了一眼,立刻点头称谢,刘备缓了缓又说道:“我那禅儿最为年幼,待此战回去,再与你二人结义,再续长辈金兰之情。”
“臣等不敢。”张苞、关兴识趣的说道,刘禅可是贵为太子,将来要当皇帝的,谁能和他称兄道弟?
“未尝不可。”刘备摆手道,又不禁自语道:“这般一来,倒是正巧颠倒了次序。”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是老大,如果按照现在的次序,张苞反而成了大哥,刘禅成了小弟。
随后,张苞、关兴在刘备的主持下,跪地折箭发誓,结为异性兄弟,至于跟刘禅的再结义,因为刘备这此大战就没能回到成都,此事终究没有实现,桃园结义成为千古绝唱!
第1076章 收获颇丰
为了平衡张苞、关兴的兄弟关系,刘备并没有任命其中一人为先锋,反而将先锋的大印让二人带给了驻守秭归的吴班,命二人担任吴班的副将。
张苞、关兴告辞刘备,欣然前往秭归,刘备的体力越来越差,回去躺着歇息。想着这两张年轻的面孔,想必二弟三弟在天之灵也会深感欣慰,只是为何独独自己的根苗不够茁壮?
长子刘禅,若是生在王公贵族之家,想必一生也并无大错,但他偏偏生在帝王之家,以其敦厚良善,只怕撑不起这片江山。
而刘备自感老迈,不知还能亲自指导刘禅几年,不知将来谁可以扶持他?
所有的文武大臣在刘备的脑中过了一个遍,不是能力不够,就是号召力不强,唯有诸葛亮倒是可用之才,但是因为王宝玉的缘故,君臣之间总有一层捅不破的窗纸。
说来说去,刘备最终想起的人,正是王宝玉。
其实刘备对王宝玉的感情最为复杂,关羽、张飞忠肝义胆,耿直无虚,不用任何担心。唯有这个小弟,头脑精明,交友广泛,特立独行,称王称霸。
在刘备的心中,王宝玉有时可爱,有时讨厌,说他包藏祸心,他并没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说他有情有义,他却总在自己的掌控之外,让人难以释怀。
也许是年纪大了,自从接连失去了二弟、三弟,刘备偶尔也想起王宝玉,心中常会泛起一丝的亲切感,毕竟是一个头磕下去的结义兄弟啊!
只是这个四弟与自己的关系一直是若即若离,不知以后二人是否还有把酒言欢的时候?哎,刘备重重叹了口气,眼角滑落一滴清澈的泪水。
王宝玉这几天经常打喷嚏,猜测是有人在琢磨他,不过他也不在意,如今以他的尊贵身份,惦记他的人可谓不计其数。
刘备的信终于被送到了,很厚的一卷,王宝玉展开一看,足有千字多,内容十分煽情。刘备在信上回忆了很多往事,絮絮叨叨的从卧龙岗一直写到了成都再聚,王宝玉在他眼里,既是兄弟也像自己的孩子,眼看着他茁壮成长,当大哥的心里高兴啊!
