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嫁新室_分卷阅读_4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二花赶紧爬起来,把背上的孩子递给许三郎。许三郎晃了晃,孩子就不哭了,还冲许三郎笑。看着这比自家小七还小的家伙,冲着自己卖乖。许三郎那颗再硬的心,也不得不软了下来。
  “那你们之后怎么打算?我和大兄后来逃难,已经不在原来的村子里了。现在在粱邑,离长安城大概五天路程。家里分了六十亩地,原来的婆娘也不在了。”
  “现在娶的婆娘,带了三个娃一起。是个会持家的。家中整理得挺妥当的,这次我走西域做掮客,家中还是靠她打理。”
  “三郎,我已经在长安安家了。长安边上的村子分到十几亩田地,也起了屋子。以前的村里地都被分光了,回去也没地了。还是留在这里,现在二花又怀上了。等孩子生下来,我带孩子去看嫂子和大兄。”许二郎认真的对许三郎说。
  “那也罢。阿弟说去参军,可是后来都不见了,也没消息。”
  许二郎也无能为力,只能跟着感叹一番。
  许三郎惦记着自家的货物,二郎家也没有吃午食的习惯,就和二郎回商行了。
  夕食许三郎倒是提着肉菜,带着大牛上门。给王二花送上些许自家在西域买的货物,还有一匹布和侄子的零嘴。
  王二花在许二郎的示意下,忐忑的接过来。
  之后几天,许三郎都是提着肉食到二郎家吃夕食。二郎让不要再带,三郎依然是我行我素。二郎家地里的还没收成,就他一个在商行搬搬抬抬的,赚不了多少。家中小儿还嗷嗷待哺。
  等许三郎准备启程归家时,还给二郎家买了只母羊,让他给侄子喂羊奶,这是从他妇子那学来的。
  而管事看见许三郎认识许二郎,而许二郎也一直做得不错,让他做了领班的,手下管五六个人,涨了工钱。
  在许三郎走时,王二花让许二郎递给他一个盒子,说是给阿嫂和弟妹的。许三郎之后打开,发现是十支不错的纸花。
  回来收完稻谷找许大郎做煎饼耙子的时候,许三郎就把二兄的情况跟大兄说了。
  大兄恨不得马上去长安把二兄打杀一番,给三郎阻止了。现在阿爹阿娘都不在了,四弟也不见影子。能看见二兄活得好好的那就好了。之前那三个没有活下来的侄子侄女就当做是给爹娘赎罪了。
  “那,二兄家的还有多久就生产?”霍香梅问,她不清楚自家阿嫂生孩子,她需要做点甚么。
  “明年初春,家来的话,怎么也得立夏了。你有空的话,准备两套小娃的衣服就行了。家里也有地方住。”许三郎觉得还是自己幸运,前头的婆娘虽然不在了,但留下来的四个孩子都活得好好的。这后头的婆娘也是个会理家的,孩子也喜欢她。有她在,自己也不用担心什么。有些话和她说,她也是能接上来的。
  还好霍香梅没有听到他的心声,到底是谁跟不上谁啊。
  “唯唯。那这银子到底是多少,还有放在哪里?”
  “本来有九十二两的,我花了些,还有八十三两。不能放原来那了。”
  于是,霍香梅看着许三郎在三眼灶旁边挖了个小坑,把银子装进瓦罐,再埋进去。上面整平,再放上一小堆做饭用的小树枝。
  “这是二嫂送的纸花,你先挑五枝好看的,剩下的给大嫂送去。还有我拿回来的布料,你也给阿兄家送五半匹。剩下的你给几个孩子和自己做两身冬衣。”
  “到时候,我看能否打些兔子狐狸的,那皮毛取暖不错。我在粱邑听说有木棉买的,可以填进被子和衣服了,据说很暖和。秋收过后,我去看看。”
  霍香梅这时还是很惊讶的,这时候,居然已经有棉花买了,那还盖甚么麦吉被子。直到后来许三郎带她去粱邑买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不是棉花,而是木棉。
  “唯唯。”
  “你给大娃他们做的上衣不错,你给我也做两件,收麦子时穿,在家也能穿。”这几天看着大娃他们的清凉,许三郎暗暗的羡慕。
  “已经给你做了,就在箱子里,你现在试试看?”