刘备还说如今结义的四兄弟已经走了两个,只剩了他和王宝玉,兄弟之谊弥足珍贵,他格外重视。
最后刘备提到,他宁可病死,也不愿手足之间,刀兵相见。
刘备不想与王宝玉为敌,虽然没有明说,却在暗示王宝玉不要投靠孙权,否则,那就只能刀兵相见了。
只要不让自己帮着打孙权就好,王宝玉叫来了贾织纲,让他按照这封信的内容,给刘备回一封信。
贾织纲正要回信,王宝玉又嘿嘿笑着叮嘱了两句,刘备会煽情,咱们可以写得更煽情一点。
这些都不是事儿,贾织纲按照王宝玉的意思,提笔就写,洋洋洒几千字,一气呵成。
王宝玉的这份信中强调,与兄长结义之情,没齿难忘,跟郡主的结发之义,亦不能抛却,小弟十分为难,夜不能眠。曾希望兄长和大舅哥不要彼此征战,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也只能两不相帮。
同时,王宝玉还说,自己区区兵马,难有大作为。两方交战,曹丕定然会趁虚而入,当下能做的事情,只有守住自己的城池,尽量挡住北方的曹军。
嘘寒问暖的话自然少不了,说最惦记刘备的身体,兄长一定格外保重。
刘备何等脑瓜,一看到这封信就知道根本不是王宝玉写的,不过,王宝玉承诺置身事外,倒是让他暂时放下了一份戒心。
驻扎平春的司马懿,早已得知了刘备出兵江东的消息,心情相当的不错。曹洪也终于咧嘴乐了,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拱手赞赏司马都督颇有先见之明,说之前是自己有眼不识金镶玉,冲撞了先生,还望不要放在心上。
司马懿相逢一笑,与曹洪两人至此团结一心,再无纷争。
刘备起兵,江东惶恐,而一直按兵不动的司马懿却收获颇丰,不但收了归降的张达、范疆二将,还将世外高人李意招揽到门下。
张达、范疆二人稀松平常,对于司马懿而言,可有可无,但李意这个人却必须要待为上宾。
司马懿开始只说仰慕老神仙的大名,一直想要拜访却不得闲,闭口不提让李意帮着打仗的事情。
而李意对司马懿比较客气,那是因为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司马懿才真正有帝王之相,贵不可言,甚至是曹孙刘三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为了能让李意帮助自己,司马懿煞费苦心,他先将平春西南的晴泉山更名为青城山,随后又召集士兵为李意修建道观,名叫青虚观,规模要比蜀中的更像样。
李意对此深表感谢,也不主动提帮忙的事情,但他心知肚明,受到人家如此的厚待,只怕关键时刻必须要予以回报才行。
江东使臣赵咨再赴许都,说刘备讨伐东吴,请求朝廷出兵相助。曹丕当然乐见刘备跟孙权交战,表面上却一口答应,即刻下达了一道圣旨,命司马懿择期出兵相助。
“这倒是奇怪,法正死了,刘备眼前的谋士除了孔明先生,也没有几个可用之材,为什么不带着先生一起去呢?”
王宝玉有些疑惑,陌千寻支支吾吾,也没打算告诉王宝玉实情,那就是他使了一招离间计,含糊道:“许是刘备初登帝位,天下不稳,还需孔明替他善后。”
“那还真是大材小用了。”王宝玉不再追究,问道:“那么目前,你的意思,我们就按兵不动,观望到底?”
“话虽如此,彝陵乃此战之要地,只恐我方不动,孙刘二人也未必肯罢休。”陌千寻道。
“我才不管那么多,谁敢进入咱们设下的界碑,那就翻脸打他,立刻跟另一方联合。”王宝玉心中早有主意。
“对,正当如此!”
两个人正说着话,孙权的信使就到了,送来了孙权的亲笔信,王宝玉展开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
“宝玉,孤知你乃奸猾之人,此战定隔岸观火,无过不及。也罢,只愿你不助刘大耳,孤便可贴枕而眠。若是刘大耳行那不义之举,孤定然全力相助彝陵,唉,谁让我母及妹皆受你蛊惑,宁居危险地,不肯回江东。”
王宝玉随手将信递给了陌千寻,陌千寻看了一遍,呵呵笑道:“孙权倒也识时务,不欺你也!”
有了孙权这份保障,王宝玉安心了不少,但还是吩咐下去,让巡防的士兵紧密关注孙刘两军的一举一动,决不可掉以轻心。
刘备率军进驻白帝城,召集众人商讨下一步的进军方案,军师黄权进言道:“圣上,要取江东,当先取南郡,若取南郡,则必先取彝陵。”
彝陵!