  许三郎不等霍香梅,自己翻找出来,穿上,还挺合身的。
  第37章 地窖藏粮阿嫂干架
  许三郎巡视过自家的田地,发现无论是小麦黍米还是粟米稗子都比别人家的长得好,长得快,收获时间也得提前。
  赶紧找了许大牛还有同村子的几个汉子一起过来挖地窖。地窖就挖在杂物房的后面,七八尺深,宽有十几尺,还隔成三间。陆陆续续的,有空就挖,花了将近二十天才完成。挖出来的泥土堆到苏明家种果树的园子里。
  霍香梅让许三郎在屋子后面的菜园子的一角,挖了个坑,把屋子里的大尿缸放进去。尿缸底部打穿,开口离地板两丈高,平时用竹子编织的毯子盖住。尿缸的四周用苇席围起来。
  从此大娃几个不用随地大小便,霍香梅也不用时时刻刻的闻到屋子里散发的尿味。夜晚想上大号时,也不用许三郎或者大娃跟在后面去村子里的茅厕,给她守门口。
  许三妞和许四牛坚决对大兄二兄说,自家也得有这个。
  于是这种菜园子里的小粪坑在新村火速的传开来。不用甚么技术,还方便。另外说,就算是种菜添肥也是方便的。
  这段时间,许家的大豆、红豆、绿豆、豇豆都陆陆续续的成熟。早先时间,豇豆还没开花时,霍香梅就摘了不少豇豆的叶子做菜。喝粥做小菜,这豇豆的叶子味道真不错。
  霍老爹用竹篾编织的草帽挺不错的,给几个娃也弄了每人一顶,小小的,特别的可爱。霍香梅用麻布在帽檐那缝了一圈,遮阳。带着几个娃,背着箩筐,天天外出摘豆。
  家里的簸箕都堆得满满的,新鲜的还用来煮盐水。不仅几个娃爱吃,在挖地窖的大人也爱吃。晒干的红豆绿豆煮糖水,甜甜的,真不错。
  陆陆续续的,这头已经晒干晒好,那头的还没熟,一直到八月初,这些豆才全收回来。豆藤还能拔起来晒干做柴火。
  到八月中旬,别家的麦穗还青青的,许家的就能收获了。虽然没有引起全村子像那回收稻米的轰动,但关注的人依然不少。
  上回稻米丰收,霍香梅还担心会出事。这年头粮食就是命根子,不管寡而患不均。自家这头丰收,别人家没种。
  许三郎表示没事,他也不是爱出头的性子,决定还是各家送上半斗,让人尝尝鲜。后来霍香梅去溪边洗衣服的时候,还被各家妇子夸奖了。
  这次收麦子,收完麦子收黍米,粟米,一直忙到九月中,别人家也开始抢手麦子。而许三郎家的早就入地窖。
  一百多石粮食,再加上之前的的稻米,许家十口人放开肚皮也得吃上三五年。许三郎决定粜出去一部分。其他人也不反对,因为自家吃过稻米饭之后,对黍米粟米就不是那么在意了。
  最后决定稻米全留着自家吃,麦子、黍米、粟米各留十石。其他的都粜出去。
  赶上好时间,卖了个好价钱。倒是比晚收的高了很多。
  这天,许家人正在院子里吃夕食,白白的大米饭、有葫瓜、骨头汤,还有野葱摊鸡蛋。
  二武急忙的冲进来,“三叔,我阿爹阿娘在晒谷场被人打了。”
  霍香梅还没来得及问甚么事,许三郎已经拿着锄头冲出去了。
  “二武,你阿爹阿娘怎么被人打了?”霍香梅赶紧问,这许三郎怎么这么冲动的。

章节目录