刘备顿时沉默了,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即使他不念跟王宝玉的结义之情,要想顺利的拿下彝陵,只怕比直接攻打南郡更难。
第1075章 颠倒次序
“我听闻王宝玉早已沿路设下界碑,划疆而治,其必有隔山观战之意。”同为参谋的程畿进言道。
“我这个四弟,已经跟江东联姻,尚且还容留吴国太在彝陵,他若只是观战,倒也是一桩幸事。”刘备戒心十足。
“若不取彝陵,我方攻打南郡,必无驻军之地。”黄权道。
“圣上,臣认为不可强取彝陵。”从事陈震出列道。
“不知孝起有何高见?”刘备问道。
“我曾闻听,彝陵之坚固可敌十万兵马,而汉兴王在外尚且拥兵十万,若是强攻彝陵,定让我军有损,即便攻下彝陵,届时再攻孙权必有兵力不足之忧。”陈震道。
“此言不妥,若是那王宝玉反目相助江东,我等岂不是要被其所扰。”黄权道。
“若是出兵,却逼得王宝玉跟江东联合也!”陈震坚持自己的看法。
“王宝玉态度模棱两可,其心早已不与陛下一致!假设彝陵为关将军镇守,亦或是张将军,绝不会有如此举措,一定是举所有兵力支援陛下!”
“反言之,关张两位将军在世之时,也从未对彝陵有过多戒备!”
……
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把死去的关羽和张飞都搬了出来,无异于在刘备心口撒盐。
王宝玉啊王宝玉,你究竟为何方妖孽托生,竟然搅混了乾坤!刘备心里恨得痒痒的,思量半天,还是觉得陈震说得有道理,毕竟两位结拜兄弟生前都十分喜爱这位小弟。
于是刘备点头道:“孝起言之有理,当下之际,攻打江东为上,彝陵权且听之任之。”
“圣上,若错失良机,则不复再有也!”黄权遗憾的说道。
刘备心中自有计算,他的想法是,彝陵虽然坚固,但这块骨头和江东相比,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不如先战败江东,回头再夺彝陵更为安稳。
当然,为了实现这一计划,还是要安抚王宝玉,千万不能让他跟江东统一战线。且不论兵力粮草的支援,王宝玉这脑子就赶得上十万大军,都是鬼主意啊!
刘备亲自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彝陵,吩咐信使态度一定要谦卑顺从。随后,他背着手来到了校场,观看士兵们训练。
“圣上,如今吴班兵马已至前线,末将请令先锋一职。”张苞骑着一匹黑马奔了过来,翻身下马,叩拜道。
看到张苞,刘备就不禁想起了年轻时的张飞,都是因为三弟的资助,刘备才能从零做起,有了今天,却不想三弟跟着自己戎马一生,还未来及享受荣华富贵,便死在行军途中。
想到这里,刘备胸口隐痛,眼中现出泪光,道:“贤侄有此壮志,朕心甚慰。”
“嘿嘿,侄儿可否认为陛下是答应了?”张苞兴奋的问道。
刘备呵呵笑了,这脾气也跟三弟生前一样,也罢,锻炼一番也好,整日捂在温室里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于是刘备命人去取先锋的大印,刚准备交给张苞,就在这时,又有一名白衣小将策马奔了过来,目有朗星,面若重枣,正是关兴。
“张苞!汝有何能,敢当此任?圣上,兴欲领先锋一职!”关兴朗声道。
张苞顿时不高兴了,说道:“我自幼随父亲习武,箭无虚发。”
“这又算何本事,我亦精通骑射。”关兴不屑道。
“我可百步穿杨!”
“那又如何!”关兴一脸鄙夷,傲气道:“我可箭穿雁嘴!”
两个年轻人你一句我一句,差点就要掐架,刘备连忙将二人拉开,来了兴致,说道:“朕正要观看两位贤侄武艺如何,以定谁为先锋。”
“比就比!”张苞策马奔回,取过一张弓,搭弓射箭,连发三箭,全部射中百米外一个靶子的红心。
“雕虫小技!”关兴冷哼一声,随即也取过一张弓,拉起了弓弦,四处打量,突然发现一杆旌旗上立着一只小鸟,立刻搭弓射去,小鸟惊慌飞起,却被关兴射中腹部,掉落在地。
四周的士兵齐声喝彩,张苞气得红头涨脸,飞身取过丈八蛇矛,指着关兴道:“你敢与我比试武艺否?”
“有何惧怕!”关兴回身取过青龙偃月刀,傲气凛然的奔了过来。
看到这幅情形,刘备的眼睛再次湿润了,仿佛关羽和张飞又回来了一般,激动的脑袋颤抖的更厉害了。
张苞一抖手,丈八蛇矛画作一道黑光,直奔关兴的前胸刺来,关兴大刀一记横扫,荡开蛇矛,随即回手一刀,朝着张苞的腰间横扫。
两个人都得到了父亲的真传,武功相当不弱,刘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张苞和关兴一连过了十几招,胜败未分,手中的攻势却越发变得猛烈起来。
刘备唯恐二人有失,急忙呵斥道:“二子放下武器,休得无礼!”
听到刘备的话,张苞和关兴连忙扔了兵器,下马前来叩拜请罪,刘备泪光盈盈的说道:“朕自涿郡与卿等之父结生死之交,亲如骨肉;今你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当同心协力,奈何自相竞争,失其大义?父丧未远,日后岂能不令人担忧!”
“臣等知错!但请降罪。”张苞、关兴齐声道,面带悔意。
“你二人谁年长?”刘备问道。
“臣长关兴一岁。”张苞道。
“既然如此,朕便替你二人做主,结为生死兄弟,患难相随,永不背弃。”刘备道。
张苞、关兴互看了一眼,立刻点头称谢,刘备缓了缓又说道:“我那禅儿最为年幼,待此战回去,再与你二人结义,再续长辈金兰之情。”
“臣等不敢。”张苞、关兴识趣的说道,刘禅可是贵为太子,将来要当皇帝的,谁能和他称兄道弟?
“未尝不可。”刘备摆手道,又不禁自语道:“这般一来,倒是正巧颠倒了次序。”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是老大,如果按照现在的次序,张苞反而成了大哥,刘禅成了小弟。
随后,张苞、关兴在刘备的主持下,跪地折箭发誓,结为异性兄弟,至于跟刘禅的再结义,因为刘备这此大战就没能回到成都,此事终究没有实现,桃园结义成为千古绝唱!
第1076章 收获颇丰
为了平衡张苞、关兴的兄弟关系,刘备并没有任命其中一人为先锋,反而将先锋的大印让二人带给了驻守秭归的吴班,命二人担任吴班的副将。
张苞、关兴告辞刘备,欣然前往秭归,刘备的体力越来越差,回去躺着歇息。想着这两张年轻的面孔,想必二弟三弟在天之灵也会深感欣慰,只是为何独独自己的根苗不够茁壮?
长子刘禅,若是生在王公贵族之家,想必一生也并无大错,但他偏偏生在帝王之家,以其敦厚良善,只怕撑不起这片江山。
而刘备自感老迈,不知还能亲自指导刘禅几年,不知将来谁可以扶持他?
所有的文武大臣在刘备的脑中过了一个遍,不是能力不够,就是号召力不强,唯有诸葛亮倒是可用之才,但是因为王宝玉的缘故,君臣之间总有一层捅不破的窗纸。
说来说去,刘备最终想起的人,正是王宝玉。
其实刘备对王宝玉的感情最为复杂,关羽、张飞忠肝义胆,耿直无虚,不用任何担心。唯有这个小弟,头脑精明,交友广泛,特立独行,称王称霸。
在刘备的心中,王宝玉有时可爱,有时讨厌,说他包藏祸心,他并没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说他有情有义,他却总在自己的掌控之外,让人难以释怀。
也许是年纪大了,自从接连失去了二弟、三弟,刘备偶尔也想起王宝玉,心中常会泛起一丝的亲切感,毕竟是一个头磕下去的结义兄弟啊!
只是这个四弟与自己的关系一直是若即若离,不知以后二人是否还有把酒言欢的时候?哎,刘备重重叹了口气,眼角滑落一滴清澈的泪水。
王宝玉这几天经常打喷嚏,猜测是有人在琢磨他,不过他也不在意,如今以他的尊贵身份,惦记他的人可谓不计其数。
刘备的信终于被送到了,很厚的一卷,王宝玉展开一看,足有千字多,内容十分煽情。刘备在信上回忆了很多往事,絮絮叨叨的从卧龙岗一直写到了成都再聚,王宝玉在他眼里,既是兄弟也像自己的孩子,眼看着他茁壮成长,当大哥的心里高兴啊!
刘备还说如今结义的四兄弟已经走了两个,只剩了他和王宝玉,兄弟之谊弥足珍贵,他格外重视。
最后刘备提到,他宁可病死,也不愿手足之间,刀兵相见。
刘备不想与王宝玉为敌,虽然没有明说,却在暗示王宝玉不要投靠孙权,否则,那就只能刀兵相见了。
只要不让自己帮着打孙权就好,王宝玉叫来了贾织纲,让他按照这封信的内容,给刘备回一封信。
贾织纲正要回信,王宝玉又嘿嘿笑着叮嘱了两句,刘备会煽情,咱们可以写得更煽情一点。
这些都不是事儿,贾织纲按照王宝玉的意思,提笔就写,洋洋洒几千字,一气呵成。
王宝玉的这份信中强调,与兄长结义之情,没齿难忘,跟郡主的结发之义,亦不能抛却,小弟十分为难,夜不能眠。曾希望兄长和大舅哥不要彼此征战,但事情已经发生了,也只能两不相帮。
同时,王宝玉还说,自己区区兵马,难有大作为。两方交战,曹丕定然会趁虚而入,当下能做的事情,只有守住自己的城池,尽量挡住北方的曹军。
嘘寒问暖的话自然少不了,说最惦记刘备的身体,兄长一定格外保重。
刘备何等脑瓜,一看到这封信就知道根本不是王宝玉写的,不过,王宝玉承诺置身事外,倒是让他暂时放下了一份戒心。
驻扎平春的司马懿,早已得知了刘备出兵江东的消息,心情相当的不错。曹洪也终于咧嘴乐了,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拱手赞赏司马都督颇有先见之明,说之前是自己有眼不识金镶玉,冲撞了先生,还望不要放在心上。
司马懿相逢一笑,与曹洪两人至此团结一心,再无纷争。
刘备起兵,江东惶恐,而一直按兵不动的司马懿却收获颇丰,不但收了归降的张达、范疆二将,还将世外高人李意招揽到门下。
张达、范疆二人稀松平常,对于司马懿而言,可有可无,但李意这个人却必须要待为上宾。
司马懿开始只说仰慕老神仙的大名,一直想要拜访却不得闲,闭口不提让李意帮着打仗的事情。
而李意对司马懿比较客气,那是因为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司马懿才真正有帝王之相,贵不可言,甚至是曹孙刘三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为了能让李意帮助自己,司马懿煞费苦心,他先将平春西南的晴泉山更名为青城山,随后又召集士兵为李意修建道观,名叫青虚观,规模要比蜀中的更像样。
李意对此深表感谢,也不主动提帮忙的事情,但他心知肚明,受到人家如此的厚待,只怕关键时刻必须要予以回报才行。
江东使臣赵咨再赴许都,说刘备讨伐东吴,请求朝廷出兵相助。曹丕当然乐见刘备跟孙权交战,表面上却一口答应,即刻下达了一道圣旨,命司马懿择期出兵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